书城历史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2101100000057

第57章 万里海疆日月悬——明太宗朱棣(2)(5)

纵观明朝163名大学士的履历,其中有157名进士出身,占总数的98%(另六名也有举人等较低功名,而且全部集中在明朝建立前62年)。而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名)更多达41名,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整个明朝共产生了88名状元,其中便有17名入阁为相,比例高达五分之一。除了成绩最优异的一甲进士可直接入翰林外,二三甲进士登科后还可以进行选馆考试,考出兼具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的人才,称为庶吉士,可在各部门实习3年后任实职。明朝共有87位宰相为庶吉士出身,超过总数的二分之一。

我们很容易从这个层次明显的结构看出,明朝政治最大的特征便是由考试成绩决定仕途,而不是出身门第或者其他,这激励了无数人捧起书本,形成了全社会的文化大繁荣。全社会考取功名的机会也相对公平,美国社科院院士何炳棣教授(Ping-TiHo)研究了明朝所有进士的家庭出身,其中祖上三代从无人获得任何功名和官职的A类进士占总数的47.5%。更重要的是,这个数据在漫长的276年中,除明初从峰值降为均值外,自明孝宗朝起便稳定在均值。也就是说,完全平民出身的进士始终能占到一半左右,社会并未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这表明这个体系本身具有内在的反马太效应机制,这或许归功于明朝发达的公共教育体系。尽管大多数人无法投胎在官宦之家,只能接受政府提供的普通公共教育,但教育条件和学习氛围也并不比富贵家庭差太多,纯平民和富贵家庭的孩子成绩旗鼓相当。

稍微意外的是,宋朝的对应数据是53%。也就是说宋朝的这种马太效应更小,这和产生了大量宰执父子的印象似乎并不相符。这或许和明朝人排斥官宦出身的心态有关——同等条件下,明朝人更愿意提拔贫苦出身的寒士。而宋朝官宦子弟中进士的虽比明朝略少,但只要能中,这种双重身份使他提拔起来也很快。所以宋朝的官宦出身进士数量更少,但走到后来并不输给寒士。那宋明两种用人倾向哪个更好呢?个人认为尽管优先照顾寒士看起来似乎更公平,但出身宰执之家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经历,非常有助于人格塑造。宰执之子只要不是靠父辈的关系上进,而确是通过公平考试获取功名的仍是栋梁之才,确应重用而不应逆向歧视。事实上,宋朝的官宦世家和寒门子弟相处得非常融洽,宋朝公认最优秀的几位宰相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便都是宰执之子继续为相的杰出代表。

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带给了社会良好的活力,除了有志于官场的文士,所有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择业。尤其是大航海运动极大地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无数人怀揣着梦想踏上了下西洋的海船,也有无数人被世界各地的科技成果所震惊,投入到科学的海洋。

当然,这样活力十足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又缺乏固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就更需要构建完善的政府组织结构来提供公共管理服务。

2、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权力关系理顺

此外,明朝的军制和地方政府设置也同样重要。

明朝觉得宋朝的募兵制太费钱,采用了类似于隋唐府兵制的卫所制度,但卫所制也必须建立在军户制的基础上,明太祖的户籍制很快就消散了,卫所的征兵职能后来也被募兵制所取代,仅仅作为军队的一种组织结构。

明军的指挥体系大体仿宋制,京师三大营相当于宋军三衙司,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直辖。地方上设约20个都指挥使司,每司下辖数十个营卫或直属千户所,每卫下辖数个千户所,千户所下辖数个百户所,全国共有近400个营卫。平时各卫所在都司带领下训练、屯田,遇战事由兵部下令集结,但军事上由五军都督府指挥。这样便将军权分割,避免了拥兵自重的局面出现。整个明朝历史上,并未出现过军官拥兵自立的情况,说明军队公有化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成功实践。

有一个驻京的卫所可谓名震天下——锦衣卫。这本是御前十七禁卫之一,和比较有名的羽林卫性质一样,但明太宗为其赋予了特务部队的职能,据说还参与到了一些政治斗争中,后来就越传越神,甚至成了明代特务政治的代名词。再加上武侠小说、国统区白色恐怖文学、武打片的不断渲染,很多现代人便将中统、军统、中情局、克格勃、军情n处的印象统统加到锦衣卫身上,简直成了恐怖深渊,其实也就是个普通的亲军卫,偶尔会执行一些秘密任务,但比起真正的特务部队中情局、克格勃乃至五军营、神机营里的侦察兵都还要差得远呢。

在地方管理体系上,可能很多人对明朝巡抚印象较深,认为是各省省长,但事实上仅是临时差遣,并非常设职务。明朝更没有省这个说法,只是前面的元朝和后面的清朝都有,很多人便想当然的认为明朝也有。明朝仿宋朝在各地设四司的制度,在各地设三司:

(1)都指挥使司:即前文所说的地方军区。

(2)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宋朝的都转运使司,主管一方的财政经济。因为经济工作比较重要,所以设左右两位布政使共同主持工作,这样就知道了古装片里那些单设的某省布政使是不符史实的了。

(3)提刑按察使司:相当于宋朝的提点刑狱司,主管地方司法。

这三司互不隶属,各自负责当地的相关工作,有时遇到重要情况比如治理河道或打仗,朝廷会派出一名要员(一般本官是副都御史或侍郎)巡抚该地区,协调三司工作。但也只是协调而并无直接管辖权,因为这三司都直接隶属于中央的三个部门,为此中央部门的机构设置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尚书六部,每部四司,唐宋有时会微调24司的具体设置,但这个框架从未改变。明朝为加强中央和地方的直辖关系,非常有创意地打破了这种框架,不妨以户部为例来说明这种公共管理创新。

明朝户部内设13司,分别为: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清吏司。这就是一些省份的名称,明朝虽没有省的说法,但这种区划显然是后来各省的框架。

这13司显然各自对口一个地区,比如浙江布政司就直接对口户部浙江司,而巡抚可管不了户部的内设司所。

同理,刑部也设了这样的13司,对口各按察司。都察院也设13道监察御史,分派各地监察地方官员。但兵部的情况比较复杂,并未分13司直接对口各都司。

有些人据此说明朝的疆域很小,只有区区13省而已,什么东三省、新疆、西藏都不在辖内。

那户部只管13省,中央各部门都不用钱了?户部13司也没有北京、南京啊,难道也不在疆域内?更可怕的是这13司没有五军都督府啊!是明军全体叛逃了还是都不领工资了?郑公公那么大的舰队经费从何而来?最愉快的是刑部也只管这13省,所以中央百官可以随便犯罪玩——反正没人管。搞半天“刑不上士大夫”是这样实现的!

但这显然是很荒谬的。

事实上,13司(道)也只是一种机构设置方式而已,内设13个司已经够多,不能再增加了。所以13司托名某处,并非真的只管这一地之事,还要兼管很多业务。比如中央机关的经费就由户部陕西司管,两京及其附近地区的税费由福建司管,各营卫分到各司管等。13司(道)没有出现的地名其实仍有明确的司(道)在管,并非不在辖内。

这样设置,明朝中央部门对地方的直辖能力更强,藩镇独立的可能性比前代更小,整个明朝只出现了明太宗这一个反例。而且即便是这个反例,仍可以看到,燕王也并不能安然割据于一方,必须拼个你死我活,只是他拼赢了而已。

当然,这种进步体现在公共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只是一种表象,根本仍在于社会进步,尽管明朝倒退性地恢复了世袭爵位乃至世袭职务,但社会已尽力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尽管不得不承认比宋朝略有退步,但总体而言一个平行化公民社会还算成功。明朝的中央集权体系也趋于成熟,地方独立的趋势基本被消灭,务实的地方政府设置方式奠定了大一统中华帝国的框架,使中华民族历代扩展出的生存空间融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汉区、羁縻区、军事占领区、藩属国的简单拼凑,统一的中国概念彻底深入人心,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当然,一个伟大的王朝,最重要的遗产不是金银,也不是疆域,甚至不是优秀的组织结构,乃是万世相承的文明血脉。汉唐宋都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文明遗产,明朝的问题就稍有点复杂。

3、中华文明的高阶传承

说到文化,明太宗或许有点不好意思。横向比,明帝文化都很高,明太宗的子孙们每人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诗词书画均有作品传世,水平不错。更恐怖的是有些人还是非常优秀的土木工程师或机械设计师,完全达到工学博士的学术水平。但这些人都是在翰林学士的包围中长大的皇子,学习条件比祖上好多了,真正让朱老四脸上挂不住的是:他那讨饭出身的老爸文化素养也比他高得多(有传世作品可证)。总之,朱老四就是板上钉钉的明朝最无文化皇帝。而纵向比,是和唐太宗、宋太宗比吗?你是牙医吗,想通过让人笑掉大牙来促进贵行业的市场繁荣?

不过所幸当中华帝国推进至宋明这样的高级阶段,皇帝个人的文化素养对全社会的影响已经不大。

明朝作为汉唐宋之后又一个主要王朝,并且是全球化的中心,其文化塑型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那明朝到底是一个文化繁荣、科学昌明的文明帝国,还是一个思想禁锢、万马齐喑的黑暗王朝?这个问题争议极大,而且不同的答案往往还非常极端。作者倾向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