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2101100000054

第54章 万里海疆日月悬——明太宗朱棣(2)(2)

到后来人们竟然到了忘记大学士只是有宰相之实,名义上仍只是五品秘书的搞笑境地。明末首辅叶向高曾因政治派系斗争,很多官僚不听他指挥,抛出一句怨言:“阁臣无宰相之实,而虚挂着宰相之名,造成这样(党争)的大害!”

叶相,噢不!应该是叶秘,您还是好好理一下这句话的逻辑吧!

5、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明朝内阁制是中华帝国行政组织体系发展到明代的一种最终成熟状态,有几个显著特征:

一、皇帝、宰相、职能部门层次分明,权力、义务、责任明晰。宰相组成的常务委员会是核心权力机构,但宰相一般也不兼任部门长官。西方的内阁制很大程度上效仿明制,但阁员一般都由各部门长官充任,权力更大,带有浓厚的领主议会制色彩。

二、报批制和常务委员会制成熟规范。除皇帝批红外,所有决议都由部门常务委员会研究产生,而以非长官个人名义,通过东阁的赦房、朝廷的通政司等规范的法定渠道传递。

三、内阁并非只是最高行政决策层,同时仍兼掌秘书、学术、道义各方面的制高点。明朝内阁比前代宰相权力更大便源于此,不仅掌实了最高行政决策环节,同时也没有失去最初在翰林院的学术职能。大学士既是宰相,也是皇帝的贴身秘书,又是最主要的咨询机构,还是最权威的学者。他们不但从行政程序上包围皇帝,扼制百官,还从学术和思想方面深刻的影响着整个帝国的方方面面。当然,他们也确实是世上最优秀的行政人才和思想家,这是经过考试证明而非当权者的自由评价。

四、各权力主体的制约更多更完善。明朝宰相的权力空前庞大,但又从未出现过汉唐弑君篡位的故事,正是因为制约也很完善。首先,宰相是几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相互就有制约。其次,宰相尽管是行政权力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但皇帝有批准权,部门有执行权,也不要当别人不存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明代的社会基础,宋代无贵族的平行化社会已经比较成熟,尽管明初体现出严重倒退,但很快走回正轨。社会不允许任何人建立私有门阀组织,即便是张璁、张居正这样的大权臣,在职时权倾天下,一旦离职,也就一普通人,更无可能将权位传承给后代,不会形成曹操、杨忠那样的权臣世族。明朝成熟的思想体系也制约着宰相的行为,严格的科举考试保障了大多数官僚的高素质,尽管也出现过周廷儒、温体仁这样的奸臣,但总体来说大多数还是正直的儒士,真有人敢行篡逆之事,周围的人直接拿口水就把你淹死了,还想拉同党?

当然,最重要的形式制约还是宰相产生的程序,这是明朝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政治生活中最热闹的一件事,大致和今天美国总统选举差不多。阁员产生的程序主要有两种:特简和廷推。

特简是皇帝直接指定谁入阁,明太宗的内阁是自己的秘书,当然他一句话就定了,但有了宰相之实就不由谁的一句话了。明世宗及其首辅杨一清曾企图特简张璁入阁,闹得满朝风雨。后来明神宗下诏特简,被吏部尚书陆光祖干脆明白的拒绝了,理由就是这么多年都是廷推,凭什么搞特简这种封建专制?当时明神宗很生气,下诏杖责陆光祖,而这道草诏又被首辅王家屏封还。可见,权力的制衡环环相扣,远非一个人可以包办。

廷推则是由九卿(明九卿是对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九个部门长官的俗称,并非秦汉九卿那样正式的组织)和都察院派驻在六部13道的监察官共同协商推举人选。这个程序中各主要部门都有发言权,但由吏部主持,都察院参会的人最多(除了都御史为正二品外,其余都是七品小官),最后的结果仍由吏部汇总,经通政司报内阁票拟,呈皇帝批红最终生效,通政司还会将讨论过程抄送给翰林院、国子监进行公共舆论监督。这其间的权力博弈就不是一般的复杂了,这里就不展开讲了。这种超级复杂的权限设计体现了中国公共管理者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设计技巧,尤其是用六科给事中、13道监察御史这样的七品小官来制约最高决策层,这正是设计者发现中华帝国的行政体系太过庞大,需要在行政权力链条的足够远端增置制约环节,是一种超长线路的增量反馈误差调节机制,可谓妙到毫巅,远非一句“独裁专制”可以概括。

另外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明朝的太监。既然批红只是一道手续而非实权,皇帝也就懒得动笔了,让太监代劳。按说手续就应该亲自办,但明人还是认可太监代劳的批红,不就是个形式嘛,何必那么较真。可明太祖不是有祖训,宦官不得干政吗?政治斗争中皇帝最大的劣势就是势单力孤、身份限制,明后期就有些皇帝利用太监来和官僚集团争权,甚至形成了所谓的阉党。后世对明朝太监有很多误会,甚至认为可以像汉唐权宦那样真正执掌朝政。但从宋朝开始,皇帝的家属、服务员就不能干涉公共权力了,这些太监仅是皇帝的马甲,并非权力实体。汉唐权宦可以废立皇帝,那才叫专权,明朝的刘瑾、魏忠贤看似嚣张了几年,其实也就是个马甲,他们服侍的那个皇帝真身一死,他们立马吃瘪。这就不叫专权,而与皇帝手中那支红笔没有区别。所谓明朝宦官乱政,无非是皇帝对官僚集团巨大权力的一种反制,不要以为刘公公、魏公公真有武侠小说吹的那么厉害。

不过这些很多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明太宗似乎并未并非体现出隋文帝、宋太宗那样的高妙设计能力。当然,一套优秀的组织设计,最终目的是输出优质的公共服务,终端表现形式还是要看卓越的文治武功,这方面明太宗就很说得起硬话了。

五、武功之盛,远迈汉唐

很多人认为,辽夏金元四大帝国中,元(蒙古)最强,其实未必。前三者都进化到国家形态,而蒙古却倒退回部落形态,而且内斗之激烈史所罕见,所以明朝面对的这个对手其实比宋朝弱得多。但明军的作战水平较之宋军却有增无减,明太宗本人的指挥素养更不知道要甩他前任几条街。所以,明太宗的武功如果把汉唐“迈”得近了点,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大明逐元而立,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仍是退守草原的蒙古人,史称北元。北元内斗激烈,短短35年,六任元帝(大汗)竟有四位被弑。而明军经常深入大漠强势打击,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征虏大将军蓝玉率大军穷追至捕鱼儿海(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的贝尔湖,不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俘虏了北元几乎全部高层,从此北元失去了对蒙古诸部的号召力,成为零散部落。朱棣当了20多年燕王,就拿他们练了20多年的兵。建文四年(1402),吉尔吉斯部首领鬼力赤弑元愍宗(坤帖木儿),自立为鞑靼可汗,从此元朝彻底终结。值得注意的是,鞑靼(Tatar,亦译塔塔儿)并非新词,而是最初突厥对蒙古诸部的泛称,是比蒙古更广义的概念。但鬼力赤并不具有黄金家族的血统,尽管恢复了这个更具号召力的古典国号,却不能获得蒙古诸部支持。也正因如此,明太宗就很支持他。因为根据长孙晟的草原均势策略,一个号召力很弱的领袖,正有利于草原四分五裂。

不过,很快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号召各部,联合剿灭鬼力赤。元帝后裔本雅失里趁机在大蒙古国故都哈剌和林自立为鞑靼可汗,史称额勒锥特穆耳汗。尽管他实力不强,但有黄金家族的血统,得到诸部认同。明太宗当然很不满意,首先,他扶植西方的瓦剌(Oyrat,今译卫拉特)部,将马哈木等三位领主册封为王,企图扼杀本雅失里。鞑靼虽以本雅失里为可汗,但太保、知枢密院事阿鲁台才是实力核心。阿鲁台相当仇视汉人,而且他的水平确实还不差,打败了瓦剌的进攻。

既然挑拨的蒙奸不中用,那就只有亲自出手了。永乐七年(1409)秋,明廷以太子太师、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大军10万北征鞑靼。

丘福,靖难之役中李草包唯一赢过的那场,对手就是他。其实丘福智力不高,但为人忠勇憨厚,所以明太宗一直很重用。不过这种老好人遇到狡猾的阿鲁台就吃瘪了。出征前,明太宗反复叮嘱,不要轻敌冒进。但这么多年来,明军打蒙古实在是打得有点顺溜,丘福小胜几场便忘乎所以,一直被阿鲁台佯败诱至胪朐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南岸。副将们纷纷反对如此冒进,甚至有人下马哭求,但丘福不听,率军渡河,惨遭十面埋伏,全军覆没。

明太宗当皇帝前最头疼的是汉化波斯人铁铉,当皇帝后唯一一场大败又来自蒙古化波斯人阿鲁台,四哥是不是上辈子伤害过波斯姑娘,还是明教波斯总部派人来找你们朱家收账?不过突厥收不了李二哥的账,波斯就更不要想收朱四哥的账。阿鲁台敢欺负他这么憨厚的丘弟,那就没办法,是你们逼我当上皇帝以后还重启战神模式的!

永乐八年(1410)春,明太宗第一次亲征漠北,据说共动员大军50万,浩浩荡荡开入草原。明太宗依然保持着当将军时的作风,每天巡视军营,要看着士兵们都吃上了饭自己才吃。明太宗严格按设定方案稳步推进,蒙军的一切骚扰、游击、诈败统统不理,别拿唬丘二愣子那一套来坑爹。

五月,明军推进至胪朐河,改名饮马河。侦骑探得本雅失里往西逃窜,明太宗果断渡河追击。这可不是丘福那种闭眼狂追,而是设计完善的作战方案。本雅失里一路诈败,但就是没用,一直退到斡难河畔,这可是蒙古人的圣河,不能再退了,大汗只好硬着头皮与明太宗一战。

明太宗被视为战争史上由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迈进的标志性人物,他的火器战术影响了数百年的过渡时代,而第一位有幸作为教材的就是光复鞑靼的蒙古英雄本雅失里大汗。其实明太宗的陆军战术和兵种建制思想是在五次北征蒙古中逐渐形成的。

明太宗最重要的兵种是永乐枪阵,这可能源于南宋名将吴璘的驻队矢(吴玠在总结对金兵以骑兵为主力的作战实践时,发明的以弓箭兵轮番群发而制骑兵的战法在),但他在远程武器中增加了火器,并配备更多骑兵。早期火器最大的缺点还不是射程近,而是射击慢。火枪兵首先要往枪膛里倒一包火药,用活塞压紧,放一粒铅弹,然后瞄准,扣扳机。然后就可以进行一下轮动作了吗?还不行,还得先用棉签把上一次的火药余烬清理一下,不然很容易堵塞枪膛。这射击一次得花多少时间,没等射几次蒙古骑兵都冲到面前了。明太宗设计枪阵,让士兵站成数排,第一排只管射击,射完就把空枪交给身后的人,同时身后会将一支填装好的火枪交到他手中继续射击。而后排则只管清理枪膛、填装火药或填装铅弹中的某一个程序,完成自己这排的工序就把枪交到前一排,几排人如流水线般将准备就绪的一支枪交给第一排的射手。枪阵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全套工序,如果有战友牺牲了,指挥官就立即指挥邻近位置的人和后备队员填补。

当然,枪阵只是一个兵种,实战时需要各兵种配合。明太宗最主要的战法是远程兵种(火炮、火枪、弓弩)和步兵主力居于主阵中央,骑兵和机动步兵居于两翼和后方。

如果对方是迷信游牧骑兵天下无敌的二愣子,那就很简单,在他冲锋的途中用远程火力扫倒一大片,冲到面前用长枪兵抵住,然后重步兵推进肆意砍杀。两翼的骑兵其实没什么用,当然如果实在有空也可以过来帮着砍一下。

不过估计除了《狼图腾》的死忠,这世上恐怕也没有这样的二愣子。正常战法应该是先用骑兵从两翼包抄,然后机动步兵正好赶上,配合骑兵挤压对方阵型。对方两侧和后方遭到挤压后被迫从正面突围,冲向中央主阵。他们将在进入2000米射程后接受重炮轰击,进入1000米接受长炮轰击,进入500米接受强弩射击,进入200米射程则是最恐怖的射击区间——火枪、弓弩、轻炮的交叉火力将同时进行地毯式射击。那一片硝烟简直就是游牧民族的终极噩梦,真不知道该用惨还是爽来形容。而如果对方坚守不出,射击阵地也可以主动向前推进,总之就是进入射程后施放火力,用远程火力充分打击对方后,马队从火枪兵背后冲出砍杀,接着机动步兵、重步兵依次赶上。这种复杂的战术对于只有步骑两个兵种的游牧民族来说完全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尽管他们不用猜想就可以知道战斗的结果。

为适应复杂的战法,明太宗对军队建制也作出了重要变革,形成了以著名的京师三大营为代表的新军制。

明军的建军思想总体仿宋制,在全国设立了20个左右的军镇,在京师设京营,理论上要求京营的战斗力不低于任何一镇,类似于宋军的三衙司。但明军超高的火器装备率、骑兵比例以及由此而来的重甲兵比例下降都产生了质的飞跃,至于海军的问题比较复杂,下一章再说。

京营主要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其中,五军营是明太祖时的京城戍卫,约20万人,明太宗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合称五军营。五军营应该算综合型部队,除海军外兵种很齐全,明太宗亲征时五军营主要作为御营军和后备部队。不过明英宗之后明帝便再少亲征,五军营便逐渐退化成了仪仗队和军训夏令营。

三千营最初就是朱棣向宁王借的那3000蒙古骑兵。尽管人数很少,但屡立奇功,不止一次救了燕王的命,所以明太宗将他们编为京师三大营之一。三千营到后来远远不止3000骑,也不再以蒙古人为主,三千这个名号只是代表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当然,也是朱老四在纪念自己当年不怕麻烦,远赴大宁借来3000蒙古骑兵的英明决断。

神机营则是明军最经典的一支战队,也是火器时代早期最经典的一支陆军,堪与西班牙龙骑兵、荷兰莫里斯方阵相比肩。神机是明朝对火药武器的泛称,神机营当然就是主要的火器部队,上文所说的永乐枪阵便主要由神机营承担。在欧洲近代战争中,德意志帝国腓特烈大帝(FriedrichII)的普鲁士线形枪阵和法兰西帝国拿破仑皇帝(NapoléonBonaparte)的炮骑联阵均是在永乐枪阵基础上的改进版,都曾威震欧陆,所向披靡。当然,战阵中的火枪兵只是前台,他们的背后还有一套极为庞大的训练、生产、研发体系。明帝国是最早对火药武器进行系统研发的大帝国,三眼铳、迅雷铳、虎蹲炮、大将军炮,各式火器令人眼花缭乱。使用不同火器的部队应该算不同兵种,所以神机营的兵种最为复杂。

而三大营的协同作战更是异常复杂,士兵和指挥官不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能走上岗位吗?军队背后的组织、后勤、装备体系更是庞大得令前人无法想象,更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业经济体系来支撑,这些都远非将领的天赋和士卒的尚武精神所能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