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2101100000052

第52章 万里海疆日月悬——明太宗朱棣(1)(4)

加上这几段描写,忠臣孝子的浩然正气更加充塞天地,尤其是诛十族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骇人概念也足以让见者心惊、闻者胆寒,不少通俗历史著作乃至论文都采用了这些说法。然而,这些说法又是否可信呢?很遗憾,后面这两段尽管耳熟能详,但正史确无记载。而且铁铉之事虽然有点夸张,但无伤大雅,方孝孺的问题还有点严重。

《明史》《札记》都是300年后清人所编,那当时的原始记录呢?这就要看实录,然而《明实录》的记载却着实让人吃惊不小!《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称方孝孺被抓到朱棣面前,朱棣指着还在冒烟的地方说:“这(建文帝自焚)都是你们这些人造成的,你罪不可逃!”方孝孺“叩头祈哀”。朱棣说:“我不会让你马上死。”等抓齐了齐泰、黄子澄等“奸恶”,一起历数他们的罪状,一帮软蛋全部认罪伏法,屁都没敢放一个。

说实话,这又差得离谱了点!作者并不太欣赏《明史》此书,但方孝孺此事倒还比较倾向于相信它,因为另两种极端的说法破绽实在太大了。先说《明实录》之说,方孝孺在当时文名冠绝天下,绝非捏造,而如果他真是个摇尾乞怜的猥货,那明仁宗是没有兴趣冒着忤逆先皇的质疑给他平反的,明神宗更不会把他列为表忠祠第二号人物。估计史官在修《明太宗实录》时听信了明太宗的一面之辞,很久以后各种真实的声音才渐渐为人所知。

而诛十族就更不靠谱了。方孝孺就义后,正是他的学生廖镛收葬了他的骸骨。而明仁宗解禁方孝孺文章后,也是他的学生王稌潜出版了《侯城集》。至于他的亲属,史载明仁宗、明神宗免除了上千名方氏后人流刑,其中包括他的亲堂弟方孝复。不是说诛十族了吗?这些人怎么活下了?那赵翼又是根据什么资料写出诛十族这么骇人听闻的补充并广为流传的呢?很可能是方孝孺家乡的《宁海县志》。该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时隔200余年,可信度也不能算高。正史记载方孝孺就义时,有不少学生自愿殉死。注意是殉死,不是被诛。可能这就给了某些人一点灵感,编出诛十族这么耸动的传闻。《宁海县志》还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朱棣的怒吼:“汝焉能遽死(你休想死得痛快),朕当灭汝十族!”却忘了当时朱棣还没有登基,岂有自称朕的道理。

不过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方先生,而是诛十族之类说法破绽百出。清朝对明朝敌意很重,清人所修史书、散布野史无不极尽污蔑中伤明朝之能事。诛十族绝非为了抬高方孝孺,而是为了塑造一个凶残嗜杀、不尊重文士的明太宗形象。再加上前面塑造的同样“凶残嗜杀、不尊重文士”的明太祖形象,让人觉得明朝就是一个凶残暴戾的黑暗王朝。清人编《明史》编到后来编得高兴,甚至连什么张献忠屠杀6亿四川人都编得出来,您能信吗?

关于明太宗杀方孝孺一案,应该这样说:方孝孺确是读书人的种子,他的忠孝精神感动世人,这个光辉形象不容抹杀。明太宗虽然篡逆并杀忠臣,应遭谴责,但也不能捏造诛十族这种屎盆子扣在他脑袋上。历史,应有公论。

明太宗篡位后还有很多行径也暴露了他内心的阴暗和虚弱。建文四年(1402),明太宗登基,改为永乐元年。但他拒不承认建文帝当过皇帝这个事实,将官方资料中的建文元年(1399)至建文四年(1402)改为洪武三十二年(1399)至洪武三十五年(1402),将明兴宗(朱标)陵移出宗庙,改称懿文皇太子。建文帝明明当了4年皇帝,却没有得到正当的庙谥,甚至没有得到安葬(烧成灰飞掉了)。明朝中后期多次廷议为他追赠庙号,但均未获通过。直到南明才追赠为惠宗让皇帝。明太宗罚“建文奸党”的亲属世代为奴,宋明的社会阶级并不固化,奴婢身份本不能世袭,但明太宗严令对这些家族严格执行,严禁脱离贱籍,他们的后裔直到200年后才由明神宗恢复良民身份。更令人皱眉的是明太宗对黄观的报复。“建文奸党”榜上第六名黄观是一位罕见的才子,六场科举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得第一,连中六元,是科举史上的一个神迹,但明太宗取消了他的成绩,破坏了他创下的纪录。

作者很不愿意将这样一个没有气度的小人和“远迈汉唐”的永乐大帝等同起来。他老子受尽苦难,最终推翻暴元,却愿意善待万千蒙古遗民,这份帝王心胸简直如宇宙星空般浩瀚,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恐怕也只有阿育布帝国的萨拉丁苏丹(Saladin)可以比肩,生个儿子竟心胸狭隘至此!没办法,7岁才取名字,家教失败呀!

那明太宗自己家教又成不成功呢?应该说这方面他比他老子可能要强一点点。

明太宗仁孝文皇后徐氏被誉为一代贤后,明太宗篡位称帝,急需正名,徐皇后尽心辅佐,发表了《内训》《劝善书》等名著,论述女性教育,为丈夫赢得民心,可惜只当了5年皇后便死了,年仅45岁。据说明太宗对她一往情深,余生17年未立新后。当然,也有八卦传闻称明太宗晚年性功能勃起障碍,所以不需要立皇后。这完全是无实传闻和记载,明太宗晚年宠爱的妃子不少,东洋西洋的都有,只是都没有给一个正妻名分罢了。再说,太史公当那么多年太监都从没得到过哪个皇帝性功能方面的信息,您又从何得知明太宗的床第之事?

徐皇后留下三位嫡子:嫡长子朱高炽,在北平时便被立为燕王世子,靖难初曾力保北平,表现不俗,明太宗登基后立为太子。朱高炽性情仁厚,颇有仁君之风,但肥胖多病,且有严重足疾。

嫡次子朱高煦,此人武艺高强,性情凶悍,长辈对他印象都不太好,娘舅徐辉祖甚至在他十几岁时就断言他以后要造反(当时朱棣都还没反)。但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最多,曾阵斩朝廷军最得力的大将瞿能,生擒陈晖、平安,还在阵中救过朱棣的命。若论战功,只怕朱老二比当年的李老二还要强一点点。明太宗曾表达过朱老二更像自己(不是嫡长子、善战、不安分、野心大……),但他可能没表达清楚也有不像的地方(智力太低,尤其缺乏判断局势的战略眼光),给了朱老二很多想法。

嫡三子朱高燧,靖难之役时才12岁,没立什么功,没看出他有什么优势,但也不能剥夺人家做梦的权利。

明太宗其实很清醒,他的几位前任都通过非正当手段抢上皇位,他自己甚至起兵造了朝廷的反,可以说越来越恶劣。如果还允许野心家得逞的话,礼法何存?

永乐二年(1404),明廷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永乐九年(1411),又立太子的嫡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进一步强调嫡长一系的合法继承权。看样子读书不多的明太宗不但深明大义,还打算把他唐太宗、宋太宗的账一起还了,有义气!

朱高煦、朱高燧当然不明白父皇的境界,都想搏一搏,整天用各种方法诋毁太子,企图让父皇废太子改立自己。这不是隋炀帝用剩的招吗?到唐高祖那儿就不管用了。而且唐高祖比隋文帝精多少,你们那爹就比唐高祖还要再精多少。想坑爹?你俩小子得想点新招。

但高燧小子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永乐二十一年(1423),明太宗病重。高燧勾结侍疾的宦官和近臣,密谋将明太宗毒死,伪诏废太子改立自己……

不过这傻小子运气不错,朱高炽确实仁厚,居然拼命为他求情。最后太宗没有杀他,甚至保住了赵王爵位,传袭至明终。

朱高煦最初也是用隋炀帝模式,他老爹识破后差点将其废为庶人,但又是仁厚的朱高炽拼命求情,保住了他的汉王爵位。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太宗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即为明仁宗。朱高煦一直阴谋夺位,但明仁宗在位仅一年驾崩,没来得及动手。明仁宗崩后,朝廷宣太子朱瞻基进京继位,朱高煦在路上伏兵刺杀。这不就是玄武门之变吗?朱瞻基绕开埋伏进京继位,即为明宣宗。那接下来用宋太宗模式?你有那实力吗?那就没办法了,再次开启明太宗模式!大侄子,叔叔来了,你也准备自焚吧!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朱高煦在山东起兵。朱高煦虽也无愧为一员猛将,但跟他战神级的爹爹毕竟不在一个档次。而明宣宗从小随爷爷出征,尽得真传,而且他当了皇帝后还曾亲自上阵为前锋,射杀敌军,这一点唐太宗、明太宗都做不到。关键在于这不也是明太宗用过的老招吗?明宣宗轻松剿灭反贼,朱高煦出降,全家被囚后处死。野史称明宣宗将朱高煦封在铜缸里焚死,你还想搞侄子自焚?还是焚自己吧!

明宣宗平定朱高煦叛乱后,明朝进入鼎盛期,确立了长期发展的大趋势。而且明太宗废除藩王典军制度,断绝了藩王撬动地方驻军的路径。朱棣靖难时曾邀宁王助战,并许诺当上皇帝后分一半天下给他,但此诺并未兑现,还将宁王的兵权削夺,移藩至南昌。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第四世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朝廷都没来得及派兵,地方官只用了43天就把他镇压了。后来再无藩王动半点反心,都成了国家圈养的宠物。这充分证明了明太祖企图通过社会倒退的方式来解决历史问题是南辕北辙,也证明了明太宗拨乱反正,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明太宗通过战争抢上皇位,堪称最恶劣的一次篡位,但客观的说在传位问题上处理得还行,没有一错再错,捍卫了礼法。最后,明朝回归了朝廷议决皇帝人选的正轨。相比之下,唐太宗自己是次子篡位,又没能让嫡长子正当继位,唐朝的皇位继承一直相当混乱,始终没有给国家留出一个较长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隋炀帝起,篡位活动从家庭内部坑爹发展到动刀刺杀,再到动用朝廷势力,再到庞大战争,篡位者为了一己之私愈发狠毒,愈发凶残,愈发不忌公共危害。明太宗走到了这种发展趋势的极端,但还算是悬崖勒马,戛然而止。

当然,皇位传承只是安定发展的其中一个因素,当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演进至明朝,明太宗又是如何构建这个集汉唐宋之大成的帝国?

四、宰相的终极形态

当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这艘巨轮驶过无数惊涛骇浪,曲折而至宋朝,各方面都臻于完善,但很多新问题也浮出水面,最后一记上帝之鞭,一切又都烟消云散。所幸日月重开大宋天,洪武大帝再造神州。

明太祖总结宋朝的问题,主要有几点:

一、权臣渐少,但在南宋出现强势反弹。隋唐把宰相的地位降得很低,品级定成了三品,还常不实授。但后来又出现了反弹,宋朝后期将尚书左右仆射改称左右丞相,品级猛升至正一品。若这还只是正虚名,后来的平章军事职务更从实质上恢复了丞相。明初沿袭元制,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设中书左右丞相,下辖各部门。但仅仅第二任左丞相胡惟庸便企图架空皇帝篡权,于是明太祖废中书省,由皇帝直辖各部,并留下祖训:子孙后代不得再恢复丞相,提都不能提,违者处死。

二、经济路径依赖,动员成本太高。宋朝的动员成本太高,国家要花太多钱聘请公民来当兵,所以蒙古(元)不急于灭宋,耗上个几十年,你自己就经济崩溃了。于是明太祖设立世袭户籍制。将国民划分为军户、匠户、医户等专业户籍,比如军户有参军的义务(当然国家也有发饷的义务),匠户就要当一辈子匠人,而且户籍世袭,后代不得随意脱籍。这不就是西方封建社会的阶级划分吗?而且明太祖应该不是学自西方,而是参照了蒙古落后的世袭奴隶。序篇西哲哈哈大笑:“我们欧洲马上就要文艺复兴了,中国还在玩儿这一套,我说中国历史周而复始,这话可不是用括约肌发出来的!”

三、单一主权,风险太大。宋朝将所有鸡蛋集中到一个篮子里,中华帝国首次上演全盘崩溃。明太祖恢复分封,但他一死燕王立即造反,可见通过社会倒退来掩盖新问题绝非解决之道。

四、唐宋胡乱扩张,需要确定扩张秩序。唐宋皇帝都极度热衷于扩张,宋朝绝非内向保守的弱宋,而是一个非常好战的帝国,而且不太乐意接受异族领主仅在名义上称臣,而是要剥夺领主主权,纳入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那这样部族领主就更要死硬抵抗,一个西夏就死扛了上百年,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明太祖确定了直辖汉区、军事占领民族地区、羁縻民族地区、藩属国、称臣外国、友好外国等几个层次,并规定子孙后代永远不准打破这种层次,主要是不准像宋朝打西夏那样攻打自己的藩属国。

当明朝的明太宗真的很郁闷,明太祖不但活得长,把所有工作揽了,还定下各种“永世不易之法”,不准明太宗行使正当职权。

然而,这又是不现实的。

明朝不是朱氏一家一姓之私国,而是中华帝国演进至此的一个朝代。明太祖固然伟大,但终究大不过历史。若说定这些不易之法是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好东西,或许还能让人用一段时间,但明太祖的很多设计却是否定唐宋的进步,大开历史倒车,那就不能怪子孙不守祖训了。

首先明太宗废黜藩王实权,扭转了分封的趋势。皇帝是名义上的国君,宰相负责行政,这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尽管历代君主绞尽脑汁削弱、分化、制衡宰相的权限,但似乎从未有人想过取缔宰相这个概念——直到明太祖。但他也只是不再任命丞相,原来宰执的工作不会凭空消失,实质上是他自己兼了宰相而已。平行管理的中华帝国和层层人身依附的西方封建小国可不是一个概念,就算李斯、高颎这样大师级的管理学家,尚需一个宰相班子,你朱八八又是何方神圣,竟妄图一力承担?朱八八是最后一任明教教主,据传得到前任教主张无忌的真传,有九阳神功护体,精力之旺盛,是常人的九倍,那原本几个宰相的工作量加在他头上也是应付得来的。即便如此,他还是写过一首诗抱怨工作量太大: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午犹披被。

然而《九阳真经》并没有传下来,他的儿孙就不能像他那样少睡点觉就把政务处理了。建文帝虽未颁宰相之名,实际上是把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当宰相用。明太宗先是按明太祖的工作方式当了几天皇帝。然后他发现上当了。

怎么办?第一,朱老四肯定会想,官僚不准用,就拉些亲戚来帮忙,也就是藩王,这个还是算了。第二,用宦官帮着处理政务。

朱老四,你放心,你爹早知道后代者会起这样的念头,所以不准复设丞相的同时规定: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爹呀!你还真会为儿子考虑周全啊!本书满篇都是坑爹的角色,这次好像有人要被爹坑了。不过话说回来,在选择看朱老四的笑话还是看中华帝国走上正轨的问题上,作者还是宁愿选择后者。我们还是来看看明太宗是怎样重新设计明朝的组织结构体系,让这个集汉唐宋之大成的新文明让人类享用(他爹设计那个是打算给神类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