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胭脂泪
2097000000074

第74章 家国恨·流水落花春去也(15)

陈乔看见李煜眼中流露出的哀伤,也不由长叹一声,说道:“皇上世上有些人你待他好,他便报之以德,但有些人即使你待他好,他也报之以怨。”说着又不由连声叹息,才道,“正如潘大人所言,皇上不严法度,纵容奸佞小人为祸国家,难道皇上就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么?”李煜点头道:“陈大人说的是,其实朕不过是随性而为,依着自己的本性待人。”陈乔没有再多言,轻叹摇头,心道:做皇上如何能够“随性而为”?身为乱世君主,对于李煜来讲,大概是一个注定的悲剧。

陈乔告退离去,李煜独自一人坐在澄心堂里,回想着过往种种,到底是对是错,反倒越想越混乱,终于长叹道:“天下无周公仲尼,吾道之不可行也矣!”但到底是无人还是失时,李煜自己也说不清楚。

夜色四合,李煜只静静地坐在那里,这样沉寂的夜空,怕是再也泛不起黎明的曙光。李煜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心里不由生出一种恐惧,难道当真只能等待着基业断送在自己手里?心下当真是不甘,但却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留下的,或许只能是默然的无奈。

第二天清晨,晓光照进澄心堂。不知何时伏案睡去的李煜感觉到一丝光亮,睁开眼来,却发现自己身上盖着一件披风,不由一怔,却看见女英走了过来。李煜站起身来,微微一笑,问道:“女英,你怎么来了?”女英微笑道:“你昨晚未来凤栖殿,臣妾怕你太辛苦了,便来看看,见你睡了,便没再打扰。”李煜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

女英见李煜神色忧虑,便问道:“重光,可是战况不好?”李煜点了点头,说道:“张洎、刘澄降宋了,朕几乎无人可派了,宋军又一再攻城,金陵城里的状况也并不好。”女英点了点头,说道:“臣妾明白你忧心国事。臣妾能做些什么吗?”李煜见到女英心情已好了许多,微笑道:“女英,你做得已经够了,倒是朕没让你幸福。”女英道:“不,就这样,臣妾便已觉得很好了。重光,夫妻之间,本来就应该一起承担,对么?”

李煜微笑着将女英搂入怀中,柔声道:“对,有你这样的妻子在我最痛苦的时候给我带来安慰,我怕是今生今世,来生来世都忘不了这种幸福的。”女英笑道:“呸,什么今生今世,来生来世?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你又怎还记得有我这个人?”李煜笑道:“那朕宁不喝这孟婆汤,也一定要记得你。”女英听李煜这话虽在玩笑,却也说得很认真,不由心下感动,说道:“有你这话便好了,到时候哪能由得你喝不喝这孟婆汤。”

李煜叹道:“今生又有哪些事由得我了?来生我一定不要这样!女英,我知道你喜欢天水碧,喜欢那富有情调的闲适生活,来生,莫要再生在帝王家,我们一起策马天涯,仗剑江湖,好不好?”女英平日是一个很会娱乐,甚有情调之人,自然对这种富裕而闲适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于是女英甜笑点头,坚定地道:“嗯,那我也不喝那孟婆汤,我们一起携手天涯。”

李煜点了点头,却想起了曾经对娥皇的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想到这,李煜不由伤感叹息,却又不好对女英提起,只是将女英抱得更紧了,生怕现在所拥有的美好,会像以前那般骤然逝去。而女英也想起了姐姐,但她也怕又勾起李煜的伤心事,只得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姐姐但愿你也能如愿以偿,我们同重光相伴天涯。

李煜又同女英闲聊一会儿,心情已好了许多,他知女英昨夜没回凤栖殿,必是没有休息好,便让她回宫休息,自己则决定出去散散心。于是李煜带了裴厚德,着便衣出宫。此时已经入夏,天气湿润了许多,早晨街道上弥漫的水汽,让人的胸中说不出得沉闷。

李煜信步而行,忽然见前面街道上聚了不少人,与往日的冷清极为不衬。李煜不由好奇心起,便想上前询问。走到近前,李煜不及大吃一惊,却看到夏雨执剑要斩杀几个被霁雪阁弟子擒住的人。李煜不及细想是怎么回事,便道:“雨儿,你要做什么?”夏雨没想到李煜会来,也是一怔,收剑答道:“小李子哥哥,他们都是叛臣刘澄和张洎家眷,理当处死,以正军法。”李煜听到这两人叛国之时,虽然也是震怒,但他却认为,事已至此,再作任何处罚都于事无补,是以丝毫没有迁怒他们的家人。

李煜对夏雨行为很是不满,不悦道:“是谁允许你这样做的!张洎、刘澄已然降宋,你杀他们的家人何用!”夏雨大概是因他二人的投降,气愤到了极点,竟然也坚决地反驳李煜,却听夏雨大声道:“通敌卖国难道不该灭族!我之所以要当众斩杀这些人,是要安军心,抚民心,难道错了么?至于这些事情,也是陈乔大人吩咐,你若觉得不妥,不妨去问问陈大人怎说!”

李煜没有想到夏雨有一天会如此顶撞自己,愣了一下,也不由喝道:“这些人何罪之有,你有什么权力杀他们!”夏雨朗声道:“战场之上讲不得半点仁义,军法之外施不得半点恩德!”李煜怒道:“好一个‘军法之外施不得半点恩德’,朕问你,你自己是不是也违过军令?”夏雨一怔,随即道:“不错,在下是违过军令,皇上若要处置,在下毫无怨言,但是今日这些人必须要死!”说着便举剑疾刺。

李煜只想到救这些人,未及多想,便闪身抢到那些人身前,伸手抓住了夏雨的剑刃。夏雨大惊,急忙收剑退开两步,看着剑尖上那几滴鲜血。颤声道:“为什么这样做?”李煜缓缓将手放下,淡淡道:“朕若劝你,你听么?”夏雨不想伤到李煜,心里更是愤恨难平,“当”的一声将剑摔在地上,说道:“为什么要救这些人!”说完便转身跑开。

李煜拾起地上的长剑,轻叹摇头,他明白战局的突然转变,夏雨心中的懊恼决不逊于自己,甚至愤恨之情犹有过之。只不过两人的处事方式不同,才造成了刚才的冲突。李煜也并不生气,只是默然地站在当地。

在场的所有人也都为刚才发生的事情震惊,张、刘两人的家眷更是心下感激,一起上前,跪谢恩德,几人齐声道:“罪民叩谢皇上圣恩。”李煜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说道:“这本就不关你们的事,张洎刘澄叛国,是朕用人失察,朕只能反思自己的决策,又如何能责备你们这些连失察都算不上的人呢。”

张、刘二人家眷面面相觑,均想: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个不是恨透了那些背叛之人,焉有不杀其家眷之理?几人都觉皇上如此待自己等人,张洎、刘澄竟然心生反意,实在是不该,不由越想越惭愧,心下感激之情也就更甚。于是他们再次叩首,一齐朗声道:“罪民无颜以对皇上,但求以死报国恩,以谢罪过。”李煜摇了摇头,伸手扶起这几人,说道:“你们既口称是朕的子民,朕便应当让你们过上安乐的生活,可是如今,宋军兵临城下,朕却因一氏之基业,累一城之百姓,实在愧为人君,无以谢万民,如何敢当几位此言?”

张、刘二人的家眷尚未回答,围观的百姓中却有人为此言所动,说道:“皇上仁民爱物,宽待百姓,草民愿与金陵城共存亡。”李煜在位的这十几年中,轻刑罚,安民息,以“仁”治天下,金陵城的百姓自然早就感念在心。如今金陵城被围,李煜更是散宫中之财来保障百姓的生活,百姓们自也铭记此番恩德,是以开始只是几人言语,随后,众人便纷纷高声道:“草民愿与金陵城共存亡……”

李煜见此情景,眼眶已然湿润了,他没有想到,自己不擅为君,多年无为,竟能得到百姓如此爱戴,心下不由甚是感动,又更觉愧对社稷。沉默良久,李煜终于长叹一声,朗声道:“诸位效忠我朝之恩,朕绝不敢忘。朕上愧烈祖,下愧臣民。朕恨不得戎装疆场,誓死抗敌,若天定亡我朝,朕绝不负诸位之心,必给大家一个交待!”此话讲完每个人心中的热血都已沸腾,每个人都已咬牙握拳,暗暗下着自己的决心。

李煜说完便转身凛然举步离去。众百姓互相对眼一望,纷纷跪拜,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苍凉的金陵城在这回响不绝的声音中,显示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庄严。

转眼夏季便要过去,朱令却仍是迟迟不肯出兵。李煜再三遣人催促,朱令却认为,刘澄已经率军降宋,唐国可用之兵只剩下自己所率这十五万水师,是以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损失了这十五万军队,唐国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李煜接到朱令这个答复,实在是有几分哭笑不得,抱怨道:“这个朱将军也真是的,这般畏首畏尾的!到时候金陵城一破,他要这十五万大军何用!”陈乔也怒道:“这帮没用的东西,平日里说得好听,真正到了需要用他们的时候,却这般没有见识!”李煜心中亦有此感慨,轻叹一声,沉吟不答。陈乔躬身道:“臣愿率军在城外与宋军一战,但求战死沙场,不做亡国之臣。”李煜摇头道:“陈大人,何必呢?为何不保护自己的家人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何必再多伤无辜?”

陈乔见李煜竟然生出了放弃之意,不由大怒,朗声道:“皇上若是懦弱至此,臣也无话好说!皇上不觉愧对烈祖元宗,微臣死后却无颜以对!”说完拂袖离去。李煜低声轻叹道:“唉,陈大人,你的心思朕焉能不知?可是,事已至此,这样当真有用么?”或许,面对如此无奈的境地,李煜真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反抗,只是一直想要逃避到不能再逃避的时候。

陈乔刚走,便有宫人禀报说,夏雨求见。李煜一怔,心道:“她来做什么?”李煜让夏雨进来,夏雨躬身道:“皇上,朱令迟迟不肯出兵,在下请旨亲率水师攻袭宋军。”李煜不由一怔,惊道:“你?”夏雨道:“是。”李煜说:“你是女子,又身为公主,这怕是不妥吧?”夏雨道:“若再不出兵,金陵必为宋军所破,还有什么公主可言?”李煜只得摇头道:“朕不想你有事。”夏雨道:“唐国若亡,生有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