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用心不用嘴
2082200000019

第19章 巧妙地与客户展开周旋,让你的语言更有说服力(2)

在销售中,销售人员如果想更轻松地获得签单,不妨有意制造登门槛效应,让客户陷入你设计好的“圈套”,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不过,在运用这种方法推销时,需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第一个要求不要与推销联系太紧密。

就像男孩子追女孩子一样,第一次约女孩,最好不要让女孩看出男孩在追她。比如,先约女孩和朋友一同出来玩,或看电影、或吃饭,再慢慢单独约那个女孩出来,最后一步步发展为恋人关系。

其实销售也是这样,在向客户提出第一个要求时,不要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比如,拜访客户时,先不要亮明身份,而是和客户聊些轻松的话题。最好能在朋友的陪同下去见客户,下一次见面时,可以试着向客户提出小要求,最后慢慢把产品推销出去。否则,客户一眼就看出你在向他推销产品,会有一种自我防卫心理,很可能一开始就拒绝你,那样你就没机会了。

(2)每个要求之间的难度差距不应太大。

登门槛效应是通过不断提高要求的难度来俘虏他人的,但每个要求的递增程度不应太大。比如,你找朋友借钱,先借10元,朋友爽快地借给你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又找他借钱,这次借了50元,他又借给你了。但是接下来,你不应该向他提出过高的要求,比如,要对方借你1万元钱。因为从50元到1万元,这中间的跳跃性太大、差额太大,别人会难以接受。

销售也是这个道理,在向客户提出第一个条件之后,以后的每个条件都要考虑客户接受的难易程度,如果难度较大,或与之前的要求差距太大,客户就可能不惜毁掉自己“前后一致”的形象来拒绝你。

4.承诺一致原则

想办法让客户做出对你有利的承诺

销售心经

俗话说,一诺值千金。做出承诺如果不兑现,将面临一种无形的道德压力。因此,如果你能让客户做出对你有利的承诺,那么你就很容易取得签单。

一位保险推销员去拜访某公司的总经理,他来到这家公司,向秘书小姐打听总经理,对方告诉他:“总经理在外面的大办公室。”推销员走进那间大办公室,发现里面有很多员工。幸好他事先做了准备,一眼就认出了总经理。只见他穿着衬衫,与员工们一样忙碌着。推销员走过去,礼貌地跟他打了声招呼。当总经理发现推销员是来向他推销保险的,马上礼貌地推辞。

推销员并不想放弃,他放开喉咙说:“总经理先生,我看到你的员工对你心怀仰慕之情,他们很愿意团结在你的身边,为公司的发展冲锋陷阵。如果你的身体垮了,你怎么带领大家推动公司的发展呢?”

说到这里,推销员扫视一下在场的员工,然后继续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你要永葆健康,只有这样你才能领导员工不断把公司做大做强。你喜欢保险或讨厌保险,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身体是否健康,你最近两年是否做过体检?”

说到这里,推销员突然停顿,此时办公室鸦雀无声,都在期待总经理的回答。总经理似乎没有料到这种情况发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没有去检查过。”

推销员说:“那么你应该尽快去检查啊,不能拖下去了。现在让我为你服务吧,我带来的仪器可以给你作身体检查。”

总经理沉默了片刻,说:“好吧,那就麻烦你了。”

最后,推销员取得了一张大签单。

我们知道,在任何承诺的背后,当事人都要承担无形的道德压力。因为如果他不兑现承诺,那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心理学词典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一旦做出了某个承诺,他就会面对来自个人或外部的压力,迫使他的言行保持一直。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推翻自己亲口许下的诺言,都意味着表里不一、言而无信。因此,承诺是使人们坚持某种行为的动机力量。

所以,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可以利用这个道德压力,想办法让客户做出对签单有帮助的承诺,促使交易顺利达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客户的承诺呢?下面有几种有效的办法,值得你试一试。

(1)获得提问的机会。

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客户不想从正面回答问题,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这时沟通就会变得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抓住提问的机会。你可以说:“总经理,如果有一种办法能让你公司的业绩提升10个百分点,你愿意花两分钟的时间了解一下吗?”

面对有如此诱惑力的提问,客户通常会表示“可以”。接着,你马上提下一个问题:“总经理,在我介绍这个产品之前,我可以简单问你一个问题吗?”由于这个问题的压力很小,客户一般会说“可以”。

当客户答应接受你的提问时,代表他已经做出了承诺,他需要为这个小承诺负责。因此,在接下来的提问中,他不太可能回避问题。即使客户觉得你的提问有压力,他也会尽可能从正面回答。

通常获得提问机会的问话形式有这样几种:“我可以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吗?”“我可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吗?”“我可以向你请教一个不太明白的问题吗?”

(2)给提问戴上利益的“帽子”。

每个客户都关心自己的利益,如果你在提问的时候,给提问戴上利益的“帽子”,那么客户会更愿意回答你的问题。比如,你想问客户的预算是多少。由于“预算”这两个字关系着他的秘密,对他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客户一般不会讲真话。这时你可以换一种提问方式:“为了帮你找到更合适的价位,选择一款性价比最好的商品,我想先了解一下你的预算大概是多少?”

在这个问题中,多了一句“为了帮助你……”,显得提问是为客户着想,而不是为自己着想,客户听了会感到舒服很多。

(3)给提问加上强烈的暗示。

如果你想让客户做出你所期望的行为,那么你就要想办法暗示客户朝你期待的方向走。如果你在提问的时候,巧妙地加上暗示,那么客户会不自觉地被你牵着鼻子走。比如,你想让客户选择瘦身和美体双疗程,但客户只关心瘦身。这时候,如果你仅仅问客户:“除了瘦身,你对美体还感兴趣吗?”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否定的。

不要担心,你可以换种方式问:“张小姐,瘦身并不难,参加我们理疗的客户几乎都实现了瘦身目标。但问题是,瘦身之后比较容易反弹,如果你做了美体的疗程,能很好地防止反弹,你看怎么样?”这个提问暗示客户:美体有助于防止瘦身之后的反弹,客户自然容易接受美体。

(4)连续提问迫使客户做出承诺。

要想获得客户的大承诺,你应该设计一下提问,让提问变得有连续性,一环扣一环。有一种提问法叫“7Yes”,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连续7次回答“Yes”,那么接下去你问他什么,他几乎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看下面这个故事:

销售人员问客户:“赵先生,你买彩电是为了看,所以清晰度是你最关心的问题,是这样吗?”

“当然。”

“液晶电视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液晶屏的质量,所以,选一台好的液晶电视,就要选一个质量好的液晶屏,你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吗?”

“是的。”

“目前来说,全世界的液晶屏有三个生产区,分别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你觉得哪个地区的液晶屏质量更好呢?”

“我觉得是日本。”

“是的,日本的液晶屏是最好的,因此,你买日本原装进口的完全可以放心……”

(5)提完问题,让客户确认。

提完问题之后,销售人员一定要让客户确认,这才是一个完整有效的承诺。换言之,如果你想获得客户的承诺,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要用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指只能用“对”或“错”、“是”或“不是”等字眼来回答的提问方法。比如,“通过我们刚才的交流,我发现你最关心计算机系统的兼容性是吗?”这就是一个封闭性提问。

5.留面子效应

先提大要求,再提小要求

销售心经

在销售中,向客户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向他提出一个大要求,等客户拒绝你之后,再提出你想要的要求,这样客户答应你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有家服装生产企业,独创了一种服装品牌,生产了很多服装,打算进军内地市场。但是服装推出之后,经销商反应平淡,货物大量积压。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总经理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当地举办了一场地区性的服装展览会,并承诺旅费和路费全包。就这样,他顺利邀请了当地200多家经销商来参展。

经销商们到了之后,企业先安排他们参观展览会,然后带他们在当地风景名胜区玩了两天。到了第四天,该公司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交流会。在会上,企业总经理对经销商们说:“我想请大家帮个忙,协助我们公司,在你们当地开设一家品牌专卖店,费用大概需要10万元。”

对经销商们来说,10万元不是小数目,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总经理看到这种情况,马上话锋一转,立刻提出计划中的第二个条件:“开品牌专卖店的经费是高了点,要不这样,今天先请大家带点货回去试销。如果销量好,大家对我们的品牌有信心,到时候我们再谈专卖店的事情。大家觉得如何呀?”

经销商们听了这番话,马上有人积极响应,说:“没问题,这有什么难的。”这样一来,现场气氛一下子被带动起来了。许多经销商都订了货,很快积压很久的100多万元的服装全部被经销商订去了。

可以看出,这家服装公司之所以能把产品推销出去,关键在于利用了经销商们给人留“面子”的心理:经销商在拒绝了第一个大要求之后,很容易接受一个小得多的要求。也就是说,事实上“开品牌专卖店”只是一个幌子,企业的根本目的是把货卖给经销商。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留面子效应”。

心理学词典

“留面子效应”与登门槛效应相反,它是指人们在拒绝了别人一个较大的要求之后,为了给人安慰,而容易在随后满足别人一个较小的要求的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