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身边有一批学生。其中有一位非常勤奋,每天早晨5点起床进实验室,中午在实验室吃自带的饭,吃完饭后又接着干,到晚上10点才回宿舍休息。众学生羡慕他的精力,老师们都夸他的勤奋,然而,这位学者却有点担心。有一天,学者问这个弟子:“你每天几点进实验室?”“早晨5点。”“中午休息多长时间?”“不到1小时。”“晚上几点回宿舍?”“10点左右。”“那你有多少时间思考?”学生无言以对。
学习并不是一味地学,一味地做题,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学会思考,善于反思和总结。很多同学喜欢搞题海战术,期望考试的时候碰到类型题,甚至是原题。假如你也如此尝试了,你一定会发现,所做的题目当中有很多都是重复的。一旦你反复做重复题目或同类型题目,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惯性,会让你很少思考就直接解答,这看似提高了你的解题速度,实则埋下了不求甚解的隐患。
一定要警惕这种现象。做题时,你需要明白这道题是考什么的,包含哪些考点,可能有哪些陷阱,可能出错的地方有哪些,这类题标准的解法是怎样的。这是不得不思考的,但很多同学在平时做题中很少思考这些,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同一类型的题再次出现,要注意考的内容是否一样,即使一样,也要看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不是一样,要求解的结果是不是一样。2005年在河北广播电台,我做了一个面向全省的高考直击活动,我主讲了高考数学、物理和化学。在数学讲座中,我重点介绍了数学考试答题的艺术。你可以在本书附录中详细看下《如何考试》这篇文章。在直播中我举了一个例子。
有这样两道几乎一模一样的题目:
y=log2(ax2+3x-4),x∈R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y=log2(ax2+3x-4),y∈R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两道题目只有一个字母不同,可答案却截然相反。我记得考试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拿到题目乍一看以为是原题,便不求甚解,直接选择了选项,结果就出错了。你见过这样的题目吗?可以尝试着做做,看看有什么不同。在考试时,很多同学常犯一种错误:看着题目眼熟甚至是原题,脑子中便会想当初是怎么做的,当初的答案是什么,却没有从题目本身思考,根据题目的类型去分析并解题。
就这样,很多同学是在盲目地做题,完全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只是去完成任务。这样就很难得到心中期盼的结果,这是比较悲哀的事情。学习要知道为什么学习,做题要清楚为什么做题,要学会思考,这样你才能心中有数。如果天天忙得要死,忙着做题,搞题海战术,却不懂得思考和反思,你怎么可能得到想要的分数呢?所以,在学习、做题、考试时,你要学会思考,“为什么”比“答案”更重要。
秘密二:莫打时间的消耗战。“我都每天学习15个小时了,怎么还赶不上他10个小时的学习?”一天24小时,有人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在学习,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收获多,有的人收获少呢?这是很多同学痛苦的地方。
很多同学有这样的体会:眼睛盯着书本,心却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如果这时候精神比较倦怠,就更容易走神。当你好不容易进入了状态,突然又有些事情把你打断,譬如接个电话,被父母或朋友干扰,然后回到书桌前再来看书,你又需要花几分钟来集中注意力,更不用说你自己在书桌旁东看看西看看,玩玩这个玩玩那个浪费的时间了。如此反复,最后你感觉看了三个小时的书,实际上真正“看进去”的时间可能都不超过一个半小时。所以对于那些需要大量时间阅读、理解、背诵的内容,你就要在空余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
但是,你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保持旺盛精力,那么在你精力不太旺盛,又容易受干扰时做什么呢?你可以考虑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适当休息。并不是每个人的精力都那么旺盛,也并非在所有学习的时间段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我在高中和大学时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中午、晚上都会趴在书桌上小憩15~30分钟,这样可以让我在下午和晚上精力充沛。在学习中如果真的困了、累了,精力不是很好了,我建议你最好小憩一会儿。与其强自坚持,还不如补充精力,让效率更高。你不是超人,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长时间超极限的学习会将你击垮。
我希望你能记住这句话: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每天比别人多睡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学习不是要时间,而是要效率。
那么困了、累了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现在就教你几个60秒内消除紧张和疲劳的方法。
方法一:身体站直,两臂尽可能伸直高举过头,然后俯身弯腰放松,不必去碰到脚趾,也不要强迫自己下弯。从容、放松地下弯10次,然后再站直伸开两臂。
方法二:下巴顶住胸,慢慢地把头向右转两次,然后向左转两次。
方法三:把手指放在脖子后面头盖骨的底部,你会感觉到那里有一个凹部,用手指一下一下地轻轻按压,手指一边按压一边向下移动,一直到手所能达到的脊椎骨为止。
方法四:把肩膀向前转动五次,然后向后转动五次。
第二件你可以考虑的事情就是拿笔做题。做题时不要只看不练习。很多同学对于题目仅仅是看,觉得只要会做就行,从不动笔,这会导致你出现这类问题:题目会做但是拿不了分数。在注意力不集中、有些疲劳时,你可以适当提笔做题,这样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精神状态不太好,你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比如有些同学下课不想动,那就可以利用这十分钟做几道英语或文科选择题,即使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也可以再提起笔做下一道题。到上课的时候你做了几道题,就收获了这几道题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明白书上写的是什么就上课了。
秘密三:学习的阶梯形曲线。曾经有很多同学向我抱怨:“这段时间我真的是很努力了,可是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这是怎么回事?”不少同学也有这样的体会。在英语学习中,坚持了很长时间,可是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一旦不坚持了,成绩一下子就下降了。还有些同学问我,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成绩一下子就有所提升呢。我不是阿拉丁神灯,哪里有什么万能的方法和灵药帮你一下子就提升呢?
学习的过程,就如同爬阶梯,上升一阶后,需要在这一阶上往前走很久,然后才会迈向另一个台阶。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下一次考试可能略有进步,可能没有变化,甚至略有退步,这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借此说明努力没有用。实际上,可能再努力一个月,你就可以跨越这个阶段。
对学习来讲,坚持就是胜利,胜利还要坚持,这是压倒一切的真理。正如衡水中学流传着的一句话:“无论怎么坚持,我都可能失败;无论怎么失败,我都始终坚持。”在你最痛苦、感到最没有希望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学习进步的阶梯形曲线,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直到实现成绩的阶段性突破。
秘密四:要做正规军。为什么会做的题目却出错?不是你所谓的粗心、大意、马虎,而是你做题不规范。只要养成了规范化解题的习惯,会做的题目是不会出错的。很多同学喜欢看题而不做题,但看会了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对,一定要拿笔做题。
我的一些朋友是高考阅卷老师,我常跟他们讨论阅卷的事情。说实话,每个判卷的老师都很想给你们分数,可就是找不到给你分数的点。标准化的解题要落到得分点上,理科题目和一些文科问答题都有采分点,只有写出采分点才可以得到分数。
尤其是数学,这是最需要规范化的科目,很少有同学仔细研究课本上的例题。例题为什么要这么解,它的步骤为何这么安排,定理、推论是如何应用的,这都是你要学习的。详细的规范化解题方法,你可以参考附录中《如何做题》一文。
秘密五: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在学习的同时,你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尤其到了初三或高三,你要懂得取舍,譬如有的同学喜欢玩游戏,这时就要考虑限制玩的时间,或者暂时不玩。用智慧来做出正确的取舍,用意志来坚决贯穿自己的计划,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现实的无奈。
你可能会问,怎么取舍啊?有没有办法?我给你讲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是如何取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