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四周,总是有这种魅力无穷的人,他们经常处在社交的中心。只要有他们出现的地方,总是能吸引注意,带动气氛,使人如沐春风,乐于和他们接近。这种魅力不只是聪明、仁慈、有活力、美好的外貌等,而是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其实我们不必感叹于他人的魅力,若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在异性面前大受欢迎,经过刻苦的努力我们一样可以做到。美国加州大学瑞吉欧博士形容:魅力就像欲成为名小提琴家一样,通过不断练习、练习、再练习,就一定有所收获。同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自觉培养,一定能用自己的魅力打动异性之心,赢得交际和事业上的双丰收。
1.异性办事求人的先天优势
2.与陌生异性搭讪的技巧
3.展现女性的优雅——脱俗之美
4.体现女性的温柔——诱人之美
5.女性本质的聚焦——独特之美
1.异性办事求人的先天优势
这里的所谓异性交往,不是指诸如开会、问路、办公事等一般性的男女接触,人们对此是没有非议的,也不是指特定的夫妻关系,夫妻天天都在交往,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是指已婚男女出入舞会、沙龙等正当社交场所,或在工作、学习、娱乐中加深了解,结交异性朋友,并有较多的接触,保持高尚、纯挚的友谊。
它比例行公事等一般性接触要深,且又排除了夫妻之间特有的性爱关系,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为事业进步、丰富人生、增友补谊、愉悦感情而进行的有益活动。它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一种表现和反映,它的规范和程度虽因国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从总体上说,社会越是进步,越向人们提出交往的要求,同时也为男女交往创造了物质条件、思想条件和良好环境。
国外有关专家曾按现象的平均统计水平评价男女品质,认为男女是可以互相补充的,他们的不同倾向将相互补偿。对于男女交往的好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和总结,这里只是简单归纳出几条:
(1)事业上互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事业心大大增强,一般都渴望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所成就,以实现个人价值。如有一位女作家的爱人是科研所的研究人员,对创作一窍不通,虽然很支持她搞创作,但不能给以具体的指点、帮助。她结识了几位异性作家朋友,大家定期相聚,在相互探讨中提高了创作水平。类似这样交异性朋友,大都是“一棵树上的鸟”,为共同的事业相识,又在事业的进步中加深友谊。在这里,一个人不仅得到具体帮助,而且得到异性的赏识和鼓励、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力。近几年,各种沙龙、小型联谊会的兴起,正是适应了这种择友的需要,不少人在这里结识了异性“知音”。
(2)智力上互偿科学证明,男女的智力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但却有着智力类型的差别。比如在思维方面,女人比较讲求实际,她们的思维活动比较具体。妇女的智力更适应应用科学和接近实际的科学。男人更倾向于抽象思维领域,他们更多地用综合方法对待现实,善于概括、热心于抽象科学,思维往往是离奇和大胆的。
在同异性交往中,男女均可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
(3)气质上互补男女之间的气质有所不同。男性气质多反应强,意志坚强,一般有更多的迎战能力,进攻性强,富反抗精神。女性气质多灵活好动,感情充沛,情绪多变。她们的坚毅性典型地表现为反应快,动作敏捷灵巧。在男女交往中,双方的气质可潜化在对方身上。
(4)感情上互访人的感情是极其丰富的,除了爱情,还有同情、亲情、感激之情等等。因此异性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交流,它可以使人感受到温暖,达到心理的平衡。
一般说女人细腻温和,多富有同情心,男人则情感热烈,意志坚强。有的男人愿向女人吐露自己的不幸和遇到的难堪,诉说自己心灵的秘密,在同情声中平静下来。有的女人愿向男友诉说自己的犹疑和愁苦,在鼓励声中稳定了情绪。有的“话逢知己”,总觉得有共同语言,在谈吐中慰藉各自的心灵。这种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身上得不到的。
(5)精神上互悦有些人交异性朋友是为了娱乐,他们在共同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接触多了就成了朋友,如牌友、球友等。在和异性朋友同乐中,感到一种和同性朋友在一起所没有的自豪、满足、和谐。
总之,男女交往的好处是很多的。一位伦理学家说过:男人真正的力量是带一点温柔色彩的刚毅。如果一个男人集中的地方,缺少女性,就会因枯燥单调而令人生厌。男人具体存在于不同性别特征的搭配之中,这使他们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了,更表现出男性的魅力。同样,对于女性也是如此。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在日益扩大的男女交往中丰富自己吧,因为,异性交往是生活最好的调料。
2.与陌生异性搭讪的技巧
(1)克服恐惧心理,主动搭讪。
美国电影《丛林历险记》有这么一段情节:彼此陌生的男女主人公坐在火车上。男主人公对坐在对面的女士颇有好感,于是他开始无话找话:“小姐,请问去哪里?你没带行李,估计不是出来旅行的吧。”女士回答:
“我去菲尔德镇,没必要带行李。”“哦,菲尔德镇,那可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难道不是吗?”女士笑着点了点头。那位先生又说:“对了,车站边的那个咖啡馆还在吗?一年前我去过一次,那儿的咖啡味道真是棒极了!”
女士:“是的,我周末也常去那里,气氛挺不错,布置得也很有情趣。”……就这样,双方通过一次随意的交谈,从一对陌生人变成了依依不舍的朋友。如果这位先生不主动寻找话题搭讪,两个人的缘分就会失之交臂。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喜欢倾听别人(尤其是陌生人)谈话,如果听到的是奇闻趣事,则兴趣更浓。有的女性看起来高傲甚至面若冰霜,似乎难以接近,实际上她内心的孤独感更强,她是用冷漠的面具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而你得体的搭讪反倒易引起她的积极反应。因此,你不必顾虑,要有勇气。攀谈时要面带微笑,微笑能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能融洽谈话的气氛。同时,应以充满真诚的、明亮有神的眼睛注视对方,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沟通感情的辅助语言,且易使对方减少戒备疑惑,产生信赖。但不宜长久凝视对方,注视使人感到亲切,但凝视陌生人则让对方觉得害怕。
(2)寻找共同点作为话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社交圈,实际上都是以自己为圆点,以共同点(年龄、爱好、经历、知识层次等)为半径构成无数的同心圆。共同点越多,圆与圆之间交叉的面积越大,共同语言也越多,也最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比如,同班同学就比同校学生亲密,同宿舍的又比同班的要好,同桌比同宿舍的更容易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如果既是同桌又是老乡,那简直可以成为铁哥们。
(3)策划好一个小事件,显得是偶然巧合。
有时,你可能没有机会和陌生的意中人接触,更谈不上去搭讪,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制造”一个机会。比如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小伙子就做得很好。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五官端正、衣着入时的青年手捧一束红玫瑰,礼貌地敲一间公寓的门。公寓的主人是联邦德国外交部年轻女秘书海因兹。她谨慎地打开门,面对这位不速之客,她不知所措,难堪之余,这位男士连连道歉:“我敲错了门,是个误会,请原谅。”然后转身离去。未走两步,又转身走过来对海因兹说:“请收下这束鲜花,作为我打扰你的补偿。”海因兹盛情难却,把他请进房里,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实际上,这个偶然的误会是男青年早就策划好了的。不过,像这样的善意“欺骗”,并不伤害对方,似乎不必苛责。
3.展现女性的优雅——脱俗之美
优雅的风度像有形而又无形的精灵,紧紧攫住人们的感官,悄悄潜入人们的心灵,从而使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具有某种魅力的女性不一定具有风度的魅力。风度是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凝成的晶体;所以它折射的光辉最富于理性,最富于感染性。一个女人可以有华服妆扮的魅力,可以有姿容美丽的魅力,也可以有仪态万方的魅力,但却不一定有优雅的风度;但是,一位具有优雅风度的女人,必然富于迷人的持久的魅力。
聪明的女性不是不要镜子,而是能够从镜子里走出来,不为世俗偏见所束缚,不盲目描摹他人的所谓风度之美。
风度神韵之美靠的是“充内”——朴质的心灵;“形外”——真挚的表现。前者形诸于风度之美,使之举止大方,后者形诸于风度之美,使人坦诚率直,不事造作。“朴质”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客观态度,朴质的女性,总是善于恰如其分地选择表达自身风情韵致的外化形态,使人产生可信的感受;她们就是她们自己,她们不试图借助他人的影子来炫耀自己,美化自己。所以,她们的风度之美,往往具有一种朴质之美。
“真挚”是一种诚实、真实、踏实的生活态度。她们对人对事不虚伪,不狡诈,又肯于给人以信赖。真挚的女性,对自己的风度之美既不掩饰也不虚饰,对他人美的风度既不嫉妒也不贬斥。而是泰然处之,使人感受到一种真正的潇洒之美。
少女的风度之美,正是借助这种媒介,生发了感染他人、美化环境的神力。
处世专家提醒您:
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风度之美;,就得设法纯化你的语言和洁化你的举止,否则,也许会使风度之美从你身边悄悄溜走。
4.体现女性的温柔——诱人之美
美华人学者赵浩生教授曾来大陆讲学,有位记者让他谈谈对现在中国女性的印象,他尖锐地指出:“我发现国内青年女性好像认为越泼越好,有的粗野蛮横,没有女人味了。女人味就是温柔、善良、体贴……”
女人失去了温柔,赵教授称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可见,温柔对于一个女性,是一种诱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力量。
造物者用了最和谐的美学原则来创造人类,它赋予了男性阳刚之美,又赋予女性阴柔之美,正因为两性之间各有其独特形态而形成鲜明对比,才使男女对立统一地组成了人类绝妙完美的世界。
阴柔之美是女性美的最基本特征,其核心是温柔,温柔像春风细雨,像娇莺嫩柳,像舒卷的云,像皎洁的月,更像荡漾的水。女性之美,美就美在“似水柔情”。
用一“水”字来形容女性的柔美,真是一语道破了其中神韵。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所以人见了便觉得清爽。他把大观园里的姊妹丫环们,都看得像清澈的水一样照人心目,一个个都显得高洁纯真、温柔娇嫩。在他的面前,这些女子展现了一个有如水晶一般明净的世界。女作家梅苑在《美人如水》一文中说,女人有点似水柔情才有女人味道。真是高论妙极。
可见,女性的诱人之处,正在于有如水的柔情,正在于温柔。
世上绝少会有哪个男人喜欢女人的蛮、野、悍、泼、粗、俗。女性的似水柔情,对男人来说,是一种迷人的美,也是一种可以被其征服的力量。一位诗人说:“女性向男性进攻,‘温柔’常常是最有效的常规武器。”黑格尔在《美学》中也谈到:女人是最懂得感情的,一般说她们是秀雅温柔和充满爱的魅力的。马克思则认为:女人最重要的美德是温柔。卢梭也说过:女人最重要的品质是温柔。
一个女性若能温其容,柔其声,行动关怀体贴别人,才能使别人感到温柔可亲,是温存可爱的人,才会给人们一个温馨美妙的世界。可以设想,一个女性若失去了温柔,变得粗俗蛮横,那还有多少可爱之处,身上还会存有魅力吗?又有谁愿意与这种女性接触、共事呢?女性失去了温柔,就没有了女人的味道,就没有了那股裙衩的灵秀之气,所以,女性的温柔是万万不可少的。
在生活中,女性的温柔应表现在:善解人意,宽容忍让,谦和恭敬,温文尔雅。不仅有纤细、温顺、含蓄等方面的表现,也有缠绵、深沉、纯情、热烈等方面的流露。有的女性无限温存,像牝鹿一般的温柔;有的女性像一道淙淙的流泉,通体内外都是充满着柔情……总之,女性的柔情各式各样,都像绚烂的鲜花,沁人心脾、醉人心肺。
温柔,来自女性性格的修养。女性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性格上的涵养,培养女性柔情。为此,女性特别要忌怒、忌狂,讲究语言美,把那些影响柔情发挥的不良性情彻底克服掉,让温柔的鲜花为女性的魅力而怒放。
但,女性的温柔,不是柔弱,柔软,柔驯,丧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这绝非女性之美德,而是一种耻辱。女性之温柔,是柔中有刚,柔韧有度,所以才柔媚可爱。愿女性的温柔化为一种魅力,一种征服他人的神奇力量!
5.女性本质的聚焦——独特之美
独特美最忌随大流、尾追式的“中庸之道”。独特是我国女性最难以冲破的传统禁锢之一,它几乎成为影响美的一种可悲的心理定势。善于发现自身的潜在美质,乃当代女性十分可贵的品质。
比如:已在我国盛行一时的蝙蝠衫和牛仔裤,对某些女性的身段和气质很是适宜,很能增添风姿美,但不少女性由于有上述的心理定势,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已。她们并非不喜欢这些时装,也不是由于那种害怕遇到攻击的“恐惧”,而是总觉得“似乎还不是该穿的时候”。及至当她觉得已经到了“该穿的时候”,这些服装也已经过时了。
独特为美。首先是革新自己的心理状态,让它随着时代的潮流一起汹涌,一起澎湃,这样才能永葆富于时代感的独特魅力。
独特为美,不是追时髦,时髦往往同不太高级、不太纯真的追求相联系,其效果往往不是使人感到新颖,而是俗气。
独特,就是对常规、常色、常形、常行、常言的突破,是某种审美情境的“异端”。只要是在有益于文明进化的范畴内,女性敢于追求异端美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种完善,一种开拓,一种贡献,一种美的形象。这样的独特的美越多,人间越是美丽缤纷;这样的异端的美越多,世界越是令人留恋。
独特为美,在于它是女性个性气质的创造性展露。如居里夫人独特的为人风范,乌兰诺娃独特的舞姿,海伦·凯勒的顽强而又不同凡响的性格等等。这些独特的女性,她们以自己美的风范跨越时空,与人类文明并存,以至不朽。
独特为美,在于它是女性美的本质的一种强调,一种聚焦。一位女性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或面庞,或身段,或气韵,或风度,运用得当,它们皆可能成为使人美的独特的“亮点”。只要善于把握住某种与众不同的“亮点”,随机加以装饰,都可能为风姿倍增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