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20690200000039

第39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讲中的即兴发言策略(2)

由此可见,演讲者可以决定自己说什么、怎么说,但在说之前务必要确定,听众听到话后,是否会产生这样3个问题:“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相信你?”“那又怎么样?”

如果一个演讲者在材料的选择和解析上,没有对这3个问题给予正面回答,那么他的演讲必然缺乏说服力,需要进一步修正。

那么,怎样组合材料才能让我们的演讲更丰满、更有说服力呢?

第一,材料要详细具体。越详细具体的材料越会让人觉得扎实可信的。专家言论、科学数据以及故事案例,等等,这些有效的材料让你的演讲专业而权威,从而促使听众自己说服自己。相应的,我们在演讲中要避免概括性、笼统性的材料。这些材料似是而非,缺少细节说明,不具备十足的说服力。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比如下面几种表述方式,看哪一种更具说服力?

1高度概括性表述:“在美国,博物馆很受人欢迎。”

2一般概括性表述:“去美国艺术博物馆的人,要比参与其他形式的文化及娱乐活动的人多多了。”

3详细具体性表述:“在美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要比参观所有其他重大赛事的人多很多。比如,在纽约市,旅游者参观的对象最多的,不是自由女神,也不是帝国大厦,而是我们都想不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每年接待的游客,达到500多万次。”

以上哪一种说服力更好?显而易见,当然是列举材料和数据最多的第3种表述方式。

第二,让听众有深切的现场体验。不管是阅读《圣经》还是佛学经典,我们都会发现,书中总是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例子、鲜活而极具画面感的场景描述,等等。通过阅读这些具象化很强的文字,读者就会理解高深的道理,并获得思想上的顿悟。演讲也是如此,一个鲜活而生动的案例、视觉场景描述,会让你的听众沉浸其中,并身临其境地将自己带入其中,这样你演讲中所主张的观点就会有了个性和生命力,不再是模糊的概念,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了。下面请看一段文字:

“奥布林高地是1939年为爱尔兰劳工修建起来的一个住房项目的一部分,儿童在那里一边用西班牙语谈天,一边玩捉人游戏。在一家东南亚餐馆里面,到处都是越南鱼酱刺鼻的气味,就在这里,吉亚维斯的希腊杂货店曾经红火了70多年。”

这几句话出自《时代》杂志。这篇文章是讲马萨诸塞州洛韦尔市文化融合状况的,而这几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看完这段文字,即使我们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也会被杂志作家的文字描述所征服。因为我们读到这段文字,就觉得这个地方就在眼前。

相应的,如果这段话只是乏味枯燥地说,“在那里人来人往,每天都是如此。”那么,听众也会觉得乏味枯燥,并且脑海里不会留下特殊的印象。

第三,演讲说服力要靠具体数据支撑。在演讲中,数字给人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任志强在采访时候谈到的一段话,对网友封的“任大炮”一名叫屈。他说:“我不认为我是在放炮,我演讲都是用数据说话,每次演讲前我都要做大量的功课。”连当代名人都不敢忽视数据的力量,甚至认为因为有数据,所以才不是放大炮,可见数据几乎可以与真实可信划等号。马云在第九届网商大会上如是演讲——

“我记得2003年第一次开始有思考做网商大会的时候,2003年整个淘宝的交易不到一个亿,今年淘宝网的交易会过一万亿,变化一万倍,网商从一个概念到今天变成落地,到今天变成中国主要的一个商帮力量,在改变着、影响着中国,大家知道一万亿是什么概念,所有的年轻人,这一万亿意味着中国排名第十七个省的 GDP,全中国超过万亿GDP的、人民币GDP的省只有十八个,去年陕西省的整个GDP就一万亿。”

在这个案例中马云有效使用数据,使得演讲气氛空前沸腾。的确,在讲话中,使用具体的数字可以给人以“专家”的权威感。所以,如果你想征服听众,那么,一连串准确的数字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脱离了语境的数据不会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有把数据置入情境之中,并结合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讲解的时候,才能够让数据更有意思,更有说服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

尽量少说“呃”“嗯”之类的口头禅

口头禅,原是禅宗用语,意思是只谈禅理不去实行。而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口头禅,主要是指“啊”“哦”“嗯”“这个”“那个”等等。如果一个人在演讲中总是使用口头禅,则会显得支离破碎,甚至还会引起歧义,让听的人感到别扭可笑。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在演讲时频繁使用口头禅,就已经失败了一半。所以,想让我们的即兴演讲成功,必须要消除口头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话语中有没有口头禅呢?你可以用录音机录下自己说的话,然后再回放聆听。这样反复几次,你就可以对自己的话语做到了如指掌了。但是,当我们对自己的口头禅有一定了解后,又如何消除自己的口头禅呢?

一般来说,一个人经常使用口头禅跟他们的心理状况是分不开的,想要避免口头禅,首先要从心理上消除口头禅的诱因。下面是不同类型口头禅的诱因与对策——

第一, 啊、呀、这个、这个、嗯、嗯。如果一个人思维慢、反应迟钝,演讲中就会出现这些口头禅。很多时候,也有对自己所讲的内容不够熟悉所造成的,所以你不妨多多练习,熟能生巧,时间长了,这些口头禅也就慢慢减少了。另外,如果一个人的词汇少,也会出现这种状况。正因为不知说什么,于是就用这些口头禅作为“思维的缓冲”。所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加大自己的词汇储备。这样一来,在演讲中遇到不知某个词怎么表达时,还可用其他词替代,自然就避免了口头禅泛滥的情况。

第二,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经常说这些口头禅的人,往往是有些急躁,担心听众误解自己。事实上,这是不自信的表现。要避免听众误解自己,一方面要提升自信心,另一方面不妨在演讲中多用案例和权威资料来为自己“证明”。当我们有了切实的底气,不用说“不骗你”,听众也会信服你。

第三,应该、必须、必定会。频繁使用这类口头禅的人,一般都是领导意识较强的,个性上比较冷静,自认为观点是正确的,是可以令对方信服的。但是,说这些口头禅的人,有时候是对自己没信心的,希望通过这样说来赢得对方的认可。事实上如果我们的演讲确实斩钉截铁,自然会赢得别人的信服,并不需要反复靠口头禅强调。

第四,然后。有些人在演讲的时候,总是使用“然后”,以此让自己的演讲有秩序一些。但是,过于频繁使用“然后”,就会造成听众的厌烦。要想避免这种状况,不妨将自己的演讲内容条理化,分出“一、二、三、四”点,甚至可以将每一点写在卡片上,讲完一点换一张卡片,这样就可以避免反复说口头禅了。

第五,听说、据说、听人说。经常说“听说,据说”的人,见识往往比较广,但是却缺少决断力和承担责任的度量,所以总是用第三者“听说”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以此避免由此带来的语言责任问题。这样说话看上去没问题,但是,如果频繁使用“听说”,那么听众会质疑演讲者自己的“观点”在哪里?想要自己在演讲中避免这点,不妨坚信自己的观点,而不去推卸自己的责任。

第六,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经常说“可能是”的人,往往还喜欢说“我早就估计到这一点”了。经常说这类口头禅的人,喜欢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做人做事都有点犹豫不决。但是,在演讲中,恰恰需要我们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传达给听众。如果演讲者没有总是这类口头禅,给听众一种敷衍的感觉,这样听众就不会被你的演讲所感动。

在具体演讲中,为了避免这类口头禅,我们不妨选择正确且熟知的观点、主题、案例,尽量避免自己不熟悉的题材。如果你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成竹在胸、信心百倍,则肯定可做到舌绽莲花、滔滔不绝。

大号铁锤——打造强有力的结尾

中国古语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就是说在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做得很棒,但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却很鲜有。在演讲中,一个好的结尾比好的开头更难得。关于演讲结尾,美国作家沃尔夫说:“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末尽时戛然而止。”诚然,演讲结尾好,就如一场音乐会在谢幕时的强音,让人回味无穷;如果结尾搞砸了,这种感觉就像吃一盘花生米,等你吃到最后一粒的时候,口感竟然又苦又酸,这个时候你的整个心情都会感觉糟糕透了,即使前面那么多花生豆都是好的也很难挽回。

那么,怎样才能在结束的时候,用大号铁锤擂响结束音呢?

第一,用名人名言来结尾。大多人都具有权威崇拜心理,如果你能够在结尾的时候适时地引用一句名言,则如一记高音喇叭,瞬间把演讲推向新的高潮。比如,演讲者可以这样说:“最后,我想以×××的话,来结束我的演讲……”当然,结尾的名人,要有针对性,能够深化和丰富自己的演讲。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各位,在最后,我要送给大家一句美国前总统林肯说的话:“您真的想成为律师吗?真的想吗?如果您真的想,您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下定决心,但是,下定决心却是最难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下决心是最难的。一旦下定决心,剩下的就是去执行、去坚持,然后不断从行动中印证自己的决心,那时候,您也就是在成功之中了!谢谢大家。

第二,用动作来结尾。演讲不仅仅是靠语言,还包括用动作来表演。确实如此,演讲者的神态动作都可以是“演讲内容”。如果演讲者能够用动作结束演讲,自然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一位演讲者准备结束演讲的时候,先是穿上了外套,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拿起手套,面对听众诙谐地说:“现在,我自己的演讲已经结束了,你们的呢?”如此出人意料地“结束”演讲,现场听众立刻兴奋地鼓起掌来。

由上述案例可见,动作是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所以用动作来做演讲的结尾具有大众普遍性。关于动作,周星驰十分推崇,他为了将自己的电影打入欧美市场,首选的题材就是动作片《功夫》。同样道理,在演讲中巧妙采用动作语言可让你受到大众欢迎。

第三,高潮式结尾。如果把高潮设计在演讲结尾,则能让听众感到心潮澎湃、振奋不已,更能满足听众的期待,在力度上一句比一句重,不断激起听众的热情。这样一来,即使演讲结束,听众仍沉浸在兴奋之中。很多活动在快结束时开始抽奖,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号召式结尾。演讲与广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知道,广告文案的结尾往往呼吁消费者迅速采取购买行动,同样道理,演讲也可以在结尾处号召听众采取行动。如果是励志类演讲,你可以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号召听众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改变自我,成就未来。如果是企事业单位演讲,你可以号召大家共同行动,为明年的奋斗目标而切实努力。如果是知识方案类演讲,你可以号召大家按照所讲述的方法进行操作,马上动起手来。总之,以号召语言作为结尾,能够振奋人心,强烈地激发众人的行动热情。

第五,提问式结尾。在演讲结尾时,如果你能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可以引发广大听众的思考热情。人天生具有猜谜兴趣和参与热情,你的问题就像一粒种子植根在听众心中,他们带着问题离开,必将对你的演讲记忆深刻。另外,如果是反问句结尾,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比如,在环保讲座上,你可以说:“如果雾霾持续到2050年,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好吗?”听众很容易被这种悲天悯人的提问所感染,情感上与你形成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