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20670500000009

第9章 制度的执行,不讲如果只讲结果(3)

很多著名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从小处抓执行力,比如,全球第一零售巨头沃尔玛有一个“微笑制度”,该制度规定:员工必须向3米内的顾客微笑致意,微笑的时候,要露出8颗牙齿。沃尔玛还规定,员工在回答顾客的提问时,永远不能说“不知道”,如果有不知道的,应该立即想办法帮顾客解答。今天的沃尔玛能够在全球各地开分店,与从小处抓执行力是分不开的。

有些管理者对于执行要从小事抓起认识不够深入,认为没必要纠结于小事,而应该抓大放小。殊不知,企业竞争力的打消,往往取决于企业要素中最薄弱的一环。只有真正重视小事,从小处抓执行,才能让人把执行意识带到工作的任何地方。

三十多年前,格茨·维尔纳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家“无限的爱”(组织)日用品和化妆品连锁超市(DM)。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他非常注重执行细节,非常重视从小事上抓执行。靠着执著的执行精神,他先后创办了第二家、第三家分店,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一次,维尔纳巡视一家DM分店时,突然叫分店经理把扫帚拿过来。分店经理将扫帚递过来,疑惑地问道:“维尔纳先生,你这是要干什么啊?”维尔纳说:“你看灯光的亮点都聚集在地上,不是很浪费吗?”说着,他用扫帚把灯管拨了一下,让灯光照在货架上。

这么小的事情,维尔纳都关注到了,并且身体力行地为员工示范,这让员工记忆深刻。正是靠着这种追求细节的执行力,维尔纳的连锁店开到了1370多家,拥有两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至近百亿欧元。

当人们问维尔纳将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以身作则地注重细节”。他解释道:“这样做永远比下达批示给员工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当然,我不可能每天都到所有的分店跑一圈,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所以,这就是我在全公司打造细节执行力的原因所在。我不但要自己注重在细节中执行制度,更要让全体员工都重视细节。”

著名管理学著作《执行》的作者拉里·博西迪,曾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过二十年,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想把结果做好,就要在过程中重视小事。战略也好,制度也罢,抑或是理念,都应该落到实处。你追求小事有多深入、多执著,执行力就有多好,取得的成效就有多好。”作为管理者,只有重视小事,从小处抓执行,才能确保执行到位。

要学会用制度让执行“提速”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其实,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执行力都是永远不能忽视的要素,如何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是管理者每天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执行力呢?其实,最简单的一招就是制定规范的制度,用制度为执行“提速”。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并把它公布于众,使每一位员工都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什么标准,做好了能得到什么奖励,做不好会受到什么惩罚。通过这些制度,员工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员工明确了做事的流程,凡事有章可循,那么执行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朱厂长是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的老板,1992年的一天,他在上海出差,住在上海大方饭店。晚上,他吃完晚饭就在街上瞎晃悠。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他把这叫做“跑信息”,又将它称之为“捡钞票”。

当时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是糖炒板栗的小摊小贩,街头巷尾飘着板栗的香味。有一家食品店的板栗特别受欢迎,大家排着长队买板栗。朱厂长观察买板栗的人,发现他们买到板栗后,往往会猴急似的剥、咬,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把板栗弄开,同时也把板栗弄得支离破碎。

朱厂长脑子一转,想到一个点子:如果有一个机器专门剥板栗,那岂不是很好?他的脑子高速运转,脑子里在画草图,用镀锌的铁皮制作,成本大概1毛5一个,出厂价大概3毛钱。

10分钟后,朱厂长推开那家食品店的大门,找到了老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板听了他的剥栗器,产生了兴趣,认为肯定会受顾客欢迎。但要尽快上市,而且越早越好。他希望朱厂长在两个月之内搞定,但朱厂长微微一笑,说:“不用两个月,一个星期之后我就给你送来。”

当天晚上,朱厂长就给温州老家的工厂传真了一个剥栗器的草图,两个小时后,模具出来了,冲床开始运转。三天后,朱厂长派人将一车剥栗器送到上海,大大小小炒板栗的贩子都成了他的客户。

朱厂长的团队为什么仅用三天时间,就能把剥栗器生产出来呢?当那位食品店老板惊诧地问他这个问题时,他笑着说:“因为我们团队的执行力有制度作保证,每一次执行,都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来,不用走弯路,所以才会有速度。”

用制度为执行提速,这在朱厂长的团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可以排除执行中不必要的障碍,可以化解繁杂的程序,消除官僚主义,避免员工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拖延时间等不良情况。因此,制度是执行力的保障,按照制度去执行任务,速度是惊人的。

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高奏凯歌,就要想其形状栩栩如生,办法提升团队的执行力,而这又离不开严格的制度和流程。要想让流程变得简单,就要想办法精简办公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同时,优化内部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比如,制定按劳取酬的奖励制度,就可以充分释放员工的积极性。再者,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每个人都负责,谁负责的事情出了问题,谁就要受到惩罚,反之,则会受到奖励,这样还担心员工没有执行力吗?

有计划的执行才会让效果更完美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都应事先做好计划和准备,否则,就很难把事情做成。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

在执行中,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学会制定计划,按照计划去执行任务,这样效果会更好。怎样做计划呢?其实,只需要对所要做的工作划分步骤,分清阶段,规划好每一步做什么,每一天做什么,这样就能按部就班地把任务执行到位。许多优秀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有计划地执行任务,李嘉诚在这方面就是高手。

当年李嘉诚为了将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打入北美市场,他特意制作了精美的产品广告画册,并通过香港有关机构,了解欧美各贸易公司的地址,然后把这些广告画册寄出去。不久之后,有一家实力强大的贸易公司对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李嘉诚的报价也颇为满意,并表示会在一周之后派人来香港参观,以便更好地考察工厂,洽谈合作。

李嘉诚对这家公司十分重视,他了解到该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络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如果能够拿下这个客户,与它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那么对长江塑胶厂的发展十分有利。李嘉诚知道,该公司派人来香港考察,并不是考察他一家公司,怎样才能赢得该公司的信任与合作,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当时长江塑胶厂论实力、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都算不上老大,拓展欧洲市场时,由于他的企业规模有限,不被客户信任。因此,他决定吸取之前的教训。李嘉诚是怎么做的呢?他立即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宣布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计划:在一周之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为此,要把旧厂房退租,把可用的设备搬迁到新厂房,购置新的设备,设备安装调试,招聘新人并对新人进行上岗培训。这一切都要在一周之内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使这个计划前功尽弃。

尽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但李嘉诚带领员工从容不迫地执行任务。哪组人该干什么,哪些工作由谁做,每一天的工作进度,李嘉诚都安排得十分妥当。七天之后,当那家公司的代表抵达香港时,李嘉诚新厂的设备已经完成了调试。李嘉诚让副手安排全员上岗,自己亲自开车去机场迎接客人。与此同时,李嘉诚已经派人在港岛希尔顿酒店为外商预定了房间……

一切都在李嘉诚的计划之中进行,最后,那家公司与李嘉诚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李嘉诚也由此蜚声全港,成为著名的“塑胶大王”。

李嘉诚能够赢得那家公司的信任,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高效的执行力。正因为有了如此高效的执行力,李嘉诚才能在短短的七天里,完成一项浩大的工程,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把一个崭新的塑胶厂展现在商家眼前,让商家产生充分的信任感。

身为企业管理者,你很有必要在公司推行有计划的执行习惯,让每个员工在接到任务之后,都有制定计划的意识。比如,你让员工完成一个项目策划,员工脑子里会想到:我将用几天完成这个项目策划?第一天干什么?第二天干什么?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如此有条不紊地执行任务,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会异常强大。

执行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没有例外

一次,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丈夫吵架,丈夫独自回到房间,把门关起来。过了一会儿,女王要回房间,只好敲门。丈夫在里边问:“谁?”女王傲然回答:“女王。”没想到,丈夫既不开门,也不吭声。女王只好再次敲门,里面又问:“谁?”女王说:“维多利亚。”里面还是没动静,女王只好第三次敲门,里边再问:“谁?”这一次女王真的学乖了,她柔声答道:“你的妻子。”这一次,丈夫终于打开了门。

这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你是女王,还是国王,在家里你就是普通的一员,根本没有特权,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同样,在企业中,你尽管是管理者,但那只是你职位的不同,在制度面前,你一样是遵循者,否则,违者必究,因为制度面前没有例外。下面这个案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洛阳某矿井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上午八点半,安全检查人员纷纷乘罐入井。洛阳义安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昭和总经理杨运峰也在安全检查人员之中,正当他们准备乘罐入井时,却被当班的把钩工张安涛拦住了,“领导好!罐已乘满,请等下一罐!”

张安涛之所以让两位领导等下一罐,完全是因为公司有制度规定:每一罐定员36人。两位领导前面的队伍正好72人,上下两罐刚好载满。所以,他才会按照制度的规定,礼貌地拦住了两位领导。

当时有人对张安涛的行为不满,小声嘀咕道:“挤一挤不就得了吗?干嘛那么死脑筋,真不知道天高地厚。”有人甚至出点子,让入罐的人给领导腾出位置,但是张安涛还是坚持了原则。幸好两位领导没有生气,而是很服从管理地等候了10分钟,换乘下一罐。当天下午,在安全办公会上,张安涛被董事长公开表扬。

我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企业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公司的一把手,也要遵守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人把制度当回事。如果领导者无视制度,任意破坏制度、践踏制度,带头“做坏事”,那又如何给员工树立榜样呢?案例中的两位领导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面对员工的阻拦,他非常配合地服从,这是对制度的敬畏,也是对制度的最好宣传。

管理者一定要牢记一点:一旦制度建立,就要人人遵守,你是领导者也不例外。相反,作为领导,你需要带头去遵守制度,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能否自觉地按制度办事,自觉地接受大家的监督,是一个管理者是否成熟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管理者树立个人影响力的关键。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被人指正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因为制度本身是公正客观的,是对事不对人的,想到了这一点,相信你就会平静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