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带着思想来工作(MBook随身读)
2066100000012

第12章 高效是一种思想,拖延是一种恶习(1)

§§§第一节 追求高效能,而非高效率

一个人只靠忙并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善于把握重点,能够时刻忙在点子上的人才能够取得好的结果,成为工作和辛勤劳动的受益者。

做事不仅要讲方法,更要注意方向。只有方法和方向都正确,才能确保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只注重方法而不注重方向,可能会导致方法越正确,结果就错得越离谱。尽管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的商业行为,还是个人的工作方法,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都在于前者:效率和正确地做事。

博恩·崔西认为,工作中第一重要的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我们的工作是在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换句话说,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

“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失去目的性,变得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能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理念。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而言,“做正确的事”都要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是判断一个人做事是否能够提高工作效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只知道正确地做事就是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顾及目标能否实现,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工作方式。这样的人工作只对上司负责,对流程负责,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一味服从,铁板一块,成为制度的奴隶,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人往往没有目的性,患得患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而做正确的事不仅要注重程序,更要注重目标,是一种主动的、目的性强的工作方式。这样的人工作对目标负责,做事有主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种人积极主动,在工作中能紧紧围绕公司的目标,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发挥人的能动性,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

可见,能够做正确的事的人,是一个做事有重点、有方向的人,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做正确的事呢?

1.以公司利益为重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以公司利益为重,将公司的发展目标与自己做事的目的联系起来,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可避免重复作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理清的问题包括:我现在的工作必须作出哪些改变?可否建议我,要从哪个地方开始?我应该注意哪些事情,避免影响目标的实现?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与资源?

2.做“正确的事”

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有时候,一个问题会摆到你的办公桌上让你去解决。问题本身已经相当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清楚。但是,不管你要朝哪个方向,想先从哪个地方下手,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此之前,请你确认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交给你的那个问题。搞清楚交给你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事实,多问,多看,多听,多想,一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3.对目标负责

做正确的事要求我们要对目标负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目标结合起来,对公司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然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推进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4.学会说“不”

一个人要做正确的事,就应当学会说“不”,不能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工作进度。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拒绝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职场沟通能力。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我不想要做什么”或“什么对我才是最重要的”。在作决定时我们必须考虑,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既有的工作进度,而且是否会因为我们的拖延而影响到其他人;如果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

5.善用沟通的力量

沟通在提高工作效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工作中你可能会出现“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老板又丢给我一堆工作,实在是没道理”这样的抱怨,这时候如果你保持沉默,很可能会给老板留下办事不力的印象。所以,如果你的工作中出现了这种情况,你切不可保持沉默,而应该主动沟通,清楚地向老板说明你的工作安排,主动提醒老板安排事情的优先级,并认真聆听老板的意见,这样可大幅减轻你的工作负担。老板是需要被提醒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与老板的沟通是否充分?我们有没有适当地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我们不说出来,老板就会以为我们有时间做这么多的事情。况且,他可能早就不记得之前已经交代给你太多的工作。

6.有效过滤信息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铺天盖地的电子邮件搞得疲惫不堪,更可怕的是,它们常常会分散我们工作的注意力,为我们做正确的事带来很大的干扰。为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有效过滤次要信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

一般来说,正确的过滤流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看信件主旨和寄件人,如果没有让自己觉得非看不可的理由,就直接删除,这样至少可以删除50%的邮件;第二步,开始迅速浏览其余的每一封信件的内容,除非信件内容是有关近期内(例如两星期内)必须完成的工作,否则就可以直接删除——这样又可以删除25%的信件。

成功絮语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不能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那么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直到发现正确的事情为止。

§§§第二节 专注于有效的工作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碌碌无为”。“碌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无为”,这是很多职场人士存在的一种情况。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中这样写道:“忙,忙,忙,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其实,瞎忙就像放入一条轨道中身不由己的一个物件,一个被抽打而转动的陀螺,它陷入这种状态而不清楚自己在干些什么。没有明确的方向,如一只无头苍蝇;忙不到点子上,总在做无用功。这样的忙,有什么用呢?

能够时刻专注于有效的工作是一个人提升工作效能的最佳方法。一个人只靠忙并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善于把握重点、能够时刻忙在点子上的人,才能够取得好的结果,成为工作和辛勤劳动的受益者。

日本的松下公司准备从相对比较优秀的三名员工中选出一位做市场策划,便对他们进行了上岗前的训练考核。

考核的具体办法如下:公司将他们从东京送往广岛,让他们在那里生活一天,按最低标准给他们每人一天2000日元生活费用,最后看他们谁剩的钱多。

按照当地的消费标准,一罐乌龙茶的价格是300日元,一听可乐的价格是200日元,最便宜的旅馆一夜就需要2000日元。也就是说,他们手里的钱仅仅够在旅馆里住一夜,要么就别睡觉,要么就别吃饭,除非他们能在天黑之前让这些钱生出更多的钱。而且他们必须单独生存,不能联手合作,更不能给人打工。

第一名员工用500元买了一副墨镜,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把二手吉他,来到广岛最繁华的地段——新干线售票大厅外的广场上,演起了“盲人卖艺”,半天下来,他的大琴盒里已经装满了钞票。

第二名员工则花500日元做了一个大箱子,上写:将核武器赶出地球——纪念广岛灾难40周年暨为加快广岛建设大募捐,也放在这最繁华的广场上,然后用剩下的钱雇了两个中学生作现场宣传讲演,还不到中午,他的大募捐箱就满了。

第三名员工到达目的地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找了个小餐馆,点了一杯清酒、一份生鱼片加一碗米饭,好好地吃了一顿,一下子就消费了1500日元。然后他又钻进一辆废弃的汽车里美美地睡了一觉……中午,突然来了一个大胡子的稽查员,凶神恶煞般地把第一名员工的大琴盒和第二名员工的募捐箱一并没收了,结果当前两位员工想方设法借了点路费、狼狈不堪地返回松下电器公司时,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他们看到那位稽查员也在,原来这个“稽查员”就是第三名员工,他的袖标、胸卡是用150日元投资做的,旧玩具手枪和化装用的络腮胡子是花了350日元从一个拾垃圾的老人那儿买的。

最后,松下公司国际市场营销部总部长宫地孝满给他们的评价是:“作为市场策划,不仅仅要懂得去占领市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有效地占领它,这样才能更好地节约企业的成本。要生存发展,要获得丰厚的利润,不仅仅是会吃市场,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样吃掉吃市场的人,这才是作为市场策划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他宣布了最终结果,前两位先生被淘汰出局。

专注于有效的工作,才能使你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才干不够,而是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大好时光被浪费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上,而他们自己却从未觉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的旁枝一一剪掉,使生命力里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处,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树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成功絮语

能够时刻专注于有效的工作是一个人提升工作效能的最佳方法。一个人只靠忙并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善于把握重点、能够时刻忙在点子上的人,才能够取得好的结果,成为工作和辛勤劳动的受益者。

§§§第三节 一次只做一件事

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对“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就是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他就会成功。”

可见,专注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任何人,无论做任何一件事,只要能够做到专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自己的能量,并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提高到最大。但必须指出的是,专注并不能保证成功,因为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成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专注之所以能够产生力量,主要是因为它首先是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点的。著名的思维研究专家、全球著名畅销书作家德·波诺曾经让他的实验者在大街上观察一分钟内过往某一个路口的车辆,并要求他记录下这一分钟内过往车辆当中黄色汽车的数量,等到实验者观察完毕并把答案递交上来之后,他又让实验者回忆一下刚才经过路口的汽车的数量,结果没有一位实验者能够回答上来。

这个实验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如果有人一定要同时思考或者是关注几件事情的话,他最终很可能得不到任何真正准确的结果。心理学家们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他的心理能量就能够更加集中地投入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当中,从而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激活状态,最终使人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

李果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文案。一次,一个著名的洗衣粉制造商委托李果所在的公司做广告宣传,负责这个广告创意的好几位文案创意人员拿出的东西都不能令制造商满意。于是,经理让李果把手中的事务先搁置几天,专心把这个创意文案完成。

连着几天,李果在办公室里抚弄着一整袋洗衣粉在想:“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畅销了,人家以前的许多广告词也非常富有创意。那么,我该怎么下手才能重新找到一个点,作出一个既与众不同、又令人满意的广告创意呢?”

有一天,她在苦思之余,把手中的洗衣粉袋放在办公桌上,又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突然间灵光闪现,想把这袋洗衣粉打开看一看。于是,她找了一张报纸铺在桌上,然后,撕开洗衣粉袋,倒出了一些洗衣粉,一边用手揉搓着这些粉末,一边轻轻嗅着它们的味道,寻找灵感。

突然,在射进办公室的阳光的照耀下,她发现了洗衣粉的粉末间遍布着一些特别微小的蓝色晶体。审视了一番后,证实的确不是自己的眼睛看花了,她便立刻起身,亲自跑到制造商那儿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制造商告诉她这些蓝色晶体是一些“活力去污因子”,因为有了它们,这一次新推出的洗衣粉才具有了超强洁白的效果。

得知这一信息后,李果回去便从这一点下手,绞尽脑汁,寻找最好的文字创意,因此推出了非常成功的广告方案。广告播出后,这个产品的销量急速攀升。

相反,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如果不能全神贯注,不能集中精力,就很容易出差错。

在亚特兰大举行的10公里长跑比赛中,赞助者为健怡可口可乐公司。为了促销产品,健怡可口可乐的商标显著地展示在比赛申请表格、媒体、T恤衫上。

比赛当天早上,大会的荣誉总裁比利格站在台上说:“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的参赛者,同时特别感谢我们的赞助商健怡百事可乐。”站在比利格背后的可口可乐公司代表极为愤怒:“是健怡可口可乐,白痴!”超过1000名的参赛者一片哗然……

当时,比利格感到万分的羞辱和懊悔。他事后说:“我知道是可口可乐,但是我当时分心走神了,结果洋相百出,给人留下笑柄,可口可乐公司也对我不满。就是在那要命的一天,我知道了专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