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2058300000028

第28章 执行从80后开始(3)

在卡洛斯·戈恩的回忆录里,有过这样的记录:“我不是那种每天在办公室里应付几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在高尔夫球场上度过的人。”他还说:“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紧张感。”

卡洛斯在初到日本的时候,发现日产汽车的高管都喜欢打高尔夫。有个星期天卡洛斯去工厂加班,遇到一个高管穿着球衣球鞋,戴着球帽,背着球袋,装着球杆,正准备去打高尔夫。那个高管看到卡洛斯后说:“Good morning,卡洛斯先生,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打球的好天气。卡洛斯先生,不一起去打球吗?”卡洛斯说:“公司到现在都没赚钱,我打不下去。”

这就是有责任感的管理者与无责任感的人的区别。有责任感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紧张感,利用一切时间去思考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尽力去完善;而无责任感的人,即使是在公司倒闭破产的时候,依然兴趣盎然地去打高尔夫,依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在企业中,每个80后管理者都有自己分内的工作和需要担负的责任。执行力就是在每个环节、每个阶段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你能随时保持紧张感,坚持标准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你的执行力何愁不强?你的工作业绩何愁不能提升?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分内的工作都做不好,即使抱负再远大、目标再宏伟,也依然是裹足不前,毫无进步可言。

做最好的执行者

执行不到位并不是因为这项工作有多难,而是员工有推、拖、空的思想在作怪。

四年前,何进右在一家酒店担任大堂经理。有一天,他突然听到前台传来争吵的声音,于是马上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位客人想要兑换外币,但是在签支票的时候,不小心名字写错了位置。按照规定,这样的支票没法兑现外币。服务人员请他再重新签一张支票,这让客户很不高兴,因为他只带了一张支票,于是大声责怪服务员为什么不事先告诉他名字要写在哪里。服务人员也觉得挺委屈,小声嘀咕说:“明明是你自己写错了,凭什么全怪在我头上。”客人一听,火气更大了。大堂经理一看,连忙上去道歉,并且让客人先别着急,等他给银行打电话,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于是他马上给银行打电话,几经周折,终于弄清楚了解决的方法并不难,客人不需要重新签支票,只要在正确的位置再写一下名字就可以了。一听这么容易解决,加上看到他的态度那么好,客人火气一下子消了一大半,说:“太感谢你了,要不我就要拨打投诉电话了。”就这样,一场风波被他化解了。

这个员工现在已经发展为一家国际星级酒店的负责人,他总结这件事情时,说了这样一句话:“难是因为你不敢去面对。敢负责,就没有什么难事。”客人的名字签错了位置,要是服务人员能主动打个电话,不就很轻松解决了吗?不就是一个电话的问题嘛!没什么难的。但为什么服务员却连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就是推诿。出了问题,先把责任推到客人身上,同时也不去想办法解决。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就绝不要推诿。假如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把责任推给别人,那企业怎么发展,个人又哪来的机会?所以,从现在开始,决不推诿。

拖拉是把现在就应该去完成的任务,推到以后,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明天的事再推到后天,推来推去就打了折扣,甚至没有了结果。

周一,老总把新的工作方案公布下来,交代秘书整理好会议记录,第二天交给他。秘书想:明天交给老总就行,来得及。于是把这件事一直拖到下班。晚上回家后,看到吸引人的电视节目,她又对自己说:“一会儿再工作吧,先放松一下!”看完电视已经是深夜了,秘书已经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完成任务了。第二天,当她两手空空的站在上司面前时,领导对她的表现很失望。

老总让策划人把策划案在下午五点前做出来,策划人认为还有好几个小时呢,没问题,手上还有别的工作,就先忙别的去了,迟迟不动笔。最后快到时间了,他一看来不及了,就草草的制作了一个策划案交给了领导。领导看完,沉着脸说:“你用心做了吗?拿回去重新写。”事情不到最后一刻决不动手去做,结果可想而知。要想执行到位,就不能允许“拖延”的念头出现,只要想到了,就立即去做,别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台湾首富郭台铭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有一次,一位美国客户到台湾考察。几家电脑公司都想争取到这个客户,都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客户到达的当天,一家电脑代理工厂的协理王先生早早就来到了机场,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早了,但没想到刚一到,就看见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制造商——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带着四五个业务员已经等候在那里了。这一来,王先生的信心顿时减了一半,自己级别不高不说,而是只是一个人,而人家可是董事长亲自带队,无论从阵容还是实力,自己都没法竞争。但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还是得跟客户打个招呼,建立一下联系,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飞机降落之后,正当大家都准备上去迎接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和客户一起有说有笑地走下来的还有一个人——郭台铭。原来,他得知客户要来台湾考察的消息之后,马上去了解客户的飞机航班信息,并且在客户转机的时候,他也一同坐上了飞机。就这样,飞机还没有降落,项目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假如郭台铭和其他人一样,在机场等待客户下飞机,那这次的机会能不能给他,可真不一定。在工作中,80后管理者可能做不到像郭台铭一样,但起码可以学习他那种做事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对付拖延的最好办法,就是做,立即去做。

称职的80后管理者往往能够脚踏实地,把工作落实到位。他们不仅仅做事踏实,说话也很实在。

张建华还不到十七岁就在部队当上了班长,很多新兵的年纪都比他大,他在给战士训话的时候觉得很不适应。第一次进行训练讲评,张建华先表扬了一位战士,表扬的话,对于说得人很轻松,听的人也很愉快,可是接下来就该批评训练中不认真的战士了。他想: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大家一个寝室住着,有的还比自己年纪大……指名道姓的话就很不合适。于是他很笼统地说:“今天训练,有些同志表现不够刻苦,希望今后要努力。”每个战士都很自在,因为说的不一定是自己。正好连长在一旁路过,听到张建华的话很不满意,说:“就五个人,你还‘有些同志’。你直接说,是谁?”

这件事对他影响非常大,是啊,才五个人,还要说“有些同志”。为什么不敢指名道姓,为什么会浮于表面、不敢一抓到底?说白了,还是不敢承担责任,怕得罪人。没错,这样自己是落了个“老好人”的名声,但却会因此损害团队的利益。如果连点名批评都不敢,那么那些做得差的战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怎么可能达到改正错误、促使整个团队健康发展的目的?

称职的80后管理者拒绝空浮,他们不仅说话实在,做事也是抓实,抓细,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执行工作。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当他从中国回到微软总部后,发现刚接管的部门有一个项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开发团队并没有把用户摆在第一位,而只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术——就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当时,有一位员工问他:“你怎么能够确定你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像Windows这样的产品也是在经历了10年左右的市场检验后才站稳脚跟的。你凭什么笃定这个项目不会在未来收获惊喜呢?”其实,李开复之所以能够快速做出抉择,主要还是因为他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经有了类似的教训:曾经在SGI公司领导200余人的团队研发一套世界最先进的三维漫步技术。这套技术能在10年前的硬件上营造出美丽的三维效果。但在做这个项目时,他们完全没有考虑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来的三维体验并没有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客户群,而是想解决所有客户的问题。结果,最终的产品无法利用SGI现有的营销渠道,产品对硬件及网络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用户的承受能力,这个项目最终被取消,技术被公司出售。

这件事对李开复的打击非常大,因为他手下的200余人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失业。李开复的内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也从惨痛的教训中吸取了足够的经验。李开复之所以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一是有教训,二是他明白:作为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必须不求空名和项目的“好看”,而要有实际的效果。

当实际的效果,与空名和好看的形象矛盾的时候,毫无疑问以实际的效果作为选择的基本依据,这样的做法,正是决不空浮的表现,值得每个80后管理者好好学习。

在执行中思考

四十多年前,在一个废弃的军用飞机场里,联邦快递的创始人弗莱德·史密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目前,联邦快递已经变成了业务遍及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快递巨头,年收入超过230亿美元,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弗莱德·史密斯有一句话:“在执行中思考着。”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为联邦快递的创始人,弗莱德·史密斯认为速度是最重要的,速度对自己的创业来讲就是核心文化,他强调速度、行动与敏捷。所以,弗莱德·史密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把这种价值观和文化灌输到联邦快递公司内,而公司员工也逐渐体会并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可以说,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做事不积极、不敏捷、不快速的人是无法在联邦快递待下去的,联邦快递也是不欢迎这样的员工的。

“在执行中思考着”,弗莱德·史密斯的这句话,对增强80后管理者的执行力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方面,做事快速、敏捷非常重要,作为管理者,一天到晚空想是没有什么作用与效果的,只有一边做一边思考,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才会不断有好的想法;另一方面,又不能“死做”,一边做一边还要思考“是否还有更快速、更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出流程改善建议,把两方面都做到了才是真正具有了强大的执行力。

想一想,80后管理者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将问题推给别人还是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法?你是否整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过,每次遇到同样的问题都不知道思考原因?在企业管理中,有太多这样的管理者。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一直毫无起色的原因,因为它没有具有思考性和执行力的管理者。当然,也有些管理者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想法,但永远都是无法落实的空中楼阁,结果耽误了工作,给企业造成了损失。无数事实证明,空想和“死做”都要不得。整天空想的管理者头脑里想的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虽然很美,但是不具操作性。整天“死做”的人像老黄牛,看似勤劳辛苦,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竞争力,换别的人来依然可以做这些事情。

作为一个有竞争力、有执行力的80后管理者,在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要一边做一边思考,问自己这样做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别人是不是做得更好?做得更好的人是怎么做的?只有通过不断思考、改进、吸收借鉴、果敢行动,才能让自己不断前进,进而推动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最近几年,韩国三星快速成长为国际一流企业,从负债170亿美元到成为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显示器和彩电制造商,以及第一大手机制造商。三星电子创造商业奇迹只用了5年时间。韩国三星的成功绝非偶然。对三星公司最有影响的是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他也是隐藏在三星集团幕后的亚洲最神秘的商业人物。

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哲先生是李健熙的父亲。早年,李秉哲把他送到日本去读书,临行前父亲告诉他,看日本人是如何做的,仔细想想,回来后我们韩国人应如何做。李健熙毕业后到三星工作。李秉哲去世后,李健熙做了董事长。经过5年的研究,他作出判断:三星电子“癌症后期”;三星重工“营养失调”;三星建设“糖尿病”;三星化工“先天性残废”,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三星物产株式会社就不用再说了。李健熙决心改造韩国三星。

真正促使李健熙变革的原因,在于海外考察的结果令他十分震惊。在洛杉矶的家电卖场中,四处可见美国通用电气、惠而浦,荷兰的飞利浦,日本的索尼、东芝等世界一流商品,这些世界名牌产品以一流的设计与性能在卖场上聚集高度人气。卖场中也有三星的产品,然而三星的产品上落满厚厚的灰尘,被随便放置在卖场角落。李健熙等一行人看到此番情景感到十分震惊。在韩国属于最高等级的三星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竟受到这样的歧视对待,李健熙的心情非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