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事出艰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1919-1949)终于出版了。这是全市史志工作者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向党的85周年诞辰敬献的一份厚礼。本书是镇江市及辖市、区史志工作者20多年来在史料征集、整理、编纂和研究、宣传诸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既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地方党史资料的进一步完善,也是众多老同志提供大量革命斗争史料的宝贵结晶。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以大量翔实的史料、生动的事例,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镇江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镇江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和斗争风貌:展现了镇江党组织和党员在异常艰险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以及依靠群众、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总结了镇江党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地方党史编纂一般按现行行政区划为主的原则,本书着重记述现镇江辖区内中共组织的历史。资料主要来源于全市史志部门历年来征集的大量历史文献、报刊和老同志的回忆材料,以及经各级史志部门整理、编纂,先后在内部编印或公开出版的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大事记、革命斗争史及其相关党史专题资料、人物传记等,还参考了省及兄弟党史部门编印出版的有关史料与史稿。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编者对浩繁的史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甄别,并注意吸收党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真实地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镇江成长、发展、胜利的历史,使本书成为镇江地方党史的正史和信史,成为资政育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教材。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是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编写工作于2003年9月开始启动,至2005年5月全书形成初稿。在此基础上,编写组人员互相交换审改,统一体例,减少重复,搞好编与编之间的衔接,并进一步做好编写结语、大事记、中共镇江地方组织沿革表等完善工作,于2006年年初形成征求意见稿。然后翻印10多份分送有关老领导、老同志和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及各辖市、区史志办征求补充、修改意见,并于4月初作了汇总。此后又作了必要的修改、加工,4月中旬请市委审定后付梓。
中共镇江市委、市政府对本书的编审出版工作极为重视。市委书记史和平担任本书编委会名誉主任,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市委副书记吴树南担任本书编委会主任。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国忠不仅担任本书编委会副主任,还对本书的出版提出明确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市财政局支持解决了出版经费。这些都使编写组的同志受到很大鼓舞,并保证了编审、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书还得到了老领导宋亚欣、黄选能、钱永波的关心支持,他们认真审阅了书稿。尤其还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省委党史作工办公室张衡等认真审稿,并在业务上悉心指导,还与刘顺发一起帮助落实出版事宜。市史志办公室主任胡振审阅了书稿,并做了不少协调工作,副主任杨国祥积极参与编撰的前期组织工作。各辖市、区史志办公室也积极提供资料,对书稿提出了很好的补充修改意见。本市已故老党史工作者李之2004年临终前在表示对编纂出版本书深切关注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供了部分重要的资料。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对书稿作了精心编审和校正。此外,在编务方面,顾华、赵茂龙等同志也付出了辛劳。王泊同志为本书精心设计封面。镇江邮电印刷厂职工全力以赴做好排版、印刷工作。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本书编纂出版工作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分4编共15章。各章及附录等执笔的作者为:戴午林(引言、第一章至第五章、附录中的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镇江地方组织沿革表),莫仲钧(第六章至第十章、附录中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镇江地方组织沿革表),俞祖泉(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结语、附录中的大事记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镇江地方组织沿革表),并负责全书统稿。
我们期待本书能够在存史、资政、育人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收集、补充和核实较为困难,加之编著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祈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