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2057900000073

第73章 艰苦奋斗迎接新中国的成立(10)

1947年

1月1日张志强率华中第十地委干部及武装人员共180余人渡江南下,相继到达丹北地区,同江南留守人员会合。

1月4日下午江苏医学院学生自治会邀集镇江城内的各中学学生代表开会,讨论声讨1946年12月24日在北平(京)发生的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沈崇事件。

1月5日上午8时,江苏医学院师生四五百人去县体育场参加抗议美军暴行的示威游行,遭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司令部派兵阻拦。该院学生派代表至省保安司令部进行说理斗争,迫使反动当局让步。

1月25日国民党扬中县长孟治通令全县封江,反动军警倾巢出动,昼夜搜捕坚持斗争人员。

1月华中第十地委及镇句工(县)委南下武装40余人在康迪、洪天诚率领下,于1月底由丹北到达镇句地区。

2月4日华中第十地委书记金柯等一行10余人,由吴顺康(新四军打入的黄墟乡乡长)带路,从上海顺利到达丹北地区。

2月8日文段山(属丹阳市胡桥乡)战斗发生,华中第十地委武装人员牺牲排长1人、班长1人、管理员及战士4人,重伤9人。

3月7日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将镇江、丹阳、武进、扬中等四县划为“镇常丹扬清剿区”,由省保安副司令贾韫山兼任指挥官,专员顾大荣兼任副指挥官,“清剿”指挥部设在埤城。

3月康迪、洪天诚、王傲毅、罗烽及部分短枪队员在司徒庙(现属丹阳市司徒镇)吴根弟家宿营时,遇敌保安队“清剿”,在两面派乡长周忠贤帮助下安全转移。

5月上旬镇丹扬工委根据上级关于“武装应大部分散及化装隐蔽”的指示,决定将十地委警卫武装分散隐蔽活动。

5月14日金柯和杨斌在上海因叛徒出卖而被捕,金柯叛变投敌,杨斌遭遇严刑拷打后被押到南京,死于狱中。

5月28日本日起,江苏医学院学生罢课一周,以示对南京五·二〇惨案的声援。罢课期间,国民党政府玩弄花招,企图破坏,但未得逞。

6月27日中共苏中区委决定重新建立华中第十地委(下称“后十地委”),由陈云阁、张志强、康迪3人组成,陈云阁为代理书记,领导丹北、澄西、镇句等地区的坚持工作。

6月施光前因扬中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经组织批准,转移到镇江县的姚家桥、伏漕、伏元(现均属丹徒区姚桥镇)境内,通过外线活动,指导扬中县的坚持斗争。

7月国民党大港区区长戴宗中以“通匪”罪逮捕了“两面派”保长龚永兴,后经留守干部采取合法斗争营救获释。

8月经康迪、洪天诚建议,华中(后)十地委决定将镇句县委改称为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康迪、副书记洪天诚。

8月中旬起,镇丹扬工委在镇江县新华区的徐巷、济德两乡境内,先后举办了以武工队员为主的两期党训班,讲课内容为形势任务、党的建设、政策策略和气节教育等。

11月中共茅山工委收录人民解放军河北邯郸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以茅山留守处的名义,油印散发。

12月初镇丹扬工委部署反“冬季清剿”工作。

12月敌“清剿”指挥部在镇江县大港镇赵家祠堂以集训方式召开镇江、丹阳、扬中三县的乡、保长会议,企图诱骗乡、保长交出各自辖区的新四军名单。会议持续两天一夜后草草收场。

12月南京市地下党员胡果转移到镇江城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次年7月,胡果在镇江成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工作小组。至1949年镇江解放,“新青小组”组员除已入党者外,尚有67人。

1948年

1月28日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镇常江防分指挥部在埤城成立,接管“镇、常、丹、扬’清剿‘指挥部”的任务,陶鸿钊任指挥官。

1月春节前夕,中共茅山工委在镇丹区举办党训班,培训党员骨干,参加者八九人。

3月4日镇丹区武工组王傲毅、步羊保、丁钧等在下邳马甲(现属丹阳市)活动时,遭敌便衣武装50多人包围,王傲毅中弹遭捕,次日在敌句容狱中绝食拒医,壮烈牺牲。

4月固山区在举办党训班的基础上,选送了30名男女青年去苏中学习。

5月24日中共华中二地委设立江南工作委员会,代号为“长山中队”,韦永义为书记,陈云阁为副书记,加强对镇(江)丹(阳)武(进)扬(中)等地的领导。

7月14日丹阳县特派员宦德胜在八亩山(现属丹徒区黄墟乡)开会时被敌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

7月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司令部颁行《江南地区“清剿”计划及联防区重点工作纲要》

8月镇江县特派员周忠奉调去茅山工委任工委委员。自本月起至9月,茅山工委派周忠在司徒、黄庄、楼下、大坟、黄塘(现均属丹阳市司徒镇)等地举办了两期流动党训班,每期8至9人,主要学习党的基本知识。

9月16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王懋功调职,新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丁治磐到省会镇江接任。

秋镇江县武工队在株树头(地名,现属丹徒区石桥乡)至埤城路旁的芝麻田里设伏,镇压了叛徒张克己。

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徐州,国民党江苏省省立江苏学院迁校至镇江,校部设谏壁王家花园(现镇江市谏壁镇境内)。

11月初中共镇江城市工作支部建立,书记陈庆荣。

11月3日江苏医学院学生到江苏省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停止内战,改善学生生活。

11月12日镇江县水上交通员文必才送陈云阁渡江去苏北,陈去苏北后,康迪主持江南工作,赵文豹负责镇丹扬工委工作。

11月29日陈云阁写信给康迪、洪天诚、赵文豹,对江南工作作出指示。

12月22日陈云阁写信给康迪、赵文豹,又对江南工作作出指示。

12月江南工委自本月至1949年初,先后在丹阳县彭塘庙附近的几个村,办了三期城市工作干部训练班,每期一周左右,受训对象为城市、农村、铁道的党员,赵文豹、张利群主持并讲课。

12月镇江县留守组织设计了粉碎国民党“警员警管区制”的“清剿”计划。

1949年

1月初镇江城市工作委员会成立,主任陈庆荣(兼),副主任陆九皋。

1月中共镇江地下工委成立(受南京地下市委领导),胡果为书记,谢枫、王文知为委员,后增添周聪章、严克群两人。

1月江苏医学院党支部在镇江地下工委领导下,于寒假成立了“留校同学应变委员会”,领导反迁校斗争,获得胜利。

2月中共镇江地下工委和镇江城工支部通过党员及其他关系,搜集到《镇江江防设施图》等多种敌档资料送往苏北。

4月上旬根据江南工委陈云阁的指示,张炎以关心防务为名,侦察扬中到镇江、八圩一带国民党的兵力部署及战斗力,将情报及时送给已在苏北的陈云阁。

4月22日国民党丹阳县县长王公常下令,在新北门城外附近活埋9名被关押的中共党员和群众。

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解放扬中。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镇江、丹阳、句容。

4月23日经华中工委批准,中共镇江地方委员会和苏南行政区镇江专员公署正式成立,陈光为地委书记,韦永义、曾涛为副书记,吴光明、刘烈人、陈云阁为常委;刘烈人为专署专员,何冰皓、王培英为副专员。镇江地委、专署分别为苏南区党委和苏南行政公署的派出机构。同日,镇江市人民政府成立,镇江专员公署专员刘烈人兼镇江市市长。镇江解放后,原镇江县划分为镇江市和丹徒县,城区及近郊属镇江市,余归丹徒县,市、县正式分置。

4月24日总前委和华东局直属机关、部队部分人员由扬州来丹阳,从事接收上海的准备工作。

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镇江市军管会成立,袁仲贤任主任。

4月26日苏南行政公署决定: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和丹徒、丹阳、句容、扬中、江宁、溧水、高淳7县,全区人口235.5万人。

5月2日地委公布经华中工委批准的所属县(市)委领导班子名单:镇江市委由韦永义、储江、陈西光、刘汉清、何冰皓、沈毅组成,韦永义兼书记,储江为副书记;丹徒县委由孙振华、余山、赵文豹、董必成、陈建新组成,孙振华为书记,余山为副书记;丹阳县委由康迪、陈林少、张利群、罗洛、薛晓春、顾维衡、高俊杰、阎斌组成,康迪为书记,陈林少为副书记;句容县委由洪天诚、迟明堂、程文、褚玉祥组成,洪天诚为书记,迟明堂为副书记;扬中县委由陈寒、施天任、李普凡组成,陈寒为书记(其他3县略)。

5月6日邓小平由南京抵达丹阳,同车前来的有华东财委会常委、秘书长骆耕漠。

5月上旬华东军区警备第七旅撤销,旅部机关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南军区镇江军分区,司令员吴光明,政委韦永义。

5月25日陈毅、饶漱石等离开丹阳去苏州。次日,邓小平率总前委和华东局机关人员乘火车离开丹阳去上海。

5月26日中共镇江地委机关报《前进日报》正式出版。

6月12日镇江专署公布:赵文豹为丹徒县县长;顾维衡为丹阳县县长,洪天诚为句容县县长,陈寒为扬中县代理县长。

6月19日镇江市学生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25日,镇江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

7月30日因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于4月20日被我军炮火击伤并搁浅于镇江江面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强行与下行客轮“江陵解放”号并帮行驶而逃窜08月1日,解放军镇江前线司令员袁仲贤就此发表谈话,表示抗议。

8月12日何冰皓任镇江市市长。

9月5日镇江专区农民协会筹备会成立,陈云阁为主任。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镇江地方工作委员会成立。

9月8日镇江市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陆小波任主任委员;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镇江市工作委员会成立。

9月13日丹阳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9月20日丹阳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公审反动县长王公常。

9月26-30日镇江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成立了镇江市协商委员会,储江为主任委员,陆小波、邵象伊为副主任委员。

9月储江任镇江市委书记。

9月丹阳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和工商业联合筹备委员会成立。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9日,镇江市党、政、军、民近4万人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全国政协会议的圆满成功。当晚,数万群众举行了提灯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