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20509400000063

第63章 瞒天过海

项羽的第二板斧:比武论箭。

握在手里的定时炸弹竟然不灵了,这大大出乎项羽的意料。这样一来,他抓破头皮也想不出好办法对付刘邦了。最后没辙了,他独自走到阵前,想向刘邦进行一次约谈。

项羽说出的开场白极富创意:“天下动乱,我俩人人有责。要不咱们单打独斗,一决雌雄!”

决战广武涧之巅,胜为王,败为臣。应该说项羽的想法是不错的,愿把整个天下拿来当赌注,谁赢了这天下就归谁。他想以一种和平方式解决这场长达数年的楚汉之争,使天下老百姓早点解脱战乱之苦,这样对谁都好。但是,问题来了,刘邦肯跟他玩这样一场没有必胜把握的赌局吗?

答案是否定的。刘邦是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跟项羽赌天下的,原因有二:

第一,此时刘邦的形势极为有利。他成功控制住了项羽,韩信平定了齐国,英布和彭越捣得项羽后方不得安宁。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项羽大军的粮草还出现了问题……只要跟项羽耗下去,项羽的日子便会越来越难过,天下的形势就会越来越明朗。刘邦现在自然用不着和项羽拼命。

第二,此时刘邦的年龄极为不利。他如今已经五十四岁了,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了,而项羽刚刚到了而立之年,正是血气方刚、精力最旺的时候。就算刘邦自己心有余,他也力不足啊!他这一副老骨头,能打得过原本就以彪悍著称的项羽吗?此时刘邦若答应项羽单挑的邀请,才是脑袋进水了。

话虽如此,面对项羽咄咄逼人的架势,刘邦也很难为情。比吧,必输无疑;不比吧,又怕天下人耻笑。刘邦脑袋瓜一转,回了项羽这样一句话:“比武就是力斗,我是一个文明人,斗力这样粗鲁的事我不干,如果真要比试,咱们就文斗吧。”

武力只是征服天下的手段,而智力才是纵横天下的法宝。不过,这种深奥的道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项羽显然一时半会儿是不能明白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听了刘邦的回话后,一头雾水,疑窦丛生:“文斗,怎么个文斗法?”

刘邦既然决定“武戏文唱”,那自然要把这出戏唱下去。他胸有成竹地答道:“咱们来比射箭,看谁的箭法更胜一筹。”

“比射箭?”项羽冷笑一声,心中暗喜,“我以为是个什么文斗法,比射箭那可是我的强项啊,当年还有人送我一个‘射神’的绰号。这糟老头今天怎么了,居然提出比我的长项,他脑子没进水吧?”

此时的项羽哪里知道,刘邦已花重金请来了一个楼烦的大力神射手,据说曾在中原一带射遍天下无敌手,人称“射仙”。

“射神”对阵“射仙”,一场好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项羽还以为是刘邦亲自和自己比射箭呢,因此,他想也不想地就射出了一箭。“嗖”的一声,涧另一边,一面硕大的“刘”字大旗应声而倒。

项羽对自己的射术太自信了,认为射出这一箭后,刘邦肯定连箭都不敢发就伏地认输了。

“好箭法!”楚兵鼓起掌来,涧那边惊魂未定的汉兵也情不自禁地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刘邦用两道又冰又冷的眼光扫视了一下鼓掌的汉军,掌声戛然而止。待四处安静下来后,他才拿起一张弓,装腔作势地比画着,却半天也没有拉起来。

楚军和汉军都感到诧异时,突然听到一道凌厉的破空之声响起。项羽正在等刘邦伏地认输,突觉一道寒光扑面而来,本能地低了一下头。说时迟那时快,一支箭羽擦着他的发髻而过,十分惊险。项羽虽然躲过一劫,但他身后三名楚兵成了替死鬼。那支凌厉无比的箭连穿三名楚兵的胸膛才停住。一箭三雕,当真令人叹服啊!

就连一向自诩天下射术第一的项羽也被震得云里雾里。他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的射术这么高。正要认输时,他却发现刘邦还傻傻地站在那里,手中握着的弓箭并没有发出来。原来,刘邦刚才也被楼烦勇士的那一箭三雕给惊住了。等他回过神来时,项羽已发现了他背后另有高人相助。

那楼烦勇士初试身手,便射出了水平,射出了气势,不由信心大增,也不管此时项羽已被气得怒目圆睁,摸出身边的箭,搭上弓,准备当场就把项羽给解决掉。

面对“射仙”蓄势的一箭,项羽并没有表现出慌乱的样子,他甚至站在那里连动都没有动。身子没动,嘴却动了,项羽发出了一声“狮子吼”,那当真惊天地泣鬼神,震得整个广武山都摇了三摇。

楼烦勇士刚要拉弓,一听这动静便双手一颤,双脚不听使唤地直打哆嗦,嘴里叫着“妈呀妈呀”,竟吓得丢了弓箭连滚带爬地逃命去了。

刘邦也被项羽这一声怒吼吓得一腔鼻血、两眼泛白、四肢瘫痪,只差心脏没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他也想逃命,但此时他的双腿却僵在那里不听使唤。临危不乱,这是刘邦多年来南征北战修炼出来的素质,他深吸一口气,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都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为了给自己争回面子,为了给汉军鼓劲加油,为了离间分散楚军,刘邦没有再迟疑,张口就对项羽大骂起来,把项羽的罪行一条条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归纳成了项羽的“罪十条”:

第一条罪:负约。楚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但你却把我封到蜀汉,而拒不封我为秦王,此乃违背盟约也。

第二条罪:忘义。你假传怀王之命令,杀死宋义,夺其兵权,取而代之,此乃不义也。

第三条罪:擅劫。你擅自调动军队,威逼诸侯兵入关,此乃滥用职权也。

第四条罪:擅烧。你焚烧秦国宫殿,掘秦始皇陵,擅自敛财,此乃烧杀抢掠也。

第五条罪:擅杀。秦王子婴已经归降,你却擅自将其杀死,且屠灭嬴氏一族,手段残忍,此乃滥杀无辜也。

第六条罪:虐俘。你坑杀二十万归降秦军于新安,此乃禽兽之举也。

第七条罪:裸封。你分封天下时,将自己的亲信分到好地盘,将原来的诸侯王驱逐到穷地盘,此乃任人唯亲也。

第八条罪:贪婪。你将义帝赶出彭城,自己霸占了彭城,又掠吞了韩国的地盘,霸占了魏国的梁地,此乃贪得无厌也。

第九条罪:弑君,你派人暗杀义帝于江南,此乃不忠不孝也。

第十条罪:恶霸。你作为人臣而杀主,作为将主而杀降,分封天下而不公,主持政事而不平,违背约定而不信,一意孤行而不道,擅自烧抢而不仁,欲壑难填而不义,滔天罪行为天下所不容,野蛮行径令世人所不齿,此乃十恶不赦也。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亲人,不是你的亲信,不是你的队友,而是你的死对头,你的大冤家,你的大情敌。

刘邦像竹筒倒豆般一股脑地指出了项羽的罪十条,可以说他平日里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早已把这个对手研究得明明白白,对方的缺点、优点,对方的人脉、人际,对方的铁门、命门,对方的一切一切,包括脾气性格,包括衣食住行,包括兴趣爱好,统统都研究了个仔细。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正是因为刘邦对对手研究得如此深和精,在局势不利时,他从来都没有自乱阵脚,总是能冷静地对待和处理,总是能做到力挽狂澜,总是能等来柳暗花明,因为他早已胸有成竹,算准了对手的行动方针,抓住了对手的致命弱点,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

与其说刘邦是一个极为可怕的对手,不如说项羽是一个极为可悲的对手。刘邦的可怕在于谋事早三年,下手快半拍。项羽的可悲在于行事小错大错不断,事后错上加错,他既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也没有弥补错误的智慧,只是蒙头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最终迷失了自我,最终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此刻,刘邦不仅以十大罪剥开了项羽的伤口,揭露了项羽的真实嘴脸,还趁热打铁,往项羽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热盐。

“项羽,你不过是一个恶贯满盈的逃犯,而我刘邦是一个为民除害的捕快。

逃犯哪里有资格向捕快挑战?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如果识相的话,速速受降,我可以保你坦白从宽,后半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不正,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伤人之言甚于刀剑,语言切勿刺入骨髓,戏谑切勿中人心病。

刘邦的言语虽然没有诬陷,没有造谣,但却把项羽的心真真切切地“叫醒”了,这是典型的“恶语”,如刀剑般刺入了项羽的骨髓和心扉,让他痛得几乎不能呼吸。对此,恼羞成怒的项羽恨不得把刘邦千刀万剐、五马分尸才解恨。

项羽不再浪费口舌跟刘邦文斗了,而是直接动武。他屏息、上弓、拉箭一气呵成,只听见“嗖”的一响,刘邦中箭而倒……

这真是:“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

项羽眼看刘邦中箭而倒,嘴角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骂吧,骂吧,你可以逞一时之口快,但我也不是好糊弄的,我可以射死你不偿命。这下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项羽你这个竖子,你卑鄙无耻,暗箭伤人,居然射中了我的脚趾,果然不愧为神箭手,厉害啊!”正在这时,刘邦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怒吼。

“明明射中了他的胸口,为什么他只说射中脚趾呢?”项羽闻言困惑了,惊呆了。然而,他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沉默片刻,立马清醒过来。

“不管射中你哪里了,你现在还能说话,就说明上一箭还不足以致命。既然如此,那就再吃你爷爷一箭吧!”项羽立马搭弓,准备再补上一箭。

刘邦的话惊醒了项羽,同样也惊醒了身边的士兵。眼看主子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赶紧用身体掩护刘邦,把他抬回了军帐。

御医赶紧上前,拔箭、敷药、裹伤、留观……一系列抢救措施做完后,御医说话了。

“大王福大命大。箭偏离心脏就那么几毫,否则神仙也难救了。大王您现在急需静养,不然会留下后遗症。”御医交代完毕便退下了。

一时间,汉王重伤的消息如瘟疫般传播开来。汉军士兵们听了个个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楚军士兵们听了个个振奋人心,斗志昂扬。一衰一盛,一消一长,一沉一浮,强弱立现。汉王的生死会直接决定楚汉之争的胜负啊!

刘邦中箭,他手下的超级谋士张良痛在心里,谣言四起,张良急在心里。本着尽职尽责尽忠尽孝的原则,张良马上向病床上的刘邦提出了一个建议:“请大王起来巡营。”

“我胸口痛得都快不行了,哪里还能去巡营啊!要不你代我去巡营得了。”刘邦强忍着伤痛说。

“这个我代不了您,也帮不了您。如果我们再放任您重伤的信息扩散开来,那么敌人很可能会以为您被射死了。如果是这样,已是弹尽粮绝的项羽肯定不会放过机会,定会倾巢来攻。而我们的士兵也会因您的病情而军心涣散,无心恋战。到那时,整个汉军可就岌岌可危了,到那时,我们的大汉帝国梦就要彻底玩完了。”

张良说得痛心疾首,刘邦听得眉头紧锁。

“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的谣言都是因为大王您受伤而起的。有传言您重伤不起的,有传言您一命呜呼的,有传言您生不如死的。现在要想辟谣,要想扭转不利的舆论,唯一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巡营,让士兵们看到您完好无缺,这样一来,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面对张良提出的“爱身体更爱江山”的提议,刘邦很快清醒过来,马上把他的忠言付诸行动。

刘邦第二天就下了床。他强忍伤痛,让医官裹好自己胸口的伤,穿上整洁的衣服,坐上车辇,然后去巡逻。

汉军士兵们看见汉王刘邦满面春风,笑容可掬,一切都正常不过,无不欢欣鼓舞,认定汉王果然只是受了点轻微的脚伤。而涧那边的楚军士兵看了无不大失所望。就这样,刘邦很好地麻痹了项羽,使自己转危为安。

以前巡视是一种享受,这次巡视则是一种折磨。刘邦感觉到这一圈的巡视,比一个世纪还漫长。果然,回到营帐,他便瘫倒在床上,痛不欲生,这回是真的爬不起来了。

张良封锁了一切有关刘邦伤势的消息,悄无声息地为刘邦进行了“转院”处理——送到了成皋。

刘邦到成皋静心养伤,安心养病。而这一切,项羽被蒙在了鼓里,从而硬生生地错过了绝地反击的好机会。双方再次陷入了僵持之中。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用高明的伪装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刘邦在中箭后第一时间就“辟谣”,说只射中了脚趾,这是瞒天过海之术;张良让重伤的刘邦巡营,显示其安然无恙的样子,这也是瞒天过海之术;送刘邦到成皋调养治疗,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这同样是瞒天过海之术。

刘邦在受重伤后,还能这样工于心计,这是项羽所不具备的。可以说,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山的这次单挑成了绝唱。这也是项羽最后一次能直接把刘邦一举置于死地的机会,可惜他再次错过了。

总而言之,随着双方重新进入大对峙阶段,项羽的第二板斧也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