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20509300000072

第72章 忍辱负重成传奇

一个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叫管敢的人浮出了水面。他原本只是一个军候,但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关键时候投降了匈奴。他投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想出心中的一口恶气。

都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管敢是因为他的上司校尉韩延年笞责了自己,为了出这口恶气,他当上了叛徒。他把汉军的真实情况向且鞮侯单于进行了汇报,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是汉军兵少。李陵的汉军只有区区五千人,逃亡过程中已伤亡过半。

二是汉军无援。汉军并没有在前面设埋伏,也没有后援部队。

三是汉军弹尽。汉军已到了强弩之末,连箭都所剩无几了。

且鞮侯单于一听马上转忧为喜,发动了更为惨烈的进攻。汉军只有退的份儿了。撤至鞮汗山口附近时,距离边塞不过一百来里了,只要汉军进了汉朝的地盘,就可以逃脱虎口了。然而,一百里的距离却成了李陵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终点站了。

此时的汉军已没有了箭,兵器也没剩下什么了,只好将大车遗弃,取车辐作为兵器,躲进了峡谷之中。尾随而至的匈奴人则依靠人多势众的绝对优势,占据险要地段,投掷石块,猛烈攻击。汉军死伤累累,惨不忍睹。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汉军除了挨打再无反击的能力,而匈奴士兵也累了,再加上汉军已是他们的瓮中之鳖,所以双方就这样默契地进入了休战状态。

夜已深,星满天,汉军军营里却无人入睡。弹尽粮绝,又被匈奴士兵重重包围在山谷里,今夜如果不能找到对付匈奴的办法,或者逃出包围圈,只怕这个小小的山谷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处了。

士兵急,李陵更急,对他来说,豪情壮志还没有得到施展,逃出去才是硬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他独自一人提刀出营,查看敌情,寻找突破口。

走了一圈,但见四周匈奴营帐里篝火熊熊,锦旗飘飘,人影绰绰,想突围简直比登天还难。长吁短叹了许久,李陵才悻悻回营,对左右军吏感叹道:“汉军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只要奋死一搏,只要再有几十支箭,我们就可以脱离险境了,可是如今,我们连一支箭也没有了!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箭这仗是没法打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给大家一次机会,各自逃生吧。如果老天有眼,应该不会让我们全军覆没,连向天子汇报情况的人都没有吧?”

接下来,李陵给士卒每人发了二升干粮和一片冰,以抵御饥渴,让大家分散突围,到遮虏障会合。

夜半时分,李陵含泪向将士下达了拔营逃生的命令,顿时战鼓擂,人声鼎沸,杀声喊声马鸣声响彻山谷。李陵乘着夜色和混乱,一马当先冲向敌人,校尉韩延年紧随其后,拼死杀出了一条血路,两人冲出谷口,回过头来一看,悲哀地发现仅有数十名壮士相随。

而此时,追在他们后面的匈奴士兵有数千铁骑之多,韩延年为了保护李陵脱险,想以血肉之躯来阻止匈奴铁骑的追击,然而,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飞蛾扑火。李陵眼看已是四面楚歌,黯然下马,抛下手中的长剑,长叹道:“如此败军之将还有什么颜面去见陛下啊!”说完下马向匈奴士兵举起了双手。

李陵连日来和匈奴血拼到底都没有退缩过,此时低下高昂的头颅,向匈奴称臣,原因有三:

一是管敢的投降,极大地打击了他的忠心。

二是韩延年的战死,严重地摧垮了他的信心。

三是汉朝援军久等不至,彻底断绝了他的恒心。

那么,李陵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时,汉武帝给他派出的“殿后部队”路博德和公孙敖又去了哪里呢?

话说路博德眼看他的“秋后上书”非但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反而加速了汉武帝派李陵进军的步伐,后悔不已。虽然羞于做李陵的手下,但军令如山,路博德也不得不从。

他率军跟在李陵屁股后面向前推进,走着走着却开起了小差,走到河西去与公孙敖部“约会”去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李陵才成了一支孤军深入匈奴的队伍。可惜当时的李陵还不知道,等到了穷途末路,伤心绝望之下,才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举动——投降。

李陵投降后,残余部众分散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归汉境,好歹没有全军覆灭,可见李陵连夜分散的决策是正确的。

直到这时,汉武帝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汉军又一次惨遭失败。开始他还以为李陵和韩延年一样,都为国英勇捐躯了,因此,不但给他的娇妻老母及幼子送上了不菲的慰问金,还派专人去照顾他们的生活,也算做到了仁至义尽。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李陵兵败投靠匈奴的消息就传遍了三江四水。李陵的举动让汉武帝怒发冲冠。于是,李陵的母亲和妻子马上结束了短暂的贵族生活,被投入大牢面壁思过。因报喜被升为中郎的陈步乐则先喜后忧,李陵的投降意味着他的仕途也到了尽头。惶恐之下的陈步乐给了自己一剑,结束了短暂一生。

李陵投降,汉武帝愤怒,李陵的家人遭殃,陈步乐自刎,朝中大小官员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身在朝廷为官,伴君如伴虎,要想升官发财、青云直上,就要学会察言观色,溜须拍马。

也正是因为这样,最初,当李陵率军在匈奴如入无人之境,捷报如雪花般传来时,群臣纷纷上奏祝贺,左一句恭喜皇上,右一句贺喜皇上,大有喜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之迹象。然而,当李陵陷入困境孤军挣扎时,群臣的嘴巴都像被贴上了胶条,都三缄其口,不言也不语。形势不明朗,言多必失,处于观望状态的他们选择沉默是最明智的。最后李陵兵败投降,汉武帝愤怒,群臣们马上枪口一致对外,纷纷上书痛斥李陵“叛国叛民”的举动,大有用口水就把李陵淹死之气势。

群臣们的首鼠两端和见风使舵让一个人感到非常愤怒,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史记》作者——司马迁。

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司马迁生于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南)龙门。据说司马迁家族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学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司马迁六岁时在故乡读书,他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司马迁十二岁。他随父亲到京师长安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司马迁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授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是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是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十九岁的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回到长安以后,司马迁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的最南边是昆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其他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与改历。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四十二岁。他以太史令身份,与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造成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始),一月的日数为29.53天,一年一岁的日数是365.25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此后,司马迁秉父遗志,着手准备编写《太史公记》,即《史记》。

在李陵投降这件事上,这个原本“两耳不闻朝中事、一心只为写《史记》”的书呆子,这个原本一直选择沉默是金的司马迁却来了个“沉默是惊”。此时,他再也坐不住了,平地一声雷,“唰”地就站起来为李陵申辩。他的话堪称经典,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归纳起来如下:

第一,为人。李陵对父母孝顺,对妻儿重情,对士兵恩信,不像有的人稳坐后方,拥妻抱子,吃香的喝辣的,不思前方战场的凶险,反而信口雌黄。

第二,胆识。李陵敢作敢为真英雄,只带区区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虽身陷重围,也不畏缩,数次抗抵住数万匈奴士兵的围追堵截,非是夸夸其谈的人所能体会的。

第三,勇猛。李陵在逃亡的过程中,以少于敌人数十万的人马屡次打得强悍的匈奴人抬不起头,匈奴单于也差点丧了命,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仍然拼死一搏。

据此,司马迁得出结论: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

应该说司马迁分析得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但汉武帝马上反驳道:“既然如此,士可杀不可辱,李陵就不应该投降匈奴,这样不但给他自己抹黑,更是给我大汉抹黑啊!”

“以臣之见,李陵并非真心投降,而是在走投无路之下,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他一定在等机会,重回陛下身边,为我大汉效力。”司马迁义正词严道。

李陵投降是为了卧底?汉武帝脸色如猪肝,他认为司马迁一定是李陵的同党。隔了半晌,汉武帝说了一句话,一句简洁有力的话,一句从此改变司马迁一生的话:“对不起,司马迁先生,牢里有请。”

司马迁只是为李陵申述,结果被汉武帝迁怒而送进了大牢,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廷尉去办了。

此时的廷尉杜周不愧是张汤的接班人,办案不但以“酷”著称,而且同样巧于迎合。按理说人家司马迁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说了几句泄愤的话,最多只能判个“诽谤罪”。但是,接到这个案件后,杜周却没有像平常那样调查取证,而是先进行了分析:汉武帝究竟想对司马迁怎么着?最终,他得出结论:汉武帝对司马迁已动杀心。

接下来,杜周直接判了司马迁死刑,罪名是:欺君罔上,诬蔑百官,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这时候,司马迁想要免死,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宫刑”。

司马迁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在被判死刑后,家里没钱,又没有达官显贵来帮助,无依无靠,拿五十万钱赎罪简直是痴人说梦;而宫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又极大地侮辱人格。

司马迁在狱中反复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

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宫刑,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取得的骄人成绩。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毅然选择了宫刑。

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司马迁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直到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五十岁的司马迁时来运转,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他是“尊崇任职”,但是,司马迁还是专心致志地写书。直到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完成,共130篇,52万余字。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