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20509200000025

第25章 王莽末路空余恨

读书和抹眼泪都没能帮助王莽挽回颓势,他只好使出最后一招:依靠军事力量来突破困境。

就在王莽带领群臣、百姓们练哭功的同时,革命军的脚步却没有停歇,他们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速度向长安逼近。火烧眉毛,直到这时,几乎哭瞎了眼的王莽终于醒悟过来,再这样哭下去,自己手上这六分之一的地盘也将失去。于是,稍微醒悟过来的王莽马上做出了军事反击:空降九虎,直线救国。

王莽让王邑从官军中挑选了九个将军,都用“虎”字命名,号称九虎将。王莽让他们带领长安城的数万精兵去跟汉军打仗。

权力赌徒王莽这次依然奉行一个“赌”字。他请王邑出山,派出百万大军是一次超级大豪赌,这次遣九虎下山,派出数万精英力量依然是一次豪赌。王莽经营了这么多年,拼搏了这么多年,奋斗了这么多年,到此时自己的家底只剩这数万精兵了。他能否力挽狂澜,能否东山再起,能否解救自我,就在此一举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的王莽做的却是兵马未动,粮草未行,奖金先发。他给九虎将每人发放了四千钱的奖金。这四千钱在当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只够买到半石米、一只鸡或两壶酒而已。

王莽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他已穷得叮当响,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银两,相反,此时王莽的国库里还有六十多万斤黄金,其他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王莽如此富有,却如此财迷;如此富裕,却如此吝啬;如此富足,却如此小气。国难当头,别人视钱财如粪土,王莽却视金钱为至宝,这如果不是他的小农思想在作怪,就是他的封建思想在作茧啊!

王莽这个虚招子适得其反,寒了九虎将的心。

接下来,王莽将九虎将的妻儿全部接进宫中,名义上是让他们享清福,实际上是将他们扣为人质。王莽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防止九虎将临阵脱逃。

王莽这么一折腾,九虎将更加痛心和绝望了。

九虎将拿到史上最少的奖金,连个人的盘缠都不够,哪里还有行军打仗的激情?九虎将见自己的老婆孩子被扣押,连见个面都是一种奢望,哪里还有心思去打仗?九虎将眼看革命军已成燎原之势,只怕神仙也难掠其缨,哪还敢提着自己的脑袋上前线?

将士们接到“一无所有”的奖赏,受到“一穷二白”的待遇,获得“一无是处”的荣辱,连一只守城的哈巴狗都不如,很快就成了无士气、无斗志、无拼劲的“三无军队”,不仅如此,怨气、怒气还在军中漫延。

想要这样一支军队创造奇迹简直是痴心妄想,但王莽手上握有人质,开弓没有回头箭,九虎将只能硬着头皮上阵,带领这支离心离德的部队开赴前线。

他们很快抵达了华阴回溪,还没有安顿好,九虎的直接领导王邑便传达了“将令”,两个字:坚守,理由有二。

一是以逸待劳。敌人远道而来,意在速战速决,和他们打持久战,他们久攻不下,心气定然浮躁,再加上粮草供应不济,定然溃败。

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回溪地势险要,只要扼守关隘,不和革命军发生正面交战,他们也无可奈何。等他们疏于防范,内部动荡时,再发动总攻,必能将其一举拿下。

王邑的将令正好符合这支无心恋战的官军的心意,他们顺势而为,马上做出了扼守关隘,据险而守的战略部署,从北起黄河,南抵太华,布下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防线,幻想能以此阻挡革命军前进的步伐。

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官军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他们精心布下的防线在革命军面前不堪一击。革命军的将领王匡破线的举措很简单,一是明攻,从正面发动猛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耿直的王匡一贯的作战风格。二是暗伐。王匡也是个粗中有细之人,在明攻的同时,他派另一位将领率兵绕到九虎将背后进行攻击。

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在王匡正奇联用之下,九虎将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马上就见分晓。战斗刚刚打响,九虎将中就有三虎溃败,他们撤退至渭口,名义上是重新布防,实际上是做好了溜之大吉的准备。其余六虎也只有溃逃的份儿了。

有两虎将因为难舍如花似玉的娇妻,逃到长安向王莽请罪,结果被王莽泼了一盆冷水:“你们还有脸回来见我啊!”

两虎将明白王莽话里的弦外之音,与其再受凌辱,不如自我了断来得痛快。于是,他们选择了自杀。剩下的虎将得知信息,不敢再抱任何奢求和幻想,纷纷溜之大吉。

九虎将战术失利后,革命军长驱直入,长安城外已成了革命的天。可能是残酷的现实刺激了王莽的神经,他马上做出了一个更为疯狂的举动,释放朝廷所有囚犯,参与长安保卫战。

当年秦二世赦免骊山囚徒,来打压已成燎原之势的陈胜革命大军,结果成功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打造了章邯这样的绝世名将,也解了大秦王朝的燃眉之急。此时王莽借鉴此法,算是陷入绝境之后灵光一现,做出的狗急跳墙之举。

有了九虎将的前车之鉴,这一次,王莽没有再发钱财。钱发少了“囚犯军”不乐意,钱发多了王莽不乐意,所以思来想去,王莽大胆创新,决定给每个囚犯士兵发一碗猪血。当然,猪血不是免费,是要收成本的,不是要钱,而是要誓言。

“喝了这碗猪血呀,誓死效之!”

“有不为新室者呀,社鬼记之!”

囚犯们一夜之间能重见天日,已是感恩戴德,此时在王莽威逼利诱之下,自然都豁出去了,个个豪气云天,个个壮志凌云,个个勇往直前,当下喝血立誓,一气呵成,最后还都拍着胸脯对王莽说“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手握誓言,王莽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手握哀兵,王莽自信满满。

这支王莽临时拼凑的“囚犯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临阵脱逃。他们刚刚过了渭桥,便充分发挥腿长脚快的优势,个个争先恐后,个个脚底抹油,个个百米冲刺,个个亡命而逃。

对此,领军的大将手脚并用,也拦不住这一群发了疯的囚徒。对此,领军的大将口沫横飞,也劝不回这一群发了飙的囚徒。王莽得知消息后,两手一摊,发出绝望而无助的干号声:“天不助我,天亡我也!”

总而言之,王莽的放囚出战之举,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

王莽之前的计策纷纷失败,如今,他只剩下一条出路了——等死。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八月,长安外城被革命军攻陷。毫无节制的革命军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同时,还挖了王莽家的祖坟,焚毁尸骨,盗取陪葬品。

王莽以前是靠挖别人家的坟墓发家的,现在被别人挖了祖坟,当真印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与此同时,皇家庙宇等建筑也难逃一劫,在无情的大火中灰飞烟灭,熊熊大火烧红了半边天。

九月一日,革命军向长安发起了总攻。王邑再顽强,也抵抗不了革命军来势汹汹的进攻浪潮。王莽再幻想,也阻挡不了革命军前进的步伐。

很快,长安城便被攻破了。守城的官军没有再负隅顽抗,垂死挣扎,而是选择了投降。

守是守不住了,逃又逃不掉,王莽如丧家之犬,躲到了未央宫宣室殿中。

多年以前,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这座象征最高权力的殿堂,步步为营,朝着目标迈进,最后通过自己的政治智慧,以及别人无法企及的忍辱负重,实现了鲤鱼跳龙门,创建了自己的王朝。

枕醉江山,恍然若梦。转瞬间起点变成了终点。这就是王莽的宿命。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此时的王莽并不孤单,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两个至亲至爱的人,陪他战斗到最后一分一秒。

这时候,他的妻子和儿子统统先他而逝了,唯独剩下女儿黄皇室主还健在。人在侯门深似海,黄皇室主在别人眼里是富贵的,但同时也是可怜的。因为她尽管锦衣玉食、风光无比,但却是政治牺牲品。十四岁时,王莽就把她嫁给了当时只有十二岁的汉平帝。两年后,汉平帝被王莽一杯毒酒送上了西天,黄皇室主光荣地加入了寡妇行列。

城破之时,和别的宫女或如无头苍蝇乱闯乱跑,或如惊弓之鸟啼哭嚎叫不同的是,黄皇室主不仅没有逃和跑,叫和嚷,还显得极为冷静和镇定。她身着白衣,毅然横身于王莽之前,如同标杆一样站在殿门口,任凭身边的大火一点一点将自己吞噬,最后化为灰烬。

除了以死孝忠的黄皇室主,陪王莽走到最后的还有一个人——王邑。

如果当年没有王邑,就没有王莽的崛起和称帝,但昆阳大战的失利和长安保卫战计划的落空,等于直接把王莽送上了断头台。虽然在剿匪战中,我们没有看到王邑精彩的表演,但他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贞不渝。外城破了,他率众退守内城,内城破了,他退守未央宫,直到最后战死。

以死尽忠,王邑代表了新朝的骨节。

九月三日,六十九岁的王莽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的尸骨成了众人争功的目标,被砍成十八块,比项羽还要凄惨。

王莽的头颅最后被王宪得到。值得一提的是,得到王莽头颅后,王宪如同得到了尚方宝剑那样得意忘形。他来不及等更始皇帝刘玄的封赏,便自作主张地自封为汉大将军,并且以“皇帝”自居起来。他住王莽的宫殿,乘王莽的车马,穿王莽的龙袍,睡王莽的女人,过起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然而,王宪的好日子仅过了三天便到头了。很快,申屠建等将领先后率众赶到。他们对王宪这种窃取革命胜利果实的行为极其不满,除了强烈谴责,他们还罗列了王宪大逆不道、奸淫掳掠、以下犯上等十大罪行,将他送上了断头台。

干掉了王宪,申屠建等人把王莽的人头,连同传国玉玺一同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了宛城。更始皇帝刘玄手捧传国玉玺亲了又亲,感叹道:“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刘玄抚摸着王莽的人头,赞叹道:“好一颗头颅啊,可惜啊可惜!如果你不篡位,也能成为像霍光一样千古垂名的人啊!”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随后,刘玄将王莽的头颅悬挂城头示众,让老百姓免费观看,以显示皇恩浩荡。老百姓也很配合,以各种方式对王莽的尸骨进行了“蹂躏”,更有甚者还把王莽早已腐烂的舌头割下来吃掉。

最后,刘玄把王莽这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头颅作为文物珍藏于皇宫之中,直到晋惠帝时武库失火,收藏了好几百年的王莽头骨和刘邦的剑、孔子的鞋等珍贵文物才被全部烧毁。

随着王莽新朝的烟消云散,刘秀的时代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