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20460000000007

第7章 除了变,一切都不会永久

我们好像那遮掩住夜半月亮的云朵,

不停地奔驰、发光、颤动,

把黑夜装饰得光彩斑斓,

但夜幕遮闭,云块永远失踪。

又像那被遗忘的琴,

那走了调的琴弦

随着风儿吹动,

发出种种声响;

你在它衰老的身躯上弹一回,

发出的音调总与上回的两样。

我们安息,

但一场梦会断送了睡眠,

我们起身,

一个杂念会破坏一天的情绪;

我们感受、想象或思考,欢笑或啼哭,

忽而忧愁,忽而又抛却忧虑;

都是一样!

因为无论欢欣或悲伤,

都不会长久地羁留;

人的昨天总是和他的明天两样;

除了变,一切都不能长久。

——雪莱

1.坦然面对改变

1817年,伦敦地方法院给雪莱扣上了信仰无神论、践踏婚姻和败坏道德的罪名,剥夺了他对前妻子女的抚养权。他为此一度焦虑颓废,把自己的精力都转移到写作上去,在后来的几个月里,他不仅完成了他的名作《伊斯兰的起义》,借喻东方人民反抗强暴的斗争,揭露欧洲社会的封建反动势力。还创作了另一首长诗《罗萨琳德和海伦》和诗人自认为“现代田园对话诗”的诗作《朱理安和马达罗》。

在重大改变降临,世事不顺心如意的时候,雪莱采取的人生哲学都是不去逃避。人的一生中,不如意常常十之八九,有所成就的人往往把这种改变自觉或不自觉地当成一种人生挑战,自己的潜能反而得到了激活。

褚时健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烟草大王”。一手将红塔集团(前身玉溪卷烟厂)建成大型烟草企业,后因贪污被捕。褚时健的经历在当时引发了关于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讨论,是中国最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1959年,他被错划成右派,去农场改造。很多县级干部和他关在一起,这些干部想不开,整天唉声叹气。而褚时健说,有什么呀。那一年,他30岁。

分配与激励是褚时健管理企业的一大利器,在种烟最红火的时候,作为烟厂的厂长,他觉得自己和其他高管也应该被激励一下。他的这次率先尝试却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深陷铁窗,家破人亡。

几年后,褚时健因为罹患糖尿病,于2002年得以保外就医,从此在云南哀牢山中种冰糖橙至今。目前,35万株冰糖橙年产量大约9000吨,年利润3000万元。2011年,褚时健的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

“褚橙”的注册商标本来叫做“云冠”牌冰糖橙,人们知道是褚时健种的,便以“褚橙”称呼,品牌名反而被淡化了。

毫无疑问,褚时健是生活的强者,在面临人生上的巨大改变后,年轻的时候没有怨天尤人,年老的时候依然壮心不已,从而成就了他更大的辉煌。有一个类似于寓言的故事也值得一读。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人生会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改变了我们前期对人生的规划。这样的遭遇换个角度来看,它们也许就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就会不断增加我们的阅历,开创我们人生的新高度。

2.将危机变成机遇

我们在给他人的祝愿时,通常都会说:“恭祝顺心如意。”而很难得对别人说:“恭祝遭遇危机。”危机在我们看来,总是想尽快躲过。一则笑话说,有段路上,司机突然提高了车速,乘客很奇怪,问:“你开车怎么开这么快,你刚才没注意到标志吗?这段路是事故高发区。”司机回答:“看到了啊,我想早点离开这鬼地方。”我们很多人就跟这司机一样,总是想躲过危机,结果反而陷入危险。

危机除了“危险”,还有“转机”。危机无时无处不在,大多数人害怕危机,躲避危机,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转机,取得了成功。

一个叫波特的年轻人,在银行上班,工作之余创办了自己的杂志,期间还为报社提供报道和插图。他忠实地爱着自己的文化事业。但好景不长,波特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危机:银行告发他挪用公款。他未曾偷钱,但百口难辨,只好出逃。一年后妻子病危,他终于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冒险回去探视,随即被捕入狱。当地法院判决他5年监禁。

在近2年的逃亡中,他总是心神不定,没有心情搞创作。入狱后,反倒给他很多创作的时间。他用了一个狱警的名字当笔名,不断发表作品。由于他的小说素材都源于狱友们讲述的各种离奇古怪的故事,所以情节栩栩如生,受到读者的追捧。牢狱生活结束后,一个功成名就的作家回到了家人的身边。这个作家就是欧·亨利。1918年,美国设立一年一度的“欧·亨利纪念奖”,专门奖励作家在短篇小说方面的成就。

对危机,选择逃避,终究不能改变它的真实存在,如果一拖再拖,甚至会加重危机。危险有时只是表相,机遇就在危险之后。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老子的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在这句话里阐述了“祸”与“福”的辨正关系,是中国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哲学思想。

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深谙其中的哲学,他创立的长江集团屡屡在危机入市,包含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掌握时机从塑料跨到地产,89风波后投资上海、深圳港口生意,甚至在印尼排华运动时投资印尼港口等,李嘉诚几乎成为商业神话代名词。

如果说李嘉诚这样的神话有这样的特异功能,不提也罢的话,我们可以看看牟其中的故事。1991年他与苏联签署了一项贸易合同,用500车皮的中国日用品易货4架苏制图-154飞机,合同总价值4.2亿瑞士法郎(当时易货贸易的计价货币),后转卖给四川航空公司。牟其中抓住了人生中可能是最大的一个转机,可惜本人将这件事当成了造神的一个神话,这里暂且不表。

不仅仅是个人可以将危机变成机遇,大到一个团体、一个政府也可以做到。在2012年,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8月27日声称,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可能出售最新型的军事技术和武器,俄将利用这一机会为自己扩充现代化军备。俄罗斯就准备利用别人的危机,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能不说很有见识。

2013年12月15日,米歇尔·巴切莱特再次当选智利总统。幼年时代,她因为身体瘦弱,常常被男孩子们欺负。受委屈的时候,她经常跑回家向父母哭诉。父亲便告诉她:“不要被眼前的糟糕绊住,也不要把黑暗放大,那样你就上当了。不管遭遇什么,你都可以选择美好,也应当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因为父亲的这句忠告,巴切莱特看待事物一直都非常乐观。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如果你十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危机不可怕。面对危机更为积极的方式是沉着应对,冷静分析,发现机遇,果断处理,危机很可能就成为自己成长的机遇。

3.改变不了处境就改变心境

雪莱只在世间呆了30年,短暂的一生,却命运多舛。他自小在家里就得不到应有的片点儿温暖,父亲如同贾政对贾宝玉,母亲觉得他不够男子气。我们现在都觉得伊顿公学是好学校,但雪莱叛逆、执拗的性格却被视为另类,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戏谑和憎恨的对象。他常常一人手握书本静静地坐在泰晤士河边孤独忧郁地沉思,林黛玉还有贾宝玉陪她葬花,而他什么人也没有。后来,由于他“不信神”反叛宗教而被伊顿公学除名,家庭由此和他断绝了关系,他的未婚妻也和他解除了婚约。他和第一个妻子哈丽艾特出于责任和道义而仓促完婚,婚后两人又不在一个精神层面。后来雪莱热烈地爱上了威廉·葛德文的女儿玛丽,1814年7月两人私奔,迫于舆论的压力两人流亡到瑞士。而这一年玛丽的妹妹范妮又因无法忍受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以及对雪莱无望单相思的苦苦精神折磨而自杀,接着雪莱的前妻哈丽艾特也投河自尽,遗下了雪莱的两个孩子。法院却剥夺了雪莱抚养孩子的权利。在诗人临去世的前一年,他所钟爱的意大利少女爱米莉又同别人结了婚。他的人生似乎就是个悲剧。更让诗人痛苦的,是他对种种传统束缚反抗得极为强烈,对种种丑陋污浊的社会现实总是毫不留情地揭露与抨击,所以一般英国民众不能接受他,舆论、社会现实的压力总是逼迫他从一个地方流亡到另一个地方。

但是,雪莱没因现实的苦痛、悲剧般的生活经历而沉沦堕落,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闪烁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大多数人是从雪莱的《西风颂》想认识这位诗人的,以下是查良铮先生的译作:

……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多么何等乐观豁达!雪莱虽一生愁苦,饱受世事沧桑,却始终以自己叛逆的性格张扬着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前景的那种渴求的乐观精神。

我们的人生,不管是追求的辉煌或者成功,终极目标都是在寻求幸福感。幸福的密码是什么呢?

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地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

二十多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霍华德金森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的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陷入了深思。

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论文结尾,他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我们的幸福感源于对自己的准确定位。要让刘邦、项羽、武则天等人做个市井小民,默默走过一生,估计他们也感受不到幸福;不准李煜写诗、不准成吉思汗射大雕,估计他们也感受不到幸福;让那个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临水洗耳许由当王,让隐居的严光出来当高官,估计他们也感受不到幸福……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满足自我的心态面对生活,明白每个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不必羡慕他人手中的玫瑰,因为你也有一朵百合。

4.不怕别人动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这本畅销书生动地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生活真谛。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一些武侠小说把武学的最高境界称之为:“无招胜有招”,总奢望着以不变应万变。老舍先生在短篇小说《断魂枪》里,不仅为沙子龙的不幸命运而悲哀同情,又对这人物的心理性格给予了温和的讽刺。时代变了,再抱残守缺,以不传断魂枪作为与时代社会抗衡的一种手段,实在显得有些可笑。二十一世纪是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原有的“奶酪”总有一天会消耗,我们该如何面对?小矮人认为没有奶酪是有人故意在与他们做对,这是对他们的不公,不能面对现实。要等过了很久,他们才会学着小老鼠一样,去寻找新的奶酪,去适应新的变化。

近年来,传出了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终结者的说法。2012年,《德国金融时报》继《法兰克福论坛报》和《纽伦堡晚报》之后宣布破产;2013年,美国老牌周刊类杂志《新闻周刊》全面转向数字版。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电子技术环境下的新媒体或多或少地分得了媒体市场的一杯羹,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些势头强劲的互联网媒体吃掉了传统媒体的大半块“蛋糕”。

中国的传统媒体面临的情况并没有这么糟糕,仍然是广告市场大佬,但仍然面临着危机。除了一部分国内传统媒体积极推动向数字化媒体的转型外,有些传统媒体独辟蹊径。

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也许让你没有时间坐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打开电脑看新闻。纸介媒体就不同了,如厕的几分钟,你可以拿份报纸或杂志看几条新闻;候车的间隙,行履匆匆的街头,飞驰而过的列车上,你随时都能看到手拿报纸或杂志的阅读者,这正是纸介媒体的另一个大的优势所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便于保存和携带。有些纸介媒体充分了利用这一优势,比如有家叫《旧闻》的报纸。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报纸定位为传播实时的载体,而《旧闻》则宣称今天才会更全面剖析过去;人们往往认为昨天的报纸在今天已毫无意义,昨天的新闻在今天已不是新闻,而《旧闻》告诉我们,从前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就是新闻。

在内容上,《旧闻》也着力挖掘出沉淀在历史中的记忆。在它20个版面上内容无所不包,丰富多彩。当然它能吸引读者还在于它能用绝妙的文笔,使枯燥的历史跃然纸上,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

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下,遇到了困难。没有什么大不了,跟着变化,积极应对就是了。作为我们个体来说同样如此。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刚从农村考入大学的时候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那时的他操着一口谁也听不懂的普通话,英语发音如同日文。虽然他不断进步,但毕业时俞敏洪还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全班50个同学,其中49个都出了国,只有他一个人不管怎样都拿不到签证。后来他只好独辟蹊径创办了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将事业做大,很快迈入成功。正是在别人出国中,俞敏洪看到了期间的机会。虽然他被拒签打断了出国留学的计划,但他抓住了新的机会应对变化,甚至比其他同学更成功。

俞敏洪遇到的变化只是让他郁闷,有些人遇到的变化则要严酷得多。有个摔跤手出了车祸,断了左臂,他仍然没有放弃摔跤。教练教了他一招绝招,他就凭借这招绝招拿到了好名次。赛后,教练告诉他:“据我所知,破解这招绝招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及时抓住你的左臂……”

当然还有些人,在生活中不甘于过太过安逸的日子。他们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小老鼠一样,总想着要去寻找新的“奶酪”。

2004年大专毕业后,刘海波来到深圳富士康做电子工程师,每天朝九晚五。

“难道我就这样过我的一生?离开富士康,我还能做什么?”过于安逸的生活让刘海波产生了危机感,脑海中时常思考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在他看来,人的一生应该有丰富多彩的经历,不断尝试挑战新环境,才会最终发掘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想清楚后,刘海波离开了工作两年的富士康,开始去尝试采购、仓管、销售、管理等工作,体会不一样的环境。

2012年,刘海波在爱普生任职供应商管理,工作非常忙碌,但他内心仍然渴望学习,弥补没能读重点大学的遗憾。碰巧,市总工会第五届“圆梦计划”招生,听了爱普生工会组织的宣传,刘海波当场报名,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工商管理。得益于扎实的理论功底,刘海波顺利通过考试并于2012年9月入学。

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帮助刘海波养成每天学习的好习惯,对他的生活工作都起了很大帮助,最明显的变化是,刘海波发现自己变得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做事情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2013年,刘海波上课时听到老师说“根据我多次数据分析结果,今年淘宝双十一的销售额至少会比2012年增加50%,2014年可能会再翻一番!”这个数据让刘海波眼前一亮,他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很快勾勒出开一家淘宝店的计划。而工商管理的课程刚好有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两门课,这些知识都成了他开淘宝店的助力。

随着生意日渐红火,刘海波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压力逐渐减小。然而,这时候,喜欢挑战的刘海波内心又蠢蠢欲动了,他已不满足于网店的低起点卖散货的现状,而是寻思着开一家实体公司。经过一个月的市场调研,结合自身优势,2014年8月初,刘海波注册的电子科技公司正式开业了,专门生产和销售液晶显示屏。目前,刘海波的公司已经步入正轨,业务也拓展到了一些中型企业。

不要让自己生活太安逸,随时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这样当改变真的来临,才不会手足无措。

5.为自己而活

A

作家王朔夸主持人曾子墨说,自林徽因之后就再没有出过这么正的范儿了。曾子墨1991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一年后赴美留学。1996年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常春藤盟校),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加盟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先后在纽约、香港等地参与、完成大型企业收购及公司上市项目。2000年加盟凤凰卫视担任节目主持人。就当她的事业似乎已在世界顶峰时,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罩在我头上的光环。”

一天,我却突然开始问自己: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妈?我真的要这样过一辈子吗?

那个夏天,我突然觉得自己累了,是那种身心都很疲惫的累。激情不在了,新鲜感也不在了,我不知道这份工作还能带给我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道我真的要这样重复自己吗?

放弃,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有时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尤其是放弃这样一份众人眼中的“金领”工作和优越体面的生活方式,我也会犹豫,也会迟疑。三年的分析员生涯都熬过来了,希望就在眼前,半途而废是不是有些可惜?这毕竟是无数人想方设法希望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还值得我留恋?更何况,即便是辞职,我是不是也应该先找一份工作,不然,我将来怎么生活呢?

在厌倦、矛盾和不时的挣扎中,我的思虑就像钟摆一般,左右徘徊。

直到那天坐在飞往新加坡的飞机上,我一边喝着香槟,一边读了棉棉的《糖》。

介绍棉棉的文章说,她从来不是一个“乖孩子”。中学辍学后,她在南方流浪,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染上了毒瘾。回到上海后,在亲人的感召下,她远离毒品,开始与文字为伴。她的生活是不是让她快乐、满足,我不得而知,但是,她的文字却告诉我,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从小,我就被灌输着最主流的观念:在家要做好孩子,在学校要做好学生,开始上班了,也一定做一份最好的工作。但是,我却从未真正动脑筋去想一想,什么才算是“好”?是别人都认为好的才是“好”?还是追随自己的心声,让自己开心快乐的才是“好”?

那一刹那,我想我是在冥冥之中受到了上天的点拨。我突然大彻大悟,投资银行不过是众人眼中的一道光环,我为什么一定要牺牲自己的快乐,去点亮别人眼中的光环呢?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美国同学都会在大学毕业后去非洲、亚洲、去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做志愿者,为什么金钱、地位和稳定的生活从来都被他们不屑一顾。

毕竟,生活是属于自己的。

而后,一种从未有过的简单、轻松和愉悦笼罩了我。我就这样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的决定。

——曾子墨《墨迹》

什么才算是“好”?是别人都认为好的才是“好”?还是追随自己的心声,让自己开心快乐的才是“好”?曾子墨在追问着自己的内心。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追求成功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成功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还是自己想要的成功?怎么走自己的路,是自己的事。没有人比你自己本人更了解你自己,其他人的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可叹的事,现在有些人不大听父母的意见,知道不一定靠得住,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职业生涯评估机构上,希望职业评估机构给自己指条明路,然后奋不顾身走下去。

B

1998年,凭借一篇《杯中窥人》,书读得不好,文章却写得很好的韩寒引发了教育界与文化界大讨论。韩寒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三重门》卖了接近200万册,他却选择在高一退学。后来,他还拒绝了复旦对他发出的旁听邀请。

此后数年,他写了几本杂文集,几本小说,他又“不务正业”地去开赛车了,理由是从小就喜欢。

韩寒曾作为一种现象引起关注,2010年4月,他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榜单。在一个很多人活得遗憾连连的时代,有个像韩寒一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说自己想说的话,挺好。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也还活得不差。

虽然大多数人都愿意为自己活着,但大多数人也习惯说什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和利益阻碍了为自己而活。高中分文理的时候,有人明明更喜欢文科,但亲戚一句“男孩学什么文科”,于是报考了文科;高考填报志愿,明明喜欢的是甲专业,但听说乙专业就业前景更好,于是又填报了乙专业;明明想在二三线城市过个安逸的生活,但“北上广”的高薪又吸引着自己,说在一线城市工作也觉得有面子……若干年后才发现,自己都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感觉成功了,也似乎是别人的成功。

C

不仅仅是工作,甚至情感这样极度私人化的问题也不能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有富豪之家,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倒不在意能学到多少知识,他关注的是孩子结交的人脉。在好大学里,优秀的人很多,总有将来混出不小名堂的,只要在学生时代打下友谊的基础,将来人脉就转成了钱脉。因此教什么样的朋友,谈什么样的恋爱,都早被自己的家族安排好了。当然有些富豪之家要开明一些,他们其实给孩子施加的是另外的影响。

在欧·亨利的《财神与爱神》这篇差不多两千多字的短篇里,讲的是肥皂大王老安东尼·洛克沃尔帮他儿子小安东尼·查理德追女朋友的故事。在老安东尼的心里,钱是万能的,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会被金钱所折服,就是爱神遇到财神也要甘拜下风。

刚开始他的儿子将追女朋友不顺利的愁苦向他老爸哭诉时,老安东尼得知是因为女朋友没时间而儿子无法向他告白时,他不断地告诉他儿子钱是可以用来收买感情的,他的儿子有他的百万财产做后盾,况且自身的条件有是如此优秀,什么样的女孩子追不到手。

后来,他的儿子在接女朋友去剧场时意外出现了交通堵塞,这样让苦苦愁于没有时间告白的小安东尼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向佳人诉说衷情,最终他们两订婚了。看到这儿,似乎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好像是小安东尼的爱与诚心感动了佳人,但作者怎么可能让结局就这样不明不白,他笔锋一转,将场景带入到老安东尼的书房,出现了一个向老安东尼要钱的人物,只听他这样说道:“预算不得不超过一些。快运货车和马车大多付了五块;可是卡车和两匹马拉的车子多半要我付十块;汽车夫要十块,几辆满载的车子要二十快……不过表演您的真精彩,可不是吗……而且我们根本没有经过排练!伙计们都准时赶到,一秒钟都不差。足足两小时,堵的水泄不通……”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吧!没错,就是老安东尼,他花钱制造了一场交通堵塞,就这样,用金钱“买”来了爱情。

这样的父母还算好的,当孩子有了恋爱意向以后,再出手相助。这些年新出了一个词叫“逼婚”,一到过年过节,这个词就频频见诸于媒体。长辈一再强求孩子早点结婚,称之为“逼婚”。逼婚不仅为中国独有。

2012年,《华盛顿邮报》的杂志版曾经发过一篇长篇报道,探讨美国的“单身不易”现象。文章一开头就写了一名50多岁单身女士的遭遇。1993年,39岁的她得知母亲患脑溢血后,立即从加利福尼亚飞往纽约陪伴。已经神志不清的母亲反复地问她,“你的男朋友好吗?”这让她尴尬不已。

另一个故事来自韩国,韩国逼婚到什么程度呢?去年一家韩国交友公司Ium做了个调查,受访的29.9%的男性和27.3%的女性表示“因为家人和亲戚朋友们唠叨结婚”所以想要避开节日。

自己选择感情不是自己的事情吗?现在成了一个家族的长辈们大家共同的事。

D

在该为自己活的时候,没有能为自己活。之后想为自己活的时候,甚至有些需要借助职业咨询师的帮助,到底哪个职业更适合自己?

其实不管是职业咨询师也好,心理咨询师也好,他们起的作用,都是帮助我们成长。归根到底,问题还是需要自身来解决的,就像再优秀的健身教练健身课以及英语培训如新东方等,都无法保证你的健身或者英语学习成功一样;很多朋友的想法来自我逃避,把自身的问题抛给培训班来解决,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其实我们从常识看就能明白,短短几天的培训,怎么可能让你脱胎换骨呢,培训的作用在于,当你历经磨砺坎坷满心困惑之时,如果有优秀的指引者来“点睛”,才能有“久旱逢甘霖”之感。

6.只为成功想方法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降临到巴里的时候,我正在多伦多参加一个周末的专家研讨会。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龙卷风横扫多伦多北面的一个名叫巴里的城市。这场灾难造成多人死亡,数百万美元的财产被毁。星期天的晚上,我回家途经巴里的时候,把汽车停在路边,走到车外去看四周的破败景象。眼前一片混乱。我的目光所到之处尽是些被摧毁的房子和被颠覆的汽车。

同一天晚上,鲍伯·泰姆卜莱顿也经过这同一条公路。他也像我一样停下汽车,走出车外,看那一片断壁残垣和汽车的残骸。只不过,他的想法却与我的大为不同。鲍伯是泰利米迪亚通信技术公司——一个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拥有一连串电台的公司——的副总裁。他认为我们必须利用电台竭尽所能为这些遭受苦难的人提供帮助。

第二天晚上,我正在多伦多参加另一个专家研讨会。鲍伯·泰姆卜莱顿和泰利米迪亚的另一位副总裁鲍伯·约翰逊走进了会场,站在房间的后部。他们把他们认为必须为巴里的居民做些事情的想法告诉了大家。研讨会结束后,我们回到鲍伯的办公室。他现在是把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帮助那些在龙卷风中遭难的人们的问题上去了。

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五,他把泰利米迪亚的所有行政人员都召进了他的办公室。在一张活动挂图的顶部,他写了三个“3”。他对他的行政人员说,“从现在开始,你们愿意在三天之内用三个小时为巴里的人们筹集300万美元吗?”房间里顿时鸦雀无声。

终于,有一个人说,“泰姆卜莱顿,你疯了。我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鲍伯说,“等一下。我没有问你们我们是否能够做到或者是否应该做到。我只是问你们愿不愿意去做。”

他们全都说,“我们当然愿意。”听了这个回答,他就在那三个“3”的下面画了一个大大的“T”。他在T的一边写下“我们为什么做不到。”,然后又在T的另一边写下“我们如何去做到。”他在“我们为什么做不到”画上Ⅹ,说,“我们不用浪费时间去考虑我们为什么做不到。那没有任何价值。我们要在T的这一边把我们怎样去做到这件事的每一个主意都写下来。除非我们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否则我们就不离开这个房间。”房间里又沉寂下来。

终于,有人说,“我们可以在加拿大全境用无线电播放一个专题节目。”鲍伯说,“这是一个好主意,”然后就把它写了下来。他还没有写完,就有人说,“我们不可能在加拿大全境播放一个专题节目。我们的电台频率没有覆盖整个加拿大。”他说的非常正确,这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障碍。他们只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拥有电台。

泰姆卜莱顿回答道,“那是‘我们如何去做到’的一个主意。我们先暂时把它放在这里。”不过,因为各个电台之间不能够协调一致,甚至互相攻击,因此,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突然,有一个人说,“我们可以让哈维·柯克和劳埃德·罗宾逊——加拿大广播公司里最有名气的人物——来主持这个专题节目。”这真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建议。

那天是星期五。到了下个星期二,他们就成功联络了多家电台,并策划了一个多家电台联合广播行动。在全加拿大,共有50家电台同意参与这个专题节目的联合广播。而且,果然是哈维·柯克和劳埃德·罗宾逊主持了这个节目。他们在三个工作日内的三个小时里成功的筹集到了三百万美元!只要巴里的人们能够得到这笔钱,功劳归谁都无所谓。

你瞧,如果你把精力全部集中到“你怎样去做到”而不是“你为什么做不到”上面去,情形会完全不同——你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李荷卿编译)

很多人想去改变,也设计了若干方案准备去挑战人生,但自己在谋划的事情到底有多大胜算是不好说的。因为任何一项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难免遭遇失败。于是很多人盘算了再盘算,思考了再思考,总想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后,有了十足把握再去行动,当然有可能那时黄瓜菜都凉了。

纵观成功人士的奋斗史,其实就是一段不断用方法来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历史。最终胜利的人就是那些主动寻找方法的人。同样的问题摆在众人的面前,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是成功者的“特征”,而失败者要么茫然四顾,手足无措;要么一味地蛮干,既费马达又费电。

乔治·巴顿是二战时美国著名的军事统帅。1942年,他被任命为第2军军长,了解到部队新兵多且活力不足后,他决定要尽快提拔一批新军官,以鼓舞、激励众将士。

那天,经过层层选拔的8位候选人集中到操场上,个个胸有成竹,意气风发。巴顿叼着根烟走过去,漫不经心地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你们现在就给我去办。”交代完任务,他便自行离开了,没给其他人留下任何的询问时间。

巴顿悄悄地来到仓库的窗户边,静静观望着外面。那8位候选人扛着锹和镐来到指定地点,他们没挖一会儿功夫就停下来,开始议论巴顿为何要布置挖这么浅的战壕?有人指责说6英寸的战壕还不够作火炮掩体,有人批评这样的坑要么太冷要么太热根本不适用,有人则抱怨马上当军官了哪里还用得着干这种粗活……有个红鼻子小伙子一直在旁边听着,终于忍不住插话说:“那老家伙要用战壕来做什么与我们何干?还是尽快动手,把它挖好了早些离开这里吧!”

3天后,那个红鼻子小伙成了唯一被提拔的人。巴顿给其他候选人的解释是:“你们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都很高,可惜上级只准我配一个作战参谋,所以你们得再等以后的机会了。1000条理由不如1个行动,我最终选了那个不懂得找理由,只会严格执行我命令的人。”(张长平)

我们来看巴顿将军的选人,就可以看出他讨厌只图嘴皮子痛苦的人,重视那些能够行动的人。这其实也是绝大多数成功人能够成功的原因,着手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让这个念头一直保存在自己的脑海中睡大觉。

当我们决定开始并着手行动的时候,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跨过去了,之后要做的就是朝对的方向坚持。

起初,肯德基公司派一位执行董事来中国考察市场。他来到北京街头,看到川流不息地人穿着都不怎么讲究,就报告说,炸鸡在中国有消费者,但是无利可图,因为中国消费水平低,想吃的人多,但是掏钱的人少。由于他没有进一步进行相关信息的收据整理,仅凭直觉感觉、经验做出预测,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为由降职处分。

接着公司又派另一位执行董事来考察。这位先生在北京的几个街道上用秒表测出行人流量,然后请500位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品尝样品,并详细询问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店堂设计等方面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对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及北京的鸡饲料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过总体分析,得出结论:肯德基打入中国北京市场,每只鸡虽然是微利,但是消费群巨大,仍然能赢利。

果然,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店开张不到300天,就盈利高达250多万元。

如果我们认准了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就要立即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废品,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