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20312900000005

第5章 藏族人的住所

藏区地形复杂多样,有地势峻峭的山谷峡谷,也有地势平缓的草原。地理位置不同,决定了当地的藏族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藏区居住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定居与游牧。

定居

早在古时,藏族先民就建立了可居住的房屋,《新唐书·吐善传》言:“屋皆平七,高至数丈。”指的即是当时的藏族建筑。

西藏的建筑艺术经过千年的实践积累,已发展出一条符合藏区自然环境和生活实际且外形美观的建筑技巧,在设计规划、平面布局、面积大小、结构混合、立体造型、层数高低等方面,已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建筑体系,并世代相传。

楼房

雪域高原气候寒冷、干燥、风沙大。为了保暖避风沙,住宅一般选择在背风向阳处,门窗大都开向东南,楼房的西北面和底层不开窗,以避西北风。屋基一般选择在离耕地较近但不占熟地、靠近水源、温暖向阳、不易遭洪水灾害之地。以独户分级形式毗连住宅群建造。

兴建住宅一般要经过占卜、选址、择日。决定好房屋的地基和方向后,不用图纸,而是根据建筑面积、建筑层数与木匠、砌石墙或筑泥墙师商议用材和具体施工事宜。有趣的是,在修建房屋时,工匠不用制作施工图纸,而是根据传统标准已有“腹稿”。在具体施工时,工匠或建筑人员共同遵照习惯的度量标准模式作为准则进行施工。尽管这些度量标准很原始,且不精确,但修建出来的房屋却能达到相当牢固、完整和美观实用的完美水准。

环境较为潮湿的地区会建造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楼房,一般底层用于圈养牲畜以及贮藏燃料等,上面用于居住。环境较为干燥的地区,一般只建造一层民居。

碉楼

碉楼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用来做哨所的碉堡,是古时候建筑的遗存,另一种是民居,采用了碉堡的形式。

碉楼大部分建造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的石头。碉楼巍峨高耸,易守难攻,窗户极小,基本上为透气的气孔,这些气孔在打仗的时候可当作射击孔。

民居碉楼色彩朴素,只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青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绚丽,风格粗犷而凝重。因高原山势起伏险峻,施工的困难,碉楼的占地面积较小,转而向上发展空间,整体造型与藏香中的塔香有几分相像。

木房

居住在林区的藏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以木头建造房屋。虽然不同地区的藏族居民在生活上有着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藏族人的生活内容基本一致,所以木房的居室结构与楼房的居室结构大同小异,但木房同楼房相比,防震能力更强。

以闻名的道孚民居为例,道孚民居的建筑学名为井干式(又称木楞子建筑),一般为二至三层,高约5~8米。建造房屋的时候,以一整个圆木做道孚民居的整体骨架,房屋的前面及侧面用圆木对劈,两头相互咬和,剖面为内壁。这几乎就是一个结实不容易散架的巨型木盒,一旦发生了地震,房屋不会散架,从而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不过如今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大规模使用木材的房屋不再建造。

游牧

游牧地区的人们一直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常年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迁徙,相应地,牧民就有两种住所——夏牧场中使用的帐篷和冬牧场中建造的住宅。

在夏牧场,牧人会根据水草的情况随时搬家走动,所以夏牧场中多使用帐篷。帐篷由蓬布、横杆、撑杆和橛子组成。传统的帐篷有两种,一种是黑帐篷,一种是白帐篷。黑帐篷主要由牦牛绒制成,将采集来的牦牛毛经过加工编织成线绳,然后再编织成帐篷。黑帐篷编织的纹路并不细密,却能阻挡落下的雨滴。蓬顶有天窗,便于透气和采光,天窗上有遮盖布,在雨天或者是大风天,需要将布块盖下,防止雨水和冷风侵袭。

白帐篷是由布料缝制而成,传统的白帐篷比黑帐篷略小,但如今,随着帐篷制造业的兴起,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的帐篷,极大地丰富了帐篷的种类。如今在赛马节等热闹繁华的节日上,民众会携带传统的小型白帐篷参加节日,这时草原上的白帐篷犹如星星点点,成为一道具有藏族特色的壮阔景观。

虽然草原广袤,但帐篷也不是随意搭建的。牧民对选址有着严格的标准,例如要选“东如开放、南像堆积、西如屏障、北像垂帘”的地方,或者是要选“靠山高低适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此外选好地址之后,搭建帐篷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帐门的方向,帐门朝东——这是遵循祖先传下来的习俗惯例。

进入冬季,藏区气候更为恶劣,在冬天放牧时尤其需要做好保暖,而单薄的帐篷不足以抵御高原的严寒,所以冬牧场一般为定居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