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白桦林
20263800000025

第25章 协同作战破“绞杀”

中、朝军队经过五次战役,把美“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打退到了“三八线”附近。1951年7月,双方开始进行了停战谈判。美军总司令李奇微要求其空军在谈判期间,充分发挥空军威力,凭借空中优势对中、朝方面施加压力。在其地面部队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又乘朝鲜发生洪水灾害,以其空军对志愿军发动了以分割前线与后方、切断运输线为目的的大规模的“绞杀战”,亦称“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

当时,在朝美国空中兵力已增至19个联队,作战飞机1400余架。志愿军空军为配合地面部队进行反绞杀战,采取“逐步前进,轮番作战”办法,先后以9个歼击航空兵师和2个轰炸航空兵师的部分部队参战。在苏联空军的帮助下,与美大机群展开了激烈空战。至冬季后,反“绞杀战”进入最紧张时期,美空军加强了对新安州周围地区的轰炸,志愿军空军与高射炮兵配合,在安州、定州、博川、价川、顺川地区,连续进行了双方200至300架飞机的大规模激烈空战。美国空军连续受挫,其空中优势受到削弱,战斗轰炸机被迫退到平壤以南活动,新义州至平壤和熙川至平壤两条铁路干线昼夜都能通行。至1952年5月,志愿军空军击落美机123架,击伤43架,已夺取并保持清川江以北重要地区的制空权,与志愿军防空部队、地面部队相配合,粉碎了美空军的空中“绞杀战”计划。

郭山川位于平壤北250公里处,这里是一个“里”的所在地,实际是一个较大的村庄。地形:东面和北面是山区,南为丘林地带,西临黄海。住在这一带的朝鲜百姓,凭其勤劳的双手在山脚、沟旁、海边开拓出连片的稻田。6月已临盛夏季节,山上树木繁茂,平地芳草绿装,大河小溪淙淙涌流,注入块块稻田,翠绿的秧苗显得格外清爽宜人。若不受战争的摧残,这是个山峦起伏、青翠叠嶂、靠山临海、水秀稻香的好地方。穿过郭山川有新义州至平壤的铁路和公路两座桥梁,铁路桥长1千多米。公路桥长800米左右,两桥相距500米。这两条交通干线是贯通朝鲜南北的交通命脉,也是我志愿军依赖的补给线、生命线。所以保障这两座桥的安全十分重要。

我志愿军六0四炮团为了保卫后方运输线,破坏美军的“绞杀战”被部署在这里。其具体位置为:团指在南端里西山,一连在南端里南山,二连在车站西北高地,三连在插窜里、四连在严庄里北高地。六0四团进入阵地之前,郭山川桥已被敌轰炸过多次,桥体、路面多处曾被破坏,道路两侧的山坡平地搞不清捱过多少枚炸弹,受过多少次攻击,到处是弹痕累累。据当地老乡介绍,美国飞机经常来轰炸破坏,仅以两桥附近,志愿军工兵部队排除的未爆炸弹已有数十枚之多。桥、路每次受损后,工兵部队和当地人民群众都及时进行了抢修,勉强维持了路、桥的通车状态。如果汛期来临,路桥面临洪水冲毁和敌机不断破坏双从打击,志愿军工兵就很难保证这里的路、桥通车了。六0四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6月9日凌晨在郭山川进入阵地,上级命令该团不得擅自射击,不得暴露目标。9、10两日,天空晴朗,不时有美机B-26、F-86过航侦察,但敌机未攻,志愿军也未动。美军是为B-29重型轰炸机大规模轰炸开路做准备,中国志愿军同时也在悄悄地为彻底歼灭敌B-29轰炸机作着精心准备……

为了打好这一仗,团政委范振声、副团长李忠云深入连队作动员,要求全体干部战士树立打胜仗的信心和勇气,克服麻痹轻敌思想,千方百计把打仗的事想细做实。还认真检查了各连的战斗准备情况。领导决心大,连队战斗情绪高。六0四团各连上下不分白天晚上,除伪装阵地、抢修工事和拟定作战方案外,还和探照灯连隐蔽地协同训练,并抽出部分人员,构筑了迷惑敌人的假阵地。

师为六0四团配备的探照灯四二一团六连,共有9部灯,其中有3部雷达灯,灯连训练有素,技术精湛,老兵多有战斗经验。他们与六0四团一连同时进入阵地,经短暂合练,灯、炮协同默契,以灯带炮,大大增强了炮连夜间射击的主动性、准确性。尤其雷达灯能较远距离捕住目标,在雷达灯的带动下,使炮兵连队在夜暗条件下有了眼睛,火炮指挥仪协同跟踪有了导向,为求出准确稳定的射击诸元、完成射击准备赢得时间。在探照灯的保证下,必能极大地发挥火炮的作用。

由于苏军航空兵九师在郭山川空域与美机有过多次交火,对这一带的空域,地形比较熟悉,空联司和炮司决定在郭山川空域来一场空、炮协同作战,空、炮协同作战目的明确,方法简单,实际就是以空军为主,要求六0四团配合,同时熟悉我机信号。六0四团此前常常看见我方飞机在空中与敌机交战,但他们与我方飞机协同作战这还是前所未有的事。

6月10日下午,六0四团各炮连都提前开饭,7点钟部队就休息了。两天一宿构筑阵地、搞伪装,部队很疲劳,说是睡觉,实际就是和衣就地而卧,即使是这样,不少战士早已鼾声如雷,进入甜蜜的梦乡。这天的夜晚,月光明媚,繁星点点,是个少有的晴空夜晚。晚9点整,团指通报敌机活动情况,未等团指下令,一连已进入阵地,待团命令进入一等时,一连战士早就严阵以待,守候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了,指挥员、观察员都密切注视着南和东南方向。晚10点20分,在身弥岛方向发现敌B-29轰炸机航向郭山川,阵地立刻鸦雀无声,人人悄然密切注视着静静的夜空。电话听筒里,不断放着团指从空军传来的空情通报,这时人人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就怕错漏了敌情。猛然间,听到灯连“开灯”的命令,瞬间三根强劲的雷达灯光柱像长长的利剑,刺破了平静的夜空,三根光柱的交汇点,稳稳的卡住敌B-29轰炸机。当时测得距离是24000米,被照中的敌机,左拐右偏想甩脱灯光,但敌机就像进了网的鱼,岂能逃脱。一时间灯连跟踪灯全部打开,天空交相辉映,如同白昼,把敌机照得通明透亮,顿时全团火炮喷发出强烈的火光,震颤着郭山川地面,火炮轰鸣,齐射一个接着一个,空中炮弹爆炸的烟幕包围着敌机。这时阵地观察员、测高机手报告:“连长,命中了,命中了”。连长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命令他们:“继续射击,不准瞎喊!”,这时B-29机已完全失去了平衡,急剧坠落,苏军的一架米格15临空而过,又接着向B-29发射了数发炮弹,剎那,庞大的B-29在空中发出一团强烈火光,继而又传来一声巨响,飞机残骸伴着人员遗尸漂撒在郭山川桥的东南侧山坡上。

时隔2分钟,六0四团指从空军方面获悉还有B-29轰炸机向郭山川上空飞临,遂立即命令部队要坚守岗位,注意东南方向即将出现的后续目标,各连要严密监视,发现目标及时报告。实际上,炮连阵地根本就没有人离岗离位,因打掉了B-29,战士们胜利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尤其打个敌机“空中开花”,这是战士们从没见过的现象,战士们高兴得个个谈论不休,有的人提出要去抓俘虏,有的人要去拣残骸,阵地上的情绪激动得要沸腾了。但空情还在继续,当战士们又听到开灯搜捕目标的命令时,他们马上自动神速地又站到了自己的位置。此时又是3支灯光射向远空,灯光微微摆动,突然目标又出现在灯光的交汇焦点上。转瞬间炮连也捕到了目标。这时为了能可靠命中敌机,一连把射击距离压缩到8000米开火。几个齐射过后,射出炮弹的炸点,都出现在了敌机周围空域。到了第4个齐射后,敌机的高度已急剧下降到了3000米,随着炮连接二连三的发射,无数炸点闪光紧紧包围住了敌机,只看到空中一股耀眼的火花一闪,一声如闷雷贯耳一样的剧响。啊!又是一架敌机“空中开花”,两架B-29的命运下场相同,都是命丧黄泉,碎尸郭山川。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我军打掉了敌人两架B-29。阵地上人人笑逐颜开,欣喜若狂。虽然战士们很紧张,很疲劳,但与胜利相比,疲劳早就被忘到脑后了。不少的“小诸葛”私下议论说:敌人碰了硬钉子一定会改变手段,又得耍新花招,最起码不会硬碰硬的顶烟上。一连对阵地进行了清理整顿,阵地再次恢复了平静。晚11点20分,李副团长在电话中通知:据可靠情报,今夜还有大批的敌B-29在活动,各连要充分做好打大仗的准备,不能因胜利而麻痹,失掉警惕,要立即补充弹药,准备再战。顿时阵地上又悄然进入了战斗准备状态。炮排长许云和说:“敌人绝不甘心失败,肯定寻机报复。我们要认真对待,绝不让敌人钻空子。”到了深夜0时,灯连捕捉到第二批目标。敌B-29仍旧依其固定航线进入,一连仍然在8000米的距离上射击,当一连在发射第三个齐射时,已经发现B-29机翼下,喷出熊熊火焰,显然敌机已经被击中,在带伤飞行。这时团指又下达命令停止射击,苏军歼击机再次进入空域,在我炮兵停止射击的瞬间,苏军的米格15歼击机,成串的炮弹射向敌机,瞬时敌B-29像被什么东西撕裂一般,机身、机翼各向西东,很快坠落在郭山桥的两侧。零时过后,天空中生成了大块云团,探照灯连续照射已受到了云彩的影响。在无灯光保障的情况下,炮连则成了夜盲眼,两眼迷黑,无法瞄准。各炮连对后续出现的目标,只能利用射表实施拦阻射击。一连拦阻射击只打了3个齐射,看看效果不好,便主动停止了射击。这样一连只能在炮位上停歇待命。到了0点30分钟,团指通报敌情消失……

郭山川空域的联合歼灭战,历时两个半小时,敌人飞来了5批12架B-29重型轰炸机,轰炸郭山川桥。每批都为双机编队,其间隔700米左右,批与批相隔1到10分钟不等,基本是固定航线,采取波次进入,重叠式轰炸,以求彻底摧毁目标。但敌人的企图未能实现,在我空、炮、灯的密切协作下,我军一举击落敌B-29飞机3架,击伤2架。敌机投掷炸弹190多枚,直接命中桥梁4枚,命中路面11枚,但敌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架飞机的乘员是13名,这样就有近40名机组人员丧生。机毁人亡的下场是悲惨的。其残骸碎片,覆盖了足有3平方公里的地面。11日白天、数千名朝鲜群众扑向敌机残骸现场,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苏军空九师的领导这天专程从丹东赶到郭山川,察看了歼敌现场。还专门来到炮连阵地,伸出拇指夸赞说:“哈老少”(好)、“奥庆哈老少”(很好),祝贺志愿军炮兵打了大胜仗。

当然,这次战斗的胜利也少不了幕后英雄-志愿军空军侦听台的功劳,正是他们提供了准确的敌机情报,才保证了这次苏空军与我高炮部队联合作战的胜利。但是由于保密的原因,这些内情并不会向那些参战的广大志愿军战士们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