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第3册)
20240500000018

第18章 苏洵卷(18)

(18)势:情势形态。

(19)岌然决无阿附意:岌然,高耸的样子。阿,曲从迎合。附,依附。

老翁井铭

丁酉岁,余卜葬(1)亡妻,得武阳安镇之山。山之所从来甚高大壮伟,其末分而为两股,回转环抱。有泉坌然(2)出于两山之间而北附右股之下,畜(3)为大井,可以日饮百余家。卜者曰吉,是其葬书为神之居。盖水之行常与山俱,山止而泉冽,则山之精气势力,自远而至者,皆畜于此而不去,是以可葬无害。他日乃问泉旁之民,皆曰是为老翁井。问其所以为名之由,曰:“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天地开霁(4),则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就之则隐而入于泉,莫可见。”盖其相传以为如此者久矣。因为作亭于其上,又甃石以御水潦之暴,而往往优游其间,酌泉而饮之,以庶几得见所谓老翁者,以知其信否。然余又闵其老于荒榛岩石之间,千岁而莫知也,今乃始遇我而后得传于无穷。遂为铭曰:

山起东北,翼为南西。涓涓斯泉,坌溢以弥。敛以为井,可饮万夫。汲者告吾,有叟于斯。里无斯人,将此谓谁。山空寂寥,或啸而嬉。更千万年,自洁自好。谁其知之,乃讫遇我。惟我与尔,将遂不泯。无溢无竭,以永千祀。(5)

【注释】

(1)卜葬:入葬前先占卜,看坟地风水如何。

(2)坌然:水多聚积的样子。

(3)畜:通“蓄”。

(4)霁:雨雪停止,云雾散,天放晴。

(5)千祀:千年。祀,年。

仲兄字文甫说(1)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日(2):“涣其群,元吉。”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3)。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4),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5)?”洵曰:“唯。”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6)?”

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7)?油然而行,渊然而留(8),渟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9)。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10),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11),纡余逶蛇,蜿蜒沦涟(12),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13),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涌,号怒相轧(14),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15),横流逆折,渍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16),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17)?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18)。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19)。故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20);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21)。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22)。

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23);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24)。呜呼!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

【注释】

(1)仲兄字文甫说:此文约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旧时兄弟排行常以伯、仲、叔、季为序,仲兄即二哥苏涣。苏涣字公群,晚年苏洵为之改字文甫。

(2)《易》:书名。亦称《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卜筮书。作为经的内容有六十四卦,每卦首列卦形,次列卦名,然后是卦辞。卦辞后则为爻辞。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著作。

(3)混一:统一。

(4)他日:别的一天。

(5)子可无为我易之:您可不可以给我换一个字?

(6)唯:应答声。既而:犹不久。如何:怎么样?

(7)尝:曾经。夫:那。

(8)油然:舒缓貌。渊然:深邃貌。

(9)渟洄汪洋句:水面平静,宽广无边,满溢而向上浮动的,是水,而风确实将水吹起。

(10)这句的意思是:它在飘荡,没有形状,它在飘动,从远方而来。

(11)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风和水在湖泽的岸边相遇。

(12)纡余逶蛇句:水势迂回曲折,水波蜿蜒起伏。

(13)疾而如驰句:急促如骏马奔腾,缓慢如人在徘徊,彼此退让,旋转回避,互相注视,不肯向前。

(14)汩乎顺流至乎沧海句:水势湍急,顺流而下,到达大海之滨,波澜壮阔,浪涛汹涌,风水怒号,相互倾轧。

(15)交横绸缪句:纵横交错,彼此缠绕,在空无中恣意放纵,在无际中翻滚摇动。

(16)这句的意思是:奔腾时像火焰,跳动时像白鹭,腾跃时像鲤鱼。

(17)这句的意思是:然而风和水这两种东西,那对文章有什么要求呢?

(18)无意乎相求句:没有意思互相要求这样,没有约定而相遇,文章就产生出来了。

(19)这句的意思是:风和水这两样东西,不能作文章,然而不能不作出文章,事物互相支配而文章就产生在它们中间。

(20)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句:现在那玉石,不是不温润柔美,然而不能作为文章。

(21)刻镂:雕刻。组绣:华丽的丝绣服饰。文:文采。自然:天然;非人为的。

(22)无营:没有经营。而已: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犹罢了。

(23)不得已: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24)口实:原指口中之物,引申为谈话资料。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1),皆有职乎车(2),而轼(3)独若无所为者。虽然(4),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5)。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6),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7)焉。虽然,车仆马毙(8),而患不及辙(9),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10)矣。

【注释】

(1)轮辐盖轸:辐,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车辋的一条直棍儿。盖,车盖,车上的篷子。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

(2)皆有职乎车:它们对于车来说,都各有各的用处。职,职责,这里是作用,用处。乎,于。

(3)轼:车前的横木,即伏手板。其形如半框,有三面。古人用手扶按板上,表示敬意。

(4)虽然:既然如此,那么。

(5)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我担心你不注意外表的修饰啊!惧,怕,这里是担心。汝,你。

(6)莫不由辙:没有不经由轨道的。由,经。辙,车轮碾过的痕迹。引申为轨道。

(7)与:通“预”,干预参预,在其中。

(8)车仆马毙:车子翻了,马死了。仆,向前跌倒,这里是指车子翻倒。

(9)患不及辙:祸患在于车子不到轨道上行驶。患,灾祸。及,至、到。

(10)免:勉励。

祭亡妻文

呜呼!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1)。我徂(2)京师,不远当还。嗟子之去,曾不须臾。子去不返,我怀永哀。反复求思,意子复回。人亦有言,死生短长,苟皆不欲,尔避准当?我独悲子,生逢百殃。有子六人,今谁在堂?唯轼与辙,仅存不亡。咻呴(3)抚摩,既冠既昏(4)。教以学问,畏其无闻。昼夜孜孜,孰知子勤?提携东去,出门迟迟。今往不捷(5),后何以归?二子告我:母氏劳苦。今不汲汲(6),奈后将悔。大寒酷热,崎岖在外。亦既荐名,试于南宫。文字炜炜,叹惊群公。二子喜跃,我知母心。非官实好,要以文称。我今西归,有以借口。故乡千里,期母寿考。归来空堂,哭不见人。伤心故物,感涕殷勤。嗟予老矣,四海一身。自子之逝,内失良朋。孤居终日,有过谁箴(7)?昔予少年,游荡不学。予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感叹折节(8),以至今日。呜呼死矣,不可再得!安镇之乡,里名可龙。隶武阳县,在州北东。有蟠(9)其丘,惟子之坟。凿为二室,期与子同。骨肉归土,魂无不之。我归旧庐,无不改移。魂兮未泯(10),不日来归。

【注释】

(1)先:先去世。

(2)徂:往。

(3)咻呴:抚慰的声音。

(4)昏:通“婚”,成婚。

(5)捷:获胜,指科考中第。

(6)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7)箴:规劝。

(8)折节:克制自己,改变过去所为所尚。

(9)蟠:弯曲。

(10)未泯:没有泯灭。

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1)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2)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3);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4),甚狎(5)。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6),守官四方,不相闻(7)。吾日益壮大(8),乃能感悔(9),摧折复学(10)。又数年,游京师(11),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12)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13)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14),而昌言官两制(15),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16),建大旆(17),从骑(18)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19)。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20)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21)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22),终夜有声,从者怛然(23)失色。及时,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24)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恻(25)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26)。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27),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28)!请以为赠。

【注释】

(1)昌言:指石昌言,四川眉州人,是苏洵的老乡和朋友。

(2)府君:原指太守,后来用于子孙对其父祖的尊称。这里指苏洵的父亲苏序。

(3)啖我:给我吃。

(4)亲戚:苏、石两家是亲戚。苏序的幼女嫁给石扬言为妻。扬言、扬休是兄弟俩。

(5)狎:亲近。

(6)及第第四人:考中进士第四名。

(7)不相闻:互不通音讯。

(8)日:一天天。

(9)感悔:感慨悔恨。

(10)摧折复学:意思是改变以前废学的行为,又重新致力于学。摧折,即“折节”,改变平时的志向和行为。

(11)游京师:宋仁宗庆历五六年(1046、1047),苏洵第一次游京师。

(12)劳苦:慰劳。

(13)中:中心。

(14)又来京师:指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第二次游京师。距上次游京师已十二三年了。

(15)两制:官名。

(16)虏:敌虏,对敌方的蔑称。另本“虏”后有“庭”字。

(17)旆:旗。

(18)从骑:随从的马队。

(19)慨然:慷慨愤激的样子。

(20)折冲:折退敌方的战车,意思是抵御敌人。引申为外交谈判,指言辞上的斗争。

(21)介马,带甲的马。

(22)剑槊相摩:剑和长矛两种武器相撞击。槊,古代兵器,长矛。

(23)怛然:惊恐的样子。

(24)中国:中原地区。

(25)恻:凄怆、伤痛。

(26)失辞:失言。

(27)今之匈奴:指契丹。《旧五代史·外国传》:“契丹者,匈奴之种也。”

(28)况于夷狄:何况对于夷狄呢!况,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