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香港文学史
20239800000018

第18章 香港小说(7)

到了《神雕侠侣》,金庸对于正统的儒家传统有所偏离,假如说,郭靖是一个合规合矩的英雄,那么,杨过则是一个反叛的英雄。与郭靖相比,侠途和情路都没有那么顺当自然,杨过从小就有点狡诈,介乎正邪之间,他与师傅小龙女相恋,就更为大逆不道,遭到旁人的指责;再加上他天性佻达不羁,风流潇洒,很容易被人误会成品行不端的人。实则上,金庸在杨过身上,写出了一种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顺其自然,至情至性。郭靖有如神灵,白璧无瑕,一言一行,无不合圣贤规范,最后为襄阳之守而殉难,鞠躬尽瘁,死后而已;杨过有情有欲,最后在华山之巅与众人告别,归隐山林。

稍后的《侠客行》已出现全新的质素,表示着金庸对于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体验,又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已越来越缺乏“侠客”所应具备的“英雄气概”,他连名字都没有,一会儿被人称作“狗杂种”,一会儿又被人称作另一个人“石中玉”,一直到小说结尾,“他”到底是谁,似乎仍是悬疑。

其实,他到底是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世间的一切,不正是这样似真似幻难以捉摸吗?这个形象折射出金庸本身思想的光芒,并显示出金庸日后趋于佛教并不是偶然的(据金庸自己说,他写此小说时并没有接触到佛经),是源于他自己生命内在的探寻与追索。

外在的名实际上可有可无,是流动的,变化的,是一种幻象而已。不变的是“道”,是之所以如此的“究竟”,是“自我”的本质。小说中这个丧失了身份的人恰恰是一个把握到了自我形质的人,一个心无挂碍,与天地相通的入。他与尘俗的世间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他是质朴的,简单的,不识文字,也不识礼仪,更不通世态人情。他的心是敞开的,不设防的。他的是非标准是原初的,是基于最基本的人性,他仿佛浑浑噩噩,又仿佛痴痴呆呆,然而却是纯真的人。正是这样一个“忘我”,“无我”的人,因为“无所求”,最后才获得了最高的武功,还有人生的真谛。

《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小说,也是武侠小说中至为奇特的一部。它的主人公完全不会武功,而且也不是什么侠义的英雄,只是一个亦正亦邪的顽童。以书名推测,这部小说的主题似乎与家国兴亡有关,“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问鼎中原的“鼎”,还有东北的鹿鼎山,埋葬着关乎大清国运的龙脉。事实上正是如此,除了主人公韦小宝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拼命、厮杀,或为了皇权,或为了复兴明室,或为了龙脉宝藏,或为了报仇雪恨,等等,然而,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结局是被奸人暗算致死,大汉奸吴三桂处心积虑,经营多年,仍被康熙剿灭,神龙教教主洪安通最终众叛亲离,在疯狂中死去,康熙雄才大略,似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过得也并不怎么痛快;还有九难、沐王府众英雄、李自成等人的遭遇,都是哀多乐少。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到后来只是一场空。历史的神圣光泽,人世的庄严外表,在《鹿鼎记》中遭到了彻底的解构。

《鹿鼎记》写的基本上是史实,只不过加了一个虚构的韦小宝;书中的大多数事件都基于真实的历史,如康熙谋杀鏊拜、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虚构的韦小宝参与真实的历史,反映了金庸观察历史的一种独特角度。由于韦小宝的参与,积淀在历史记述之下的“真相”,——显现。究其实,历史只不过是一连串的闹剧,支撑着情节发展的可能只是一刹那的心理波动或某个人的一时冲动。

《鹿鼎记》对于历史,对于人世,充满了讽刺,也充满了洞察和怀疑,似乎是一部厌世的书,或者说,是一部看透了人生的书。书中的主角韦小宝颇耐人寻味。他是一个妓女的儿子,不知道父亲为谁;他丝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根本就是文盲,唯一的文化熏陶来自民间的戏曲与说书,所以,有入说这是一个“反文化”的典型,他的遭遇与其他武侠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也是不断遇到高人,秘籍,但有一个根本性差异,那就是,韦小宝虽有陈近南、九难这样的顶尖的师父,却一点武功也没学会,只学会了九难教给他的“神行百变”,一种逃之夭夭的功夫。他时遇惊险,化解不是凭借武功,而是靠一张嘴,一串计谋,还有一点运气。

更让人惊异的是,他小小年纪,却成为康熙的心腹大臣,又是康熙死对头天地会的香主,还在神龙教中混了个白龙使当当。在各种势力的争战中,他游刃有余,八面玲珑。他到底是无赖?还是天才?他有浓重的流氓习气,在官场也同流合污,但他似乎又非常讲义气;他在做各种勾当的时候,对各种勾当似乎又看得十分明白。因此,有人认为韦小宝这个形象,体现一种“化境”,完全超越了善恶的区分,是非的桎梏,无为而无不为,什么都无所谓,也什么都有所谓。而金庸自己则提到,他的目的是希望把韦小宝写得现实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中国人性格中好的和坏的一面,有一些自省的意义。这令人想起鲁迅写阿Q,目的也是要画出“国人的灵魂”,韦小宝与阿Q,都带有喜剧性,都触及到中国文化的内核。

除了上述几部作品外,金庸其他的作品也都各有特点,这是他与一般武侠小说家的重大区别:摆脱了复制化、程式化的写作陷阱,每一部作品都是新的突破,都具备强烈的原创精神。说金庸的小说每一部都是优秀之作,并不为过。例如,《天龙八部》被很多人认为是金作中最好的一部,陈世骧教授曾称许这部小说“实一悲天悯人之作也”,并“以为其精英之出,可与元剧之异军突起相比”。而也有许多人把《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或《笑傲江湖》、《鹿鼎记》看作是金庸最好的小说。那么多部不同的作品被不同的人视作“最好”,正好从侧面印证了金庸的小说每一部都有不同凡响之处。

金庸作品从60年代起风靡海外,并受到海外少数学者的激赏,但到80年代以后,才真正影响大陆、台湾的图书市场及文学界,乃至文化界。严家炎教授将这种影响概括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金庸小说迫使大陆文学界重新思考“雅”“俗”文学的定位,传统的雅俗之间的界限、壁垒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已经很少有人将金庸只看作是“通俗小说家”,而是将他与鲁迅、老舍等现代文学大师相提并论。在20世纪的中国,金庸可能是受到赞誉最多的作家,也是读者最多的作家,更是真正突破了“雅”“俗”界限的作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会愈加发现金庸作品的意义。

梁羽生的新武侠小说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2年生于广西蒙山县。从小浸淫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中,尤其爱好作诗填词,有“少年词人”之称。1945年他考入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却去了香港,在《大公报》当编辑。1953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撰写了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开创“新武侠小说”先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写到80年代才退出“武林”。

梁羽生总共出版了35部武侠小说,大约一千多万宇,其中《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都是广受欢迎的代表性作品。梁羽生很重视武侠小说的教化功能,“顾名思义,标明是武侠小说,有武有侠。我认为,武是一种手段,侠是一个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那么,什么叫作侠?这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我的看法是,侠就是正义的行为。什么叫作正义的行为呢?也有很多很多的看法,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正义的行为。”(梁羽生《从文艺观点看武侠小说》)梁羽生的小说特别强调“家国意识”。他大多数小说的背景都处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作为一名侠客,他首先要承担的是拯救国家的责任,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这些侠客们总是风尘仆仆,东奔西走,或组织义军,或劫取皇帝的贡物,或深入敌人的都城,刺取情报。例如,张丹枫看穿父辈为一家一姓争天下不惜借助瓦剌的做法,以为这样是违反百姓利益的。在内忧外患的深重危机下,他凭着一身惊人武艺和滔滔辩才,肩负国家民族重任,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间,屡建奇功。这些侠客崇拜的人物是岳飞这样的英雄,在有关宋代的几部小说如《武林天骄》、《联剑风云录》,《鸣镝风云录》中,幕后的大侠都是岳飞。正是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无形地鼓励着那些活着的侠客前仆后继,为收复失地、重扬国威而奋斗。岳飞的《满江红》成为这些作品的主旋律,起伏在每个人的内心,北望中原,壮志昂扬。

然而,梁羽生毕竟受过近代思想的熏陶,他并没有如历史上的岳飞那样,对于皇帝无条件地臣服。在梁羽生作品中,侠客的家国意识丝毫没有对于当朝政权的认同,他们所要捍卫、所在挽救的,乃是人民的国家,群众的国家,而非皇帝的国家,或权臣的国家。在梁羽生看来,真正的侠客是不会与官府合作的,他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根据是否为官府做事而对别人做出判断,如果为官府做事,就是“鹰爪孙”,如果没有为官府做事,就可能是“侠义道”中人。这是民间的是非标准,将官府与江湖视作二元对立的双方:官府是贪婪的、阴险的,如现代人所说的政治是肮脏的;而江湖则是质朴的,健康的,富有人情味的。

梁羽生似乎没有写过一个好的官吏,也没有写过一个做官的侠客,官府总是阴森森的,而且,更为令人痛心的是,总是卖国求荣。执掌政权的人不珍惜自己的国家,反而是普通的百姓和江湖侠士,偶尔也有岳飞这样的忠臣,为国家的命运耗尽心血。

根据自己理解的侠义原则,梁羽生将正邪、好坏区分得相当清楚。写正面人物时,不允许出现有损于形象的描写。例如,他曾谈到《塞外奇侠传》的写作:“我在书中把这一段写成飞红巾的初恋,是幼稚的。叛徒押不卢被压到最配角的地位。最后女英雄短剑刃叛徒,大是大非,一清二楚。人物形象就站高了许多。”另一位女孩子任红绡一听说恋人是金国的贵族,立即斩断情丝,毫不留恋。这种塑造人物的模式是梁羽生惯用的,却多少有简单化之嫌。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被人称为“兼有历史小说之长”。确实,梁羽生的大多数作品都有史实的依据,他写作的范围涉及从隋唐到近代的中国历史,其间的重要人物或重要事件都被写到。可以说,他以文学的手法为一段历史提供了另一种独特的视野。对于许多读者而言,正是通过梁羽生的作品,才对历史发生兴趣并有所认知。

梁羽生认为:“虽然小说家笔下所创造的历史未必会有确切的事实根据,然而历史的真实和文学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真实,是有连带的因果关系。”“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家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同,历史家要叙述实在的事件,如果某人没有做过某事,那就不能生安白造。可是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却不必每点上都吻合历史事实,小说的作者可以写可能发生的事实。”

梁羽生对于中国历史颇有心得,熟悉一般的正史之外,还了解很多野史和传说,而且还熟悉不同朝代的官僚制度、民间风俗、社会心态等等。例如,读他那些以南宋为背景的作品,我们对那时的民族矛盾,双方统治阶级的情态,民众的心理等,都会有深切的了解。

他写了许多真人真事,如义和团、武则天、魏忠贤、纳兰性德等等。他不仅写出了这些人和事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也写出了自己对这些人和事的独到认识。

《龙虎斗京华》是以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为历史背景的。义和团形成于十九世纪末,而对西方势力的入侵与清政府的腐败,它艰难地作出自己的选择。最终以“扶清灭洋”为号召,以极其迷信的方式抵御西方入侵,成为历史上一次非常复杂的群众性运动。既有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的自然流露,又有下层民众极端排外的蒙昧心理。在不同的历史书中,不同的史家、作家笔下,对于此次事件,有不同的说法。鲁迅曾经认为“义和团”体现的只是一种兽性的爱国主义。

梁羽生较深入地研究过义和团,他从小说角度表现这一历史事件时,极其深刻地描画出义和团所处的悲剧性历史环境,以及义和团内部“灭清”、“扶清”、“保清”三派的相互矛盾与斗争。在那样一种混乱的局势之中,个别“英雄”的真知灼见、卓绝才华,都无济于事,只能付之流水。梁羽生更多地展现了农民运动的正面意义,而他在小说中的议论及观念,似乎也受当时正在大陆兴起的新的历史观的影响。

再如《女帝奇英传》,写的是武则天的故事。关于武则天,各种史书、文艺作品历来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在男权话语占主导的社会,对她的谴责多于赞扬,尤其在两性之事上,更将她说得污秽不堪。

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否则,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王权下,她如何能取得政权?又如何能将天下治理得太平繁荣?她也是一个女人,具有女人所具的一切情怀。梁羽生正是从人的立场,从客观的历史立场,来重新看待武则天。于是,在他的笔下,武则天成为一名光彩照人的女政治家。她的仇家如上官婉儿为她的气度、胸怀折服,放弃复仇的念头,而成为则天皇帝的心腹。梁羽生也写出了一名卓越女性的寂寞,甚至无助。虽得了天下,并得到天下百姓的称赞,但真正能理解她的人,又有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