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树,原名徐善元,广西桂平县人,曾留学日本,在东京法政大学学文学。1937年8月回国。1946年至1949年参加民主运动,并在香港从事写作。先后主编过《华侨日报·儿童周刊》、《儿童月刊》、《学生文丛》、《少年时代》等报刊,写了长篇童话《小黑子尖牛记》(1947年),及其续篇《小黑子流浪记》(1949年),《海滩上的装甲部队》(1948年),童话集《大钳蟹》(1947年),儿童诗集《微薄的礼物》(1947年)等。
黄庆云(1920—),童年随父母到香港,1932年返回广州读书。1938年,当她正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就读时,因日军侵犯华南,返回香港借读于岭南大学;1940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岭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组,专门研究儿童文学。1941年在岭大教授曾昭森的支持下,主编《新儿童》半月刊,在刊物上发表了儿童剧《中国的主人》,并用“云姐姐”的笔名主持“云姐姐信箱”,以通信方式专门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备受欢迎,不久因香港沦陷,《新儿童》迁回内地出版。直至1945年底,才又返回香港复刊。为了提高业务水平,1947至1948年,黄庆云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院进修,研究儿童文学。返港后,继续主持《新儿童》的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刊物迁入广州,1955年易名为《少先队员》,仍由黄庆云主编。此后黄庆云成为专业作家,并担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笔会广州分会副会长。作品多次获奖。80年代末,黄庆云重返香港定居。
黄庆云在香港期间,先后出版了《幼儿园诗画集》(1941),《中国小主人》(1943),《庆云童话集》(1948),《庆云小说集》(1948),《小同伴》(1948),《诗与真》(1948),《云姐姐信箱》(1948)等儿童文学作品。80年代末重返香港后,虽年已古稀,仍创作不辍,出版了童话集《九龙九龙》(1993)、回忆录《亲亲小时候》(1994)。
在儿童文学的创作园地上,黄庆云是个多面手,童话、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尤以童话创作最为突出。她的童话“笔致温婉,细腻,又讲究谋篇布局和意境刻画。情与美的水乳交融,更使她的作品显得十分清丽,隽永而又顺畅、自然”。作者也自称“我比较喜写童话,因为我是比较爱幻想的”。作者常常借助神奇的幻想来反映现实,既赋予幻想以非凡的力量,又努力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使作品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不乏儿童情趣,既有深远的意蕴,又能为小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格调明快,语言清新,在娓娓道来中给读者以无尽的思索和美的回味。重返香港后的作品,大多取材于香港这个具有亚热带色彩的港湾城市,带有鲜明的本土色彩,标志着香港儿童文学的走向成熟。
当时协助黄庆云编辑《新儿童》的吕志澄,也是香港儿童文学创作的活跃分子。他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曾用方里、亨亨、雷向明、一青、黎勃特等笔名为香港各报撰写文章,先后在新少年出版社、十月书店、前进书局出版了《飞到北极星去》、《讨人厌的孩子》、《永远活着的嫦娥》等儿童文学著作。
曾协助李公朴在昆明北门书店主编过《孩子们》杂志的杨冶明,1948年来到香港,除与李硕祥合编过一套《好孩子画库》之外,也常在《新儿童》半月刊写稿,大多是儿童刚本和儿童故事,如《黑母鸡》,《大金猪下海了》、《鞋子里的孩子》等。
除了上述儿童文学作家外,南来的文化人还有许多都关怀儿童文学的发展。当时在达德学院任教的司马文森,在繁忙的文化活动和大量的成人文学的创作中,特意根据自己九岁从故乡福建晋江漂洋过海到菲律宾当童工的经历,为孩子们写了《菲律宾梦游记》。当时担任《华商报》副刊编辑的华嘉,不仅在副刊上倡导和发表儿童文学作品,自己还为小读者写了备受欢迎的《森森的故事》。驰誉香港文坛的黄谷柳的《虾球传》,因描写流浪儿虾球的曲折经历和成长故事,有时也被视作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童话《大象旅行记》,在《华商报》的副刊《茶亭》连载,后由香港智源书局出版。其他的南来作家如楼适夷、秦牧、黄宁婴、鸥外鸥、丰子恺、钟敬文、陈残云、邵荃麟、林焕平等,也都在创作、评论和组织工作上,对香港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涌现了一批儿童文学刊物。
战后香港出版的儿童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首先是香港各大报纷纷推出儿童专版或特刊,如《华侨日报》的《儿童周刊》,《星岛日报》的《儿童乐园》,《大公报》副刊《家庭》中占有四分之一版面的“儿童园地”,《文汇报》的《新少年》等。其次是专门的儿童期刊,如《儿童文学连丛》、《学生文丛》、《儿童音乐》、《香港学生》等,尤以1945年在香港复刊的《新儿童》影响最大。
《新儿童》半月刊是在岭南大学教授曾昭森支恃下,并由其担任社长的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于1941年6月创刊出版的。曾昭森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与胡适同为哲学大师杜威的学生,热爱儿童,关心教育,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学者。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曾给他较大影响。因此有论者分析曾昭森“为什么不继续在大学任教而创办经营向来认为不可赚钱的,所谓吃力不讨好的出版社,经营一份定期的儿童刊物,也许他要用行动实践他从老师杜威教给他的实验主义教育理论而创办一份以文学图画为形式的儿童杂志,或者是要借助这份刊物去培养出像云姐姐这样一批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儿童文学家。”这也是这份刊物受到广大小读者欢迎和南来进步文化人支持的原因。《新儿童》仅出版14期就因香港沦陷而经澳门撤退至广西,1943年在桂林复刊。桂林沦陷后又辗转至西南后方,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返香港复刊。《新儿童》在黄庆云的几度主持下,获得大批著名作家、学者的支持,许地山、胡明树、鸥外鸥,欧阳予倩、熊佛西、丰子恺、吴研因、贺宜、金近,仇重、郭风、严大椿、金帆、鲁兵等,部曾为其写稿,萧红还介绍了严文井为该刊的特约撰稿人,使《新儿童》成为推动包括香港在内的华南儿童文学运动的重要园地。
这些儿童报刊的出现,也推动了香港儿童文化活动的开展。1949年4月,《新儿童》、《儿童周刊》、《儿童文学连丛》、《学生文丛》、《香港学生》等五家儿童报刊,曾联合组织了一次香港仔的旅游活动,有五百多位读者参加,借渔民学校举行游艺会,演出歌舞,傀儡戏等文娱节目。通过这些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了编辑、作家与读者的联系,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也是一种推动。
40年代在香港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但其不足也是明显的,主要是:作家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改编、翻译的作品较多;创作作品中以篇幅短小的童话、儿童故事为主,儿歌、儿童诗、儿童戏剧、科学文艺比较缺乏;具有深长影响和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不多,儿童文学评论和理论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一切也说明,40年代只是香港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成长阶段,其真正的繁荣还有待于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