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20236200000010

第10章 汉墓随葬物品(3)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布烈基兴的II、III两型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分成两类就可以了,即:I型由等离子气体组成,叫作气尾,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分布在等力线上;II、III型由大大小小的尘埃组成,叫作尘尾,在太阳辐射压的作用下,分布在等时线上。但是另外还有一种直指太阳的短针锥状的彗尾,如1957年4月阿仑德——罗兰彗星那样,被称为反尾。

事实上,早在东汉时我国的天文学家叔良就对彗尾作过论述。叔良在《汉书·文帝纪》“八年有长星出于东方”的时候说:“孛、彗、长三星,其占略同,然其形象小异。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黄星光芒长,参参如埽彗。长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或二丈,无常也。”

东汉末年刘熙编的《释名》中也有与此相同的分法,不过把长星叫作笔星。按这里的说法,孛星可能就是具有反尾或是无尾的彗星,而长星显然具有气尾,彗星具有尘尾。又,根据各书对蚩尤旗的定义:“类管,而后曲象旗”,可以把蚩尤旗看作尘尾中弯曲得最厉害的,即布烈基兴III型。

由此可见,我国在汉代关于香星的分类已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而马王堆帛书中彗星图的发现,又为此提供了实物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在对三号墓出士的另外一部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的研究中,竟发现了“喷者虞喷。上如彗星”的话。这里描述的彗星形象,指的应是彗尾。

《晋书·天文志》在慧星条下有“史臣案,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的记载。《晋书·天文志》的作者李淳风发现了彗星的尾巴常常背着太阳这一划时代的规律,比欧洲人发现同一现象早九百多年。欧洲是1531年才由皮特尔?阿毕安发现的。但我国却比他早发现一千七百多年。

彗星离太阳较远的时候,只有一个彗核,只有当它靠近太阳时,才喷射出物质而形成彗尾。这一喷射理论在国外是由德国天文学家白塞耳在1835年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的一句话,说明中国比世界各国早两千多年就观察到了彗星的喷射现象。

在国外,直至公元66年才有一个出现在耶路撒冷上空的彗星图;欧洲直至1528年还把彗星画成一个怪物。中国的彗星图比国外最早的彗星图还早了两百多年,比西欧则早了一千多年。由此可见,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29幅彗星图,当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彗星图。

马王堆汉墓有关天文方面的发现,不仅引起了国内,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国天文学家的重视。并且改变了世界天文学史,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9.《地形图》 其亦称《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成图于公元前168年以前。比例为十八万分之一,地图幅面为纵96厘米、横96厘米。原图上本无名,由于地图内容包含了山川、道路、城镇等要素,故取名“地形图”。

本图上方为南,下方为北,采用田青、淡棕、黑三色绘画,较详细地表示了山脉、河流、道路、城镇、乡里等内容。

河流表示得十分突出,从河源到下游,以逐渐变粗的线条表示。较大的河在河口处均注有河名,著名的深水、冷水在其源头标注“深水源”“冷水源”文字。

地貌上表示的主要内容既包括作为自然地理要素的山脉、河流,又表示了作为社会经济要素的居民地、道路等,而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四大要素,正是现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幅相当科学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地图内容的各要素的表现为以下几点个特点:

水系:这可能是由于南岭地区山路崎岖,而该图又着重被用于水路运输和行军作战有关。因此,河流表示得相当详细、准确而生动。图上共有大小河流三十多条,其中至少有九条标注了河流名称,如:营水、春水、冷水、糖水、罗水、垒水、临水、参水等,其中深水、冷水两河还标明了水源。

图上河流用粗细均匀变化的线划表示而出。湘江上游最大支流康水是图内的主要河流,线划粗度由源头0.1厘米逐步变粗至营浦以下0.8厘米。河流的主次关系表示明确,弯曲自然,主、支流交汇口的图形正确,河流与地形的关系处理得当。河名注在支流入主流的河口处,与现代地图河流注记排列方法不同,但这种注记方法读图还是比较方便。

整理人员把原图的水系与现代地形图作了比较,发现河流骨架、河系的平面图形、河流流向及主要弯曲均大体相似,可知当时的测量是相当准确的。有的河流如冷水、深水、春陵水等名称至今还在沿用。

地貌:该图主要表示了山脉、山簇、山峰、山头、山谷等内容。南岭地区山脉纵横交错,山岭盘结成山簇,图上用了闭合的山形线,表示山脉的坐落,山体的轮廓范围及其延伸方向。

例如观阳、桃阳以东的都庞岭的走向表示得清晰醒目,与现代地形图对照,可知其山脉走向大体正确。地势复杂的南岭表现得脉络清楚,成为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天然分水岭。

山形线上加绘了月牙形符号,可能是表示山体外侧的突出地形如山头、山嘴等。在山形线的闭合曲线内还辅以晕线。九袋山的表示更具独到之处,除了用正射投影的较粗的山形线表示山体的范围外,又用鱼鳞状图形表示其峰峦起伏的特征。

向南绘了九个柱状符号,向东绘了七个柱状符号,描绘从侧面所能望见的主要山峰,表示各山峰的排列和高矮。图上的九嘉山来注名称,传说帝舜死后葬于九嘉山,此山西侧注有“帝舜”两字。

图上又画有九个柱状符号以示九峰,《九媛山志》曾有:“九峰相似”“行者疑惑”而得名的记载,可知图上配道以西的群山即九蒙山。

居民地:图上表示得比较详细,位置也相当准确。全图共表示了80多个居民地,基本上分为二级,即县级居民地八个,乡里级居民地可以辨认的有74个。县城用矩形符号表示,乡里用圈形符号表示。

符号大小不等,例如营浦县,的图形要比南平县的图形,其面积大三至四倍。深平的圈形符号比其它乡里级居民地的圈形符号也大几倍。注记分别注在县级居民地矩形符号和乡里居民地圈形符号内,不易混淆。字体近于篆书和隶书之间。

道路:图上尚能判读出来的计有二十余条。营浦、吃道、南平等县城,以及一些重要乡里级居民地如深平等地之间都有道路相连通。道路一般用实线表示,个别用虚线表示。

其它内容:尚标注有“帝舜”“封中”等字样,前者可能是表示舜之葬地,后者可能是指当时南越国内的封阳地区。

尽管这幅汉初地图距今相去两千余年,但通观其整体,除了境界线、土质植被外,现代地形图上的基本要素: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线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表示,由此可以看出,这是古代的一幅内容相当丰富的地形图。

从地图内容要素的表示来看,该图绘制技术也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例如河流的粗细变化,自然弯曲表示得相当生动,河口处没有通常易于错绘的倒流现象,道路的绘画几乎是一笔绘成,看不出有换笔的接头,描绘居民地的圈形符号的圆度很好,这一切,无不显示出该图较高的绘制技术水平。

就中国而言,关于地图的传说非常久远,很早就有绘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的《山海经》图,当然,这种传说中的地图,还不能脱离图画、象形文字而单独存在。

汉以前的文献中,虽然有关地图的史料很多,例如先秦时代的《尚书》《诗》《周礼》《管子》和《战国策》等都有记载,但是,关于地形的测量和地图的绘制却不见有说明。不过,从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管子》中可以看出,地图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特别是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可见那些地图已是相当适用了。而且,在绘制上已有方位、距离和比例尺的规定。

到了秦统一中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形的测定和地图的绘制有了长足的进步。中间又经过了汉朝四百多年的不断发展,制图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过,汉代地图仍有不少是没有根据大量实测材料绘制而成的,尤其是东汉以后,战乱频仍,绘制一般的行政图,要想经过实测已力不能及。

该图翔实的内容与科学的表示方法,都超越了以往人们对古代地图传统的认识。国际制图学界普遍认为:马王堆汉墓地图是世界地图学史上罕见的珍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地图的出土,不仅为中国地图学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同时也给世界地图学史带来了新的光彩。

10.《驻军图》 这幅地图长98厘米,宽78厘米,比例约为八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以田青、红、黑三种颜色绘制。图幅左侧及上方分别注有东、南两个方位。

主区大致在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潇水流域,所表示的是《地形图》的局部地区,但两幅地图画法不同,内容互有出入,风格、字体、使用的符号也不一致。

《驻军图》侧重在居民点和兵力部署上,属于专用地图。河流用田青色绘制,河名注在源头。往北流的主流为大深水,支流有条水、湛水、孑水、满水、陯水、蒥水、智水、如水、资水;往南流的有袍水、廷水、蕃水,与《地形图》名称不同。

山脉用单线象征性地绘成山字形,并加标志,近似图案化的方法,有留山、昭山、蛇山、居向山等九处标出山名。

图上共有九支军队的驻地,用黑、红两色双线勾框表示,分别注明为“周都尉军”“徐都尉军”“司马得军”等。四周防区界线用红色标绘,居民点除了标志地名以外,还旁注户数及迁并情况。

除了上面所说的《驻军图》和《地形图》之外,还有一幅图,上部绘有墓茔和墓圹,下部为城垣及宗庙建筑,应属于《周礼·春官》记载的“辨其兆域而为之图”一类的陵寝建筑图,当时定名为《园寝图》。

11.《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全书为9910字,抄录于一高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6部分,西汉文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它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全书涉及病名100多个,治疗方剂283首,药物24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面的书。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内科疾病有癫痫、疟疾、食病、癃病、痉病、淋病及寄生虫病等;儿科疾病包括癫痫、瘈疭等;此外还涉及了产科病、眼科病等。

《五十二病方》中对某些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如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冥病,即麻风病的症状如螟虫啮穿植物内心,其所发无定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在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断。反映出当时对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和症状的认识已较为深刻。

例如,书中关于“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伤而颈(痉)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的记载,清楚地描述了痉病的两个主要症状枣角弓反张和牙关紧闭。

这些记述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最早的,而且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书中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方剂大多是由两味以上药物组成的复方。例如治“疽”病方中,有白敛、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七味药。

根据疽病的不同类型,调整主药的剂量,提出“骨疽倍白敛,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体现了早期的辨证论治思想。据对书中283首医方的药物配伍、剂型、方剂用法的分析,认为该书已初具药剂学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有理论指导、有实践意义的方剂学体系在先秦已初步形成。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方剂虽仅明确提及丸剂,但实际上已根据疾病的情况及病人的体质,分别使用了丸、饼、曲、酒、油膏、药浆、汤、散等多种剂型,并对方剂的煎煮法、服药时间、次数、禁忌等作了一定的记载。

《五十二病方》书中除外用内服法外,尚有灸、砭、熨、熏等多种外治法。书中有关创伤的16种疗法,止血、镇痛、清创、消毒、包扎等,以及烧灼结扎术、结扎摘除术、瘘管清除术等痔疮手术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外科技术。

《五十二病方》保存着远古时期传流下来的若干方药,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书中对一种疾病有不同的疗法,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名称,甚至一个字的写法前后不统一,又如不少的方后注明“尝试”“已验”“令”字样,充分证明是劳动人民群众经实践而积累成的,充分反映了西汉以前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