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2006200000040

第40章 下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hèng)政①之所出,横(hèng)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②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③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xī)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měi)④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⑤宽,薄⑥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⑦;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⑧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⑨。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⑩。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注释~~~①横政:犹暴政。朱熹《集注》:“横,谓不循法度。”下文“乡民”,亦指不循法度的“横民”。横,凶暴,强横。②北海:指渤海。③顽夫:贪婪之人。顽,贪婪。④浼:污染。⑤鄙夫:指心胸狭窄的人。朱熹《集注》云:“狭陋也。”⑥薄:与“敦”对文,犹今言刻薄。⑦接淅而行:形容行色匆忙。朱熹《集注》:“接,犹承也。淅,渍米水也。渍米将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水取米而行,不及炊也。”⑧任者:指以天下为己任的人。⑨集大成:古称乐曲一终为一成。朱熹《集注》:“此言孔子集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成者,乐之一终,《书》所谓‘箫韶九成’是也。”⑩金声而玉振之:指奏乐时以钟声起音而以磬声收尾。条理:指众乐合奏的节奏。

译文~~~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听不好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事奉,不是他理想的民众不去役使,世道太平就进朝做官,世道昏乱就退隐田园。暴政产生的国家,强人聚集的地方,他不忍心居留。他认为,和横暴的人在一起,就好比穿戴着上朝的衣冠坐在污泥炭灰中一样。当殷纣的时候,他居住在北海之滨来等待天下的清平。所以,听说过伯夷之风范的人,贪鄙的人也廉洁起来,懦弱的人也有自立的志向。

“伊尹说:‘事奉何人不是国君?役使何人不是百姓?’世道太平也进朝做官,世道昏乱也进朝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让先明理的人启发后明理的人,让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就是上天所生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我要用上天的大道来启发上天所生的民众。’他想,天下百姓中的男男女女,如果有没受到过尧舜之恩惠的,就好像自己把他们推入到水沟里一样,他自己把天下的责任承担得如此之重啊。

“柳下惠不以事奉滥恶的君主为羞辱,也不推辞卑微的官职;进身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干,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遭到抛弃而不怨恨,困于贫穷而不忧愁。他和乡里平民在一起,悠然自得而不忍心离去,说:‘你是你,我是我,纵然赤身裸体站在我旁边,你怎么能沾染我呢?’所以,听说过柳下惠之风范的人,胸襟狭隘的人变得宽广,刻薄的人变得敦厚。

“孔子离开齐国,捞起下锅的米漉着水上路;离开鲁国,说:‘慢慢地走我的路。’这是离开祖国的做法。能快走就快走,能久留就久留,能退处就退处,能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孟子说:“伯夷,是圣贤当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贤当中尽职尽责的人;柳下惠,是圣贤当中随和的人;孔子,是圣贤当中识时务的人。孔子被称为集大成。所谓集大成,好比是奏乐时敲镈钟起音、击特磬收尾。敲镈钟起音,是井然有序地发端;击特磬收尾,是井然有序地终结。井然有序地发端是智的做法,井然有序地终结是圣的做法。智就好比技艺,圣就好比膂力。犹如在百步之外射箭,射得到靠你的膂力,射得中就不是靠你的膂力了。”

诵读星级★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①。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②,百乘(shèng)之家③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bì)惠公④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⑤,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⑥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⑦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⑧见帝,帝馆甥于贰室⑨,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⑩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注释~~~①挟:倚仗,仗恃。兄弟:指有钱有势的兄弟。赵岐注:“兄弟有富贵者。”②孟献子:即鲁国大夫仲孙蔑,献是他死后的谥号。③百乘之家:有一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家,指大夫之家。④费惠公:朱熹《集注》:“费邑之君也。”费,春秋初小国名,故地约在今山东费县以北。它在春秋中叶已成为鲁国的一个邑(孔子的弟子子羔曾担任过费邑长官,见《论语·先进》)。⑤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彪,前557年至前532年在位。亥唐:赵岐注:“晋贤人也,隐居陋巷者。平公尝往造之,亥唐言入,平公乃入,言坐乃坐,言食乃食也。”⑥蔬食:即糙米饭。蔬,同“疏”。⑦天位:上天授予的职位。朱熹《集注》引范氏说:“位曰天位,职曰天职,禄曰天禄,言天所以待贤人,使治天民,非人君所得专者也。”⑧尚:同“上”。据下文“天子而友匹夫”,则当时舜还是平民,所以他见尧帝称“上”。⑨甥:女婿。《尔雅·释亲》郭璞注:“谓我舅者,吾谓之甥,然则亦宜呼婿为甥。”贰室:副官也。⑩用:以。

译文~~~万章问道:“请问交友之道。”

孟子说:“不倚仗自己年长、不倚仗自己显贵、不倚仗兄弟的富贵去交朋友。交朋友,是结交他的道德,不能有所倚仗啊。孟献子,是拥有一百辆马车的卿大夫,他有五个朋友,乐正裘、牧仲,另外三位我忘记名字了。孟献子与这五个人相交,是因为他们并不看重献子的家世。这五个人如果也看重献子的家世,就不和献子结交了。不仅拥有百辆马车的世家如此,即使是小国的国君也有交友的。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是待之以师礼,我对于颜般则是把他当朋友相待,而王顺、长息则是事奉我的人。’不仅小国的国君如此,即使是大国的国君也有交友的。晋平公到亥唐那儿去,亥唐说进去就进去,说坐下就坐下,说吃饭就吃饭,即使是糙米饭、蔬菜汤也没有不吃饱的,因为不敢不吃饱啊。不过也仅此而已。他们不与他共有官位,不与他治理政务,不与他享受爵禄,这是士人的尊敬贤人,不是王公贵族的尊敬贤人。舜上朝去进见帝尧,帝尧让女婿住在自己备用的房间里,也接受舜的宴请,互为宾主,这是天子结交平民。以在下者敬重在上者,叫做敬重贵人;以在上者敬重在下者,叫做尊重贤达。敬重贵人、尊重贤达,它们的意义是相同的。”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以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①,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tuò)②。孔子尝为委吏③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shèng)田④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⑤而道不行,耻也。”

注释~~~①辞尊居卑:尊卑指官位的高低。下句“贫富”,指傣禄的多少。②抱关:守门的吏卒。击柝:巡夜者。赵岐注:“柝,行夜所击木也。”③委吏:仓库管理员。④乘田:主管畜牧的官。⑤人之本朝:他人的朝堂。本朝,即朝廷。

译文~~~孟子说:“做官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是因为贫穷;娶妻不是为了奉养父母,但有时是为了奉养父母。因为贫穷而做官的,应该辞去高位担任低职,辞去厚薪接受薄俸。辞去高位担任低职,辞去厚薪接受薄俸,什么职位适宜呢?当守门打更的小吏。孔子曾当过管仓库的小吏,说:‘只要计算得当罢了。’又曾当过管畜牧的小吏,说:‘牛羊长得肥硕壮大罢了。’职位卑下而谈论高位的事务,那是罪过;在他人的朝堂上任职而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施行,那是耻辱。”

诵读星级★★

原文 万章曰:“士之不托①诸侯,何也?”

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②,礼也;士也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

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

曰:“君之于氓③也,固周④之。”

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

曰:“不敢也。”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

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⑤者,以为不恭也。”

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

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⑥,子思不悦。于卒⑦也,摽(biāo)⑧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qǐ)首再拜而不受⑨,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⑩伋。’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注释~~~①托:依附。朱熹《集注》:“寄也,谓不仕而食其禄也。”②托于诸侯:朱熹《集注》:“古者诸侯出奔他国,食其廪饩(官府供给的粮食),谓之寄公。”③氓:焦循《正义》:“不言‘君之于民,而言‘氓’者,氓是自他国至此国之民,与寄之义合。”④周:周济。⑤赐于上:朱熹《集注》:“赐谓予之禄,有常数,君所以待臣之礼也。”⑥鼎肉:熟肉也。⑦卒:最后。⑧摽:挥之使离去,即下逐客令。⑨稽首:古代礼仪,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再拜:拜两拜。古代跪坐,相见行礼时,以双手交叠前揖至地,头触手,谓之拜。既稽首而再拜,是非常尊重的礼节。⑩犬马畜:当作犬马畜养,即“不以人礼待己也”(朱熹《集注》)。伋:子思的名。台:始也。将:送。廪人:仓库管理员。继:朱熹《集注》:“继续所无。”庖人:供应国君饮食的官员。仆仆:劳顿的样子。

译文~~~万章说:“士人不寄食于诸侯,为什么呢?”

孟子说:“不敢这样。诸侯失去了国家,然后寄食于其他的诸侯,这是合乎礼仪的;士人寄食于诸侯,这不合乎礼仪。”

万章说:“如果国君馈赠粟米,接受它吗?”

孟子说:“接受它。”

万章说:“接受它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国君对于外来的人,原本就该周济。”

万章说:“周济的就接受,赐与的就不接受,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不敢接受啊。”

万章说:“请问不敢接受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守门、打更的人,都有一定的职务而受到在上者的供养,没有一定的职务而受到在上者的赐与,被认为是不恭敬的。”

万章说:“国君馈赠就接受,不知道能经常连续不断吗?”

孟子说:“鲁缪公对待子思,屡次问候屡次馈赠煮熟的肉食,子思很不高兴。在最后一次,他把来人赶出大门之外,向北磕头连作两揖而不再接受,说:‘现在我才知道国君把我当狗马那样蓄养。’从此缪公便不再馈赠肉食了。喜爱贤达却不能重用,又不能奉养,能说是喜爱贤达吗?”

万章说:“请问,国君要奉养君子,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奉养呢?”

孟子说:“(第一次)以国君的名义送礼,拜两拜磕头接受。以后廪人不断地送粟米来,庖人不断地送肉食来,就不再以国君的名义送礼了。子思认为,馈赠煮熟的肉食使自己不胜烦琐地屡次行礼,不是奉养君子的做法。尧对待舜,派自己的九个儿子去事奉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为妻,百官、牛羊、粮仓都齐备,到农田中去奉养舜,后来举用他并提拔到高位。所以叫做王公尊重贤者啊。”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①论古之人。颂②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注释~~~①尚:同“上”。②颂:同“诵”,吟诵。

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村的优秀士人,就结交一个乡村的优秀士人;一个国家的优秀士人,就结交一个国家的优秀士人;天下的优秀士人,就结交天下的优秀士人。如果认为结交天下的优秀士人还不够,又进而讨论研究古时候的人。吟诵他的诗歌,研读他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能行吗?所以要讨论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就是进而与古人交朋友。”

诵读星级★★★

原文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

曰:“不同。有贵戚之卿①,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曰:“君有大过②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③。”

王勃然乎变色。

曰:“王勿疑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④。”

王色定,然后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注释~~~①贵戚之卿:指与国君同姓之卿。②大过:朱熹《集注》:“谓足以亡其国者。”③易位:赵岐注:“易君之位,更立亲戚之贤者。”④正对:直言相告。

译文~~~齐宣王询问关于公卿的事情。孟子说:“大王询问哪一种卿呢?”

宣王说:“卿不一样吗?”

孟子说:“不一样。有属于王室宗族的卿,有与王族不同姓的卿。”

宣王说:“请问属于王室宗族的卿。”

孟子说:“国君有重大过错就劝谏,反复劝谏而不听从就另立国君。”

宣王一下子变了脸色。

孟子说:“大王不要诧异。大王问我,我不敢不直言相告。”

宣王的神色安定了,然后询问与王族不同姓的卿。

孟子说:“国君有重大过错就劝谏,反复劝谏而不听从就离去。”

诵读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