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浮躁: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智慧
20028600000011

第11章 修炼好心灵,告别浮躁(7)

几个年轻人露出了疑惑的眼神。

老人说:“你们发现了吗?当你们忙碌地、有计划地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焦虑自然消失了。之前,你们之所以会觉得焦虑,是因为你们的空闲时间太多了,会不由自主地想很多事情。你们应该谨记一点:不要给生命预留焦虑的时间。”

这群年轻人恍然大悟,从那以后,每天他们给自己制订计划,按计划行事,让自己充实地生活,虽然每一天都很平常,生活却宁静而美好。

詹姆斯·莫塞尔说过:“忙而忘忧,忧虑最容易伤害无所事事的人。”当一个人忙碌的时候,就能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焦虑会随之消失,心灵也会回归宁静。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在忙碌的时候,内心是宁静的,不会有烦恼和忧愁,更不会焦虑、浮躁。因为这种情况下,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烦恼、焦虑没有容身之所。相反,当我们闲下来,烦恼就会趁机袭来。所以请记住:不要给生命预留焦虑的时间,充实地生活才能收获快乐。

以专注的投入化解焦虑

专注是淡定的最佳体现之一。当我们专注地做事、专注的生活,就能远离浮躁,静享悠然生活。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当专注地做某件事的时候,内心是安静的,没有烦恼,生命如此轻松。一个专注的人,能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上,他总是能守住内心的宁静,不会焦虑。所以,培养专注的精神也是平定焦虑、远离浮躁,获得悠然生活的方法之一。

彼得年轻时在纽约州布法罗城的布法罗铸造公司工作。有一天,他接到一个通知,要求他必须到密苏里州水晶城的匹兹堡玻璃公司——一座花费几百万美元建造的工厂去安装一架瓦斯清洁机,清除瓦斯燃烧时产生的杂质,避免损伤引擎。这种瓦斯清洁方法是一个创新,在这之前只试过一次,并且当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一到密苏里州水晶城,他就投入到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未曾预想的困难。经过一番调试,机器终于可以使用了,但效果却并不像他们所保证的那样。

彼得对于自己的失败感到十分震惊,他感觉似乎有人在他头上重重地打了一拳。有好几天,彼得焦虑得简直无法入睡。他日夜想着此事,内心焦躁不安。但是不久之后,他认识到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他试着让自己接受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

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后,他专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他很快发现,当自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浮躁、焦虑的情绪也随之消失了。通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需再花几千美元加装一些设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按照这个办法做后,他成功了。

假如当时彼得一直处于焦虑之中,没有专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最后也只能是那个最坏的结果——被公司开除。但是,他没有让焦虑牵着鼻子走,而是尽力让自己专心致志地工作,结果不仅消除了内心的焦虑,远离了浮躁,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举两得。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了和彼得相反的选择——忘记了专注,因此他们一直在焦虑中挣扎、煎熬,活得很累。那么,我们是否也同样忘记了专注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从此刻开始记起专注,并且专注地做事。要知道,这不仅是生活的经验之谈,更是经过心理学家论证过的人生真理。

卡尔是一个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很多实验,希望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消除焦虑。他试过很多方法,但是最推崇的还是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他最先尝试的一种方式是转移注意力。当焦虑产生的时候,他立刻换个环境。但是结果不是很明显。是的,刚开始的时候,焦虑确实减少了,但是只要回到这个环境,仍然会焦虑不安。

他开始尝试其他的方式。例如大声呼喊、运动、睡眠等,这些方法虽然都能减少焦虑,但是都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持。

最后他让自己静下心来,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虽然最开始的时候,焦虑还是如影随形,然而,当真正进入了研究的状态,不知不觉地就平静下来了,焦虑的情绪随之消失了。并且研究的成果也能给自己带来了满足感,这份满足感,更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淡定宁静。

通过多次的实验,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专注是化解焦虑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并且极力推荐大家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纯主观的,不需要客观条件的配合,也是人们最容易做到的。

专注能让人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思维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能忘却所有。所以焦虑会自然而然地沉淀下来,浮躁也会因此沉淀。因此,专注是获得内心宁静,悠然生活的良方。

不要让怯懦来妨碍你

怯懦的人也必定是浮躁的人。一个怯懦的人,常常在恐惧中惶惶难安,常常缺乏勇气,在进退间辗转徘徊。严重怯懦的人甚至对很多平常的事情也常常感觉到恐惧。例如,有的人,上司看他一眼,他就心跳加速、举措不安……总之,这也怕,那也怕,生活完全被恐惧笼罩,整天提心吊胆地活着,这样的生活又怎能悠然、快乐呢?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驱逐怯懦,修炼好自己的心灵,具备一颗勇敢的心。对自己害怕的事物,要用勇气去战胜它,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不要自己吓自己,其实很多你害怕的东西并不存在,有时候只是自己为自己设置了一道障碍,让自己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与此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示弱不是怯懦,而是悠然生活的艺术。

生活中,我们既要具备一颗勇敢的心,战胜自身的怯懦,以告别浮躁;同时也要懂得适当地示弱,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淡定,让内心始终宁静。

不要自己吓自己

通常情况下,怯懦的人往往极容易感到恐惧,进而变得浮躁。殊不知,很多时候,这种恐惧完全来源于自己,套句俗语说就是“自己吓自己”。如果我们能不要自己吓自己,就能少些浮躁,多一分悠然。

有一个怯懦的人很怕死,于是天天关注健康网,看一些健康方面的书籍,身体上稍有不舒服,就立即怀疑自己得了疾病,然而他又非常怯懦,害怕自己的担心会成为事实,不敢去医院检查。所以常常自己把自己吓到。

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癌症的前期是没有症状的。”他便怀疑自己得了癌症,想到死神即将来临,整天惶惶不安。对死亡的恐惧,让他烦躁不安,吃不下,睡不香,身体也渐渐消瘦了。他感觉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了,即将离开人世,他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致。

妻子建议他去医院检查,但是怯懦的他不仅拒绝了妻子的建议,还对着妻子大吼大叫。他终日坐立不安,最后,妻子实在忍无可忍,强行拉他去了医院。

他对医生说:“我应该得了癌症。”医生给他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他非常健康。然后笑着问他:“你怎么会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呢?”

他回答说:“我从网上知道,癌症的前期都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医生说:“我看你不是身体上有病,是心理上有病。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有句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意思就是有些事情本来没有,都是自己疑神疑鬼,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用这句话来形容上面那个人不是非常恰当吗?他正是自己吓自己的典型。生活原本很宁静、悠然,却因为怯懦而胡乱猜测,进而寝食难安;又因为自己的怯懦、不敢面对而陷入惶恐、焦虑、不安中难以自拔。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自己吓自己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是怯懦的人更容易被自己困住,被自己吓到,变得惶恐、焦虑、不安。

在网上流传着“2012世界末日”的传言,理智的人看到会付之一笑;然而有一部分胆小懦弱的人看到这个消息,就会恐惧、浮躁。一个叫王凡的年轻人就是害怕世界末日的典型。

自从有了“2012世界末日”的传言,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和“2012”联系在一起。例如干旱、洪涝、地震、雪灾等,因而内心更加恐慌,甚至一听到“地震”、“洪涝”等这些字眼,都会觉得紧张。恐惧、不安已经完全侵占了他的生活,他绝望、惶恐、无措……生活已经再无一点轻松、快乐可言。

其实,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2012世界末日”不过是流言,没有切实的根据,没有什么可信度。但是,王凡因为怯懦,所以害怕“2012世界末日”成真,于是他关注相关的信息,将各种天灾想成是末日的前兆,进而自己吓倒了自己,让自己在惶恐不安中煎熬。

由此可见,人一定不能自己吓自己。尤其是相对怯懦的人,更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要用理智去分析,要多听听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免受惶恐、不安、焦躁等的侵扰,也让生活悠然一点。

别让羞怯影响悠然的生活

羞怯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从某个角度来说,羞怯并不一定是个贬义词。但是,人不能过度羞怯,过分的羞怯就是怯懦,会影响悠然的生活。

通常情况下,一个羞怯的人,往往过分关注自我,他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害怕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在众人面前不敢展示自己,面对他人常常表现出坐立不安、不自然等状态。即使是与他人交往这样平常、简单的事也能破坏其内心的宁静、淡定,也会让他们觉得是一种负担。由此可见,要想走出浮躁,克服羞怯势在必行。

在心理医生乔治的诊所里,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病人前来问诊。他见过很多病人,也治愈了不少心理疾病。因此,他的心理诊所在当地小有名气。

一次,一个羞怯的小女孩站在了诊所门外。此时,乔治正站在窗口看着这个小姑娘。他知道这个姑娘一定是个羞怯的女孩,因为她走路的时候,总是低着头。这个小女孩在门外徘徊了很久,还是没有勇气敲门。乔治也不着急,一直耐心地等着她。如果她拿出勇气敲门,就是一次自我的突破。很久之后,门铃还是没有响。乔治又走到窗前,看到了小姑娘离开的背影。

第二天,同一个时候,小姑娘又来了,还是怯懦,不敢敲门,在门口走来走去,有好几次把手扬起来又放下了。这一次,她显得有点着急,走动的步子也越来越快。不难看出,她正经历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的内心此时浮躁不安。乔治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是仍然坚持让小女孩自己敲门。结果像前一天一样,小姑娘最后还是走开了。

第三天,小姑娘又来了。这次,她打定主意要敲门进去,就在她扬起手准备敲门的一刹那,正好有人从诊所里出去,这人问她:“你是要进去吗?”小姑娘立刻涨红了脸,连连摇头,说:“不是,不是。”然后低着头走到了一边。小姑娘又一次离开了。

这个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小女孩的情绪也越来越急躁,乔治看得出来,她内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了。乔治想:“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

在第七天,乔治走出去给小女孩开了门。小女孩见到乔治有一刹那的兴奋,随即又羞怯地低下头。乔治问她:“你是要进诊所吗?”小女孩红着脸否认。乔治说:“我已经在楼上观察你一个星期了,我知道你是来找我的,进来吧!”

在屋子里,乔治让她坐下,然后问她:“你一直不敢敲门,你担心什么?”小姑娘低着头说:“我怕见到陌生人,但是我很想改变自己。我来找您,是希望您能帮助我,但是我又害怕您会拒绝我。我的心里有两个声音一直在挣扎着,一个让我勇敢一点,一个又说你不要这样。我很矛盾,也感觉很烦躁。所以一直在门外徘徊,不知道该怎么办。”

通过谈话,乔治了解到,这个小女孩因为过分羞怯,胆子很小。在生活中,也很怯懦,因此交不到朋友。别人靠近她,她会莫名地紧张,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接近她。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小女孩一样害羞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在公开场合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靠近别人。因此,他们的生活缺少朋友,也缺少快乐。所以常常感觉孤单,想走出自我,却胆怯地不敢迈出这一步。所以,常常因此难过、恐惧、心浮气躁,坐立不安,生活也因此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变得沉重压抑。其实,人应该大胆地走出自我,克服羞怯,这样便能轻松快乐,而非沉重压抑。

克服羞怯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简单地介绍几种。

(1)要克服羞怯,关键是要少考虑自我,把自我释放出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紧,多考虑如何与人交往。要正确认识自己,坦然承认“怕羞”是自己的弱项,当别人注意到你的这方面时,你才能够淡定自若,不会紧张或刻意地掩饰自己。

(2)要克服羞怯的心理,还要做到千万不要为自己的短处而紧张,而要经常关注自己的长处,培养自信心,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

(3)适当的心理暗示,能够让你远离羞怯。如果你在陌生场合感到紧张、羞怯,可用自我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我不害怕”、“我会很受欢迎”,类似这种暗示能让自己镇静、淡定、从容,有了这种心里暗示后,就会勇敢很多。一般来说,怕羞者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之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流利的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