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积极心理学:挖掘幸福本源的神奇处方
20026500000020

第20章 积极心理学与自我:让自己处于积极的状态(2)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地方或是和一些人相处,你会感到焦虑不安、脖子酸痛、疲惫不堪。你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对劲,但就是觉得不舒服。可是和另一些人相处时,你就会觉得精神百倍,身体上的不适感也会慢慢消失。在这些人的陪伴下,你觉得事事如意,这些人所散发出来的正面能量,让你感到快乐、安详、有信心。

乐观是人生的护身符,能够保佑我们跨越人生的一切苦难,永葆快乐和幸福。

心理启示录

成功而幸福的人从来就不缺乏乐观这一心理品质,比如被《时代》评为“人类十大偶像”的海伦·凯勒、轮椅上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然而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尽管生活并未给予我们过多的苦难,仍然有许多人缺乏乐观。幸而,乐观这一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去唤醒就能拥有的。

拥抱好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泰勒·沙哈尔指出,幸福感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而情绪与幸福感息息相关。他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拥有更多的好情绪时,我们的人生就更美好。然而,生活中,似乎人们拥有的坏情绪更多,好情绪则很少。人们总是抱怨生活的磨难太多,然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追究责任,个人对此往往负有比客观现实更多的责任。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并不是因为愁了才哭、生气了才吵、怕了才发抖。恰恰相反,人是因为哭了才愁、因为吵了才生气、因为发抖了才害怕。因此,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外界刺激才是情绪好坏的关键。并且,好情绪是可以培养的。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遵循积极心理学家们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培养幽默感

研究发现,在问题面前,经常运用幽默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就比较少,而运用哭喊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相对较多。

2.使情绪有适当的表现机会

情绪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对起伏的情绪予以全部抑制,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如运动、旅游、倾诉等,给情绪适当的发泄机会。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痛苦并得到他人的安慰,能够极大地改善健康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3.换一个角度看事情

很多从表面上看令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则有可能发现一些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比如,早上准备开车上班的时候,发现车坏了。你可以很郁闷,也可以很庆幸。如果你从积极的角度看事情——“幸好不是坏在半路上”“还好发现坏了,要不然生命就有危险了”,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幸运的。

4.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

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并积极地为之奋斗,人就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5.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使人们更积极地与人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6.对问题当机立断

犹豫不决会引起不良情绪,损害身心健康。因此不要太过追求完美,宁可偶尔出些小错,也不要为一些小问题瞻前顾后。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灾祸,都是人在情绪无法得到正常宣泄的情况下,采取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举动而造成的。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并不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千方百计地把情绪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让它发泄出来。但是,压抑、克制情绪,也只说明情绪从“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它对人们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释放出去。

因此,对于无法得到宣泄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疏导,而不是堵塞。堵塞只能是暂时的,情绪压抑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决堤”,那时情况失控,就更严重了。

心理启示录

拥有“情商之父”之称的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说:“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情绪的特点。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与情绪好的人在一起,感染对方的好情绪,同时也积极地用自己的好情绪去感染他人,从而为保持好情绪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

完美不是积极,别做“完美主义者”

在哈佛商学院有一个传统,每一位教授在学期课程结束的时候都会用一堂课来讲述那些让自己感触很深的人生经历。南希·克恩教授向学生们讲述了一段这样的自我经历:

父亲的逝世使克恩开始回忆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开始系统而全面地审视父亲,她发现父亲并没有她认为的那样完美,她看到了父亲的成功和优点,也看到了父亲的失败和弱点。他精力充沛却有些苛刻,有活力却偶尔会怨天尤人……

从父亲身上她发现,原来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她得到了这样的启示:现实中,人们常常会因为追求完美这一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将自己陷入尴尬、疲惫、失望和孤独之中。不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往往很难认识到或者接受自己的错误和缺陷,总是轻易地被羞愧击倒。

的确,正如克恩从父亲身上得到的启发一样,我们都应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他就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无法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而这对渴望获得成功的人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追求完美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反而是一种排斥、逃避现实残缺的体现。并且,追求完美往往给我们带来更多消极影响,而非积极影响。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追求完美的心理是不可取的。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是,追求优秀与完善的自我,但允许自己有些许不完美。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出丑效应”向我们讲述了不完美的道理。“出丑效应”源于一个实验。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准备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

第一段录像中的被访谈者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不仅俊朗不凡,而且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他自信、从容、谈吐不俗,表现近乎完美。

第二段录像中的被访谈者也拥有同样好的条件,不过在被访谈的过程中,显得有些紧张,碰倒了咖啡,弄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第三段录像中的被访谈者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普通的人,没有引以为豪的成就和外形,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虽然没出什么错,但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

第四段录像的被访谈者人也非常普通,没有什么亮点,而且在受访过程中,因为紧张而打翻了咖啡。

教授将这四段录像分别播放给测试对象观看,然后要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受访者。

结果,最不受欢迎的当然是第四段录像中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他。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最受人欢迎的人并不是第一段录像中那位几乎完美的受访者,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受访者,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这个实验反映出来的现象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所谓“出丑效应”是指全无缺点、近乎完美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而那些整体表现完美、却有些小瑕疵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

人在潜意识上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绝对的完美,且认为完美和自己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相反,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却又有些微小缺点的人,人们不仅会钦佩他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还会觉得他真实可亲,进而对他充满信任。那些微小的缺点恰好成就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由此可见,人一味追求完美是没有必要的。那种绝对意义上的完美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而且,西方心理学家已经指出,过度追求完美实际上是一种消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

2004年,维纳斯·威廉姆斯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取得17场连胜的傲人战绩。然而,当她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却说:“我还不够努力。有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的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球场上。”

从威廉姆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她都不容许自己有丝毫错误。或许有的人会说,如果不是威廉姆斯追求完美地高标准要求自己,她怎么能发愤图强,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呢?

那么心理学家们是怎么认为呢?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说:“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有极为脆弱的一面,譬如沮丧、厌食和自杀等。”

20世纪90年代,研究完美主义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拥有各种健康问题,譬如沮丧、焦虑、饮食紊乱等。

具体地说,心理学家们把完美主义者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自我型。这类人为自己设定了远大的目标,并努力达到。比如享誉国际芭蕾舞界的克伦·凯因,她一生的表演超过1万场次,但她自己较为满意的只有12场,她对自己感到很失望。这类人容易陷入自我批判、沮丧失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第二种是总以为他人对自己有更高期望,于是为之不断努力。他们在情绪上比较压抑,即使在面对他人不合理的要求时,他们也逼迫自己做到。他们力求在人前有100%的完美。这类人容易发生饮食紊乱的情况,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