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20025800000012

第12章 影响力与对象学会识别你的影响对象(2)

在最后一炷香快烧完的时候,常发干脆举起酒坛大喝,而吴达子却倒下了。吴达子只好愿赌服输,输得心服口服。就这样,甄书记成功收编了北四师,其中,大功臣非常发莫属。

小说中,常发凭着自己对吴达子的了解,在拼酒的时候,做到知己知彼,最后灌倒了吴达子,帮助甄书记成功收回赤河。而吴达子尽管酒量大,但他不知道常发的谋略,看不到常发的城府,所以他之前认为的必胜无疑,反而尽显他“独孤求败”的丑态。由此看来,我们要真正影响一个人,必须深入地了解他。了解了,我们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容易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其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别人了解我们。比如说,我们的消费倾向很容易受到媒体广告的影响,往往一种产品由一个当红明星代言,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并且大有众星捧月的架势。也许这种产品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它的销售量就是要比其他同类产品好。为什么?商家利用的就是我们在第三章中谈到的社会认同原理和权威原理,他们洞察到人们的品牌心理,明星代言的肯定就是好的,就是可靠的。

而换个角度,我们作为影响力的施行者,要成功地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对别人施加影响,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就得了解对方。了解对方,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推销员,你就要适当地去了解对方的经济状况,对方的消费心理,对方的脾性和对方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方的价值观等。又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商人,要促成和对方的合作伙伴关系,你就要了解对方的公司资产、业务性质,对方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对方的信誉度等,甚至还需要了解对方相关的、长期的商业合作伙伴。

无论我们要影响的对象是老人还是小孩,是名人还是平民,我们要获得成功,都必须做到知己更知彼,掌握影响的趋势和走向,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影响对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这样一来,在困境面前,我们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那么,要了解我们的影响对象,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在简单的交流中,从对方的谈吐和气质,了解对方的脾气禀性和身份。每个不同的职业的人使用的语言,都有他所在的职业领域所使用的语言的特色。所以,说话用词或是表达方式可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信息。

(2)从对方的为人处世方式中,准确地推断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试图影响对方的过程中,要善于从对方的“三观”中找到突破点。

(3)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最渴望的东西;同样,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有自己最讨厌的东西。了解对方的取舍,抓住对方的软肋,实行心理攻破战术。

(4)了解对方可以从了解他的表面开始,层层深入,避免一步到位,做到适可而止;尊重,是了解得以深入进行的前提。

(5)学会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心灵的感应器。善于通过眼睛看穿一个人的心机,进而获得从其他任何方面都无法获知的信息。

影响他就要了解他。了解一个人,既要了解他的外表,更要了解他的内心,进而深入了解他的需求,了解他的价值体系,了解他的秉性甚至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算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知道他的长处,更能发现他的短处;对比之下,就能捕捉到自己的影响力可以发挥并且产生作用的时机和场合。总而言之,只有了解一个人,才能影响他。

了解他人的情绪特点

《战国策》里有个篇章叫《触龙说赵太后》,它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赵太后刚刚执政的时候,秦国趁机攻打赵国。赵太后向齐王求救。齐王说:“你们拿长安君来做人质,我们才能给你们派援兵。”赵太后硬是不答应,于是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却坚定地告诉身边的大臣们说:“再有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左师触龙恳请去拜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

触龙小步跑到太后面前,他知道太后现在的情绪很不好,于是不说别的,反而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跑,很久没来看望您了。我私下里自己宽恕自己。但又老担心太后您不舒服,所以终于决定来看望您了。”

太后气吁吁地说:“我现在都全靠坐车行动了!”

触龙接着说:“太后您每天的饮食应该没有减少吧?”

太后淡淡地说:“每天只是吃点稀饭罢了。”

触龙说:“我现在每天特别没胃口,但每天自己勉强自己散散步,食欲就慢慢好了些,身体也舒服多了。”

太后叹了口气,说:“唉,我做不到啊。”

这时候,触龙看到太后的怒色稍微缓解了些,情绪不像先前那么激动了。于是就把话题转移到疼爱儿女的方法上来。

触龙就说:“我的小儿子舒祺,我私下里很疼他,希望他将来能进朝廷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恳求太后。”

太后镇定地说:“可以。他多大了?”

触龙说:“十五岁了。趁我还没入土我就把他托付给您。”

太后诧异地看着触龙说:“原来你们男人也疼爱儿女啊!”

触龙说:“我们比你们还更疼爱。”

听着这句话,太后笑了,说:“妇女更厉害。”

看到太后笑了,触龙紧接着说:“我私下认为,和长安君相比,您更疼爱燕后。”

太后说:“您错了!正好相反。”

触龙说:“父母疼爱儿女,就必须替他们作长远的打算。燕后出嫁以后,您很想念她,可是您祭祀时,您的祝词说的却是:‘神啊,千万不要让她回来!’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儿育女,继承王位吗?”太后惊讶地说:“确实是这样的。”

就这样,左师触龙根据太后的“情绪”说话,最后说服了太后,让长安君做人质。最后齐国出兵援救,击退了秦国的进攻。

故事中,左师触龙始终把握好太后的情绪特点,慢慢转移话题,采取迂回战术,成功地消除了太后的顾虑,改变了太后的决定,太后心甘情愿地把长安君送去齐国做人质,最后获得齐国的大力援助,保卫了赵国。可见,了解对方的情绪特点,也是我们成功发现我们的影响对象并且有效影响他的重要方式。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通俗来说,情绪是我们的内心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发生冲突或者产生差距时,心理上形成的相应的反应形式,有兴奋、愤怒、高亢、低落、感性、理性、冷静和急躁等表现形式。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是稳定的,在外表上,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也可以说,没有太多明显的表情变化。但我们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或是骚扰时,就会发生变化,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气愤到极点,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我们可能表现为青筋暴露,皱眉,破口大骂,狂叫,甚至暴跳如雷等。而兴奋的时候则表现为面带笑容,乐得合不拢嘴,甚至仰天大笑,手舞足蹈也是有的。

人的情绪,通常会受到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受外界和自我的影响。具体来看,外界影响包括生活环境、时间、地点、他人言行、身体所处的状况、经济情况以及人际关系等的影响;自我影响包括自身的价值体系、个人性格特征、个人经历、个人思维方式和个人认识等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情绪会有起伏,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往往内因是决定性的原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间接地产生影响。

比如说,生活中,有的人并不富裕,每天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但是他的情绪可能就不大会受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他不会愤世嫉俗,每天都唉声叹气,情绪总是处于低潮阶段,相反,他可能会喜欢这样的生活,怡然自得,自得其乐。而有的人,就算享尽荣华富贵,可能还是会活得很痛苦,每天都愁眉不展。对比下来,影响两种条件下人的情绪的因素,关键还在于个人,即我们前面所说的内因。外因无法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它必须通过个人自身而起作用。

自身的情绪,我们需要管理和控制。他人的情绪,我们可以利用。假若我们知道了影响他人情绪的原因,我们就能利用这样的原因,去刺激对方产生我们需要他产生的情绪,进而施加自身的影响力,成功影响他,甚至改变他。

要了解他人的情绪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平静、和缓的心态,这样才能分清楚对方的喜怒哀乐。

(2)人的情绪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了解对方的情绪特点,要把外界刺激和对对方内心想法的认识结合起来。

(3)发现对方的兴奋点和低落点,顺藤摸瓜,找到他的其他情绪特点。

(4)摸清对方的底细,从缺点入手,优点也不容忽略。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了解他人的情绪,是我们有效影响他人之前有必要做的事,同时也是一件难事。我们要从内因出发,结合外因,找到影响他人情绪变化的原因。这样,就不仅找到了他人情绪变化的缘由,更了解了对方的情绪特点。如此一来,影响他,就势在必行了。

洞悉他人的性格密码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事例:

马超准备率兵攻打葭萌关,张飞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向刘备自荐,主动请求击败马超的进攻。

因为之前张飞单独一人带着军队击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这足以证明张飞的胆识和实力。所以刘备正准备批准张飞的请求。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张飞和赵云两位将军联合作战,才能击败马超。”

刘备一听这话,心里诧异了,而张飞则很不服气,满脸怒气正欲发作,诸葛亮接着说:“你能抵挡曹操的百万大军,是因为曹操当时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怎能安然无恙?马超并非等闲之辈,当年渭桥六战,马超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曹操仓皇而逃,差点丧命。可见马超是个足智多谋的英勇之士。如今你一个人想战胜他很难,就算赵将军来也未必能战胜他。”

张飞一听,急了,迫不及待地说:“我立马就去,若打不赢马超,我张飞愿意接受军法处置!”

诸葛亮一看这“激将法”起了作用,便紧接着说:“你既然都肯立军令状,那你更应该配合赵将军,打先锋啊!”

张飞转念一想,觉得诸葛亮的话不无道理,于是改变之前的想法,立马派人前去请来赵将军,和赵将军商量对付马超的计划。最后张飞和赵将军两个人积极配合,一起抵挡马超的进攻,并成功击退敌人的进攻。

事例中,诸葛亮洞察到张飞的性格特点,针对张飞直率、急躁等性格,采用“激将法”,促使张飞立下军令状,进而指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使得张飞在强烈的责任感下,认同诸葛亮的看法并接受他的建议,从而避免鲁莽从中作梗。

有句话说,性格决定成败。通常来看,一个人的性格通过他自身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等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性格也常常会流露出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循环链,紧紧相扣。

比如说,一个待人接物热情的人,喜欢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人,往往在性格上,是比较外向的,属于活泼开朗的人。碰到陌生人,他也能自然相处,并且很快和对方打成一片。一个逆向思维很强的人,遇事镇定,遇到问题能从逆向进行透彻的分析,这样的人,是性格相对内向、稳重的人。天大的难事和大事,在他面前,都会表现得比较沉稳,并且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而有的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鲁莽,待人粗暴,这样的人,通常是比较暴躁、偏激的人。这一类人,和他人打交道往往显得比较自私,要做大事,通常难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