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上册)
19997700000017

第17章 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古人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后是否还要修?如果要修,修的是什么?说一个道理,大家就会明白。就像一个3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和一个6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他们彼此的阅历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别?又如一个刚考进大学的大学生,和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叫大学生,但彼此也有很大的差距。佛教里有古佛、现代佛,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见性后,就意味着你入了佛的果位。但佛的整个历程你并没有走完,也就是功夫还不到家。见性后如果不继续用功,久而久之,连见性的功夫也会失去。过去有很多祖师明心见性以后,由于急急忙忙出来弘法,几年下来,见性的功夫也失去了。因为他的功夫不扎实,不深厚。就像你们原本已经很会写字了,但十年不写,再提笔,就不会写了。即便会写,写出来也是歪歪扭扭的。因为不经常写的缘故,才致使提笔忘字,或者写得不好。

经书上经常讲某某修行人“言下大悟”,悟后去干什么就不谈了,通常只说欢喜奉行,作礼而去。究竟去干什么呢?谁会回答这个问题?(有人答:修行去了。)答得很对。有的书上是用“信受奉行”四个字。现在很多佛教徒只“信受”,但没有“奉行”。

所以好多人说:“道理都明白。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你所知道的根本不管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悟到的东西没有亲身实践过。我说过多次,佛法是要靠实践的。如果只有理论,功夫没有跟上,犹如一个人走路只迈一只脚,另一只脚没有跟上,是一定无法平衡的。

见性的人一样还有业力。之所以有业力,是因为见性后八识心田里还有习气存在。既然有业力,就意味着他有时还会被业力牵着跑。你们认为见性指的是什么?所谓“见性”,就是见到本来面目,也即见到佛性。见到本来面目并非功德圆满。你们会认为成佛就功德圆满了。

见性与成佛究竟有多大距离呢?既有距离又没有距离。为什么这样讲?如果你见性后能让八识心田的种子彻底转变,就直入佛位。如果八识心田的种子还没有完全转变,就必须出去行菩萨道,借助行菩萨道来引发出八识心田的种子,使其彻底转变。

佛菩萨是否也有自己的特色呢?佛教中有几位很有代表性的菩萨,如观音代表大悲,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大行(读xing),还有一位叫大势至。为什么叫大势至?形容势头大,如水势、火势大了,无法抵挡一样。这是后人分出的几位菩萨的特色。

难道观音菩萨就没有其他几位菩萨所具有的特色和品质吗?实际上一个人要想成就,在他身上,这四种特色和品质都必须同时兼具。只有勇势,没有慈悲、智慧,不能修行。只有悲心、智慧,没有勇冠三军的气势也不行。古人讲,一锤打在肚子上打不出个屁来,也不是个好修行人。该慈悲的时候就慈悲,该勇的时候必须勇。但在凡夫身上往往很难体现出这四种品质,甚至一种也不具备。菩萨必须具备这四种品质,佛就更不用说了。

见性后,勉强称得上已证得“无师智”。意思是已具备了自学成才的能力。在此之前,你想自修、自悟、自证是不可能的,必须由老师带着你修。实际上没有“独觉佛”。独觉佛是指自修、自悟、自证的人。所谓“独觉”只是他这一世的因缘。如果往前追溯,是没有独觉佛的。

比如一个人修到半途,生命就结束了。但他已有了基础,下一世再做人时,就会在上一世的基础上继续修行。如果修完四禅四定后去世了,来世即使未出家,也未遇到师父,甚至未闻到佛法,他也会在红尘中不知不觉地继续往上修。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在家人境界比出家人高,刚出家的人比老和尚悟得更深的原因。他们都是“再来人”。

所以功夫不是这一世修来的。如果这一世是第一世闻到佛法,对佛法是绝对不可能产生深信的。按照佛教的观点,只要是个人,就早已闻过佛法或者修行过,这一世才会得到人身。好多人一听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对这一世成佛就没有信心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你的最后一劫、最后一世呢?但有的人就是不相信。这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根器了。

好多哲学家、艺术家之所以在他们的领域里有非凡的成就,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都是大修行人再来。像他们这种类型的人,意识层次已经开发到第七层了,再继续开发一层,就达到佛门里所讲的“明心见性”了。可是他们不懂这个道理,容易停留在目前这一点小小的成就上。尤其是搞艺术的人,他们的身心必须达到高度统一协调,他们的艺术才会有灵魂。好多高水平的艺术作品都是在不用头脑,凭借灵感的状态下诞生的。

明心见性的人做事、讲法都不是用头脑,而是用自性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灵感和智慧。但是有的人见性后没有继续往下修,时间一久,“头脑”又出现了,佛性的力量又被闲置一边了。

你们都知道“喧宾夺主”这个成语,实际上它是从唐朝临济禅师的一套思想中延伸出来的。临济禅师曾经说过四句话: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均不夺,人境俱夺。对于刚修行的人是“夺人不夺境”。这时候最怕没有境界,法喜、禅悦都是在境界中产生的。之所以坐在这里腿疼,坐不住,就是因为没有境界。当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就是“夺境不夺人”。意思是把境界拿掉,留下思想。

前段时间有一位从云居山来的师父在这里闭关,闭了六个月就出关走了。闭到第五个月的时候,他希望跟我谈一谈。他说:“现在坐在洞里,每天看到山下、县城里人来人往,外面的境象就像隔着一层玻璃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我一听就明白,他必须从这个境界中走出来,否则身心无法安静下来。一般人修行是苦于没有境界。而他是境界太多了,无法从中走出来。此时就要“夺境不夺人”,把境界拿掉。

在修行途中,境界太多了会干扰一个人迈步、前进。就像爬楼,每一层楼都有宝贝供你观赏,如果你留恋一楼的境界,就看不到二楼的宝贝;留恋二楼的境界,就无法到三楼去看更好的宝贝……四禅八定,每一禅都有每一禅的境界。你若执著一禅的境界就无法到二禅,执著二禅的境界就无法到三禅……如果这位师父不执著这些境界,按他平时的方法继续用功,这些境界就干扰不了他,他就走过了沿途风光。

还有两种情况:人境均不夺、人境俱夺。意思是有时要保留境界,有时不保留。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修法的问题。并不是见性就能成佛,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反应,都要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如果你的境界很高,一旦遇到复杂的事情,感到很烦时,就可以动个念头进入自己的境界(心态中),把烦人的事情放在一边。但是,如果没有境界,有烦琐的事情烦扰你,静坐的时候你就会越坐越烦。境界来了,把眼睛睁开就没有了。没有境界,把眼睛闭上就容易出现。

我曾见到几个已明心见性的朋友。他们出来后做的事情比几十人,甚至上百个人做的还要多。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们是想让自己的功夫更扎实,更经得起琐碎事情的考验。虚云老和尚56岁开悟,80岁出来弘法,弘法40年,世寿120岁,历经五个王朝。他就是通过不断地做事才功德圆满,成为一代圣人。你会说,假如我明心见性后,也会出来弘法、做事。事实上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有的人是直接出来弘法,有的人是被某种因缘逼着出来弘法。

前几天讲了优婆离给佛剃头,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故事。如果你会用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修行;如果不会用功,即使佛祖再来,坐在你对面,你也不知道如何用功,也用不进去。你们在座的有的知道我会用功,为什么你不会用呢?时间投入的不够。

我花十几年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们想十几天就会,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明白一件事未必会做这件事。那些老修行想静下来,马上就能静下来,进入状态。但对于初修行者,越想静,越静不下来,只好不去管它。结果是妄想纷飞,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通常明心见性以后,已完全可以降伏妄念。妄念来时,只要提起精神,妄念顿消消失。功夫修出来以后,要达到随时提得起来,才能启用。比如打坐时昏沉了,如果提起精神动个念头,顿时就不昏沉了。但是如果没有功夫,妄念一出现,就随着妄念跑。这说明你还没有降伏它。所谓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妄念。当你明白了用功的方法,猛用功三个月,自然会形成一种惯性,说提起来就提起来。即使不能完全提起来,也不会随着妄念跑了。

我上次去斋堂,看到几位老居士在揉面。实际上一心一意地揉面,与你一心一意地打坐,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是禅?什么是定?我讲过:单用一心做万事,莫把一物万心思。用一颗心专注投入地做一件事,做完之后,再做另一件事。事情来了,就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事情做完了,就保持清醒灵明的状态。

如果感到没有东西可以把握,就去念佛、观想。只要做事,就把思想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全身心地投入。用这样的方式修炼三个月,笨一点的修半年,自然能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非故意去见、去闻。如果你的功夫深,即便见,即便闻,也是在一心不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