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态的力量
19938200000006

第6章 你光明,世界就不黑暗(1)

威廉·詹姆斯说:“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若改变本身的心态,就能使生活本身发生变革。”正如看到这样一句话——“你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你复杂了世界也就复杂了。”

1.心态改变,人生就能改变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的那张已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又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变得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第二个人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第三个人变得坚强起来。

马斯洛曾经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可见在这一长串的语句背后,也只是隐藏着这样一句话——心态改变人生。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学说,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下到上依次是心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个需要层次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人最高级的需求是实现自我,用现实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能够较好地在社会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而最低一级的需求则是心理需求,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慰藉,在这一个过程中,往往是自己初步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时候。从低到高的需要层次来说,正体现了心态改变人生这一说法。

暑假里,李红在一家英语辅导机构里当了一段时间的辅导老师。她发现在同一个班上,孩子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几天相处下来,她觉得,这群孩子中有些笨的孩子其实不笨,归根到底就是他们学习心态有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她做了一番小调查,发现这群孩子来暑期补习班有这样几个原因:

1.爸妈逼着来上课的,属于这个原因的孩子,大多数小孩身上每天都有很多零花钱。爸妈逼着孩子来,而孩子不想来,家长们便以零花钱来诱惑他们补习。

2.孩子自身某些方面有些薄弱,家长送其来补习,而孩子也愿意。

3.家长认为孩子在家过于烦,送他们来上课也可以清静清静。差不多就是这样几种原因。

但是在这三种原因背后往往能够发现孩子补习的心态。有一次,一位数学老师让一位孩子做一道数学题目,那孩子不会做,便批评了几句,并让他上课认真听讲,谁知那孩子居然说道:“我妈说了,嫌我在家烦才送我来这的,开学后反正老师还要教的,现在听不听无所谓。”

这就是这孩子们上补习班的心态,相信在平时上学的日子里,这种心态的孩子也不计其数。一来和孩子自身有关,但想更多的责任在于家长,家长要求老师教好孩子,殊不知自己在无形中灌输给孩子错误的想法,导致心态不端正。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上帝都赋予了他们相同起点的智慧,可是每个孩子的人生命运却都不会相同。就以这个孩子上补习班的心态来看,孩子的心态决定了成绩,又更何况他们的人生呢?

一个年轻人,刚创业时野心勃勃,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制造上。不到两年,由于世界贸易局势的变化,他无法取得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初战即败,给他的打击很大。于是,他离开妻儿,终日封闭自己。后来,他不仅无法忘掉这一切,而且越来越难过,甚至想要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次励志演讲会,一位成功学大师的演讲给他带来了勇气和希望。辗转反侧后,他决定不远千里去找那位大师,请他帮助自己重新站起来。

当他找到大师,讲完他的故事后,那位大师对他说:“我以极大的兴趣听了你的故事,也希望我能帮助你,但事实上,真正掌管你命运的人并不是我。我知道有一个人肯定能帮你。”

大师刚说完,年轻人立刻跳了起来,抓住大师的手说:“是神还是佛?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他,不论多远我也要把他找到。”

大师停了几秒钟,然后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前,用手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年轻人惊讶地望着镜中灰头土脸、情绪低沉的自己,一脸不解。大师郑重地告诉他:“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请你记住,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能够让你站起来的,只有他。”

听完大师的话,年轻人双眼发亮,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向大师真诚地说:“我明白了,谢谢!”

回去后,年轻人重新振奋精神,决定从头再来。他一扫往日的萎靡不振,每天昂首挺胸,双眼炯炯有神,以前的困难在他看来变得非常渺小。自信使他充满了力量和斗志。于是,他决定二次创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积极的心态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追求成功的有力武器,也是成功的秘诀。只有改变心态,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状态,也只有改变状态才能改变人生,甚至命运!

2.远离浮躁,才能静静地成功

俗话说得好:“宁静而致远。”不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还是干一番大事业,我们都需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

有一位博士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去攻读博士后,两年后她又到了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牛津生涯还没结束她又到了伦敦大学做客座教授。在常人看来,她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定是国内许多用人单位仰慕的人才,可当她回国找工作时,却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收她,更不用说别的了,原因是她在国外多年中,因频繁更换工作岗位而使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不成体系,没有发表什么有价值的论文,而她的许多同学,有的只在国外名气不很大的学院做研究,却因成就卓著而入选了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要说她算够有“才”的人了,可是就因为她对现状不满而使自己心态总处于一种浮躁状态而让才华白白流失。

这位博士因为她的浮躁心而无所作为,而作家却因沉的下心来,而写出了备受大众喜爱的作品。

陈忠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为写《白鹿原》,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农村,一蹲多年,通过深入农村生活,写出了长篇小说《白鹿原》,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其实,静下心来到生活第一线体验与感受生活,这是文艺创作的一贯的优良传统。老作家柳青在创作《创业史》时,也是深入一线到了一个县城挂职锻炼。而现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的心态却变得浮躁了起来。于是跟风成为了创作的一种方法,记得一部《渴望》轰动全国,从此,家庭伦理剧层出不穷,由于编造的痕迹太重,成功的并不多。贺岁片《甲方乙方》一炮走红,名利双收,拍贺岁片挣钱,并不景气的电影市场又掀起一阵“贺岁片热”。据悉,一年就有6部贺岁片投放市场,这种现像令人堪忧。热浪不尽,这也是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

一部作品要获得成功,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如果对市场缺乏了解,没有精品意识,什么题材吃香就拍什么题材,都往一股道上挤,没有不翻车的。这样的教训是不胜枚举的。艺术是一座高峰,每攀登一级阶梯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艺术家要有这种追求,艺术是这样,其他也不例外。

前不久,一条微博引来网友的热议。一个经济学院的女博士到贫困县搞调研后在微博上大倒苦水,声称“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

为何女博士下一趟基层后,丝毫没谈考察收获,而是吐糟基层条件太差,不愿再“下基层”?

笔者认为,这名女博士的眼界显然与知识拥有量不成正比,并未领悟沉得下才能飞得高的道理。“沉得下”,是指深入现实社会中发现问题;“飞得高”,是指实现人生追求的更高目标。

其实,作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何况经济学归根到底是研究资源如何有效配置,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不下基层了解现实,即使搭建的理论模型再完美,也只是象牙塔中的“精品”,中看不中用。即使获得博士学位,也只能是“学历上的巨人、能力上的矮子”。

可以说,当下不少人持有这种扭曲的理想信念,甚至连拥有高学历的博士也失去人生奋斗的正能量。如果人人都不想脚踏实地努力,而是寄希望于急功近利达到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比如靠“拼同学”、“拼爹”、买彩票、嫁个高富帅,那这个社会将失去健康发展的根基。

让我们看看海中的企鹅吧,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如果企鹅一味努力向上使劲,想爬上滑溜溜的冰层,由于体形笨拙,难度很大。但换种方式,俯身向下使劲沉潜10米深的海中,再猛转身向水面冲去,在快接近水面时腾空而起,就会稳稳落于陆地上。企鹅尚且明白要想一飞冲天,就要先埋头下沉,何况是我们人类?

浮躁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本质关联。明代钱琦在《钱子语测》中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冲然糜宁。”

浮躁即心浮气躁,是一种不理智的情绪、不健康的心态,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精神状态。一个人一旦染上浮躁症,就会偏激、迷茫,失去奋斗前进的正确方向,甚至误入歧途,损人害己。

浮躁是一种社会病。浮躁是功利的外化,是肤浅的表征:一些人被利欲所蒙蔽,被浮躁所操控,语必称金钱,言必谈运作,企望少劳多获,甚至不劳而获,妄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当下眼花缭乱的各类选秀活动,屡屡曝光的学者抄袭事件,见怪不怪的“潜规则”等,就是生动的例证。

一句话:浮躁不戒,事业难兴!

3.保持年轻心态,你就年轻

研究人员特别强调,年轻而乐观的心态对一个人保持年轻非常重要。如果你认为你年轻,那你就会年轻。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学家曾在20世纪80年代,对65~75岁的老人做过一项访问,论断表明:心力强大的人比心力交瘁的人平均多活4.8岁。很好的心理态势能对心理素质产生很好的反馈和调节用处。脑部皮层的兴奋会令身体免疫效果“年轻化”,增强它的活力,从而令身体各器官的效果得到全方位的巩固和增强。

让心态年轻,是智者的人生艺术,强者的生活能力。人都是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变老。人到中年回望逝去的时光,怀念青春的岁月。从生活中已经感悟到。青春已不仅仅是人生的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态。斯韦登伯格说,年老的人应该像他年轻时一样生活,这样会更有吸引力、更年轻、更迷人。

说起老年人的年轻,我们不能不谈谈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刘晓庆。刘晓庆气质端庄、皮肤光滑白皙、不见丝毫皱纹,美貌动人,俨如三十岁妙龄女人。很难让人相信,这已经是一个年逾五旬的女人。

现在的刘晓庆走到哪里,都会被问到保养的话题,以一个年近六旬的身份来说,刘晓庆确实比同龄人年轻太多,对此她竟然淡淡地笑说:“有一个编辑想替我出本书。写一本《如何保持美丽》的书,但我没有保持啊。我就和她说了,如果非让我介绍经验的话,那么我只能编一个了,因为我写不出来。那种每天早上起来吃一个人参的习惯,也不成立啊。因为我从小拍戏,都是吃盒饭长大的。”细问之下,刘晓庆终于找了一个自己青春永驻的理由:“如果非要说个理由,我觉得那是因为我这个人心胸宽,不丑恶,爱别人,不跟别人算计,不自私。另外一个呢,就是我很喜欢运动,我喜欢打羽毛球和游泳,生活习惯很健康。”

那天,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现场来了不少刘晓庆的粉丝,难得见到偶像,于是一股脑儿向刘晓庆问了很多问题,“别人说你演武则天装嫩你生气吗?”“你的演技为什么这么好?”“女演员年龄大了表演会受影响吗?”“您是怎么度过最困难的时候?”刘晓庆倒也很耐心地一一作答,“我的理想是做中国最好的女演员,到现在我都还在为这个目标努力,我要争取每一部戏都超越自己。至于装嫩呢,我觉得我其实是在装老,为什么装老没人说、装嫩就会被说呢?面对困难,我觉得自己个性比较乐观,也很积极。我不喜欢生气,有时候一个月也生不了几次气,就算生气也很快就好了,另外,我看事情总是看到好的方面。年龄的增长对演员会有帮助,我现在看自己过去的表演都觉得当时理解还不够深刻,喜怒哀乐其实很好表演,但是社会经历就很难演,我经历过很多,有时我也感觉自己的演技比原来有所提高。”

这就是刘晓庆,那天的她,穿着高帮厚底帆布鞋,黑色哈伦裤,亮片小背心加上白开衫,刘晓庆就以这么一副20出头时髦小青年的打扮出现在了观众面前。她尽管已经快60岁,但她心态上觉得自己还年轻,她不接受“扮嫩”这类的字眼,她说:“我正处在黄金期,还想做更多的事,演更多不同的角色。”

这就是刘晓庆,她曾经是中国著名的女演员,曾经是亿万富姐,曾经因经济问题锒铛入狱……刘晓庆演艺经历和人生经历都比同龄演员丰富得多。“人生下来就是什么都没有的,出了事大不了再回到从前。特别像我这种自己奋斗出来的,当过知青吃过苦,就算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还可以开面馆,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