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产生情绪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引导,控制情绪,在平复了情绪的同时,你的内心也产生了无尽的能量。
1.个性与情绪
李虹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离过婚的男人,结婚后的某一天,她和她的新婚丈夫走进了一家餐馆,正要吃饭,而他的前妻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餐馆。
李虹一开始觉得很尴尬,但又想:“她和我丈夫一共有两个孩子。我们将来还要在一起打很长时间的交道,所以应该学会和她相处并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
就在吃饭当中,他们三人便开始谈起了将来如何探视孩子之类的问题。不过李虹知道实际上这比问题的本身要复杂得多,她从这位前妻的眼神已经感觉到,对方对她十分反感。
一切来得都是那么突然。刚才她的丈夫还在和他的前妻在一起交谈,转眼之间那位前妻的手就已经打在了李虹的脸上。
“这事用不着你管,”那位前妻高声叫道,“你和这事没有一点关系!你根本就没有这个权利。你给我闭嘴!”
李虹也开始尖叫起来,并且进行了反击。她一把抓住那个女人的脸,并且不断地摇晃着她的头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这么做了!”就这样她们两个人就在餐馆里的客人面前展开了一场混战。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那样的事来,可我当时就是压不住火。”虹事后说。
上例中,李虹的情绪失控了,她和新婚丈夫的前妻在餐厅的众多客人面前打得不可开交,她说那是因为自己受到了伤害,但实际上是因为她缺少宽容别人的度量,把自己的自尊看得过于重要。当然,那位前妻更是如此。
人生活在纷纭繁复的世界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恼怒的事,小则令人生气,大则惹人动怒。一般来说,生气发怒乃是一种正常的感情宣泄,怒过了,心情也就慢慢趋于稳定。故轻微发一点怒,并算不了什么大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为某些事生气,而有些人却不会?为什么有些人似乎老是比其他人容易生气?而有些人却可以很轻易地处理生气的感觉和面对生气的人?可以这样说,个性在影响你对暴躁情绪的管理能力。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有些人的个性很容易被激怒,有些人的忍耐力比较强。
正因为个性对情绪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在管理情绪之前你必须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独特的一贯的倾向。比如,我们对使自己愉快的事物就愿意去接近,对不愉快的就嫌弃和回避。也就是说,人对社会、集体、自己的态度中所表现的如为公或偏私、勤奋或懒惰、谦虚或骄傲、勇敢或胆怯都属于性格特征。
此外,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比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间接地或直接地学习着为人处世的方式,形成某种性格特征;通过观察周围其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学到某些性格品质,并在日后的生活中,逐渐构成其行为特征。
由于个性心理特征,才使得每个人身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个性差异。
有易冲动的性格的人热衷于取悦他人,也比较乐观,而且热情,常会一次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他们通常较无组织能力,对于参与活动,自始至终都保持同样的热情,不过由于缺乏自我训练的能力,总是想立刻看到成果。对于必须遵守预设好的时间行程或有时间限制的事情,他们很容易一下子就感觉沮丧。所以他们比较适合有弹性的工作,而不适合当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如果是可以让他们发挥社交能力的工作,他们也会表现出高度热忱;相反地,如果他们在工作上到处束手束脚,甚至被同事们孤立起来,那么对他们来说,会是极大的压力。这时,他们的情绪便大起大落。
性格沉静者敏感,善于分析事情,也较为悲观。他们特别容易感到沮丧,但控制力较强。如果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有两种反应:一是继续安于现状,沉溺在情绪中让它自生自灭或者越来越严重;二是不断地在情绪中挣扎,时而乐观,时而悲观,时而是成功者,时而是失败者,分不清是他左右情绪还是情绪左右他。
2.摆脱情绪,激发心理潜力
王艺是一名音乐系的学生。一天,当他走进练习室时,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又是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他。
他对教授的教学感到不满,但他还是坚持照教授的吩咐去做了。
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他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他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他。“弹奏吧!”教授以坚定的眼神望着他。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他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他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他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他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几乎所有的困难、挫折和不幸都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痛苦,都会使人面临着前进与后退,奋起与消沉的困惑。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控制这种情绪,是否能激发心理潜力,驾驭你心理的压力。那么如何控制你的情绪,下面几点足足让你的情绪变好。
1.变压力为动力
人的潜能是相当大的,但身体潜能毕竟是有极限的,而人的心理潜力即大脑能量却是大得不可想像。一个人只要相信并在面临压力时开发自己的巨大潜能,就会有超凡的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说,人人都需要压力。只有等压力来临,才能够有效发挥潜能。需要压力固然重要,但当压力来临时必须要用一颗平静的心对待。因为只有内心平静,你才能化压力为动力。
2.变消极为积极
如果我们的脑海中存有压力或失败的思想,应尽快地把它驱逐掉,因为沉重的压力和失败的想法势必会导致失败。有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都可以印证这个哲理。如果我们能用慎重的态度去思考、分析、研究这些案例,同时让自己的想法如同这些人一样积极,那么你将能克服那些看来势必导致失败的困难。成功人士的成功方法就是调整心态,将压力变为动力,将消极失败的想法变为积极奋进的努力。
其实,人在身体方面的压力多由心理紧张而引起。我们内心被一个问题所困,身体也会被其所困。我们的肌肉会紧张起来,不知不觉会使我们感到压力。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压力,保持冷静沉着。
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环境之外,应该有一个私人的休息场所,可以用来调整精神。这个私人休息场所仿佛是一个消极思想的过滤器,把那些没有用的垃圾思想过滤掉,只剩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培养积极的情绪,应该要注意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识,尤其是自我评价。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适应环境就是积极的自我意识,而不能适应环境就是消极的自我意识,这还要看一定的社会环境的本质和主流是进步还是落后的。就目前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现实而言,一般来说积极的自我意识就应当积极适应社会环境。
3.变悲观为乐观
相信不少人都读过这样一则故事:杯子里有半杯水。悲观者说:“哦,真倒霉,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者说:“太好了,杯子里还有半杯水!”乐观者和悲观者看见同一个事物,反应却南辕北辙。乐观者看到希望,悲观者只看见失望。可往往悲观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悲观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与事实完全相符。
大多数人都兼有乐观和悲观的心理。但不是倾向于这一方就倒向另一方。思想模式是从千百次的警告或鼓励,千百次的责备和表扬之中发展起来的。太多的“不准”和危险警告,会觉得自己无能、恐惧,并最终走向悲观。
悲观是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性——但这不是绝对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曾为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她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解释方式,从“我是个笨蛋”改为“我没有用功读书”,结果,这些学生的学年考试成绩都有了长进。
有位心理学家说:给自己画一幅失败的自画像,就足以使你失败;给自己画一幅获胜的自画像,就足以使你成功。把握情绪的关键是在于你心目中的自画像是什么样子。
陷于悲观情绪之中的人,不妨好好体会一下这位心理学家的话。接着,从现在起你每天花一些时间,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尽量使自己的心情放松,想像最好的自我形象和最美好的结果。想像得生动一些、细腻一些。实际上你完全可以那样。
一个人如果能够改变一下自画像,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在心里把自己设想成这样的人。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也跟着改变了,甚至创造了奇迹。这样你就会感到自信、乐观,那些悲观情绪就跑到九霄云外了。
4.化痛苦为力量
我们常看到生活周围有些人深陷种种艰难困苦时,依然过得快乐而有自信。有些人为了一种更高尚的目标,为了人类的未来,而不惜牺牲世俗的快乐,甚至为了人类而遭迫害也不在意。因此,当我们选择了信仰,也就选择了一种负担。我们克服着坏情绪,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信仰是正确的,我们是自愿地去承受的。我们甘心经历痛苦,是为了得到在我们一生中都不曾知道的更多益处。所有这些,就是用信念来治疗痛苦的涵义。
痛苦是一种毁灭自我的力量,但是痛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磨炼的机会,尽管它使我们无法享受那种安逸的生活。有人曾说:“我相信,苍天不会启用尚未经历过磨难的人。”的确,磨难使我们在苍天面前成熟稳重起来,这是在安逸的生活中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在与悲惨命运搏斗的当口,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完完全全地处于升华的意志之中。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能对生命有深刻的体认,也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能够认真地履行他对人类的义务。
3.化解情绪冲突的方法
有一个天堂与地狱故事:
古时候的日本,有一个名叫信重的武士,对天堂地狱之说存有疑惑,他向白隐禅师请教:“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白隐禅师问他:“你是做什么的?”“我是一名武士。”信重回答道,言下颇为自傲。“你是一名武士?”白隐禅师叫道,“什么样的主人会要你做他的门客?看你的面孔,犹如乞丐。”信重听了非常愤怒,按住剑柄,作势欲拔。“哦,你有一把剑,但你的武器也太钝了,根本砍不下我的脑袋。”白隐禅师毫不在意地说。信重气得当真拔出剑来。“地狱之门由此打开。”白隐禅师缓缓地说道。信重心中一震,顿有所悟,接着,收起剑向白隐禅师深深鞠了一躬。“天堂之门由此敞开。”白隐禅师欣然道。
愤怒常常使人失去理智。失去了理智,人也就无所谓人,而与地狱之魔无异了。冲动却仍保持理智,虽成不了天堂的神,却总还是个人。不过,天堂与地狱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与性格特征,方能踏上通向天堂之路。
冲突是坏情绪的集中爆发,恶性升级,只能恶化你的人际关系。要学会化解情绪,避免冲突,有利于事态发展,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形象。那么如何化解冲突呢?
1.要保持镇静
小王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在初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他的成绩是全班第一名,为此他兴奋得翻来覆去一夜睡不着觉,认为自己真是不简单,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可是好景不长,在期末考试中他却考砸了,他同样又是一夜没合眼,认为自己怎么这样无能,真是丢人,无法向父母交代。
第二天,同学小李说风凉话了:“小王,全班第一名不是那么好拿的,上一次还不知道是让你怎么给蒙上了。”小王听了顿时生起一股无名的火,觉得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一拳打过去。小李把这事告诉了班主任,小王知道自己这下可闯了祸,既后悔又害怕。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么是自己失言失态,要么是对方反应出乎意料之外,要么是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了没有考虑到的因素,等等。这些猝不及防的变化,往往会使我们进退维谷,陷入尴尬的窘境。在危急状态下,若有任何惶恐、失措、紧张、混乱,都很难寻找到变通的途径与方式。
有经验的人在经过长期的社交实践之后,都具有沉着、机智、摆脱困境的特殊才能。他们在即将或已处于困难条件下时,知道首先要沉着冷静,并以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去调适心理,使之处于应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