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富de资本
19914300000093

第93章 要金钱,更要幸福

我从不过分关心利润高低,我的目标是寻求价值。

——(美)泰德·特纳

有位哲人曾说:

“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现实情形。”

其实,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我们既不能专门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也不应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只要我们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盲目地和别人攀比,在生活中就会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的含义是,天下最大的灾祸是不知足,天下最大的过错是贪得无厌。过于执著于追求名利地位的人,其损失也一定很大。过于积存物质财富的人,享受方面也远不及别人。只有知足,才不会感到屈辱;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走向极端。这就是《老子》中所讲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久长”。

知足常乐并非是一种消极避世或与世无争的思想,而是包含着慎重的意义。《老子》中认为知足常乐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仁慈;二是勤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如果一个现代商家能做到上述三点,就可以成为勇敢、富有和有地位的人。今天看来,“不敢为天下先”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今天应当提倡“敢为天下先”,即敢于创新。

老子自足哲学还包括“功成身退”的思想。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其含义为: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必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适用。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梦想,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如果把“功成身退”看作仅是一种策略,是指一个现代商家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和名利以后,见好就收,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张良在扶佐刘邦获得天下之后,便毅然光荣隐退。他向刘邦请求:

“我是你成为帝王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军师,蒙恩拜领万户封地,名列公侯。我的任务至此已经完成。从今以后,我要舍弃世俗,漫游仙界。”

刘邦应允了他的请求,张良得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清朝山西太原有一个商家,生意做得很红火,长年财源滚滚,虽然请了好几名账房先生,但总账还是靠他自己算,钱的进出又多又大,他天天从早晨打算盘熬到深更半夜,累得他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夜晚上床后又想到明天的生意,一想到成堆白花花的银子又兴奋激动。这样,白天忙得不能睡觉,夜晚又兴奋得睡不着觉,老头儿便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老头儿隔壁靠做豆腐为生的小两口,每天清早起来磨豆浆、做豆腐,说说笑笑,快快活活,甜甜蜜蜜。墙这边的富老头儿在床上翻来覆去,摇头叹息,对这对穷夫妻又羡慕又妒忌。他的太太也说:“老爷,我们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整天又累又担心,还不如隔壁那对穷夫妻,活得开心。”

老头儿早就认识到自己还不如穷邻居生活得轻松洒脱,等太太话一落音便说:“他们是穷才这样开心,富起来他们就不能了,很快我就让他们笑不起来。”说着,翻身下床从钱柜里抓了几把金子和银子,扔到邻居豆腐房的院子里。

这对夫妻正在边唱边做豆腐,突然听到院子里“扑通”、“扑通”地响,提灯一照,只见是闪闪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连忙放下豆子,慌手慌脚地把金银捡回来,心情紧张极了。不知把这些财富藏在哪里好——藏在房里怕不保险,藏在院里怕不安全。从此,再也听不到他们说笑,更听不见他们唱歌。邻居富老头和他太太开玩笑说:

“你看!他们再笑不起来、唱不起来了吧!早该让他们尝尝富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