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富de资本
19914300000087

第87章 与众人共同分享财富的人

货币是人类自己给自己选出来的“上帝”。

货币的权力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抗拒。只要货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它就会成为万能的润滑剂:使倒闭的工厂复苏;使萧条的街道商业繁荣:使男人一个个成为“大爷”,更加潇洒;使女人一个个美丽如公主,更加迷人……因此,货币是人类自己给自己造出来的“上帝”。

——(美)王安

正确的利润分享观,使人不知不觉中,做成一个母系统,并越做越大;狭隘的利润分享观,使人做来做去做成一个子系统,越做越小。当我们跟合作者互相减损利益的时候,我们的合作成果也就相应减损。我们的进攻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被搁置延误。其实,所有跟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人,无论他是消费者、合作者、服务者、竞争者,都会跟我们一同发展起来。

1977年,“马狮”开始推行分红计划。这是“马狮”在认真试验如何调和股东和员工的利益冲突后推出的福利举措。按此计划,所有在英为“马狮”连续工作了五年的员工都可获公司分配的股份。除去季节性的临时员工和其他偶然雇用的员工不能参加外,其余员工不论全职还是兼职都可参加此项计划。每年,董事会都依照当年的赢利决定分配给员工的股份数额。他们把分配股份前必须达到的最低赢利额定为1亿英镑,按英国公司经商所得的除税前赢利计算,在决定了要分派的股份数额后,董事会依据一条简单的算式计算出应分配给每个员工的数目。这条算式就是:员工占有股份=本年度该员工应纳税总收入/公司付出的应纳税总薪酬。假如某个员工的总收入占所有可获分配股份的员工的总收入的千分之一,那么他便可以得到千分之一的股份分配。

“马狮”的一位高级负责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关心我们的员工,不只是提供福利而已”。这句话总括了“马狮”为员工提供福利所持的信念的精髓,也反映了“马狮”在内部管理上的一贯态度:关心员工是目标,福利和其他措施都只是其手段而已。基础当然是与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以物质打动他们。而所谓“福利”,也不过是他们对员工所付与的关心。这些善意的关心通过各级经理和高层人员真心实意的关怀得到不断体现。

“马狮”的员工食堂就是令员工可以享受到福利的项目之一。这项员工福利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当时,一个高层管理者有一次到公司所设的一个门市部暗访,他买了东西,并让根本不认识他的营业员把货物包好。当时已是午饭时间,他说:“你是这时间吃饭吧?别错过了时间。”营业员说没关系,吃不吃都一样。问营业员为什么,营业员说:“我吃不起。”

这件事令当时的“马狮”管理层很震惊,因为他们一直在努力搞好公司的薪酬制度,并认为付给员工的并不少。经过认真研究,“马狮”最后得出结论:不论怎么努力,都不能排除个别情况下,有些员工可能因为家庭问题或其他问题不得不把最后一便士节省下来留做家用,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为了让员工能够有充足的力气为公司服务,他们必须以极低价钱为员工提供一顿热午饭,价钱低到令员工觉得若不接纳简直是浪费。于是,此项福利便启动。而且从此以后,不断发展和扩大整个福利计划。

“马狮”的努力使得公司一直能走在别人前头倡导各种福利计划,令同行业望尘莫及。也是基于此动机,“马狮”渐渐规划出自己设计和执行的一套员工福利基本准则:如果这些措施不能令主事的人满意,那也不应该把它们提供给下属。

就这样,“马狮”管理层一直觉得能为员工做点事而感到快慰,而且能够把对员工的细致关心作为公司的哲学思想而不因管理层的更替而改变,真正把公司的哲学理念化为商业经商的中心价值观,由全体管理层的人员专心致志地持久奉行。

财富如果有值得夸耀之处,应该是资产的质量以及你运用的方式,而非多寡。赚了一笔财富却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者,是个穷人,而非富者。不论拥有多寡,只要懂得为众人的利益付出个人所有的人,就是真正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