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威远古今:陇西旅游导游解说词
19840300000009

第9章 李家龙宫(4)

我国家谱由来悠远,溯其端绪,几乎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同时。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某些家族世系的零星记载,这实际是家谱的雏形。周代有大宗小宗之法,又有小史之官,专掌辨世系、定昭穆之职。成书于周代的《世本》,记录了黄帝迄春秋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大戴礼记.帝系》篇则逐支记载了传说时代黄帝族的世系。这一切表明,我国家谱的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代。之后,随着时代的推移,家谱的社会功能和编纂方式屡经变化,其记载的内容和编纂体例日臻丰富完备。根据家谱传承、记载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和口述家谱等等。

中国家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数量可观。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公藏一九四九年前编印的家谱原件,上海约一万五千多种,北京约八千余种,东南沿海各省收藏均超过千余种。就在国外也有收藏中国家谱的,如日本的东洋文库、日本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就收藏有中国家谱一千七百多种,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有中国家谱约两千余种。此外,还有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据江西研究家谱的学者估计,仅江西一省民间收藏的家谱就超过四万种,可见民间私藏的家谱数量极为可观。现存的家谱资料,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绵亘数千年的修谱活动,贯穿于整个中国社会。汉朝,命官以贤,诏爵以功,谱牒之作不绝如缕。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僚实行九品中正制,官之升降,不考人才优劣,只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人们争以门第相高,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唐朝初年,为了打击旧有门阀势力,提高李氏皇族的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计293姓,1651家,分成九等,李氏一等,外戚二等,原来显赫的家族列为三等。武则天时重修改名为《姓氏录》,将武姓列为一等,再一次打击了旧时的士族势力。唐中期以后,士庶合流,出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门第的隆替和民族的大融合,刺激了谱事,“唐人重世族,故谱牒家有之”。同时私家修谱开始在士大夫中间流行。宋代是中国家谱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赵宋凭才学取士、不矜门胄,家谱的功能从以往“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编纂方式也由官府修谱发展为私家修谱。著名学者欧阳修、苏洵分修《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总结前人修谱例则,另创谱法,或直书,或横缀,人称欧苏体,最为后人推崇,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制格局。明清两朝,在皇家统治者的提倡和鼓励下,私家修谱蔚然成风。这个时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浙、皖、赣等地区,几乎姓姓修谱,族族有谱,而且一修再修,赓续不断,到民国初年,有些家谱己续修过二十余次。不惟汉族如此,其他少数民族亦纷纷效法,修谱几乎成了中华民族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纷纷回国省亲,寻根问祖,于是,在一些农村,在沿海地区,有人名正言顺、大张旗鼓地修坟、祭祖、续修家谱。进入20世纪90年代,续修、新修家谱之风开始普及和盛行。很多家谱仿照正史、方志的纂修方法,体制日趋完备,内容更加丰满。由上可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建立和谐社会、增强家族团结的工具,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中国土地广袤辽阔,民族繁衍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沉丰厚,其中传统家谱文化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它延续古今,传播中外,其时空的博大精深,居世界前列,可以说,这是我们祖传民族文化的根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家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有的散落民间,未登大雅之堂,不被重视,犹如荒径野草,任其自生自灭,整理、保存、开发与研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又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很多人认为家谱是宣扬封建宗法思想的糟粕而将之打入禁区。也有些人思想片面,以偏概全,因个别家庭、个别人的个别缘故,因部分家谱质量低劣,难免精糟杂糅,良莠并蓄,结果被人们不作拣择,不加分析,统统当作垃圾毒草加以无情打杀、扫荡,一概视作无用之物。毋庸讳言,根植于中国宗法社会之上的家谱有着许多封建迷信的思想。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十分完美的,都有其精华与糟粕,而任何民族在向前发展的时候,都离不开、也不可能摆脱传统文化的根基。我们认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都是不科学的。被宣布废除的封建宗族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古老的家谱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要废弃它?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透视和分析,并给予回答。总之,家谱文化的命运堪喜堪忧,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家谱文化,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要看清了传统家谱文化的真实面貌,知道了纂修家谱的真实目的,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帮助我们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崇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思想和观念,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谱文化。总之,开发家谱有四个方面的价值:首先是文物价值,其次是资料价值,再次是教化功能,最后是寻根价值。

周恩来总理说过:“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祖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成员的后方。家庭、氏姓、乡镇、地县由小到大组合为国家、世界,家庭和睦团结,国家稳定繁荣,世界和平发展。大凡世界,千姿百态,世间发生的每一件大事要记载;同理,祖先在漫长的人类繁衍里程中,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不屈不挠,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建了我们的家庭,也有光辉照耀后代的一页。盛世修谱,我们国家优越的社会制度,政治民主、男女平等、家庭团结,为我们纂修家谱创造了基础和条件。我们的家族源远流长,原籍在哪里?老家还有什么人?乘着老一辈族人健在的时候,纂修一部好的家谱,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宗可寻,有亲能认,这是十分必要的。

李家龙宫目前收藏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4个省市的800部族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姓氏族谱的收藏中心。

我们从李氏源流版面上简要了解一下李氏世系:李姓世系表分受姓前和受姓后两部分。在受姓前系表中,一世祖黄帝,二世祖昌意,传至七世皋陶公为尧大理官,秉公执法,断案如神,是李姓血缘始祖,下传至十世理徵公,商朝翼隶中吴伯,大理官,以官职“理”为姓。接下来是李氏受姓后系表:一世祖李利贞(理徵之子,改“理”为“李”,李姓的得姓始祖),下传到十世李耳(道教始祖),传到十八世李昙生有四子:崇、辨、昭、玑,再下传到十九世李崇为陇西房始祖,下传到二十六世李广为汉朝飞将军,善骑射,匈奴闻之丧胆,数年不敢进犯,到了五十世为唐高祖李渊、五十一世唐太宗李世民共三十一世,其间三四百年,先后分衍了13房,它们是:范阳房、顿丘房、渤海房、申公房、丹阳房、安邑房、镇远将军房、平凉房、姑臧房、敦煌房、仆射房、绛郡房、武阳房。在繁多的陇西李氏支派中有四房最为兴盛,这就是武阳房、姑臧房、丹阳房、敦煌房,《新唐书》称其为“定著四房”。汉朝李氏随卫青、霍去病西征,留在武威和敦煌等地创立了姑臧房和敦煌房,建立了西凉国。无论是南迁、北迁、西迁还是东迁仍不忘自己的身世,始终以陇西作为自己的郡望,堂号是“陇西堂”,陇西即李姓,李姓即陇西,情切切、意深深。李氏下传到七十五世李珠公生有五个儿子:金、木、水、火、土,其中火德公的后代最兴盛,香港首富李嘉诚、新加坡资政李光耀都是火德公的后代。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的祖籍在福建上杭丰郎村,据《古野唐溪李氏族谱》记载,他是李氏入闽始祖李火德的第二十八代孙。再就是曾任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据其父李金龙说,他的祖籍与李光耀一样,同为福建上杭丰郎村,也是李火德的裔孙。清乾隆末年李登辉的六世祖李崇文迁台谋生,繁衍后世。李登辉反对一个中国,声称自己是台湾人,而非大陆人,不断否定大陆与台湾的这种关系,可事实绝非如此,1994年他为李家龙宫题写了“陇西堂”的匾额。在当“总统”之前,他是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的顾问。他出尔反尔,但抹不掉家谱承载的事实。

(八)黄芪王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名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明朝李中立《本草原始》称“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性缓如之,故得以耆称”。现今将“耆”简写为“芪”,属我国著名大宗传统中药材,药性平和,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配伍或日常保健,以黄芪为原料生产的中药材,有蜜丸、水丸、胶囊、片剂、煎膏、酒制品等达200多种。近年来,又以黄芪开发出许多新药或保健品,畅销国内外。

陇西县是我国传统黄芪的地道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以前,陇西就盛产黄芪,并且品质极佳,梁代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称:“黄芪第一出陇西、洮阳(甘肃临潭)……次用黑水(四川北部黑水县)、宕昌县”。近年来,陇西县利用平川土地土层深厚、温差大、光照足、水肥条件好等优势,广种黄芪,比山上种植的生长周期缩短了3~5年,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2年8月,在陇西县首阳镇挖出8株野生“黄芪王”,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株直径8.5厘米,长2.45米,据当地农民估计,已有300多年的生长历史了。2003年,陇西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这株野生“黄芪王”能够被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并被珍藏到李家龙宫,完全归功于原县政府副县长、今县人大副主任吉焕的大力关照和支持。

(九)龙根

关于“龙”,《辞海》中解释: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做雨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崇拜图腾,在民间盛传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分别是马头、龟眼、鹿茸(角)、蛇身、鱼鳞、虎腿、鹰爪等,我国民族众多,信仰各异,如白族崇拜白马神、傣族崇拜蛇神、藏族崇拜神鹰,东南沿海以渔业为主者信奉妈祖鱼神,以狩猎为主的林区崇拜老虎以及游牧民族的狼崇拜等等,而每个民族都能在龙身上找到本民族的崇拜图腾,因此,龙是民间多种信仰的集合体,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正所谓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殿内这一巨型古根龙,体长5.3米,高1.2米,重百余公斤,背部天然镶嵌一红色岩石,即根抱石,系日月天地之灵气,人文造化之精华于一身,很有名,其磅礴大气使观者无不生发夺尽神奇之感。1992年从陇西东南部风斗山中,因雷电击岩而面世,在此深山一农家历经五年之久日尘风雨洗礼。

1997年10月,首届“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观光节”之际,被陇西县孙建军、刘军、黄树祥、毛克诚四人发现。并相继寻塑了含龙椅在内的八条“龙”根,始成九龙一脉体势,好像龙子龙孙同聚一堂,共享龙族天伦之乐。龙根的发现,先后被多家新闻媒体连续报道,曾引起巨大反响,一度吸引众多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倍受青睐。诸多党、政、军领导及文化人纷纷题词、撰联,抒发激赏之情。2004年8月5日,原国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到李家龙宫视察指导工作时说,他到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各国出访,见过很多根雕,但像如此完整大气的巨型古根龙实属罕见,是中华第一龙,是李家龙宫的镇宫之宝。原陇西县委书记牛兴民题词“神蛟奇出,龙宫生辉,威远洪钟声闻四达;陇西荣耀,木子还灵,仁寿情豪举世无双。”在龙宫修葺竣工之际,择于2004年4月4日吉时,巨龙由威远楼移至李家龙宫,圆就龙进龙宫的天人之愿。四壁配以气韵夺人的龙字书法,相映生辉,相谐成趣。

(十)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