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权力玩家赵匡胤
19819900000054

第54章 春花秋月不得了(1)

当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著名的相对论时,这个世界上恐怕连作者本人一起算上也没几个人能对这个理论说出个所以然。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不同参照系里时空相异的道理,爱因斯坦曾经向人解释:假使你是一个男人,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了一个小时,你可能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虽然坐了片刻,却会感觉像坐了一个小时。

虽然建隆年间的李煜不太可能有时间在填词之余顺便研究一下爱因斯坦这个著名的理论,他也不太可能了解其中引力场、质能转换等高深莫测的概念,但是肯定对这个“靓妹-火炉说”有着充分的体会。因为他发现,跟娥皇在一起的日子,地球好像转得更快,很快就到了乾德二年(964年),这一年是李煜当上南唐皇帝的第四个年头,也是他和娥皇结婚的第十一年。

这一年对大蜀皇帝孟昶来说是黑暗的,年初联合刘承钧往赵匡胤家扔石头不成,反被宋军兵分两路提着铁锤杀过来将房子打得稀巴烂,下半年一直提心吊胆过日子最终年都没过好,然后就被押到了开封。

这一年小唐皇帝李煜的天空也是黑暗的。

就在这一年,他的生活伴侣、艺术知音,深爱了十年之久的爱妻娥皇病了,而且病得非常严重,很快就形影消瘦,卧床不起,不但不能再陪着李煜唱歌跳舞、风花雪月,甚至连吃饭喝水都要有人伺候。

而偏偏就在此时,李煜和娥皇的最为钟爱的次子仲宣又因为受到惊吓而得了癫痫病,不久夭折;娥皇15岁的妹妹小周后来皇宫看望病中的姐姐,却与姐夫李煜一见倾心,堕入爱河。虽说是铁打的夫妻流水的爱,可重病中的娥皇哪里能经受爱子夭折和丈夫出轨的双重打击,很快病情加重,香消玉殒,年仅二十九岁。

诗人李煜曾经在第一夫人病重期间为她写下一阕《后庭花破子》,祈求上天保佑自己爱人早日康复: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而娥皇临终时候也曾满怀深情地与李煜告别,她说:婢子多幸,托质君门,窃冒华宠十载矣,女子之荣,莫过于此。所不足者,子殇身殁,无以报德。

娥皇的死,让多情的李煜哭得死去活来。一个月后当李煜出现在爱妻的葬礼上时,这位年仅二十九岁的青年人已经瘦得全身都是骨头,到了要撑着拐杖才能站立起来的起步。他亲自给娥皇写了一篇长达1300字的追悼文章《昭惠周后诔》,是当初写给赵匡胤《即位上宋太祖表》的两倍还多。文中他自称“鳏夫煜”,并以十三个“呜呼哀哉”极尽哀悼之情,千载之后,读来仍让人潸然泪下。他先是深情地回忆了这位多才多艺的妻子带给自己的无限快乐:

“丰才富艺,女也克肖。采戏传能,奕碁逞妙。媚动占相,歌萦柔调。

兹鼗爰质,竒器传华。翠虬一举,红袖飞花。情驰天降,思栖云涯。”

文章末尾,他无比沉痛地写道:

“日月有时兮,龟蓍既许,萧笳凄咽兮旗常是举。

龙輀一驾兮无来辕,金屋千秋兮永无主。呜呼哀哉!

木交枸兮风索索,鸟相鸣兮飞翼翼。

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呜呼哀哉!

夜寤皆感兮,何响不哀?穷求弗获兮,此心隳摧。

号无声兮何续,神永逝兮长乖。呜呼哀哉!

杳杳香魂,茫茫天步,抆血抚榇,邀子何所?

苟云路之可穷,冀传情于方士!呜呼哀哉!”

多情未必不丈夫。

也许回想起一个月前和小姨子谈恋爱并为之写下好几首《菩萨蛮》的李煜在娥皇死后会充满内疚,但毫无疑问十一年间这对夫妻的感情是真挚的。可惜上天似乎是要故意降临一些苦难考验李煜的耐心,打击接踵而来,在娥皇死后的第二年,李煜的母亲也去世了。按照礼仪,李煜必须是守制三年,也就是要在皇宫中过三年带发修行的和尚生活。随后的三年赵匡胤在北宋发起了那场轰轰烈烈的读书运动,改年号,立新后,打北汉,可修行的李煜却深深地迷恋上了佛教,而且性情大变。当随后几年他令人惊讶地下令诛杀南唐数名大臣的时候,人们从他的脸上不再能找到昔日那位仁慈、柔弱的皇帝的影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三年的修行生活为李煜带来的改变由外而内:三年之间,我已非我。

三年后李煜脱去了身上的袈裟,为小周后披上了爱情的婚纱。

与小周后带来的甜蜜爱情一同到来的,是李煜对佛教的狂热信仰,以及赵匡胤派来的间谍,还有命他写信劝降刘鋹的诏书。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观看,娥皇和小周后是合格的妻子,却未必是合格的皇后。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她们劝诫李煜励精图治,潜心治国的记载,后人却只能看到李煜忘情地置身她们温柔乡里。我们无法对这两个年方二十的年轻女孩要求太多,哪怕此时按照分久必合的常识,统一的步伐已经越来越近,此时的南唐正如长江波涛里的一叶扁舟,风雨飘摇。

可是李煜似乎没有看到这一点,或是说假装不曾看到这一点。迎娶小周后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大量兴建庙宇。

如前所述,这个世界上不用交税的行业,除了吹牛,就是当和尚。

当然吹牛这个行业是存在风险的,如果你不是《人民日报》,却要像孟昶身边的诸葛昭远先生那么牛皮漫天,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差点被人埋在农民房里。

南唐人民很快发现他们有了一个前景无比广阔的行业,高工资,不交税,还包吃住,皇帝大力支持——听起来倒是有点像如今的公务员,可是公务员也是要从好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录取那么一两个的,南唐人民如果从事这个行业的话上岗比例却是1:1,那就是当和尚。

因为开宝二年(969年),李煜下令取消寺庙名额限制,让南唐的寺庙大量扩招和尚和尼姑,只要有人申请出家,政府就马上承认他僧人的身份,免除掉他交租税、服兵役、服劳役的义务,李煜甚至还鼓励道士改行当和尚,只要愿意改行,就奖励二两黄金。

不妨对比一下十多年前柴荣曾经采取过的毁佛熔铜运动,当时的柴荣下令不但拆除寺庙,强迫僧人还俗回家种地,而且亲自抡起砸向佛像的大锤;对于铁了心要当和尚的,不但有严格的身份限制,直系亲属开出来同意出家的证明,还必须通过背诵一百纸经文的高难度考试。

设想十五年前有一个范进那样的后周人,一生中最大的愿望不是当一个举人而是当一个和尚,而且家里还有一兄一妹,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也是像徒步一样完美无缺,符合朝廷规定的出家硬性条件,我们叫他和尚哥。在和尚哥的苦苦哀求下,他的爹妈也同意他出家,但是此人记忆力极差,别说一百纸经文,就连一百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样的东西也背不下来。两年以后和尚哥绝望地入山搭了一个柴棚,天天捧着经文熟读不止,并且不知后周已被大宋取代;某一天山洪暴发,眼见得柴棚要被冲毁,和尚哥赶忙坐在一个木盆里随波逐流,后来漂过长江,漂到了南唐境内——日后岳飞的故事里你还会看到类似的木盆——这时候和尚哥的眼前突然出现了无数寺庙,他很快喜形于色。

和尚哥飞奔入内:我要出家!我会背两百纸经文,考我吧!balabala……

方丈愣了一下:我们欢迎一切有志青年加入南唐的和尚队伍,不考试!

和尚哥心存怀疑:不考试就能当和尚,是不是要天天挑水锄地干苦力,因为我听说两个和尚抬水喝……

方丈告诉他:不用干活,管吃管住,比当公务员还舒服!都是咱们国主李煜政策好啊!

和尚哥喜极而泣:感谢爸妈,感谢木盆,我终于可以当和尚了!

方丈友情提醒:娃,你应该先感谢国家!

历经十余年的艰辛背书终于披上了袈裟的和尚哥马上将这个天大的喜讯托人传回了老家,让不打算土里刨食的老乡赶紧偷渡过来出家,很快消息传到了赵匡胤的耳中,他哈哈一笑,派出一人。

史书上没有叙述此人的姓名,只知道他后来的法号叫做“小长老”。此人熟读佛经,口才极佳,到了南唐之后大量开班收徒宣讲佛法,这点很像如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承诺你只要进去学点技术就能找到高薪的工作——区别在于小长老的培训竟然是免费的。设想哪天英孚或者新东方宣布免费了,或者哪个驾校突然宣布不收钱了,你就会从第二天开始看到他们门前像堵车那样长长的队伍,川流不息,而这正是开班授课之后小长老所见到的情景。

这位知名度大增的和尚很快引起了李煜的注意,见面一番沟通之后聘其为自己的专职导师,自己则认真地做了他的研究生。随后李煜不光为其送上了“一佛出世”、“小长老”这些封号,而且天天都在皇宫里面听这位导师的佛法课。《隋书,经籍志》称“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一小劫是1680万年,可见在李煜心目中,这位导师是1680万年才出一个的佛,比起自称前后三百年加起来六百年才出一个的独一无二的罗玉凤之流,那档次简直是要高太多了,如果凤姐学过除法,就可以算一下1680万与600的比值,那是28000。

可惜了凤姐啊,若是多读点书,就可以告诉别人,自己也是每一小劫加三百年才会出一个的才女,而不是整天拿着本《读者》晃悠来晃悠去,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没文化似的。

当然同样可惜的还有李煜。

因为在赵匡胤看来,革命虽然不是请客吃饭,但让敌人请客吃饭也能达到自己革命的目的。受到尊崇的小长老旋即向李煜灌输“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概念,只要你对于拜佛舍得花钱,下辈子自然还会投胎富庶之家,可以尽情写诗填词泡妞,于是李煜就从有限的财政收入减掉进贡北宋与购盐所需后中不断再拨巨款兴建庙宇,让南唐数万僧尼提前1000年过上了咱们现在还在为之努力奋斗的小康生活,同时李煜本人也带着小周后天天对佛磕头,乃至脑门上都结了硬痂;甚至日后宋军在曹彬率领下围困金陵数月,李煜都一直躲在深宫研究佛法,等到某日突然看到城外宋军的铺天盖地的旗帜时,方才大惊失色,下药毒死了这个骗了自己多年的和尚,当然也有另外的故事版本是说小长老名叫江正,而且最后在被毒死之前早就偷偷逃掉了。

早几年徒步曾经和人讨论过一个问题,针对当时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的顽固态度,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台海问题的办法,当时有朋友提出了一个极有远见并且一劳永逸的策略:咱们应该派一万名党员过去,先从精神上腐化他们,再从经济上吃穷他们!

满座听众轰然叫好,徒步也不禁抚掌感慨:这个办法真是太有效了。

但是等日后看到宋史中一千年前的赵匡胤竟然采取了同样的战略,而且只用小长老一人就完成了咱们今天需要派一万名党员才能完成的任务,徒步还是忍不住叹息,咱们党员的战斗力还是太弱了。虽然昔日的南唐和如今的台湾人口差别巨大,平定江南时候的南唐计人口327万(按照每户五口计),约是如今的台湾人口2300万的七分之一;同比计算,咱们只需要派出七名优秀的党员就足以把台湾问题解决了啊。

而抵达南唐的小长老完美地实践了这位朋友的策略。在完成从精神上腐化李煜的目的之后,小长老开始了第二阶段任务,就是从经济上吃穷南唐。不光自己穿名牌袈裟,戴瑞士手表,开宝马汽车,比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还潇洒,而且还让李煜为自己的徒弟在牛头山建数千间住房,每天吃的食品都是进口货,并且吃不完的全扔掉,第二天接着供应新鲜的,就像当初奥运期间住在中国奥运村里国外的运动员那样——唯一的差别是南唐老百姓虽然粗茶淡饭,却未必和如今老百姓一样,在奥运村里人们吃着纯天然食品的同时,自己仍然吃着转基因的大豆油,富含各种矿物质的地沟油,以及其他。

李煜也不傻,见导师鼓励自己六根清净节衣缩食,可他自己却是如此奢华铺张,于是忍不住向其表达疑问。小长老免不了又是一顿教训:看,这就是你读经书不认真了吧,你回去仔细读读《华严经》,就知道佛祖也是爱富贵的!

诗人李煜哪里还能有什么对答的言语?

面对李煜的不务正业和南唐的日渐式微,众多大臣也给出了各式各样的表演。紧跟领导步伐虔诚信佛的自然不在少数,采用“非暴力不合作”手段的也大有其人,当然言辞激烈上书批驳且奋不顾身的也不可或缺。第一类的马屁精自然在任何朝代都不缺乏代表性,也就没有必要花费笔墨做一番描述;第二类人物的代表是前文曾经出场过两次的韩熙载,这位昔日的升州太守和铸钱使应该是智商和情商都超越了时代,曾经不但让后周使臣陶谷狼狈而逃,而且研究出了以十倍面额的铁钱代铜钱流通的货币政策,随后面对李煜对佛教的真切感情,这位悲观主义者采用了日后在印度被甘地发扬光大的应对方法:非暴力不合作。

李煜知道这位大臣的才能,所以曾经打算任命他为宰相。

可韩熙载却从悲哀的现实中预见到了南唐的未来,在他看来,谁当宰相都改变不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于是很快韩熙载从一位上进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醉生梦死的堕落之徒,不但在家里养了四十多个歌伎,而且任凭这些歌伎跟那些客人打情骂俏,搅作一团,社会影响极差;而且把每个月的工资都一分不留地分给她们,自己需要花钱的时候就开始玩行为艺术,穿得破破烂烂,手提破琴,背着竹筐,化装成沿街乞讨的盲人,到各个姬妾的门前去讨钱。

这些传闻很快传到李煜的耳中,于是他命人去收集一点证据回来,看看传闻是否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