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猫武士成长励志馆1:清水河
19816700000016

第16章 风铃在哭泣

“听说了吗?李雅的爸爸妈妈从香港回来了,还给她生了个小弟弟回来!不过现在李雅经常生病,她爸爸妈妈都很着急。”

张艾儿最近好忙,一放学就跑到爆竹厂去插引线了,宋词很少有机会能跟她说上悄悄话。

“宋词,我爸爸妈妈也要回来了!”张艾儿说。

“真的?那太好了!”宋词高兴地跳了起来,一把搂住张艾儿,“不是说过年才回家的吗?怎么突然提前回来了?”

“不知道!”张艾儿说,“反正上次我在吴用老师那里上网和我妈聊天,我妈妈告诉我的,她说和我爸爸这个星期就会回家。”

停了一会儿,张艾儿又说:“宋词,我想在爆竹厂多插点引线,送样礼物给我妈妈。你知道吗?她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

哦,怪不得她这段时间插引线的积极性高得不得了,原来在攒私房钱要给妈妈买生日礼物呀!

宋词羡慕极了。原来张艾儿马上就要见到爸爸妈妈了,还能亲手送生日礼物给妈妈。这会儿,宋词觉得,张艾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儿。

隔天,张艾儿让宋词陪自己去了镇上的礼品店。张艾儿左挑右挑,最后挑了一挂风铃,轻轻摇一摇就会发出“丁零零”的清脆响声。

“让妈妈把风铃挂在她床头,那就是我每天在给她唱歌吧!想想就美啊,她劳累了一天睡觉时,她清晨起床时,这挂风铃都会不经意地响起。每响一次,妈妈就会想我一次!我要祝妈妈三十六岁生日快乐!”张艾儿高兴地说。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十八公岁。你要祝你妈妈十八公岁生日快乐!”宋词说。这个公岁生日,是她从一本书上看到的。

“十八公岁?”张艾儿一愣,随后就笑了,“我怎么就想不到呢?祝妈妈十八公岁生日快乐!啊!妈妈会多么快乐呀!”

可是快乐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几天,张艾儿就跑到宋词家来,抱住宋词大哭起来:“宋词!宋词!我成了没人要的孩子了!”

她的眼泪大雨一样落下,把宋词的心淋得稀里哗啦地疼。

“怎么啦?你爸爸妈妈不是回家了吗?这回你舅妈也不敢欺负你了啊!”宋词抱住她问。

“你知道他们回家干吗?他们回家是为了离婚的!现在好了,他们要离婚了,我成了他们的拖累,谁也不愿意要我了!”张艾儿说着说着,眼泪又哗啦哗啦掉下来。

怎么会这样啊?宋词呆住。

“那他们现在在哪里?”宋词问。

“在我舅舅家。在讨论离婚的事呢!”张艾儿说。

“我们去看看吧!”宋词说,“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呢!”

其实大人的事,宋词又哪里知道。但单亲家庭的疼痛,宋词是尝过不少的。妈妈虽然一直把她当宝贝一样疼着,但碰到妈妈有事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宋词就只好一个人睡在家里,有时害怕得不得了,有时到半夜妈妈回家时,宋词还没有睡着。

后来,宋词慢慢就习惯了。妈妈依然一个人把所有家务包下来,不让宋词动手。在妈妈的心里,只要宋词学习好,将来有出息,自己这辈子就算值了。

如果有爸爸在,生活会是不一样的吧?至少爸爸会挑起生活的担子来,不让妈妈颠沛流离。

到了张艾儿的舅舅家,一进门,宋词就闻见了浓浓的火药味儿。

“我说你们离婚就离婚!但是我可把话说在前头啦!艾儿那死丫头,不许再寄养在我们家了!”张艾儿的舅妈双手叉腰,十足一副母夜叉的凶神恶煞样。

“我们协商好了,艾儿啊,以后就跟她妈妈,女孩子跟着妈妈总是比较好。我呢,就出点抚养费吧!反正孩子也大了,总会有自己的生活的。”说这话的是张艾儿的爸爸。

“我带着艾儿也不方便啊,我还是得出去打工养活她啊!弟妹,你就帮帮我,我不会忘记你的,艾儿也不会忘记你的······”张艾儿的妈妈无奈地说。

只有张艾儿什么也不说,她就那样抬起头,两眼望着屋顶。也许只有这样,眼泪才不会往下流吧!

一阵秋风从开着的大门吹进来,好听的“丁零零”声清脆地响起。哦,那是艾儿给妈妈买的生日礼物风铃,还没来得及送出去呢!

可是,张艾儿的妈妈甚至都没有往这风铃上瞟一眼。一眼,哪怕只要她瞟一眼,张艾儿就会对她说:“妈妈,你的生日快到了!我要祝你十八公岁生日快乐!你要记得,风铃一响,就是我在唱歌给你听!”

这话,她已经悄悄练习过好多遍了。对一个闷葫芦一样的孩子来说,要说出这么煽情的话,该要鼓足多少勇气啊!

张艾儿的妈妈现在想的是,她和张艾儿的爸爸离婚了,带着张艾儿这个拖油瓶她还怎么出去打工赚钱啊?于是她把自己的弟弟拉进里屋,两姐弟在里面嘀咕了大半天。后来,张艾儿的妈妈出来了,她舅舅又把她舅妈拉到里屋去,夫妻俩又嘀咕了大半天。

出来后,张艾儿的舅舅发话了:“艾儿以后还住在我家。但是呢,这生活费嘛,以前是三百元每月,现在涨价了,涨到五百元每月。”

“五百?太多了吧?四百行不行?”张艾儿的爸爸几乎叫了出来,“一下子涨两百,亏你们说得出口!”

“不涨价行吗?你们去街上打听打听,这买块香皂都比以前贵了好几毛钱了。一个大活人,要吃要住的,能不涨点吗?”舅妈阴阳怪气地说,“你要是嫌涨得多,我还嫌她在这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烦哪!要不你们再商量,我这里不接纳她!”

“那不行!艾儿她爸,你要是不舍得每月多出这两百块,我没地方安置艾儿,我就不同意离婚了!”张艾儿的妈妈首先提出了抗议。

再没有别的办法了。羊毛还得出在羊身上,谁让张艾儿的爸爸要求离婚呢?到最后,他也只得同意每个月多支付二百元生活费给张艾儿了。

张艾儿的事情就这样处理好了,好像大家都很满意。没有人问张艾儿,这样行不行,好不好。他们就像处理一件暂时不需要用的家具,完完全全把她束之高阁了。

除了宋词,并没有谁注意到张艾儿极度的落寞。爸爸妈妈都习惯了把她丢在舅舅家里,现在离婚了,他们还是习惯了把她丢在这里。

自然,在他们看来,一对离婚夫妇的孩子就像一件衣服上的补丁,永远是不伦不类的,羞于见人的,多余的。

只有风铃知道,那清脆的“丁零零”声响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