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19800500000021

第21章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4)

(二)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按照一般的价格理论,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然而,由于信贷资金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的决定因素就更加复杂。通常,在贷款定价时银行应当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下面6种:

1.资金成本

银行的资金成本分为资金平均成本和资金边际成本。资金平均成本是指每一单位的资金所花费的利息、费用额。它不考虑未来利率、费用变化后的资金成本变动,主要用来衡量银行过去的经营状况,如果银行的资金来源构成、利率、费用等不变,银行可以根据资金平均成本来对新贷款定价。但如果银行资金来源构成、利率和费用等都处于变动状态中,他对贷款定价的意义就不大。资金边际成本是指银行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投资资金所需要花费的利息,费用额。因为它反映的是未来新增资金来源的成本,所以,在资金来源结构变化尤其是在市场利率的条件下,以它作为新贷款定价的基础较为合适。

资金边际成本根据资金来源的种类、性质、期限等不同而不同,每一种类资金来源都会有不同的边际成本。银行通常不能按某一种资金来确定贷款价格,因而需要计算全部新增资金来源的平均边际成本。这种平均边际成本就是新增一个单位的资金来源所平均花费的边际成本。

2.贷款风险程度

由于贷款的期限、种类、保障程度及贷款对象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贷款的风险程度也有所不同。不同风险程度的贷款,银行为此所花费的管理费用或对可能产生的损失的补偿费用也不同。这种银行为承担贷款风险而花费的费用,称为贷款的风险费用,也是贷款的风险成本。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必须将风险成本纳入贷款价格之中。一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并由此而引起的银行贷款的风险费用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如贷款的种类、用途、期限、贷款保障、借款人信用和财务状况,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所以,要精确地预测一笔贷款的风险费用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在实践中,为了便于操作,银行通常根据历史上某类贷款的平均费用水平并考虑未来各种新增因素后来确定贷款风险费用率。

3.贷款费用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需要在贷款之前和贷款过程之中做大量的工作,如进行信用调查、分析、评估,对担保品进行鉴定、估价、管理,对贷款所需的各种材料、文件进行整理、归档、保管。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发生各种费用。在贷款定价时,应将这些费用考虑进去,作为构成贷款价格的一个因素。

4.借款人的信用及银行的关系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主要是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借款人的信用越好,贷款风险越小,贷款价格也应越低。如果借款人信用状况不好,过去的偿债记录不能令人满意,银行就应以较高的价格和较严格的约束条件限制其借款。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也是银行贷款定价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里所指的关系,是指借款人与银行的正常业务关系,如借款人在银行的存款状况、借款人使用银行服务的情况等。那些在银行有大量存款,广泛使用本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或长期地有规律地借用银行贷款的客户,就是与银行关系密切的客户,在制定贷款价格时,可以适当低于一般贷款的价格。

5.商业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赢利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银行对各项资金运用都应当确定收益目标。贷款是银行主要的资金运用项目,贷款收益率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直接影响到银行总体赢利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贷款定价时,必须考虑能否在总体上实现银行的贷款收益率目标。当然,贷款收益率目标本身应当制定得合理。过高的收益率目标会使银行贷款价格失去竞争力。

6.贷款资金供求状况

市场供求状况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基本因素。贷款作为一种金融商品,自然也受这一规律的制约。贷款需求是指借款人某一时期希望从银行取得贷款的数量;贷款供给是指所有银行在该时期内能够提供的贷款数量。当贷款供大于求时,贷款价格应当降低,当贷款供不应求时,贷款价格应当适当提高。

(三)贷款定价方法

1.目标收益率定价法

这是根据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来确定贷款价格的方法。在为一笔贷款定价时,贷款主管人员必须考虑发放贷款的预期收益,给借款人提供资金的成本、管理和收贷费用以及借款风险等。

2.基础利率定价法

基础利率定价法,又称交易利率定价法。这种定价方法允许借款额超过某一最低限额(如30万元到50万元)的借款人,在几种基础利率中选择,以决定该笔贷款的利率和展期期限。最通行的基础利率是国库利率、大额定期存单利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客户可以从商业银行认可的利率表中选择基础利率,也可以选择到期日。所确定的贷款利率为同期市场利率加上一定数额。在到期日,经借贷双方同意,贷款可以展期。而后,客户必须再作一次同样的选择,即再次选择基础利率和到期日。这样,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利率是固定的,但展期利率是未知数。

3.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也叫宏观差额定价法。它是借入资金的成本加上一定利差决定贷款利率的方法。这种定价法的特点在于不考虑承诺费、服务费和补偿余额等因素,贷款价格主要依据资金总成本及一定的利润目标来确定。其计算公式是:

贷款利率=贷款成本率+利率加成

其中:贷款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贷款服务成本和营业成本,利率加成则是银行应取得的合理利润。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主要是这种方法。

4.优惠加数定价法和优惠乘数定价法

这两种方法是西方商业银行普遍使用的贷款定价方法。优惠加数是在优惠利率基础上加若干百分点而形成的利率。优惠乘数则是在优惠利率基础上乘以一个系数而形成的利率。不同借款人的风险等级是不同的,银行为控制信用风险,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等级来确定该借款人所适用的优惠利率,优惠利率不同,优惠加数和优惠乘数也不同。优惠加数和优惠乘数两种定价方法在概念上相似,但它们所得的利率标价是不同的,尤其是在优惠利率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时,两者之间会有不同的变化。当利率上升时,优惠乘数利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反之,则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为了避免利率的剧烈波动而给借贷双方带来利率风险,通常可以在协议中限定利率波动的上下限。

5.保留补偿余额定价法

这种方法是将借款人在银行保留补偿余额看作是其贷款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考虑了借款人在银行补偿余额的多少后决定贷款利率的一种定价方法。在种方法下,借款人补偿余额的不同,贷款利率也有所不同。

七、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一)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是银行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主要办法,通过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银行可以了解该客户履约还款的可靠性程度,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加强贷款管理、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依据。

借款人所具有的道德水准、资本实力、经营水平、担保及环境条件等都各不相同,这使得不同的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贷款风险也不尽相同。因此,许多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分析就集中在这五个方面,即所谓的“五C”: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及环境条件(condition)。也有些商业银行将信用分析的内容归纳为“五W”因素,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及如何还款(how)。还有的银行将这些内容归纳为“五P”因素,即个人因素(personal)、目的因素(purpose)、偿还因素(payment)、保障因素(protection)和前景因素(perspective)。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可以把贷款信用分析的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借款人的品格

借款人的品格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还要具备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所以,借款人的品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借款人的背景、年龄、经验,借款人有无不良的行为记录,借款人的阵容及协调合作情况,借款人的性格作风、其现代经营管理观念及上下属关系等。由于借款人的品格无法计量,因而银行既可以根据过去的“记录”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一系列调查,对借款人的品格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征信机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以评估其品格。但评估只表明借款人的主观还款意愿,并不能表明其确实能还本付息。结合我国情况,在评估借款人的主观还款意愿和承担义务的责任感时,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如果借款人存在不良的还款记录,要进一步分析其深层原因,看其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造成的,还是由于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挤占挪用贷款造成的。对于前者,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借款人的品格问题。

2.借款人的能力

能力是指借款人运用借入资金获取利润并偿还贷款的能力,而获取利润的大小,又取决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分析、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企业的销售收入、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以及生产竞争力。这方面可以通过企业经营的一些经济技术指标来反映,如企业的资本比率、流动比率、设备利用率、折旧率、净值收益率、毛利和净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和生产占用率等。

二是企业经营者的经验和能力,主要分析企业主要决策者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用人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家阶层在企业中的地位将日益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家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家本身这两个方面了解企业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对于了解并掌握企业的经营作风、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3.借款人资本

借款人资本是借款人财产的货币价值,是反映了借款人的财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成就,并作为其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评估借款人资本时,要正确区别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以及资本的稳定性和变现能力。

4.借款人贷款的担保

企业为贷款而提供的担保状况,也是影响贷款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贷款担保的作用在于为银行贷款提供一种保护,即在借款人无力还款时,银行可以通过处分担保品或向保证人追偿而收回贷款本息,从而使银行少担风险,少受损失,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评价贷款的担保,要看企业提供的担保品是否适合于作担保品,担保品的整体性,变现性、价格稳定性、保险,贷款保证人的担保资格、经济实力和信用状况,以及保证人担保能力是否与担保贷款额度相符等。

5.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

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是指借款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借款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包括经营范围、经营方向、销售方式、原材料供应渠道、竞争能力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企业生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程度、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借款人的可控因素。借款人经营的外部环境是指借款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外部经营环境对借款人而言具有不可控性,但对其经营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并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性质的贷款而由所区别。有的借款人对环境变动的敏感性强一些,有的借款人的敏感性则弱一些;期限长的贷款受环境变动的影响大,因而风险也大。所以,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须对借款人的经营环境变动作出分析、预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作为应变手段,以保证贷款的安全。

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一方面要进行静态分析,另一方面又要进行动态分析,既要注重定性分析,更要注重定量分析。因此,在实际的信用分析过程中,商业银行既需要对借款人过去的信用状况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也要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发展的变化趋势,对借款人未来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作出科学的预测,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准确估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本付息能力。

(二)信用分析技术

1.财务报表分析

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进行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性报表;损益表是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业务经营的成本、费用及盈亏状况的报表;而财务状况变动表则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资产,负债、资本等变动状况。从反映企业还款能力和贷款风险的需要出发,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