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根据各家的研究,消息来源(公关人)在互动中常居于带领新闻人员的地位,但是新闻人却不是那么瞧得起公关人。Aronoff(1975)曾在得州做过一个研究,请公关人与新闻人分别把16种尊卑不同的行业,依各自心目中的社会经济地位排行,结果新闻人员把自己排第一,把公关人员居末。可是公关人却把新闻人排第三,而把自己排第四。十年后,Kopenhaver,Martinson&Ryan(1984)把同样的研究在佛罗里达州复制,结果新闻人也把自己排第一,但把公关人排在倒数第二;而公关人仍把自己排在第四,但把新闻人排在第九。
研究也显示公关人对新闻价值(news value,即新闻性)的体认与新闻人相同,但新闻人却对此浑然不觉。Jeffers(1977:299)认为公关人与新闻人彼此关系之密,但认知差距之大,为其他行业所无。在记者眼中,“不管服务于企业、政府机关或非营利机构,公关人总被认为是新闻人真理道路上的阻碍”。
四十多年前,Boorstin(1964)在他的名著《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里写道:“使一个事件值得被报道的能力,就是制造经验的能力”,每天各组织创造(create)一些被媒体当作新闻来报道的事件,这些事件绝非偶发的,而是精心设计和编制的。通过媒体的报道,消息来源得以将他所要传达的讯息,送到毫无戒心的大众面前。这段描述,生动地描绘了消息来源和媒体之间典型的互动与生态。
第12节议题建构理论
所谓议题建构(agenda building)与议题设定(agenda—setting)理论以及资讯津贴(information subsidy)的概念,和上文所谈的消息来源和记者间种种,都有密切关联。
在1944年以前,传播史上有关媒体效果的研究,均显示媒体效果极大。1944年,Lazarsfeld等人的研究,却得到一个相反的结论,即媒体效果并不像想象中显著。(johen(Ohl,Pinctls,Riminer&Harrison,1995)1963年的研究显示,报纸的确能间接影响大众对议题的认知。此一结论,导致近代有名的大众传播学者Mccombs&Shaw(1972)最为人所知的议题设定理论。Mccombs&Shaw以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为研究背景,发现中间选民对哪些是显著且重要的议题、该花多少心思去了解那些重要议题等看法,都与报纸不谋而合,显示了媒体帮民众设定了议题。此后有不少学者跟进,对此一结论做进一步的探讨。但本节所讨论的议题建构理论,则与上述议题设定理论有着不同的层次。
Rogers&Dearing(1988,转引自。Reese,1991)指出,由于议题设定的核心意义和参与政治影响力有关,并且这个影响力还必须通过媒体来实践,因此媒体议题间接又与公共政策相关,职是之故,政治学者最早就注意到这个现象,并提出议题建构这个名称。根据政治学者Cobb&Elder(1972),议题建构是一种过程,焦点在媒体如何与社会上其他机构互动,共创大众关心的议题。Cobb&Elder认为议题系通过论述竞争而产生,当它透过有限的资源成为媒体议题时,就有可能成为公共政策,而决策者如果能成功地影响媒体议题,就会更有权力。Cobb,Ross&Ross(1976:126)曾言:“团体内不同群体的需求,转为竞相争逐公职人员注意的条目的过程,叫做议题建构。”
1983年,传播学者Lang&Lang(1983)以议题设定理论来研究水门事件,并以“议题建构”一词,形容消息来源与新闻室之间的关系,以及消息来源如何“建构”媒体议题,使得媒体所报道的议题与方向,与消息来源所希望的相符,进而影响民众。根据weaver&Elliott(1986),议题建构有别于议题设定,重点不在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而在议题是如何开展的,以及新闻内容是怎么成为议题的。根据Salwen(1995),媒体报道的种种议题,源于消息来源的,绝对不少于“守门人”自己发掘的,可见消息来源是新闻的重要来源,不仅影响媒体,也建构媒体议题。至于媒体,则往下影响受众,设定大众议题。
但历来传播研究,多以议题设定这一层为中心,而少有人注意议题建构这一层。然而对公共关系而言,这一个层次的研究,反而是最相关的。不过持议题建构观点的学者,对公共关系常抱着一种较为批判的态度,这一点是读者必须要注意的。
新闻稿是消息来源最大的利器,消息来源通过发新闻稿,可以对媒体做最大限度的影响。研究显示,新闻稿对新闻的长度或显著度迭有功效。Hale(1978)研究新闻稿和媒体报道的相似度,发现尽管只有1/5的新闻稿被采用,却对新闻报道的风貌有极大的影响力。根据Gans(1979:80),新闻是一种资讯,由消息来源通过新闻人,传给阅听人。由于经济上的优势以及对媒体和新闻本身的了解,消息来源可以制作出符合媒体需要、受到媒体欢迎的新闻稿,并及时地送到媒体手中,以扩大被选用的机会,及影响视听的能力。而媒体由于经费、时间、人力有限,也很欢迎这种免费的资讯津贴(新闻稿即典型的资讯津贴)。Dunwoody(1978,转引自Berkowitz,1987)更发现,电视新闻由于受限于笨重的器材,所以比平面媒体更倾向采用新闻稿。
研究也显示,新闻人员每日筛选外界进来的资讯津贴,已成为一种习惯。首创“资讯津贴”一词的Gandy(1982;Turk,1986;Turk,&Franklin,1987)认为,资讯津贴植基于双方的需要,任何有能力掌控资讯、付出代价(price)的人或组织,就有能力掌控资讯的消费。只要把资讯津贴的费用降到最低,尤其如果是免费提供的,这条资讯就会大大增加被采用的可能。Berkowitz(1987)也证实,从事议题建构的人,多为政府机构官员及企业高级经理人,换言之,即有钱有势之人。归纳出四大消息来源因素,如果都能具备,就会提高资讯津贴被采用的机会:
1.要能持续提供符合新闻室所需、有用的资讯,不管在时间和形式上,都要合乎媒体的要求。
2.消息来源本身要能提供诱因,例如搭配举办活动以及本身信用是否良好。
3.消息来源的影响力(power)。如知名度、规模及在社区的影响力和形象等。
4.消息来源的地理位置。如是否接近媒体或相关群众等。
即使如此,Gandy(1992)认为要使资讯津贴有说服力,还是必须要隐藏消息来源的身份,因为阅听人一旦发现新闻原来只是消息来源,就会减低对资讯的信任,削减新闻的公信力。因此,资讯津贴的存在对媒体而言是公开的,但是阅听人就未必理解他所接触的媒体报道中,有许多原来是消息来源免费提供的资讯,而媒体也不会蓄意披露此一合作关系。Gandy认为能提供资讯津贴的,多为社会菁英阶级或既得利益者,从此一角度来看,公共关系不啻服务了有钱有势者,成为强化他们权力的工具(Grunig,1989)。
以上不免又牵涉到消息来源和新闻人员之间,谁比较有权力(power)的问题。Reese(1991)认为,纯粹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新闻人员有报道的能力与篇幅,显然很有权力(power)。但如果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则新闻人员受限于组织的地方亦复不少,所以也不见得能尽情发挥。因此,Reese采取折中的观点,认为消息来源和媒体之间,是一种持续变动的关系,彼此依存,彼此消长,没有一方能完全控制另一方。Reese并归纳出消息来源和媒体间四种权力关系,以及不同的权力关系导致的不同合作模式。
第一种关系:当两造俱强时,例如强势的消息来源加上强势媒体,结果通常是共生或互利的。
第二种关系:当强势的消息来源配上弱势媒体,结果通常是操弄或收买媒体。
第三种关系:当弱势消息来源碰上强势媒体时,媒体可能弱化消息来源。
第四种关系:当弱势消息来源碰上弱势媒体时,可能只换来一些无足轻重的报道。
第13节公关角色理论
何谓角色(roles)?探讨角色的研究出现,显示公共关系正由说服传播主轴往管理典范迈进,也越来越贴近下一个十年的主旋律。
虽然这一切都在不自觉的状况下进行,但事后看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有迹可循。
最早阐释角色的,是组织研究的专家Katz&Kahn(1978:189),他俩给了角色这个概念一个中心的位置。所谓角色,就是“个人在组织里行为模式的抽象概念”,角色“引导个人的行动”,这些行动日积月累,成为固定的活动模式,且能据而预测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或多或少扮演某种角色,或被期待符合某种角色的行为模式,角色的重要可想而知。Lewis(1973)认为在阶层组织里角色比位阶(position)还要重要。通过角色,组织描摹出对构成此一组织的个人的期待,而公关人员在一个组织里所扮演的角色,最足以显示公共关系在组织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