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19748500000059

第59章 在网络江湖当英雄(7)

投资奇虎:胜利在握

任职期满后,周鸿祎离开雅虎中国,2005年9月1日周鸿祎先生以投资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IDGVC(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帮助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2006年2月,周鸿祎成立天使投资基金,希望帮助更多的创新企业获得发展的机会。

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是在2006年3月。这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一班干部则追随周多年。在搜索领域,奇虎一出生就会走路。周鸿祎曾经表示:“过去的员工彼此合作过、比较了解。我肯定会帮他们。但我只是教练,公司能不能做好,还要靠他们自己。”

奇虎就像“2.0版3721”,股权结构更加均衡。奇虎于2006年3月获得了红杉资本、鼎晖、IDG、Ma-trix以及周鸿祎联合投资的两千万美元,八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注入三笔资金。

一心二用:面面俱到

如今的周鸿祎同时在做创业、投资两件事。“我一直做的是天使投资的事:看早期项目、做判断。”他宣布。“我现在是天使投资人。”

“天使投资”指帮助企业迅速启动的第一批投资人。回报率可能比较高,但金额不大,一般不谋求控制。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的初始阶段。IDG就曾孵化过不少中国互联网企业。2007年1月Google与迅雷宣布战略合作,从侧面验证了周鸿祎作为天使投资人的眼光。

虽然还在创业,周鸿祎的心态已与10年前大不相同。“我不那么急躁了。过去经常感觉‘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实际上从投资角度来看,满眼都是机会,好企业不会被投完的”。为了放松,他有时看看DVD,打打网球。

1999年《IT经理世界》写他:“‘自己的理解’意味着对互联网精神的把握。‘自己的方式’意味着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世事如白云苍狗,周鸿祎不改初衷。

“事实证明了,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美国公司统统都不行,必须是本土公司才行。”周鸿祎宣称:“中国的互联网江湖老大是‘各领风骚三百天’。新生代有更多的创造力。我要到草根、创业公司中间去,发掘互联网未来的新锐力量。”

(张晶)

eBay全球副总裁邵亦波

在网络上掏金的“神童”

邵亦波1973年9月出生于上海,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1999届MBA、哈佛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双学士,1999年创办易趣网络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易趣被eBay收购后,出任eBay全球副总裁。

邵亦波是上海滩出世的一个神童,他父亲用一副扑克牌对他进行学前教育,没想到“快速催肥法”催出了一个令美国都求之不得的天才童子。

看上去邵亦波跟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眉清目秀的一个后生,脑门不突,笑容可亲,甚至还带着几分幽默,几分顽皮,除了头发梳得很流畅之外,他对穿着很是随意,经常连领带都不系。作为七十年代生人,他有着学识渊博和生活浪漫的双重性格,达到了人生的双赢。

要说邵亦波走过的这三十多年,每一步都有着他的超前性,这是平常人不可比的。首先是:他11岁时,在首届全国“华罗庚杯”少年数学竞赛中获金牌奖;在初高中全国数学竞赛中连获特等奖与一等奖,成为中国中学数学竞赛中的明星选手,没有过一次败绩。高中一年级时谢绝上海交通大学的直升机会,高二跳级直接漂洋过海进入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中国以全额奖学金赴哈佛读本科的第一人;几年之后,从哈佛商学院MBA毕业,获物理与电子工程双学士。在哈佛读书期间,邵亦波被世界最著名的两家策略咨询公司争相聘请,成为美国一个香饽饽,这在失业率超高的美国是一个奇迹。邵亦波刚从哈佛毕业后,便谢绝美国各大咨询公司与金融投资银行巨头最高年薪超过20万美元的聘请,头也不回地漂洋过海又回到中国来了,在老家上海这块流淌着母亲乳汁的热土上,他很快创办了易趣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亚太地区权威咨询机构的调查排名中,易趣网各项指标均居国内电子商务网站之首。在诸多的荣誉当中,邵亦波最看重的是入选“2000年度IT十大魅力男士”。他的魅力不只是才华,还是一个特帅气的大男人。他还当选为浦东新区政协常委,担任全国青联委员职务。

邵亦波头上的光环很多,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闪耀在东海岸边,用他少年早成的智慧和在哈佛学到的全面知识,毫不犹豫就开始了人生的创业,他的创业与众不同,是从高起点开始的,建立易趣网后,赚取了丰硕的第一桶金。在创业的过程中,邵亦波真正理解、吃透了在哈佛商学院上课时老师讲过的话:“做生意就是做人,你是怎么样的人你就会招来怎么样的人帮你做事,找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怎么和别人打交道。人决定了公司做什么事情,如果人诚实,公司也就会诚实。人不诚实,公司也就不会诚实。”26岁的邵亦波创业,便深谙用人之道,他将哈佛校友谭海音拽来一同创立易趣网,希望做成中国的eBay,建立一个适合中国的电子商务模式。他还用他成功的“做人”模式,为上千名下岗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邵亦波喜形于色地说:“许多失业人员通过易趣网再次创业,学会了利用网络手段赚钱谋生”。

说来好玩,邵亦波回国创业,身上还背着9万美元的“外债”,这是他义无反顾给背上的。1999年邵亦波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回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他将拿到15万美元的年薪和“绿卡”,成为响当当的美国人;一个是负债9万美元(偿还两年间波士顿为他付的MBA学费),这反差24万美元的得失,对数学天才的邵亦波来说很容易算出结果来。美国是一个恩怨非常分明的国家,你邵亦波受波士顿公司的资助读完MBA,那么你就得为波士顿工作,否则你还钱来。最后波士顿并没有吓唬住邵亦波,他不但心不在曹营,连身也飞回了母亲的国度,他在云端上轻轻颤动的飞机中暗自攒劲,回国努力工作,要让恩重如山的波士顿咨询公司早日收到他汇去的9万美元欠款,那是一份良心,那是一个学子的美德,更是一个中国人奉承的道义!

作为一个高智商的人创办超能量的电子商务网络,邵亦波借鉴了美国的先进经验。对于互联网上的商品交易,中国仍处在睡眠阶段,而在美国,这一块市场的容量已经远远超过每年1000亿美元,商业新革命的势头让每个留美学子坐立不安,祖国那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商机有多大,财富有多少,谁都能轻松地算得出来。邵亦波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中国居民及商家手中有大量的老旧和闲置物品,而另有一部分人由于经济原因或临时性的需求,迫切需要以较低价格买到二手货,因特网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延伸交易的范围、时间与对象。邵亦波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注册了“易趣网”,这是中国第一个中文竞标网站,“易趣”的意思就是交易的乐趣。(买到了好的东西能不乐吗?卖出了积存的旧货能不乐吗?)。

“易趣”的高速发展连创办人邵亦波和伙伴谭海音都始料不及,1999年8月18日正式开通的网站,本来预计到年底争取有5000注册用户,没想到一个月就超额完成了这个预定计划,四个月后的用户数更是飙升到30万,发展势头令人不敢相信。到了2000年7月,公司成立还不满一年时间,注册用户竞突破120万大关,在线商品高达3.4万件。用网上的活跃竞标数计算,易趣网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以上,日新月异的速度和中国人超前的接受能力令世界为之震惊。

邵亦波再也坐不住了,免费的易趣网已经承载不下海涛一样滚滚而来的商业巨浪,他决定在易趣网开通一周年的时候正式全面收费服务,他要理正理顺这条宽阔的商业渠道,不让渠道中有泥沙俱下的现象存在,网上的卖家,有的严肃,有的不严肃,造成买家要买东西的话,不知道该找谁去,鱼龙混杂,买家不高兴,真正要卖东西的也不高兴,收费以后,就很清楚了,一半不是真正想交易的人不交费,走了,另外一半剩下的人都是真正要做交易的,买卖的渠道就会畅通得多,交易的信用度也会大大提高。易趣网主向卖家收费以后,卖家既然交了费,肯定要把东西卖出去,不像以前搞不清楚他是不是真想卖。用一句流行的话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四年之后,邵亦波将他一手创立的易趣网卖了个天价,他套现的收益是1.5亿美元,按照股权20%—25%估计,邵亦波四年净赚了3750万美元。从借钱注册公司,到套现3500万美元,邵亦波真是个大赢家,相对于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15万美元年薪,没有人不说邵亦波是丢了芝麻捡了个大西瓜。

(林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