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19748500000032

第32章 不靠运气靠思路(7)

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后,索罗斯就敏锐地意识到,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已无法继续维持。当时英国经济已不景气,政府维持不了英磅的币值,只能寄希望于外在因素,即德国马克能降低利率。但索罗斯预测到德国不会冒着继续通货膨胀的危险而这样做。他投入100亿美元,购入德国马克和英国股票。英国政府计划从国际银行组织贷入万亿英镑,用来阻止英镑的贬值,如果仅是索罗斯一人在与英格兰银行较量,对方也许还有一丝挣扎的希望,但众多投机商的参与,使较量的双方力量悬殊。一时间,英磅直线下跌,汇率由2.1变为1.7,索罗斯等于从每个英国人手中拿走了12.5英镑,他个人获利6.5亿美元,名列当年华尔街个人蠃利榜首。他创造的这一历史性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狠狠狙击英镑后,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公众人物。《经济学家》杂志把他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第二年夏天,他断言德国马克会贬值,结果真的贬了值。他投资7.75亿美元收购了英国土地公司4.8%的股份,果然导致房地产公司的股票价格疯涨,他一下子又赚了520万英镑。一位电视台记者在采访索罗斯时感叹道:“你投资于黄金,大家便都认为该投资黄金,你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马克的汇价就下降,你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的房地产就被看好。一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呢?”

可就在索罗斯“做空”德国马克的同时,他又犯了一个决策性错误。日美两国首脑会谈在即,他以为这次会谈将会解决双方的贸易争端,从而导致日元对美元下跌。结果克林顿与日本首相的谈判破裂,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升幅高达5%。这一失误使索罗斯损失了6亿美元。

1994年,索罗斯对墨西哥比索发起攻击,使墨西哥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告磬,造成比索贬值和国内股市的崩溃。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与墨西哥一样,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基于本土投入产出的增长,而主要依赖于外延投入的增加。这给国际金融投机商提供了很好的捕猎机会。索罗斯再次扮演狙击者的角色,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泰国政府一下子被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被掏了个精光。事情并未结束,索罗斯这条大鳄很快游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所经之处,货币大幅贬值,工厂倒闭,银行破产,一片惨不忍睹象。“使经济倒退了10年。”紧接着,巴西、希腊、波兰、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和证券市场也发生了激烈动荡。

有此种种,索罗斯被冠以令人敬畏的名称“金融大鳄”。他发现了经济学中的“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然而纵观他的历史,他的成功与失败也是波动不止的。

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曾主动颁给他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授予他最高荣誉,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陈然)

香港富豪郑裕彤

——小杂役变成鲨胆大亨

他有许多显赫的名号:珠宝大王、地产大王、酒店巨子,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该是鲨胆大亨——这四个字暗示着凶猛、胆略、巨富的意思。一个金铺的小杂役走进香港富豪榜的第三,谁都觉得不可思议,尽管香港是个盛产富豪的地方。

郑裕彤,他让你惊奇,更让你震憾。

这个小杂役不一般

1924年冬天,广州一座冷僻的茶楼昏暗的灯光下,进来两个绸缎庄的伙计拣个座叫了九江米酒。这么晚这么冷还来茶楼,从脸色上就看出他们都有重要事告诉对方。结果两个人竟说的是一件事——老婆怀孕了。两人都一脸喜气,“不求财产万贯,但求人丁兴旺”。乘着兴头两人为两个未出生的孩子定了终身,这在那个年代是常事,叫指腹为婚。可这一指却指出了后来香港财界一阵地震波似的传奇故事。其后大伙计周至元生了女儿周翠花,二伙计郑敬治生了儿子郑裕彤。周至元运气好用“炒市面”赚的钱在澳门开了周大福金铺,郑家却不顺,有点难,郑裕彤上完小学就送到周至元这儿学徒来了。因为当初两个伙计喝酒起过誓:不管谁发达,谁落魄,永远是亲家。这个15岁的准女婿来周家并没亨受特权,还是从杂役学徒开始。

周大富金铺老板很快发现这个小杂役不一般:人勤快,脑子灵,有心机。虽然个不高,身子也单薄,但挺有主意。每天扫、抹、擦、倒水倒痰盂跑外勤都很利索,叫他去码头接个香港亲戚,他又带回一个下船要换港币的华侨到金铺,顺带做成了一笔生意。后来老板干脆让他去码头招揽换币业务。小杂役早上来晚点原来是去街上一些金铺转了转,谁家有新式样的饰品,谁家陈列摆放的好,各种信息都到了周至元这里。这对周家生意帮助很大,周家金铺名气也大了起来。小杂役学徒没满三年就升为金铺掌管,周至元看出他是块做生意的料,所以破格提拔。

升上掌管的郑裕彤,更加显示了他的不一般。

1946年6月,周家金铺开始向香港发展,在香港设分行,周至元选址很动了番脑筋,选在皇后大道正是全香港最繁华的地段,银行商行林立,紧靠的半山区和山顶区的住户富婆多。分行交给了郑裕彤经营。郑裕彤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的人,生意很快火起来。

郑裕彤在店内的时间每天并不多,他的功夫还是去街上转,同行、邻店他都去聊聊,人家长处、短处他都心中有数。他谈起那段创业的日子的辛苦时说:“我一早起来,直到晚上12点钟才收工。”

分行碰到资金周转问题,不辞辛苦的郑裕彤想方设法去解决。他又亲自到工场,劝说工人加班,后来不断加大经营规模,在九龙旅游区和铜罗湾增设分行。很快香港分行超过总行,自然也就变成了总行。徒弟胜过师傅,周至元也逐步把经营全部业务交给女婿,周大富正式进入了郑裕彤时代。

这个老板有一套

周大富的员工,都说这个新老板有一套,大概是赞赏他的眼光和头脑。

“明明是亏,他说亏就是盈,过了二年,还真的都赢回来了。”

——原来香港金店多如牛毛,竞争激烈,可都卖的是九九金(也就是含金99%),而郑裕彤推出四个九的金(含金99.99%),如此每两要亏加工费几十元,算下来成本一年高出几十万,所以是亏。可是郑裕彤老板认为权当广告费,果然到处都传周大富的金不“煲水”,各家争相来提货,厚利信誉双丰收。赚回来不知道有多少个几十万。黄金饰品的生意渐趋饱和,郑裕彤瞄上了钻石,可香港原来只有廖桂昌有戴尔比斯的钻石进口牌照,他人是无法染指钻石进口的。为了能尽快解决牌照问题,他索性1964年跑到南非买下一间有DEBEERS牌照的公司,此后又购得多张牌照,一下成了香港最大的钻石进口商。这二招下来,包下了香港钻石进口量的三成。由此,他得到了一个珠宝大王的称号。

这个老板有一套,就是能把员工拢住,“套”住。

周大富业务量飞速发展,盈利节节上升。

郑裕彤赢利不忘员工,他要让员工分亨成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他把金店改称周大富有限公司,把股份派发给当年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员工。他把公司效益同员工利益挂起来。员工同公司更是命运相连,积极主动干事,使公司当年赢利达到500万元。

老板喜欢遛腿的地方

香港尖沙咀海傍蓝囱地盘,一座世界超一流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拔地而起。这个“城中之城”宏伟的让人惊呀不已。新世界酒店、丽晶酒店富丽堂皇,几万平米的购物中心、办公楼群、豪华住宅……

一个老者背着手在遛达,一辆高级轿车远处慢慢跟着。老人有时停下,痴迷地欣赏这个建筑群,如同一个画家在欣赏一副丹青,如同一个诗人在吟颂诗篇。这就是郑裕彤,在他进军房地产业后,一个接一个的大手笔,让地产界目不暇接。

他喜欢到这样一些地方遛腿,遛着遛着他会流连忘返。而且在香港让他值得去遛的地方实在多,他的房地产项目也都是大手笔,都让人赏心悦目。

占地80万平米的碧瑶湾高级住宅区。

总面积41万平米的投入18亿的石湾仔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铜锣湾香港大夏。

——由此香港人送他名号:地产大鳄。

用鲨、鳄这些词是否是指他来势凶猛,行动快捷,可能还有他那一连串的迅猛收购动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内地发生文革,香港许多富人都抛售地产,可是他却加紧收购,后来局势稳定,地产大涨,他就成了超级富豪。这种收购,既要有胆气,还要有识见。后来郑裕彤的收购兴浓不疲。

他收购了亚洲电视,成为其二大股东之一。斥资27亿收购有825家酒店的美国华美达酒店管理集团;收购瑞士一家拥有40间酒店的集团;使他的新世界成为全球最大酒店管理集团之一。难怪,人家又送他酒店巨子的称号。

他收购香港到澳门的航线,他收购香港城市巴士,统一港岛的巴士路线。

他收购澳门自来水公司42%的股权,电力的20%股权。

这种景象真象鲨和鲸张开大嘴,有什么,收什么,只要你愿意卖。

其实这个鲨和鲸还有另外温情的一面。

他常常讲的是勤和诚,总结出的“23字处世箴言”:“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奋,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教育下属不能只顾追求利润。他的公司从来不炒人,服务10年就获得老人牌,已有50人获得了这种老人奖牌。

他在广州投下数十亿港元建发电厂和高速公路,在故乡顺德,多次捐建医院、学校等,总投资已过80亿元,计划近几年再投40个亿……

看到他在那儿遛遛停停,你会说,还是个挺温和的一个老人嘛,慈眉善目,又平平常常。

可是在商界,在激烈的竞争中,他可又真是能吞下任何东西的鲨和鲸呢。

一个小杂役,掀起了如此大的财富巨浪。如果没有当初那段指腹为婚,或是他就不是周大富的承继者。不过那可能又是另外一个财富故事了。

(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