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益寿全书
19745800000025

第25章 呼吸系统疾病(3)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前患者可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偶有在睡眠中突发气胸者。发病时突感一侧胸痛、气促、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小量闭合性气胸通常先有气促,数小时后渐趋平稳,x线检查未必显示肺压缩。若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者,患者不能平卧。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患侧在上,以减轻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时胸膜腔内压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隔移位,迅速出现呼吸循环障碍,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会出现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2.体征: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心脏可向健侧移位。左侧气胸或并发纵隔气肿者,有时可听到与心搏一致的噼啪音(哈蒙症)。小量气胸(100~200m1)仅表现患侧呼吸音减低。局限性气胸体征可不明显。右侧气胸可使肝浊音界下降。有液气胸时,可闻及胸内振水音。血气胸如失血量过多,可使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3.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

气胸患侧透光度增加,无肺纹。肺向肺门萎陷,边缘呈外凸弧形的发线影,当肺萎陷程度不一时也可呈分叶状。有时可见胸膜表面有条状或带状粘连。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时常显示纵隔及心脏移向健侧。

气胸的基本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地压缩萎陷改变。其MRI上的表现为低信号,如气体量甚少偶可漏诊。

人工气胸器检查,能进一步证实气胸,并通过检测胸内压力,明确气胸类型。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表现,气胸诊断通常并不困难。x线检查显示气胸征象是确诊依据。若病情十分危重无法搬动作x线检查时,应当机立断在患侧胸腔积气体征最明显处试穿、抽气测压,如为正压且抽出气体,表明有气胸存在,即应抽出气体以减轻胸膜腔内压、缓解症状,并观察抽气后胸膜腔内压力的变化以判断气胸类型。在此过程中,应准备好心、肺复苏抢救措施。

自发性气胸尤其是老年人,原有心、肺慢性疾病基础者,临床表现酷似其他心、肺急症,必须与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肺大疱等疾病相鉴别。

四、治疗

1.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

(1)适应征选择

闭合性气胸肺压缩低于30%时,大多能自行吸收,不需排气。

肺压缩高于30%时,需排气,每日或隔日抽气1次,2—3次后如气胸无明显好转,则证明气胸为开放性。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一般采用闭式引流排气,如闭式引流经48小时肺仍不能复张,则需加用负压吸引。复发性气胸和慢性气胸一般采用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气胸经上述积极治疗,1周后仍元明显好转者则需考虑外科治疗。

(2)排气方法

①紧急简易排气法:病情危重及专用设备情况下,可用50~100ml注射器,在患者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局限性气胸宜在透视下定位)穿刺排气。亦可用一粗注射针尾部扎一橡皮指套在其末端剪一裂缝,插入胸腔排气。

②闭式引流排气法:部位选择同上。外科切开或用套管针将无菌导管一端插人胸膜腔内并固定于胸壁上,另一端接水封瓶玻璃管。玻璃管远端置瓶内水面下1~2cm,借胸腔内正压通过水封瓶引流排气。排气后经x线检查证实肺已复张、胸膜腔内元气或余气很少,则可将导管夹闭,观察24~48小时,如胸膜腔不再有气体积聚,即可拔管。

③负压吸引连续排气法:在上述水封瓶出口处连接电吸引器,调节负压0.78~1.18Kpa(即调节玻璃管置水面下8~12cm)吸引。待肺完全复张后维持24~36小时以上,试将引流管夹住观察l~2天,若不再出现积气,则可拔管。

(3)复发性气胸

除上述处理外,有主张采用胸膜融合术,可用四环素等,透发化学性无菌性胸膜炎,使两层胸膜粘连,减少复发。必要时采用外科处理。

(4)慢性气胸:一般主张外科治疗。

2.并发症治疗

(1)液气胸(血气胸、脓气胸)

宜尽早抽完积液或作低位闭式引流,肺复张后出血多能停止。

如继续出血不止,除应适当输血外,还要考虑开胸止血。脓气胸除引流排脓外,还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2)皮下气肿:

一般在胸腔内减压后可自行吸收。如皮下气肿过重,可将积气用手推挤至一处,用注射器经皮肤穿刺抽出。

(3)纵隔气肿

产生压迫症状时,除胸腔排气外,必要时采用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口排气。

严格卧床休息,减轻咳嗽,防止便秘,必要时给高氧(混合气)吸人等。

五、预防

积极治疗引发气胸的基础肺部病变,最常见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避免抬举重物和用力过猛、剧咳或屏气等。

第八节胸腔积液

正常情况下胸膜有微量(3~15m)液体,起润滑胸膜作用。

胸液的产生和吸收取决于静水压、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各种压力的综合平衡。在病理情况下,改变了上述压力平衡关系,液体产生增多或吸收减少,就出现胸腔积液。

一、病因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肿瘤(恶性肿瘤转移、间皮瘤)、肺梗死、膈下炎症(膈下脓肿、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黏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5.操作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乳糜胸。

胸腔积液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中青年患者中,结核病尤为常见。中老年胸腔积液(尤其是血性积液)应慎重考虑恶性病变与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向胸腔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胸腔积液。

二、临床表现

小量的胸腔积液常无症状,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中年以上患者应警惕由肺癌所致胸膜转移。炎症性积液多为渗出性,常伴有胸痛及发热。由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肝脓肿所致右侧胸腔积液可分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

大量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气管及纵隔向健侧移位,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早期积液量少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大量积液时气管及纵隔受压移位,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实验室及x线等检查

1.x线检查在小量积液时仅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中下部肺野呈均匀致密影,上缘斜凹,外高内低。大量积液患侧全部呈致密影,仅肺尖透亮,纵隔向健侧移位。液气胸时积液有液平面。

积液时常遮盖肺内原发病灶,抽液后可发现肿瘤或其他病变。包裹性积液不随体位改变而变动,边缘光滑饱满,局限于肺叶间或肺与膈之间,超声检查有助诊断。

2.B超可探查胸液掩盖的肺块,协助胸腔穿刺的定位。CT检查能根据胸液的密度不同,提示判断为渗出液、血液或脓液,尚可显示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肺内肿块以及胸膜间皮瘤及胸内转移性肿瘤。cT检查胸膜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密度分辨率。较易检出x线平片上难以显示的少量积液。

3.胸液检查:胸膜腔穿刺抽出胸液,进行外观、血细胞、比重、生化(糖、蛋白、乳酸脱氢酶、淀粉酶等)、病原体、脱落细胞、pH值检查,及其他选择性检查(如狼疮细胞、类风湿因子、癌胚抗原、溶菌酶、腺苷脱氨酶、细胞染色体、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根据检查结果,胸膜腔积液可分为漏出液、渗出液、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对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以往是根据胸液比重、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在3.0g以上,比重大于1.016,白细胞数大于O.5×10/L为渗出液,反之则为漏出液。近年来采用的指标为胸液蛋白含量与血清蛋白含量比值大于O.5,胸液乳酸脱氢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比值大于0.5,胸液乳酸脱氢酶量大于200u为渗出液,低于比值为漏出液。

4.胸膜活检:经各项检查未能确诊者,可进行胸膜活检。

三、诊断

胸腔积液的诊断应根据病史体征并结合相应血象、x线胸片、B超、积液性质、结核菌素试验等,以及必要时作胸膜活检综合分析。首先应鉴别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渗出性胸液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性胸膜炎,以年轻患者为多。通常对漏出液应寻找全身因素,结核性胸液与恶性胸液常需认真鉴别,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积液称恶性胸液,多呈血性、大量、增长迅速,常由肺癌、乳腺癌转移所致。两者在临床均较常见,但治疗与预后迥然不同。

四、治疗

1.治疗原发疾病。

2.少量积液不需要特殊处理,积液量较大,并产生压迫症状时,应进行胸液排除。一般常采用胸膜腔穿刺抽液,根据病情可反复进行。渗出液胸膜炎,每周可抽液2~3次,首次抽液量最好不超过700ml,抽液过快过多可引起再扩张性肺水肿。如果反复穿刺抽液效果不佳,应进行胸膜腔插管引流,必要时加负压吸引。

3.恶性胸液可于胸膜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由于胸液生长迅速、不易控制,可在彻底引流后,向胸膜腔内注入四环素等,致胸膜粘连,防止胸液再潴留。此外,脓胸可注入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可注入可的松。

4.慢性脓胸、乳糜胸等,内科治疗无效,可进行手术治疗。

第九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肺癌居癌症死因第一位,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

一、病因

1.吸烟:现已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据1999年wH0年报显示,几乎所有肺癌患者的发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量越多,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吸烟与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上皮细胞增生、鳞状上皮化生、核异形变密切相关。纸烟中所含苯并芘为致癌的主要物质。

2.职业致癌因素: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铬及其他化合物、镍等。

3.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

如室内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致癌物。有资料表明室内用煤、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1生肺癌。烹调时产生的油烟雾也是致癌因素,不可忽视。

4.电离辐射: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

5.饮食与营养:实验证明,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B胡萝卜素能够抑制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有报告认为,摄取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少或血清维生素A含量低时,患肺癌的危险因素增高。

6.其他: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发病因素之一。有结核病史,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性患肺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交性是正常人群的10倍。

二、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其部位、大小、类型、发展的阶段、有无并发症或转移有密切关系。有5%~15%的患者于发现肺癌时无症状。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1)咳嗽:为常见的早期症状,肿瘤在气管内可有刺激性干咳或少量黏液痰。肺泡癌可有大量黏液痰。肿瘤引起无端支气管狭窄,咳嗽加重,多为持续性,且呈高音调金属音,是一种特征性阻塞性咳嗽。当有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加,且呈脓性黏液。

(2)咯血:由于癌组织血管丰富,故常引起咯血。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常不易引起患者重视而延误早期诊断。如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

(3)喘呜:由于肿瘤引起支气管部分阻塞,可引起局限性喘鸣。

(4)胸闷、气急: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特别是中央型肺癌;或肿瘤转移到肺门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隆突;或转移至胸膜,发生大量胸腔液;或转移至心包,发生心包积液;或有膈肌麻痹、上腔静脉阻塞以及肺部广泛受累,均可影响肺功能,发生胸闷、气急。如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合并有自发性气胸、胸闷、气促则更为严重。

(5)体重下降:消瘦为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肿瘤发展到晚期,由于肿瘤毒素和消耗的原因,并有感染、疼痛所致的食欲减退,可表现为消瘦或恶液质。

(6)发热:一般肿瘤可因坏死引起发热,多数发热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所致,抗菌素药物治疗疗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