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益寿全书
19745800000138

第138章 自我护理与急救(2)

所以,对创伤失血伤员要预防和纠正体温过低。在救治伤员时,可增加室内温度,给伤员加盖被毯,防止热量丢失,并积极控制出血,必要时可输入加温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同时,还要密切监测受伤者的血压心率、意识及是否有酸中毒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八、早搏者的防护

心脏出现提前的跳动,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简称为“早搏”。早搏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早搏三种,其中以室性早搏为多见。频繁早搏多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病人。发作时病人自己感到心悸或心前区被挤压一下的感觉,严重时有头晕、胸闷不适。早搏也可见于正常人,因消化不良、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血钾过低等原因引起。

有了早搏的人,如在医院经过适当治疗,回家后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应注意保养自己,以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早搏的发作。

1.休息: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对有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而诱发早搏。如在心跳快时早搏较多,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如在心跳慢时较多,那么应适当参加活动,不要绝对卧床休息。另外,勿看紧张或有刺激性的电影或电视,以防早搏发生。

2.饮食:宜清淡,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豆制品,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

3.情绪:应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忧伤。

4.避免感冒或咽炎:密切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寒风侵袭,尽量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染上感冒。如有咽痛,应及时诊治。

5.强身:为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太极拳或气功锻炼,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6.按时服药:如房性早搏可选用胺碘酮、维拉帕米(异搏定),频繁室性早搏可选用安搏定、美西律等,但切不可擅自滥用。在服药期间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胺碘酮等药,可使心跳减慢,如每分钟心跳50次以下,就应及时停药。

7.中药治疗:中药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又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心气阴两虚者可取炙甘草汤、炙甘草、桂枝、党参、生地、玉竹、麦冬、麻仁、红枣、生姜。如阴虚火旺者可取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中成药。心血不足者可取成药归脾丸。

8.定期复查:在服用胺腆酮期间,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心电图,以免有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平时如感到心悸频繁伴头晕、胸闷者,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九、中风后早期康复

中风即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康复训练可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残程度。脑卒中发病后可通过体位摆放、被动运动等,预防或减轻肢体痉挛及后遗症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主动训练。

1.尽早进行体位摆放与被动运动

脑卒中后,患者最好立即采取健侧卧位。面向健侧,不让其向后扭转;肩屈曲90~130。肘和腕伸展,上肢放在身前枕头上;患侧髓、膝屈曲似踏出一步置于身体前面的枕头上,脚不要悬空。其次是患侧卧位和仰卧位,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手不握任何物品。此期应注意尽量避免采取半坐位,以免因紧张性颈反射引起下肢痉挛。

体位变换可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健侧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

患者家属或医生为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可预防患者关节活动受限(挛缩),同时还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人的作用。这项康复治疗应与体位摆放同时进行。

2.早期主动康复训练

由于翻身和关节运动只能预防褥疮、肺炎和关节挛缩,并不能预防废用性肌萎缩等其他后遗症,也没有明显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所以对患者还要尽早开始下一阶段的主动训练。

当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一周左右,就可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

(1)让病人练习床上左右翻身,这是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因躯干受双侧椎体束支配,瘫痪一般不完全,恢复起来较快。

(2)让病人练习从健侧或患侧坐起,因为坐位是患者最容易完成的动作之一,也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及日后站立、行走等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需的。应与翻身训练同时进行,注意不要让病人背靠物体而坐。

(3)在病人能独立坐稳后开始站位训练。患者能独自站稳后,让患者重心逐渐移向患腿,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

(4):i生患者可独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对多数患者而言,不宜过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响患侧训练。在步行训练前,先练习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近年来利用部分减重支持装置提早进行步行训练,使患者在步行能力和行走速度恢复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在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作业治疗。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吃饭、个人卫生、穿衣、洗澡、做家务、参与工艺活动等。

此外还要进行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因为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及针灸等对增加感觉输入、促进功能恢复与运动控制等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患者经过科学、持之以恒的训练,都能达到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能力、降低残疾程度的目的。

十、中老年防餐后低血压

进餐后需要消化吸收,血液进入胃肠道明显增加,从而使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搏出量也有减少,因此,餐后1~2小时内常出现血压下降。老年人大血管内压力感受器的反应效能减退,不能及时进行调节,这种餐后血压下降的现象更为显著。

老年人餐后如站立时间过长,因重力原因,血液淤滞在下肢;或由坐位、卧位突然直立,可引起脑血管供血减少。此时餐后和体位两种因素同时作用,血压下降将更为明显,一些意外事件也将更易发生。

因此,为防止老年人餐后血压明显下降,避免出现脑、心供血不足的症状,甚至发生意外,应少吃多餐,不要过饱,餐后宜休息一小时或更长时问后才能}舌动,不能长久直立、劳累,不能突然改变体位,不能餐后立即洗澡,更不能长时间浸泡在热水里。已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更应注意,最好服用小剂量较长效的降压药为宜。

十一、慢性疼痛的十条建议

慢性疼痛是常见病症。而疼痛往往被认为是中老年人器官老化及病变的一部分。对慢性疼痛的忍耐,可以引起慢性疼痛病症诊治的延误。持续的疼痛,可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包括抑郁及残疾。

推荐美国老年医学会的10条重要建议,为有效缓解慢性疼痛而提供帮助。当然,仍需同医生讨论,为健康保驾护航。

1.缓解疼痛是首要。无论何时,当您感到疼痛时,寻找疼痛缓解的治疗方法和确定其原因一样重要。

2.请根据医生提供的标准的疼痛衡量方法向医生描述疼痛。

标准衡量是指衡量疼痛的系列问题序列(疼痛的评分值),所有这些您一定要提供给医生,由此让医生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及疼痛对治疗的反应。

3.消炎止痛药物不能作为常规作用。非甾体的消炎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对老年病人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如消化道副作用等。

4.对轻至中度的肌肉骨骼疼痛,首先考虑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肌肉骨骼疼痛的首选。

5.对重度的疼痛,可使用镇痛剂。镇痛剂对缓解中度至重度的疼痛,止痛作用是肯定的。不过,由于病人体质及人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选用此类药物,还必须由医生处方并判定药物的疗效。

6.对神经病变性疼痛,医生往往运用某些非镇痛剂类的止疼药物,由此会暂时性导致病痛的消失,这类病人须经医生密切观察。

7.不能单独依靠药物止痛。非药物治疗很多时候是指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及其他相关的项目。前述方法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单独或联合运用。同时也必须是许多慢性疼痛病人的健康保健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当疼痛持续存在时,可考虑运用多种缓解疼痛的综合方法,以达到缓解病人疼痛的目的。

9.严格控制获得纯粹镇痛剂的途径。由于单纯的镇痛剂对病人会形成药物的依赖性及其他的一些负面的作用,因此应该控制该种药物获得的途径。

10.疼痛个体的健康教育。作为病人,必须尽可能多学习疼痛的自我护理,而病人疼痛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向各级有经验的专业医务人员咨询及阅读保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而不断提高。

十二、体温如何测量

测量体温以口腔、腋下温度多见,虽然直肠温度更可靠,但因为不够方便,往往很少被成人采用。三者的数值略有差别,正常体温分别为:口腔温度为36.2~37.2℃,直肠温度为36.5~37.7℃,最常见的腋窝温度为36~37℃。如果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但在38℃以下就是低热,超过39℃为高热。

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体温前.先用手抓住体温计玻璃棒的一头甩几下,将体温计上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甩体温计时要避免碰坏。

2.测量口腔温度时,要先将体温计洗干净,斜放在舌下,然后轻轻闭上嘴,3分钟后取出读数。注意期问不要开口讲话,更不要咬体温计。体温计咬碎后会引起中毒,所以此法不太适合婴幼儿使用。

3.测腋窝下温度时,注意要先将腋窝处的汗擦干净,再将体温计放人腋窝中央,用胳膊夹紧,5~10分钟后取出读数。

4.测直肠温度比较麻烦,要选用肛门体温表。测温时,可先在体温表的水银端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剂(植物油、肥皂等),再将其慢慢地插入肛门3~4厘米,3~5分钟后将其轻轻拔出,将体温表擦拭干净,观察度数。但有腹泻、便秘的病人不适合用这种办法。

5.查看测量值时,将体温计拿平,但注意不要用手碰有水银的一头,然后慢慢地转动体温计,看到很粗的水银柱时就可读出相应的温度值。

6.注意要在休息状态时测量,刚刚做过运动、喝水、吃过饭后不宜测量。

7.使用过的体温计要消毒,做到一人一支,消毒液可选用过氧乙酸、75%酒精、碘酒、施康消毒液等。

十三、鼻出血自救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轻者出血量少,重的久出不止,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一旦发生鼻出血,首先要镇静,可将头部保持后仰位,如果出血量不多,首先应采用一些比较简易的止血方法。

1.冷敷法:用冷水或冰块将毛巾浸湿,敷鼻根、前额中部和后颈部,反复数次。可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压迫法:用拇指或食指,在患者头部前发际下中3~7厘米处加压作旋转式按摩,持续数分钟。或用拇、食指紧捏鼻翼5~10分钟。

3.举手法:手向上直举过头,左鼻出血举右手,右鼻出血举左手,双侧出血则举双手,血止后稍待片刻再将手慢慢放下。

4.吹王手法:医者急吸气,然后对着患者的耳孔,用力而缓缓地向耳孔内连续吹气。左鼻出血吹右耳,右鼻出血吹左耳,双侧出血则吹双耳,一般3~5秒即可止血。

5.浸足法:患者将双足浸于温热水中,有时即可止血。

6.敷蒜法:生大蒜3瓣捣泥,摊在布上外敷足心涌泉穴处。

右鼻出血敷右侧,左鼻出血敷左侧,两侧出血敷双足。对阴虚火旺,血不循经者有效。

7.按穴法:患者坐稳,用手指加压作旋转式按摩上星(头面正中线人发际1寸)、印堂(两眉头间)、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虎口处)穴。

8.艾灸法:可用艾条灸两手大拇指桡侧指甲角外约1分许的少商穴,一般灸5~10分钟。若无艾条时,用点燃的香烟代替也可。

以上各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如压迫可结合举肢,冷敷可配合按穴等。:若出血较多,或用上法未能及时止血时,应迅速到医院急诊,切莫贻误。若用上法出血停止后,可再选用下列药物或食疗法以巩固疗效。

9.单方验方:(1)生地20克,元参2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火旺,热伤血络者。(2)黄芩20克,自茅根25克,水煎服。用于肺经热盛,兼见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3)车前草、旱莲草各30克,水煎服。用于兼有湿热者。

10.饮食疗法:(1)绿豆100克,藕节炭30克,水煎服。(2)韭菜250克,捣烂取汁,分次温服。(3)茜草根30克,猪蹄2个,红枣5枚,每日l剂,水煎,分2次吃肉饮汤。

十四、冠心病者护理与急救

1.起居有常: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2.身心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情绪。

3.饮食调节: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4.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死、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