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巨天中说易经
19742800000004

第4章 易经的历史(2)

“说演乎兑”,兑在地为西方(文王所居之地),在时为秋天(果实累累的季节),在义为泽为悦言。文王寓意让天施恩泽于我西伯之地,而在表面上文王出狱以后专讲好话,对纣王恭顺之极,万岁喊得最响,以蒙蔽纣王,行伐纣之谋。

“战乎乾”,乾在地为西北,在时为秋冬之交,万物遭到摧残,阴阳之搏之时空,在义为暴君。文王寓意阴阳战于西北之地,达到灭纣建国的目的。

‘’劳乎坎“,坎在地为北方,在时为冬天,在义为万物收藏静居生息之时。文王寓意打败纣王,取得战争的胜利后,在此犒劳功臣。

‘’成言乎艮“,艮在地为东北,在时为从冬到春,一阳初生的复苏之时空。在义为终始,老配之终结,新生命的开始。在此宣布新的国家周朝的诞生。

以下内容在民间以至海外广泛流传。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百.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震、巽旺于夏,衰于四季;(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坎旺于冬,衰于春。

3.周易与阴阳消长

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二十个消息卦,阴阳爻的此消彼长,体现自然气候中阴阳二气的变化。如果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可以看出日出日落或一月圆缺的变化过程。

复卦代表阳气初生的十一月或子时;临卦代表十二月或丑时;坤卦代表十月或亥时…这是它们各自以阴阳爻的形式,体现时间此消彼长的变化体现。

阴阳消长,指的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世界上的事物并非静止不变,万事万物在发展的变化状态中,都处于阴阳消长。

这是易经所阐发的道理。

易经的阴阳消长表现对立,体现动静;表现依存,体现微著。

世界上的事物,有对立,对立呈现事物的两极。

宇宙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它们之间是既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既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也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更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

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阴阳相合,自有和谐新天地。此乃三。新天地中生万物。万物又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气生万物,万物又融合于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后人根据周易阴阳爻卦的变化状态,进一步衍生的理论,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大根基。

道,即为无。一为太极,是气的表现,太极体现宇宙混蒙中气的运行。气分阴阳,阴阳二气。此乃二。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周易中的“两仪”,在历代易学家的理论中,说法复杂。总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对于四象,其普遍的说法更多,是将上天二十八星宿按天区划为四组,喻龙、虎、雀、龟而命名。如少阳、太阳、少阴、老阴;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

四象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周易是讲人与自然之间互动的关系大法。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周易,在周文王为自己未来的超前的筹谋预测中出现,将伏羲氏易经八卦的卜筮功能阐发到预测使用和人生的智谋与智慧,这是文王周易的历史性贡献。

周易预测学,充分利用了八卦爻变中的消长动静关系,并且最讲究时空方位和人所处的季节变化。

由文王周易嬗变而来的易经人生预测学,在纪时采用“干支纪时”,干支则为数。

在方位事物上则用八卦五行,故八卦五行也是数,天干、地支、八卦、五行都各自有自己相对应的数。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为一,乙为二、丙为三,丁为四,戊为五,己为六,庚为七,辛为八,壬为九,癸为十。

地支有十二个,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为一,时辰为23刻一1刻。丑为二,时辰为l刻一3刻。寅为三,时辰为3刻-_5刻。卯为四,时辰为5刻--7刻。辰为五,时辰为7刻--9刻。巳为六,时辰为9刻一11刻。午为七,时辰为11刻一13刻。未为八,时辰为13刻一15刻。申为15刻一17刻,酉为17刻一19刻,戌为19刻一21刻。亥为21刻-_23刻。

在纪月上,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周易阴消阳长,互为消长地运动变化着,阴阳之间这种彼此消长的动态变化,在一定限度内,阴阳之间不断消长。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长,保持着一定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

自然界中,四季的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寒暑易节,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冬至春及夏,寒气渐减,温热日增,气候则由寒逐渐变温变热。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气候由热逐渐变凉变寒。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反映了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生息的过程。

周易十二个表示自然与事物消长卦的卦爻,又和中国传统历法当中的季节对应,对年历划分和生产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农历十二月与农事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为:地天泰--正月--立春、雨水。雷天大壮--二月--惊蛰、春分。泽天夬--三月--清明、谷雨。乾--四月--立夏、小满。天风姤--五月--芒种、夏至。天山遁--六月--小暑、大暑。天地否--七月--立秋、处暑。风地观--八月--白露、秋分。坤--十月--立冬、小雪。地雷复--冬月--大雪、冬至。地泽临--腊月--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民间流行的农时节令“节气歌”。

立春:公历2月4日前后。春季开始的季节。

雨水:公历2月19日前后。农村开始备耕生产。

惊蛰:公历3月6日前后为惊蛰。“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北方进入惊蛰,春耕大忙便开始了。

春分:公历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径0。时为春分。这时阳光直照赤道,南北半球的阳光平均,所以昼夜几乎等长。

清明: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及大部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雨量增多,春暖花开,天空清澈明朗,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谷雨:公历4月20日前后。“雨生百谷”道出了谷雨气节的由来。谷雨是北方春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

立夏:一般把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在公历5月6日前后。

小满:公历5月21日前后为小满。顾名思义,小满是指夏收作物籽粒将要饱满成熟的意思。小满后,北方各地的小麦就要熟了,而黄淮流域的冬小麦将开镰收割。

芒种: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6日前后。

夏至:6月21日前后为夏至。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同时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小暑:公历7月7日左右。一般小暑后就要数伏(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它是从夏至后第三庚开始的),所以小暑标志着一年最炎热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大暑:公历7月23日前后。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立秋:公历8月8日前后。中国习惯上把这一天作为秋季开始。

处暑: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是反映气温由热向冷变化的节气。

白露: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秋分:每年公历的9月23日前后是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人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立冬一般都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左右。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左右。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大雪则在公历12月7日左右。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冬至一般在每年的12月22日。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小寒在每年公历的1月5日左右。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大寒则在每年公历的1月20日左右。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不出手”。

4.易经与中国医药

伏羲八卦和《周易》的“阴阳”观念,作为两性文化的观念符号,自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与人类自身产生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易经中的“阴阳”与儒道互补,与这种特殊的“文化结构”相联系,“阴阳”作用于人的变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以一种更加潜在、更加抽象,同时也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活跃于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之中。

中国的中医就是一种以周易阴阳变化之道审察身体疾病,从而达到疗体化疾之功效的科学。中国中医文化在周易开启人类智慧,从而铸造民族的“思维结构”的过程中,察身体与世界之变,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着中国人认识自己身体成长与变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是一个技术大国,但理论意义上的科学成就却相当薄弱。在这里,为了说明“思维结构”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我们只能以相对突出的中医理论为比较和研究的对象了。

易经体现中国人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立足在这种心理结构上,其思维结构影响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而诸种结构的码叠之下,又作用于人。中国中医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过程中人的身体、生理与世界的运动关系。

中医讲“阴阳”。古代的中医理论,最为集中地体现在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的《黄帝内经》一书中。“黄帝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以这种思想为基础,《黄帝内经》初步确立起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思想和系统比较完备的医学著作。

关于《黄帝内经》这部托名于远古黄帝的医学著述,它的真实作者已很难考证,其成书年代也说法不一,或说是战国,或说是秦汉之际,或说是汉代中期。

“重结构、轻元素”是《黄帝内经》的叙述立场,从而奠定了中医科学与西医完全不同的病理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