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19739000000029

第29章 1987年:中国彩电的“特殊展销”(1)

【案例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在国内市场非常抢手,市场上几乎难以见到踪影.一般没有门路的消费者,根本就买不着。

1987年12月.在全国彩色电视机十分紧俏,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组织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彩电定向展销”活动.拉开了这项公关活动的帷幕。

活动期间,一台台名优彩电,“定向分配”供应给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在京的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和全国特级优秀教师、老山前线军烈属和荣获二等军功以上的军属。

配合这个策划方案,又连续延伸开展了系列活动,为达到预期的策划目标,掀起一个个高潮。

在媒体广为宣传的作用下,新闻效应强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对此,各界人士交口称赞,一时传为佳话。

案例背景彩电在国内问世以来,立即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80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供需矛盾相当突出。此时,各地彩电生产厂家的车间门口,排满了提货的卡车,一台台彩电从生产线上直接搬到汽车上,产品根本无需进仓库。可是,这些彩电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商店里始终是无货供应,即使是消费者偶然见到柜台里摆放着几台彩电,也是名花有主,需要凭票供应。

众所厝知,本应无价的彩电购买券,每张券的私下交易的价值高达1000元。此时,没有门路又没有特殊关系的消费者,根本别想买到彩电。对此,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十分不满。许多消费者投书报社,责问厂家生产的彩电哪儿去了,为何市场上见不到踪影?

面对彩电市场的现状和社会反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市场紧俏的商品应如何销售?

彩电供需矛盾.应该怎样解决?批条子、开后门、暗中交易等不正之风,怎样才能堵住?一系列社会问题摆在我们眼前,亟待解决。

1987年秋季,适逢首届全国彩电评比揭晓,优质彩电的名单由媒体刊登,公开在社会上亮了相,消费者翘首以待,盼望的获奖产品,市场上却依然是不见踪影。商家无货供应,消费者意见更大。这究竟该怎么办?

针对问题的主要矛盾,《市场报》在组织获奖名优彩电宣传报道的同时,进一步深入了解上述题的原由。于是,决定策划一项有意义的公关活动。

思维方式一

这项公关活动,针对彩电供需矛盾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策划:

首先,组织一批优质产品,面向特殊公众展销,让生产厂家的领导和主管行业领导参与活动中的座谈,听取群众的反应和呼声。

通过策划方案的逐步实施,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较大的彩电供应问题,尤其是让电子工业部、彩电生产企业、商业流通部门等单位在此项活动中能够直接听到消费者的呼声:通过公关活动的开展,突出活动的主题,宣传精神文明和奉献精神,倡导人间的真爱和理解;宣传名优彩电,开展企业创名牌活动帮助塑造企业形象;通过活动的深远意义和社会效益,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展示了人民日报社为人民服务、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塑造了人民日报社为社会各界服务的美好形象。

举办此项活动以协调供需矛盾为切人点,让行业主管真正了解社会的需求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行业管理,刹住不正之风,及时协调供需矛盾,为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促进彩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力求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策划目标

一、宏观目标:

1.宣传我国彩电生产有了长足进步,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彩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2.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尚,呼吁社会对有贡献者应理解和关爱,推出人间的真爱_卜j和谐。

二、微观目标:

1.宣传优质彩电产品,开展企业创名牌活动,塑造企业形象。

2.从彩电行业发展和商场现状人手,创造一次机会,让生产厂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听到消费者的呼声,全面调研市场供需矛盾,研究解决办法。

3.关心群众利益,开展一次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加强《市场报》、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与联系。

4.树立党报以社会效益为宗旨关心群众利益的良好形象。

策划方案一

组织本届评比获一等奖的厂家,举办一次迎新春“彩电定向展销”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我们旨在宣传优质彩电的品牌,塑造企业形象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彩电行业的市场供需矛盾剖析,探求解决供需矛盾的办法。

具体方案:

1.组织人员分赴获奖彩电生产厂家进行采访。了解产品获奖情况,同时,邀请获奖企业参加“彩电定向展销活动”。

2.《市场报》组织专版宣传,全面宣传报道获奖彩电品牌的质量、特点以及企业状况,塑造优质彩电的品牌形象,提高名优产品和获奖企业的美誉度。

3.邀请获奖彩电生产厂家领导,参与本项活动,让企业领导在这项活动中受到启示。

4.《市场报》与有关部门协商安排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作为本次活动优先购买“彩电”的对象。通过社会调研,安排相关的部门配合,落实具体名单。

5.做好彩电定向展销活动的前期工作。

6.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电子工业部、全国总工会、民政部、教育部等单位领导、彩电生产厂家领导、商业部的领导、特殊贡献者代表、新闻记者等各方面人员参加。

7.参展企业派技术人员为此项活动的特殊购买者登门服务,媒体记者随同采访报道。

8.召开生产企业领导座谈会,邀请电子工业部领导参加,让行业领导与骨干企业领导共同研究,推动彩电产业发展,商讨解决当前市场的供需矛盾的办法。

方案实施一

1.活动的前期准备

1987年11月,《市场报》派出几名记者,分为3路,前往11个获得一等奖的生产厂家进行深入采访。同时,向企业领导人讲明这项活动的意义,落实安排展销事宜和展销产品;邀请企业参加彩电定向展销活动;组织彩电专版报道等项工作。

2.寻找有意义的“特殊群体”

按照策划方案,全面安排展销购买者对象,落实具体事宜。

根据社会调查和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结合已经落实的名优彩电数量,进行核查和分配,决定将定向展销的对象,落实为在北京的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教师、老山前线军烈属和荣获二等功以上的军属等几方面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

《市场报》领导根据已经落实的参展彩电总数,及时与民政部、总后勤部、全国总工会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讲明举办这次彩电定向展销活动的目的内容、意义,商讨各部门分配的彩电数量和分配对象,强调提出名单落实到人的具体要求,邀请这些部门共同参与这项活动。

为了使彩电定向展销活动进展有序,我们按照各种品牌的名优彩电数量,印制彩电购物券;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名单和住址,我们分别寄信通知到本人,让他们前往人民日报社《市场报》,领取奖赠的彩电购物券,以利于他们能够如期购买到优质彩电。大型活动的前期工作完成后,彩电定向展销活动正式推出。

3.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影响

新闻效应是公关策划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制定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关策划方案时,必须考虑依靠媒体的大力配合,广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求得最佳社会效果,有助于实现目标。

1987年12月下旬,在人民日报社内举办了新闻发布会。邀请上述有关部门领导和彩电生产企业厂长、部分定向展销对象、新闻记者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由人民日报社有关领导介绍了举办这项活动的意义、目的等情况,让与会者对这项活动能够深入理解。接着,话音刚落,会上气氛就热烈起来了,代表们争先恐后激动地发言,他们的讲话,一个个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白,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的一心。

由于会议安排的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气氛十分热烈,收到了常显著的效果。

新闻发布和座谈会后,彩电生产厂家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分别为与会的特殊贡献者.登门进行安装调试。记者们也急忙自找对象,兵分多路随同采访。紧接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场面,纷纷刊登在各家报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