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慧缘佛医学
19738400000036

第36章 外科杂病治疗强(3)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一)湿热壅阴小便频急,茎中热痛,刺痒不适,尿黄、尿末或大便时有浊从尿道滴出。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八正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木通各5克,车前子(包)、扃蓄、瞿麦、泽泻、生山栀各10克,滑石15克,生草梢3克,便秘加生大黄5~10克。

(二)阴虚火动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阳事易兴,尿末或大便时有白浊自尿道滴出,欲念萌动时亦有白浊溢出。

治法:滋阴降火,分清导浊。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萆搒分清饮加减。熟地、山萸肉、泽泻、丹皮、知母、黄檗、车前子(包)、女贞子各10克,萆捞15克,石菖蒲、莲心各5克。

(三)肾阳不足头晕,精神不振,腰酸膝冷,阳痿,遗精,早泄,甚至稍劳后即有白浊溢出。

治法:温肾固精。

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菟丝子、沙苑子、鹿角胶各10克,熟附子5克,肉桂3克,芡实15克。

(四)精室淤滞证小腹、会阴、睾丸、腰骶坠胀隐痛不适,或有血尿、血精,舌有紫气,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散淤,疏利精室。

方药:桃仁四物汤如减。当归尾、生地、赤芍、丹皮、牛膝、王不留行各10克,红藤、败酱草各15克,制大黄5克。

二、中成药

前列康片4片,每日3次。

前列通片4片,每日3次。

三、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三次,每次20分钟。

每天念颂大明咒三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礼拜地藏菩萨一次,上明檀香三支。

每日六观想一次。

每日微笑数次。

十二、前列腺增生肥大症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一种常见病。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主要是尿频、排尿困难、急性尿闭或尿失禁,属中医“癃闭”范畴。老年肾气渐衰,阴阳失调,气化功能不足,而出现排尿异常症状。劳累、强力入房、过食辛辣等,使湿热壅滞或精血淤阻,是引起发作或使病情加重的诱因。

【诊查要点】

1.初起小便次数增多,以夜间明显,逐渐排尿困难,有尿意不尽感,严重时要用力才能排出。由于尿液长期不能排尽,而发生慢性尿潴留。以致尿液自行溢出或夜间遗尿。

2.在病变过程中,常见受凉、劳累、房室过度、过食辛辣刺激食品,而突然发生排尿困难、尿闭、小腹胀痛,使病人辗转不安。

3.直肠指检:前列腺不同程度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有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一)肾阴不足,水液不利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伴有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阴虚有热者,舌红咽干,尿黄而热,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利膀胱。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车前子10克,木通5克。

(二)肾阳不足,气化无权小便频数、失禁、遗尿或尿闭,精神萎靡,腰膝酸冷,面白少华,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补肾温阳,固摄膀胱。

方药:桑螵蛸散加味。桑螵蛸、党参、龙骨、茯苓、益智仁、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各10克,附子5克。尿闭者加服滋肾丸10克。

(三)湿热下注,膀胱滞涩小便淋漓不爽,尿黄而热,茎中痒痛,甚则尿闭不通,小腹急胀,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或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利膀胱。

方药:八正散加减。扁蓄、瞿麦、车前子(包)、生山栀、淡竹叶、黄檗、泽泻各10克,木通5克。

(四)下焦蓄血,淤阻膀胱小便努挣方出,甚至点滴不下,小腹会阴胀痛,偶有血尿或血精,脉沉弦或细涩。

方药:生大黄、归尾、生地、炮山甲、地鳖虫、桃仁、王不留行各10克,肉桂3克。

:二、中成药

前列康片、前列通片、滋肾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龙胆泻肝丸等,辨证选用。

三、局部处理(急性尿潴留的处理)

1.食盐500克,炒热,布包,乘热熨小腹部。

2.皂角粉少许,吹鼻取嚏,此开上窍通下窍的方法。

3.导尿:在无菌操作下,放入导尿管引流尿液。如尿潴留时间过久,膀胱极度膨胀,应分次导尿。一般可先放出500毫升,其余尿液分几次在几个小时内放出。必要时保留导尿管,避免反复导尿引起尿路感染。导尿管插入困难者,应作穿刺导尿或膀胱造瘘。

四、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20分钟。

每天念颂大明咒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礼拜地藏菩萨一次,上明檀香三支。

每日六观想一次。

每日微笑数次。

十三、血栓性静脉炎

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外周血管病,大、小隐静脉尤其是曲张的静脉为最多见,其次是头静脉、贵要静脉及胸腹壁静脉。原因是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和感染。静脉内注射刺激性药物亦可引起。下肢的浅静脉炎类似中医的“恶脉”、“青蛇毒”等病。

【诊查要点】

1.急性期时,病变静脉表面皮肤红肿热痛。一般性静脉炎呈索条状,多向心性蔓延。游走性静脉炎,多处静脉发炎,此愈彼起。静脉周围炎是严重曲张的静脉发炎,局部呈片块状。全身可能有轻度发热。

2.慢性期时,皮肤红肿消退,但静脉僵硬,并与皮肤粘连,表面色素沉着,牵拉静脉时呈沟状。静脉周围炎在一片僵肿的皮肤上可触及很多结节,可伴有胫踝水肿。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一)急性期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凉血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赤芍、丹皮、地龙各10克,银花藤、紫花地丁各20克,黄芩12克、五灵脂5克。病在上肢加姜黄,下肢加牛膝,胸膜壁加柴胡。

(二)慢性期

治法:活血通脉,散淤消肿。

方药:桃红四手汤加味。桃仁、当归、川芎、赤芍、地鳖虫各10克,炮山甲、红花各5克,王不留行12克。

临床上亦有根据气行血亦行的原理,不分急慢性期,通用五香流气饮,急性期加地龙,慢性期加地鳖虫,疗效显著。

二、局部处理

1.急性期敷金黄膏,以清热消肿、活血止痛。

2.下肢静脉炎应积极治疗脚癣和下肢溃疡。有静脉曲张者,待炎症消退后,考虑手术治疗。

三、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两次,每次20分钟。

每天念颂大明咒二次,每次5钟左右。

每日礼拜药师佛二次,上莲花明檀香—支。

每日六观想一次。

每日微笑数次。

十四、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是一种进行缓慢、无器质性病变的血管疾病。在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时,两手即青紫。病与气虚血弱有关。

【诊查要点】

1.本病多见于年轻妇女,双手同时发病,亦有手足同时发生者。

2.常在受冷以后,或在情绪激动时,两手突然变为苍白,迅即变为青紫色,发冷、发麻,或有针刺样痛。保温后,手即成红色并转暖,恢复正常。患肢脉搏多可触及。

3.寒冷季节发作频繁,症状亦重,天暧时逐渐好转。病情严重者,天暧时亦常发作,有疼痛及指端出现营养障碍,如指甲裂纹、水泡和小溃疡,但很少坏死。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补气养血,温通经脉。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黄芪、当归各15克,桂枝、赤芍各10克,炙甘草、木通各5克,细辛3克,生姜2片,红枣4枚。情绪激动发作者,加木香、乌药、)l l~lOXg。

二、针灸疗法

取穴:曲池、外关、阳池;尺泽、内关、合谷。两组交替使用,针刺与艾灸并用。

此外,保持双手温暖,不吸烟,情绪不要激动。

三、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三次,每次5分钟。

每天念颂大明咒三次,每次5分钟左右。

每日礼拜一次。

每日六观想一次。

每日微笑数次。

十五、破伤风

破伤风是因皮肤破伤后,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新生儿断脐时感染的称为“脐风”。中医认为是由皮肤破伤之后,“风毒”侵入,流窜经络引起。

【诊查要点】

1.发病前2周内有外伤史。

2.早期表现为咀嚼肌乏力,面部肌肉酸痛,语言不清,吞咽不便,张口困难,牙关拘急。

3.典型发作时,面部肌肉痉挛,呈苦笑面容;项背部肌肉痉挛则角弓反张;最后隔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

4.任何轻微的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甚至医生的检查)都可能诱发强烈的全身肌肉痉挛,因而导致病人体力衰弱、窒息,甚至引起死亡。

5.患者神志始终清楚,若有高热,常提示有毒血症、肺炎等并发症。

6.新生儿在7天之内,出现进行性吮乳困难,牙关开合不利,需密切观察,早期明确诊断。

【预防】

本病预防胜于治疗,—旦发作死亡率很高。

1.及时而有效地对受伤创口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消灭死腔。在伤口较大、清创不易彻底时,不宜缝合,可用3%过氧化氢湿敷,以消除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2.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个国际单位,皮试后肌肉注射,超过24小时者,剂量应加倍。

3.内服玉真散3~5克,每日3次。蝉衣粉3~5克,黄酒送服,每日3次。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祛风解毒止痉。

方药:(一)玉真散加味。姜制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10克,蝉衣15克,水煎服。不能口服者鼻饲。

(二)追风散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此方解痉作用较强。

(三)撮风散蜈蚣1条,钩藤10克,朱砂0.3克,蝎尾1条,蝉衣3克(有条件加麝香适量)研为细粉。每次服0.5~1克,每日3次。适用于新生儿。

二、慧缘效验方

鲜嫩桑树枝,取直径约3厘米长100厘米一段,架空,中间用火烧,两端即滴出桑木油,收集备用。成人每次10毫升,加红糖少许,服后出汗。

三、针灸疗法

牙关紧闭:合谷、下关、颊车、内庭。

喉痉挛:少商(放血)、扶突。

四肢抽搐:合谷、曲池、内关、后溪、太冲、申脉。

角弓反张:大椎、筋缩、肝俞、承山、昆仑。

以上均用重刺手法。留针2~3小时。

本病死亡率较高,应按常规用破伤风抗毒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