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半个瓜皮爬上来
19737500000072

第72章 沉醉

非鱼

沉醉,不一定非在酒里昏昏然,比如袅娜春风,比如氤氲绿茶,比如一个人,比如很多执着一念的事物,都可以让人沉醉。

沉醉里有痴迷,有乐在其中,有为之放纵的勇气,有达不到所求高度的痛苦,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怅惘。

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在小小说的道路上沉醉。

我从2006年正式开始小小说创作。之前,只是零星地读到过一些小小说作品,对这个文体,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2006年初,接触到小小说作家网后,我开始试着创作一些小小说作品,并向一些发表小小说刊物的杂志投稿。2006年4月,我参加了由百花园杂志社举办的“龙湖笔会”,正是在此次笔会上,我对小小说文体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坚定了专事小小说写作的信念。

“龙湖笔会”让我走进了小小说的大门,领略了一个如万花筒般旖旎的世界,凭借着笔会带来的热情,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包括成名作《荒》在内的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被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百花园杂志社主编杨晓敏称为“奇思妙想”的写作。

这些作品为我带来的是小小说创作的自信。《荒》《逃》《桃梦》都是一气呵成的作品,在写之前,我甚至没有想过什么结构,就那样一路写下来。《逃》的结尾,“我”和蚂蚁的对话,也是在写到最后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的,很自然地觉得应该那样写。这几篇作品写好后,我放置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这样的作品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小说。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投给杨晓敏主编后,他很快打来电话,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兴奋,他说:太好了。后来,《荒》获得了2005—2006年度佳作奖,入选了几十个选本,《逃》被《读者》转载,《桃梦》也入选了很多选本。

在《荒》等作品后,我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小小说,在字数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怎么写都可以,作为小小说作家,要以积极的姿态去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探索小小说的更多可能性。

更多的可能性,首先包括结构上的多样性。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它决定了整篇文章的走向,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排列,可以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小小说作者应该积极地探索不同结构对主题表现的作用。小小说因其篇幅短小,更应该在结构方面进行多样性的尝试,使她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在这一点上,我很喜欢谢志强老师的“给石头穿衣”理论。

石头的形状干奇百怪,如何给一块石头穿好衣服,完全凭借设计师的高超技艺,合理地取舍剪裁。对小小说来说,就是谋篇布局,不同的题材,使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此即体现作者精神能量的“个性化”。我曾写过一篇《真的很疼》,尝试不停地转换视角,从不同的侧面来描写一个女人在跳楼自杀前那个时间段里各色人等的反应。我想这样也许会比单纯的一个视角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语言风格的多样性。语言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她对于文章的“味道” 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小小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更需要在语言方面下功夫,在努力形成个人风格的同时,可以探索不同题材的不同语言风格,也就是说让不同的语言风格适应不同的题材和结构,或优美或简洁或幽默或严谨或随意或空灵,而不是一种风格用之四海皆准,丰富的语言表达就能够丰富小小说,就是一种创新。相比在结构上的探索,我更喜欢追求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在构思不同风格的小小说时,我会首先确定一种叙述的基调,这个基调会决定语言的风格。如同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有不同的肌肤一样,我会给我的作品以不同的语言风格,以使她们更丰满,更有美感,更赏心悦目,达到或冷静耐心叙述,或优美抒情叙述多种风格同在。

表现内涵的多重性。小小说讲究意外之意,也就是能够提供一种思考或者长久的回味,也就是“意味”。意味的创造,靠的就是表现内涵的多重性、隐秘性、微妙性,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思考结果,达到不同的效果。质感,是诗人常强调的一个词,我想小小说也适用。质感的达到,靠的也是表现内涵的多重性。阅读科塔萨尔、卡佛的一些作品,会给我们提供很多这方面的启示和思考,比如暗示、隐喻、双关等等的运用,让一篇作品变得更加厚实,伸出无数的触角,延伸作品的内涵,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小小说因字数的限制,在这方面的探索,也许会更加有意义。

洞察生活的敏锐性。小小说作家要时刻保持洞察生活的敏锐性,帕乌斯托夫斯基说:“一个作家若不能使人们的视力增添些许的敏锐,就不能算作一个作家。”一个作者要时刻保持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存在的而不被人意识到的东西,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我的《缝山针》就是在下乡的途中突然构思出来的。下乡的时候,路边的山上有很多大坑小坑,一问才知道,那就是“鸡窝矿”,一窝一窝的煤挖走了,留下了干疮百孔的大山,去慢慢地弥合伤口。伤害自然的结果肯定是被自然报复,但能够修正犯下的错误,哪怕只是一根象征性的缝山针雕塑,一份不知道能落实到什么程度的文件,做,总比不做好。作家还要有自我独特的体验,这个体验不属于大多数人的,人无我有的,这样才更有艺术价值。比如在火车上看一个女孩子不停地发短信,面部表情丰富而多变,我立即想到一句话:“她不停地在手机上摁啊摁啊,仿佛可以从里面摁出一个人来。”如果用这句来描写思念,我想可以是一个很独特的描写。要善于发现个性化的细节,发现属于人物本身的心理细节、行为细节和外貌细节,让人物更加立体和生动。

力求贴近生活本身。小小说并不是要工笔临摹生活原状,而是当写到某一个(类)人或某一种生活时,想一想,它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人物的生活、思想、情感,他的幸福和痛苦,寂寞和孤独究竟是怎样的,对于我们完全陌生的人物和生活,我们做了多少直接了解和间接了解?比如我准备写一组关于农民工题材的小小说时,我站在我的角度,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艰难和困苦,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问题,但当我在外地打工的外甥回来坐在我面前时,我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他的言语里充满了兴奋和自信,他的幸福琐碎而热烈,我这才明白我太不了解他们了。所以,作为能快速迅捷地反映生活的小小说,理所当然地要力求贴近生活本身,而不是滞后。

随着个人创作的深入,对于小小说文体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说起来,小小说创作是一件f艮简单的事,1500字左右,相当于一篇学生作文的篇幅,但具体到创作中,却绝不仅是这么简单的。要在1500字的篇幅里既有小说自身应有的“文学性”,又有小小说的“可读性”,还要有“微言大义”的“回味性”,若非苦心求之,断不能在针尖上舞蹈,在毫微之间腾挪转移,它需要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一刹那的触动和激发,精心的斟酌和谋篇布局。

一篇小小说的从无到有,就我个人的创作经验而言,我想说一点,那就是:在眼睛看到的现象基础上让思考再往前走一步。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种种种种让我们或者哭或者笑或者郁闷或者愉悦的事,这些事有可能成为一篇小小说的题材,小小、说作家要做的,是要在观察到的现象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这样就超越简单的生活表象,进入到文学作品要表达的范畴。这里,我想以《王小倩的腰》来做个举例说明。

《王小倩的腰》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一次从菜市场买菜归来的途中。一个女人走在我的前面,腰肢纤细,随着走动袅袅娜娜摆动,我跟着她一路走,一路欣赏,直到要穿过马路。后来,我的脑海里一直晃着那个女人美丽的腰肢,真是美啊。如果仅仅到这里,这个女人和她美丽的腰肢还只是一个片段,一个细节,还不能成为一篇小小说题材。我想,作为一个女人都可以对另一个女人的细腰着迷,如果是一个男人呢?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思维可以再往前走一步,腰对一个女人来说算不上隐秘器官,但也不是可以随便接触的部位,如果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美丽的腰着迷,女人会如何应对呢?我觉得,总要有些什么是需要捍卫的,是不能随便碰的;总要有那样一种女人,会用智慧保护自己。这样,一篇小小说的主题就产生了。这也就是我想强调的“思考再往前走一步”。

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幸福生活》等。在一次聚餐上,酒喝乱了,有人醉了,醉后的言语絮叨得让人厌烦,当时,我也厌烦。晚上散步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对着树坑呕吐,吐得一塌糊涂,有人在拉着别人的手掏心挖肺,有人不停地哭。这些人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酒,可能成为他们发泄的勇气来源,离开了酒,他们不敢肆意喊叫,不能随心所欲说出心里的话。这样一想,我的思路打开了,更多地去理解他们的种种行为。于是,有了《幸福生活》的主题,一个温暖的主题,小人物短暂的幸福,哪怕在酒后一刻,也是幸福。

一篇小小说,或者说一篇好的小小说主题的形成,有很多方式,但让思考再往前走一步,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对素材进行提炼、加工的过程,是渗透、体现作家的思想高度的过程。思考走得越远,小小说的主题就会越深刻越精彩。

小小说的主题确定后,如何表现?我的体会是:举重若轻。越是简单的,越能够表达深厚的情感,从简单中反映重大和深刻。小小说的篇幅所限,不能够像中、短篇那样展开了铺排,肆意渲染勾勒,所以,更需要举重若轻,即一滴水上见太阳,切开一个小小的口子,让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

要做到“举重若轻”,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细节。细节选择是小小说写作重要的一环,必须是最经典的、最具代表性的,能够迅速地反映人物性格。其次,语言要准确,每一个词都是不可替代的,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艺术的传达,具有独特性。第三是营造适合主题的氛围,让小小说有意味,有回味,有缭绕的情绪。这种氛围或者说意味,是要一气贯通,像流水一样顺畅,读起来很舒服。

一篇好的小小说是主题、结构、语言、意味多重的完美结合,彼此相得益彰,才会达到文学性和可读性、回味性兼顾的效果。

写作小小说的每一个过程中,我都会得到快乐。因为热爱的快乐,能够准确表达的快乐,得到认可的快乐,获奖的快乐,等等等等。这些快乐里有无数编辑、老师的帮助、扶持,有无数朋友的关心、鼓励,有家人的支持,我深深地感谢他们。

在小小说的道路上,经历的点滴都会被记忆封存,有一天,终会以别样的形式出现在我的文章里,成为另一种记忆,一段一段,都是美好。

我会在这样的美好里,继续沉醉。

感谢为出版此书不懈努力的尚振山先生,感谢收入书中对我的小小说进行评点的杨晓敏、高军、徐增兰、尹顺国、书剑等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