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爱菲尔棒棒糖
19736500000029

第29章 创作心得:为平凡人树碑立传(1)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动笔了。原因是我开始思考写作的意义。

我为什么要写作?为什么会写出原先的那些东西?我还要不要写下去?以及我还能写出或想要写出什么东西?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使我坐立不宁。就像一个一心只想远足的人,在身心疲惫之后又在兴致尚未丧尽之前,忽然停下来茫然四顾,开始思索哪里才是归宿。

回顾我的写作历程,时光首先像哗哗的流水一下回溯到我的初中年代。还记得那是初中最后一年的秋季运动会前,班里报名参加的同学实在太少,一是因为那时的体育人才捉襟见肘,二是大家精力都集中在中考上,这时班主任找到我并开始极力动员,我从未有过类似经历显得很紧张,但还不是禁不住鼓励报名参加了竞争相对并不激烈的跳远。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起码大大超乎了我自己的想象。我竟然抛开很多专业选手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获得了第四名。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缺乏训练,动作实在不得要领,或者干脆将疾行跳改成立定跳的话,我甚至有把握能拿第一名。

这次经历很快成为记忆,但却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只有亲身参与才能体味其中甘苦,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最好不要轻易说自己不行。就是怀着这种信念,我高中时代开始破天荒地尝试一百米和两百米等短跑项目,结果竟在随后的学生时代势如破竹屡屡创下了同期比赛记录。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看守所工作,单调乏味的工作环境使我很快爱上了读书看报,因为身处高墙之内也唯有读书看报才是了解外界或与外界沟通的方式。渐渐,我开始琢磨,别人能发表文章打发我的无聊时光,为什么自己不能尝试写几篇文字与其他人交流?于是,从身边的小事写起,新闻、诗歌、散文、小说,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完了就让稿件像鸟群一样从身边轻盈地飞走。很快,身边的报纸杂志上开始出现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铅字。最初的兴奋永远难以言表,直到如今我依然非常怀念和留恋那种将文章仔细眷清,然后塞进信封贴上邮票,最后怀揣着欣喜和希望走在去邮局小路上的美好时光。

一眨眼间,十年过去了。有时候我常常想,十年究竟是个什么概念?陈奕迅用暗哑沧桑的歌声唱到,十年可以让感情变浅,可以让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转淡,足可见它的无情和残忍。“十年磨一剑”,对古人来说,这是厚积薄发的累积;“十年不晚”,对君子来言,这是韬光养晦的磨砺;而我的十年,却实在年华空老独嗟叹,物是人非事事休。十年写作,我已从最初的菜鸟,成为了一个习惯整日与文字耳鬓厮磨的人。正因为写作,我才被调到了宣传岗位。作为一名警察,我真不知道这是福是祸,是有幸还是不幸。我已经习惯了坐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办公室里,趴在一张陈旧的电脑桌前,手下翻飞着同事们各种出生入死的经历。而夜幕深沉,一盏孤灯下,万籁俱寂时,我仍然夜不能寐,被脑海里各种横冲直撞的念头折磨得神经衰弱。戴上耳机,抱起键盘,这个世界再次安静和纯粹下来。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当有一天午后,我从阴冷的办公室里蓦然间抬头,窗外雪花飞旋,远山威冷肃杀,我才恍然发觉,十年时光已经不知不觉随风远逝。这时的我才发现,如今的工作与我当年初入警营时的梦想完全背道而驰。

至今我仍然搞不明白,是我选择了写作,还是写作选择了我。十年写作,眼睛近视了,颈椎劳损了,头脑越来越混沌,肚子和臀部开始大量积累赘肉,当年还算英俊的自己,如今站在镜子前更像是个失魂落魄的梦呓者。翻检行囊,的确也有些关于写作方面的收获接踵而至:陆续成为省作协会员和全国首批公安文联会员;发表的上千篇公安新闻稿件多次在全国获奖;从事公安新闻写作的八年间,拿下了大部分的业内新闻及个人奖项;创作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版了四部小说作品集,有的作品还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并被译荐到了国外。回望这些年的写作历程,真可谓“荣辱共存,甘苦自品”。曾经为采录一条焦点新闻,扛着二十余斤的摄像机夜间冒雨爬过三次高山,脚下的一双新皮鞋穿帮破烂;曾经为一部小说创作,连续熬了一周通宵,最终体力不支猝然病倒;曾经手捧获奖证书,为多年笔耕不辍终于获得承认而泪洒当场;也曾经将自己卖书筹集的钱款,邮寄给地震灾区儿童受到众人赞扬;更曾经因为撰写的新闻报道或文学作品引发读者热议,拯救过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挽救了多名年轻人的性命…

如今的我,越来越认识到:写作是一把双刃剑。写得好与不好并不关键,而真正在于它的意义。写“错了”,很有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恶劣后果,带来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和伤害;写“对了”,则不止可以美化生活,愉悦心理,更能拯救人于水火。这些想法是我在漫长的现实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经过痛苦和教训的摔打过了而立之年以后恍然间悟到的,我深以为然。以前的我,总是习惯把自己归类于一个并不正经的业余写手,写新闻是无聊的赖以吃饭糊口的工作,写小说则纯粹是自娱自乐。当然,写作的确可以如此。但如今的我,已不再容许自己继续如此。我开始越来越看重文字的现实意义,将写作赋予一种并不特别沉重但也并不随意轻松的责任。我开始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前的那些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毫无价值。它们显得是那么幼稚、滑稽、干涩、虚空、苍白,我几乎连回望的勇气都没有。我认为它们既不能使广大读者满意,也不能使自己内心满足,更缺乏真正的内质。于是,像开篇所说的,我开始思考和寻找写作的意义。

身为一名写字的警察,就注定区别于一般的写手。就注定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素养,以期能够写出呕心沥血的真情实感。十年前,因为喜欢阅读和尝试写作小小说,让我拉开了业余文学创作的序幕。而今,我依然痴迷和钟情于小小说的创作。小小说这种文体发展至今,无数的经典和事实已经证明:小小说不小。它不是段子,不是笑话,不是故事,不是顺口溜,而是一种真正的、独立的、有尊严的文学体裁和生命个体。这就注定了小小说的写作决不能儿戏化,不能随意化,也不可能出现“一天晚上加班加点,接连创作出三到五篇”的奇迹。它从手指间流淌到电脑屏幕上的时间虽短,但真正创作的过程却很漫长。往往一篇优秀的小小说需要的是多年的怀想和揣摩,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思考和雕琢。它应该精敛圆润,气质非凡,既具有原生态般的生命质感,又具有审美艺术的感染力。它应该或轻巧灵便,或饱满沉实,或峰回路转,或柳暗花明,或一针见血,或余音绕梁,或惊天泣地,或波澜壮阔,或一骑绝尘,或非同凡响。它应该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考验,经得起读者的审视与反诘。应该力争做到“增一字则太肥,减一字则太瘦”。当然,要想写出这样的小小说精品来简直难比登天。有时候靠的不仅仅是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思索精华,更需要天时地利的环境和无可捉摸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受助于“神来之笔”。我始终觉得,小小说的写作你可以用功,但精品的写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在小小说的写作方面,我从来都没有野心。我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我的小小说写作产量很低。十年时间,发表的不过百余篇,而真正能让自己感到满意的寥寥无几。而且随着写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到下笔的艰难。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了,更是因为我在选材和立意方面有了更为苛刻的追求。我的写作从来如此,但凡见识过的或者感觉似曾相识的素材,从来都引不起我的创作冲动。时下不少的文艺作品,包括小小说在内,往往的确是最新创作出炉的,但阅读之下立即能感觉内容和主题思想大同小异,这样的创作曾经和正在被大量的复制,如此也越发逼迫着我在创作时要进行避讳和远离,要进行创新和寻觅。所以我的小小说篇目虽少,但大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有的是形式,有的是题材,有的是角度。所以它们尚显幼稚,尚显杂乱,尚没有形成特别鲜明的性格和标志。我自感这也是我小小说的最大遗憾。

写小小说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和容易,其实用心去做时格外感觉和创作中长篇一样耗费心力。写小小说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赶上了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好时代:一方面文学越来越边缘化,不为人们所重视和瞩目;另一方面小小说已经逐渐为万千大众读者所喜闻乐见,这直接导致了小小说生存环境的优化,使更多从事创作小小说的作者有了展示和提升的机遇,也使更多有前瞻力的智者能够及时发现、挖掘、引导小小说及小小说作家资源和市场,从而真正将小小说的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因此,能够参与《中国小小说作家档案》的出版,我感到很幸运也很幸福。这让我有了一次对自己作品进行全面检点和反思的机会,这个机会相当难得,我个人非常珍惜。还记得半年前,我到威海去看望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作家女士,饭桌上谈笑风生的间隙,她曾不无感慨地说道,以前的小说写得有些稚嫩,但是大都放进集子里出版了,如今创作的小说数量质量都提升了,却一时没有机会出版了。的确,在文学市场严重滑坡的今天,能有人免费为作者出版图书,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拥有这样机会的人应该感到幸运,更应该感到幸福。起码我自己,已经将这种机会视作了无穷的前行动力。

对于日后的小小说创作,我的思路仍旧是不赶进度,稳扎稳打,写一篇算一篇,题材力争多关注现实,笔力力争沉稳扎实,注意更加追求作品文本以外的现实意义。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已经开始试图将写作的方向定位于身边的警察同行,并有意用小小说的形式真实而文学地刻画反映人物和生活,用认真、谦虚和虔诚的态度来为身边的普通民警树碑立传,用坚韧的毅力确保持之以恒,力争通过自己的文字将警营的严肃、规整、枯燥、紧张、惊险、感动、温暖娓娓道来。不夸大,不粉饰,用平实的语言将真实度无限地接近于新闻,正巧实现两者写作的对立和统一。如此累积成的小小说作品如能成书出版,不求闻达于天下畅销于书市,身边同事或熟人若能在茶余饭后乐得偶尔手口相传就将是我最大的成功和欣慰。说到作品中的大部分主人公,也就是我身边最可亲可爱的战友们,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脾气与性格、遭遇和经历,其实远非影视剧所表现的那样。就我观察,作为最平凡的一线民警,他们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的精彩程度,丝毫不比影视剧中编排的那些逊色,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总结和描写,一定能写出让人血热的作品。当然,这一定是一份苦差事和难差事,因为这需要大量的采访和思考,角度选择非常重要,情节设置需合情合理,为文目的应始终纯善。如此想来,我开始觉得自己手中的笔重新有了生机和希望,流淌出的文字终于有了其文本以外的价值。我为自己终于可以为兄弟姐妹们写作而跃跃欲试,也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多年创作却一直很少涉及警营故事,原来是一直在做着积累和沉淀,不想轻易糟蹋手中珍贵的素材。

写到这里,内心里突然百感交集,同时也有很多素材甚至很多篇章的名字内容开始在我眼前闪现。让我寻回了久违的创作冲动。我还是第一次开始很期待自己的写作。这种感觉很充实,很幸福。

十八条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如该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的,可适当分给遗产。

胎儿能继承遗产吗?

【典型案例】

白丽丽结婚后,与公婆关系闹得很僵。在白丽丽怀孕8个月时,丈夫不幸因车祸死亡。在继承遗产问题上纷争不下,竟然诉至法院。公公婆婆认为,白丽丽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是白丽丽丈夫的遗产,儿子也没有遗嘱,应该分成三份,由公公婆婆和白丽丽平均继承。白丽丽则认为,自己还有孩子,应该多分,孩子是丈夫的孩子,也应该有继承权。公公婆婆却说,孩子还没生下来,谈不上继承权。

【律师说法】

《继承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继承人继承;如胎儿出生时就是死体的,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继承。”因此,白丽丽丈夫死亡后,分割遗产时,应当为白丽丽的胎儿保留遗产份额,且由于孩子出生后还有抚养、教育问题,依法应予多分,而不是保留平均份额。因此,在本案中,法院判决遗产由胎儿继承1/2,公公婆婆白丽丽共同继承另1/2。

【法律依据】

《继承法》第二十八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哪些财产可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