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19734000000006

第6章 养成良好习惯一定要做的事(2)

我们生活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的孩子、后辈还要接受更多的挑战,他们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也许更迭的速度会更快,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其珍惜时间、光阴的良好习惯,从而保证其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至于被淘汰。

从何做起?就从改掉“明天再说”的口头禅,而吟诵“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开始吧!

大人们都晓得:“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拿破仑·希尔也曾经说:“成功的秘诀就是做好时间管理。”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说时间不重要。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时间重要,但多数人都没有时间观念,大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孩子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培养是不会自觉形成时间意识的。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缩影,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做事爽快麻利的,孩子也会如此。若父母做得拖拉的、散漫,孩子有怎么可能做事爽快?

有些孩子从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表现出行动散漫的特点了,不论是进餐,还是排队、上课等等生活环节,很多孩子都表现的“慢条斯理”。将来上了小学、中学乃至走向社会,生活节奏快了,学习压力大了,散漫、拖沓没有时间观念的状态是不可能适应的?因此,要从早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去安排一天时间,比如做完功课再去玩耍,会使觉得做完功课再玩是很开心,从而培养他们做事有先有后的习惯。

现在还有一些父母放弃职业生涯专门照顾孩子,即时下流行的全职父母。有的时候他们会想:反正上幼儿园又不算“正规军”,早上睡到什么时候醒,就什么时候送孩子上学。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无时间观念。

举世闻名犹太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

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也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我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从这两位大科学家的话里,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重视时间,珍惜时间,同时他们一个个也都是运用时间的能手。

作为父母要想成就孩子,就应该重视培养孩子安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从小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安排时间的能力呢?

首先,要让孩子珍惜时间,养成爱惜时间的习惯。

教育孩子珍惜时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作为孩子还不能很好理解时间是怎么回事,更不懂得生命对于自己只能有一次。一般要到少年期,抽象思维比较发达,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这时的孩子才逐渐明白时间的无限性和人的生命的有限性。

但是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到孩子到了少年期,必须从小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因为“开窍”表面看来是突然发生的,其实对生命的热爱、对效率的体会、对无限和有限的理解,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早期的充分准备,就不会有“开窍”的到来。更何况爱惜时间还有一个养成习惯的问题,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和理解和认识的程度完全相对应的。

其次,要讲究效率。

家长教育孩子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让他懂得讲究效率可以使时间变长;不讲效率,时间就会变短的道理。

第三,要将精力最充沛的时间,用来做最费精力、最重要的事。

聪明的做法应该是:脑力、体力都最充沛的时候,选择最重要、最费脑力和体力的事情做;体力差时,做些费脑力的事情;脑子疲劳时,选择专用体力的活,这时反而能使脑子得到休息。

第四,整块时间,干件大事,打歼灭战。

有些事情,最好是用一整块时间一气呵成,干出结果。比如计算一道复杂的题目,每天想一会之后,又去做别的事,第二天又得从头开始想,因为昨天的思路已经忘记了。集中时间,专心致志,打个歼灭战,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专有一个时间,整批解决零散问题。

对一些零散的小问题,急着专门为它拿出时间去完成,容易打乱别的事情,但是如果总是不做,也会误事。解决的办法是来个“零存整取”,把零散的问题留下来,专门用一个时间,来整批解决这些零散问题,来个快刀斩乱麻。

第六,为了明天有效,今晚要睡个好觉。

好事不要打算一个早上就做完。有些事情,本身的性质就需要艰苦奋斗很长时间,那就不要犯急性病。为了明天做事更有效,今晚就要睡好觉,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第二天。

第七,有时要“倒计时”。

有的事情是硬任务,必须在某个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用“倒计时”的方法安排时间了。例如,在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的事情,算算还有多少天,自己就要规定每一天要及时补上。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错过机会,就会前功尽弃,十分可惜。

家长在为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时候,除了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结合孩子的特点外,还要将以下基本常识作为基础:一是,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二是,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宜休息,也可听轻音乐,做放松操。

三是,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特棒。午休切莫过长,辜负这段第二最佳时间(相对清晨而言)。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四是,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安排得当,可以一当二,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五是,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看完《新闻联播》后,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孩子按照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完成每一天时,说明他已经学会了做时间的主人,按时起床、按时作息、按时上学、按时回家、按时做作业,学会了自己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玩的时间,进而安排学业、工作乃至人生的“作息”时间。

先来看两个小故事: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后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相同问题问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答对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经确立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进。

有一位老师在讲台上谆谆勉励学生做事要专心,将来才会有成就。

为了具体说明专心的重要,老师叫一名学生上台,双手各持一支粉笔,命其在黑板上同时用右手画方,左手画圆,结果学生画得一团糟。

老师说:“这两种图形都画得不像,那是因为分心的缘故。追逐两兔,不如追逐一兔。一个人同时有两个目标的话,到头来终将一事无成。”

这个小故事说明:要成功只能一次选定一个目标,咬住不放,锲而不舍。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所以,不论就业、创业还是人生之路,一定要选好自己的目标,在选定了目标之后,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要勤奋努力遭到挫折也不放弃。请记住这样一句名言: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人生就像爬阶梯一样,必须一步一阶,丝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阶,终必抵达山顶。

李翔是一个知识面宽,智力突出,精力充沛的孩子。父亲对他的要求也很高,为他买了钢琴,希望他成为钢琴演奏家;为他买了画板、雕塑和油画材料,希望他成为美术家;为他买了几个足球,买了上万元的健身器材,希望他成为运动健将;为他买了古今中外的名著让他读,希望他成为文学家;还为他买电脑,从苹果机开始买,一代代更新,唯恐李翔落后于形势。

但令父亲感到遗憾的是,李翔已经16岁了,对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懂一些,可一样也不精通。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对他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希望他样样突出,希望他成为全才。可是孩子对某些技能的兴趣却不像小时候那样浓了。他练琴的时候明显地心不在焉,家长不在家时,规定的练琴时间他却常常用来看影碟,家长来了才假装练一练;画画也远没有小时候那样投入,小时候还独立构思了几幅立意独特的儿童画,长大一点了却说不喜欢国画喜欢油画,但又不肯下功夫去练油画基本功,嫌累。

电脑他倒是喜欢摆弄的,但喜欢的也只是玩玩电子游戏和电脑下围棋,唱卡拉OK、看电影……只有家长在场的时候做点正经事儿。所谓正事儿,也仅仅是打打字而已……

很明显以李翔的智力、体力和各方面的素质,如果再有一项他极为喜欢的项目,就会成为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问题就出在父母唯孩子确定的奋斗目标太多太杂上,使得孩子无暇顾及,更无法做到心无旁骛,自然也就难于成事。

家长希望他成为演奏家、美术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足球明星、运动健将、博士、科学家……冷静地想一想,这可能吗?

就读书而言。不要说科技类,不要说社科类,单是文学类,据统计中国各级作家协会共有作家万余人。如果这些作家每人一辈子只写一部小说的话,一个孩子不读外国人写的书,也不读古人写的书,只读这些活着的作家写的小说,别的什么事都不干,如果两天读一部小说的话,那么从一岁开始读,读一辈子,也还是读不完。

再如报纸杂志。据统计仅中国报纸杂志社就有12000家(据说加上非正式的有近3万家),每一家一天出的报纸、杂志加在一起,孩子就得看一辈子。

过去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这只是一种点播,全部实现却是一个人的生命所不允许的。走万里路还可以,5分钟一里路,万里便是5万分钟。读万卷书便成了问题,从1岁读到60岁,如果两天读一卷,这已经够认真够快的了,可还是没有办法读完。

交一万个朋友就更成问题。平均每个朋友只能相处一天半的时间。

人的生命确实太有限了,一辈子的有效学习工作时间只有4320万秒。

如果用来说话,还说不到一亿句;如果用来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目前活着的中国人,只要逐个听取其中十分之一,每人向提一条意见,听者这一辈子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20世纪70年代苏联人统计,各类大学设置的专业才一千多个,而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行当,各类专门技术达两万多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行当、工种会更多。即使仍是两万多种的话,一个人一天学一种专业技术,一辈子也还是学不完。

因此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规定那么多的奋斗目标,不要希望孩子全知全能。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希望孩子同时在两个方面,甚至在两个相邻的方面,比如羽毛球和乒乓球,同时都出类拔萃,那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每一项专业技术都有许多先天素质好的人在一心一意地反复训练、刻苦钻研,谁一分心就会落在别人后面。

家长可能会问,保留哪个好呢?明智的家长要跟孩子商量商量,看他对哪一种事最感兴趣。然后再分析一下,他这方面有没有特长。比如他特别喜欢踢足球,但他个子不高,体质又弱,跑的速度也不快,那就不能作为第一奋斗方向,不然容易失望。他喜欢读小说,也愿写文章,又愿思考分析各类人的心理,那么朝着写作的方向发展,成功的把握就大。即使成不了作家,朝这个方向努力,他各种成绩都能被带动起来,将来考一个重点大学也没问题。成不了作家,也能有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