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大师语录
19727300000022

第22章 大陆第一首富“饮料大王”——宗庆后(1)

(图宗庆后)

中文名:宗庆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宿迁

出生日期:1945年10月

职业: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主要成就:创建娃哈哈集团

籍贯:浙江杭州

心路历程

1945年10月12日,宗庆后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东大街。宗庆后的家族曾显赫一时,待到解放之后,家庭变得异常贫困,父亲没有工作,共有兄妹5人,只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一份微薄的工资度日。

1963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再后来,大批知青相继下乡,宗庆后可以说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员了。

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与其他任何一个年轻人一样,“脑袋里有过各种各样的梦想”,“总想出人头地,总想做点事情”。然而,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逃避灰色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四处找些书来看。

1978年,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在校办厂做推销员,10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1989年,42岁的宗庆后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任厂长;1991年,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于3月10日在纽约发布,中国大陆位列第一的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他以70亿美元身价位列榜单第103位;2010年,胡润百富榜揭示,杭州娃哈哈的宗庆后家族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

2012年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2胡润全球富豪榜”,67岁的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以财富105亿美金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微语录

◎死了张屠夫亦不会吃带毛猪。

◎我可能属于世界上最便宜的董事长兼CEO。

◎商场就是战场,在战场上违令者,结果就是一个“杀”。

◎给杭州人打工,就要听得懂杭州话。假设给美国人打工,难道还要配一个翻译?

◎搞企业与打仗一样,机遇来了,要疾速反映,及时决议。不强势引导就做不成事件。

◎企业改造和自主翻新的尺度只有一条:对企业的发展是不是有效,有效才是硬情理。

◎每天工作不要早上一碗饭,然后上班,中午一碗饭,上班,晚上一碗饭,还是上班。

◎娃哈哈的品牌愿与中国老百姓共同成长。“土”的时候一起“土”,该“洋”起来的时候一起“洋’起来。”

◎跨国公司只不外是一个一般的竞争者,他们有他们的上风跟局限,在竞争中他们既有可能是狼,也有可能变成纸老虎。

◎我这个人也没什么大的爱好,每天就是工作,根本没机会出去花钱,但我身后有2万多名员工,我要维护他们的利益!

◎咱们娃哈哈从出生就没有设置副总经理一职,始终坚持集权的威望治理,这是鉴戒一些国企决策、履行迟缓的发展教训。

◎我爱好民众化品牌,以为应当制作花费者感到物廉价美的产品。假如产品价钱很高,但只能少数人消费,也不能算什么名牌。

◎男人们在娃哈哈工作了几年,却买不起房子,不能讨老婆生儿子,那他们不是要逃回老家去了?我们要留住人才,房子当然要提供。

◎现在天已放晴,天亦逐渐转热,不知道各省还有什么理由告诉公司影响目前销售的原因,杭州人有句话“门角里拉屎天要亮的”,望各位不要再对公司撒谎了。

◎(一些富豪上榜后很快落马,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别人的事情我不清楚。我的钱来源透明,没有搞暴利的东西,也没有搞权钱交易,就是靠卖饮料一瓶瓶卖出来的。

◎我白手起家,没搞钱权交易,没搞暴利行业,不介意被人称为首富,我也不怕当首富,这正是对我个人和企业价值的肯定,而且这让更多人关注到娃哈哈,对外合作的机会也多了。

◎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现金捐赠,而更应该在一些困难的地方做投资,带动就业,上缴税收,带动当地经济的成长,促进当地人观念的转变。不是‘输血式’而是‘造血式’扶贫。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我一直坚信企业赢利要靠产品去驱动,而快速消费品领域的游戏规则是不进则退。这个行业的最大挑战就是经常遇到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在金融危机中,甚至给弱势企业带来灾难性打击。

◎我认为,首先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二,你先把自己企业的员工弄好,让他们生活富裕起来,收入不断提高;第三,你有钱了再做点慈善事业,但是做慈善也还是得帮助人培育造血功能。(慈善的)最高境界就是你要为社会创造财富。

◎我现在不断地提升管理,不断地分期授权,另外一点我认为企业内部还是要养成一个规矩,也就是像依法治国一样的,依法治企业,这样子大家都养成一个习惯,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后面接班就比较容易一点。

◎坦率地说,在软饮料界,任何竞争性产品的制造配方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一台质量分析设备就能解析出某种产品的配方。那么企业竞争靠什么?在快速消费品领域中,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热产品,而主要的表现就是你的产品的更新速度。

◎我的人生目标是办好企业,养好员工,为国家创造利税,努力向世界500强的行列挺进,希望成为中国企业的“国家队”,与世界上其他的优秀企业比一比,赛一赛,证明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培育出货真价实的世界500强企业,我还是全国人大代表,我有义务让企业和员工生活得更好。

◎慈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应该让慈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慈善不分老幼,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现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在优越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体会不到社会上的艰难困苦,心中自然也就缺乏慈善之念。因此,我们有责任引导下一代更多关心社会疾苦,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为一名企业家,应该把金钱看的淡一些,把社会责任看的重一些。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现在掌握的财富最终都是全社会的。慈善事业是娃哈哈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作为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投身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主选择,也是“先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更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许多人仅仅认为给有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捐钱捐物才是慈善,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一次性救济虽然形式上很好看,也能吸引社会的关注,但效果却无法持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欠发达地区依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简单的金钱资助并不能帮助他们彻底脱贫致富。

◎我的员工根本没有回家!在公司,我始终倡导的是家的文化,所有的员工都是家中的一员。举例说吧,我平时吃饭就在单位食堂,和员工一起,大家都是平等的。而过年期间,只要愿意加班,按法定三倍工资,除此之外,每人每天还有100元补助。今年除夕,我为留杭员工拜年,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拜到下午2点,因为我在杭州8处都办了年夜饭。

◎二代企业家也确有面临转型的问题,因为二代企业家接受的是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截然不同,中国的关系是以人为本,而在美国,老板就是老板,雇员就是雇员,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但在中国不行,光给钱也不行。主要还是一个本土的经验知识。我女儿回来就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转变过程,硬碰硬的,她来娃哈哈的时候,我让她和普通员工一样,从中层助理做,也让她锻炼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