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大师语录
19727300000012

第12章 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1)

中文名:本田宗一郎

国籍:日本

民族:和族

出生地:日本静冈县磐田郡光明村

出生日期:1906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1991年8月5日

职业:企业家

主要成就:建立本田公司

心路历程

1906年11月17日,本田宗一郎出生在日本滨松市磐田郡光明村一个穷苦家庭,他自幼便对机械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偏好。高小毕业后,16岁的他不顾父亲坚决反对,毅然来到东京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6年学徒生涯结束后,他回到家乡在滨松市开设了一家汽车修理厂——“技术商会滨松支店”。

1934年,宗一郎创建了“东海精机公司”,虽然初出茅庐,但在他的用心经营下,公司总算生存了下来。

宗一郎30岁不到,就很阔绰了。修车的事都交给雇员去干,他仍然喜欢摆弄机器。他制造出摩托艇,带上年轻职工在湖上兜风。他还驾驶一辆由他改良的福特汽车,参加全日本汽车速度大赛,生活紧张又刺激。

1934年,宗一郎突然向职工提出:放弃汽修业务,转行生产汽车零配件。之所以有这个转变,是因为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宗一郎发现:汽修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但零配件供应却日益紧缺。目光敏锐的他大胆地在这个时刻提出调整方向,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7年,宗一郎成功地制造出了汽车的关键零配件活塞环。这一年,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以生产卡车为主。宗一郎给自己的公司起名为“东海精密机械公司”,简称“东海精机”。

1946年10月,宗一郎在滨松设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生产纺织机械,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1948年9月,他正式组建了“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并自任社长,从此揭开了本田大发展的序幕。1948年,他注入资本金达到100万日元,开始了研制开发摩托车。

1962年,本田开始涉足汽车生产。他们利用在摩托车开发、经营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及大量资金,不顾一切地投入汽车开发,结果获得极大成功:先后推出过“T360”型卡车、“S500”型轿车、“N360”型轿车等汽车产品,其中“N360”型轿车成为过全球畅销车;设计开发的CVCC发动机以及安装此种发动机的汽车,因其控制排污效果好而于1975年在世界汽车界引起极大轰动,为公司赢得了不可计数的利润及崇高商业声誉。

微语录

◎企业发展靠创意。

◎都是和时间作战。

◎企业里没有宪法。

◎干部应历练资质。

◎热情没有毅力不行。

◎商品是我们的生命。

◎玩笑是创意,是哲学。

◎研究是手段不是目的。

◎做一大堆资料不是工作。

◎专家有视野狭窄的危险。

◎所谓进步就是逆流前进。

◎凡事一念之差可正可反。

◎亲自的抱有主体性的行动。

◎对部下的教育就是振兴企业。

◎否定现在,创造未来就是专家。

◎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模仿别人。

◎成功的人物,大多出身贫苦的。

◎青春一纵即逝,不用它实在很可惜。

◎模仿是先乐后苦,创造是先苦后乐。

◎要否定既成的工作、事务,抱有疑问。

◎被固定观念束缚就使自己的世界变窄。

◎用接待来做生意,是最没出息的做法。

◎热爱工作,保持工作场所的明快节奏。

◎工作是为自己工作,不是为别人工作。

◎不要忘记在不断辛苦磨炼中才会有进步。

◎主张是平等的,但应对主张的事情负责。

◎擦玻璃就要做到作为擦玻璃的最高境界。

◎只有准确找出成功的原因才有之后的发展。

◎专家就是否定既成的东西,重新创造的人。

◎所谓经营不是去要求别人而是自己率先行动。

◎部下因教育的方式不同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

◎不要被卷进漩涡,要以宽广的视野看待问题。

◎只有抓住本质,从理论上解决问题才能成功。

◎靠关系或请人介绍,这种人我公司绝对不录用。

◎自己思考着做的工作是快乐的。不会感到疲倦。

◎忙得到处跑来跑去的人得到很高的评价有问题。

◎不为99次失败气馁,一心为第100次成功努力。

◎不要只拘泥于问题的处理。要考虑从根本上解决。

◎人按照哲学而行动,机器遵照智慧和劳力而转动。

◎自豪感只有通过按照自己的意思工作中能感受得到。

◎专家的工作就是使困难的东西成为可能,不断创造。

◎首先具有发明创新的天才,再次深谙经营管理的谋略。

◎我一生从来没有用过公司的钱,虽然我是这家公司的社长。

◎创业家必须主动确定未必可能实现的目标,并乐意遭受失败。

◎大家都成为能全面否定社长的指示的人是最令人喜欢的事情。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要想进步就不能离开学习,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只是做了人做的事情不能算是思考。就和每天吃饭一样。请抛弃错觉。

◎什么都不考虑只是木然做的工作或是被人一点一点的让做的工作是痛苦的。

◎要知道牛的耳朵在什么地方,不是通过头而是通过手腕知道才是最重要的。

◎为培养年轻人,必须让他们不断地工作,让他们打开第六感之门。我的工作重点就在于此。

◎我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到,创造发明不是异想天开,而是走投无路、迫不得已时的智慧结晶。

◎不能产生顺着河流就是前进的错觉。社会本身就在前进。但敢于在河流中撑船的人才是胜利者。

◎全体员工(包括重要官员)都有在平等的立场上参加企业的权利。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人都拥有考虑的权利。

◎人都有天性。有轮胎型的人,也有玻璃型的人。不能把轮胎装在窗玻璃上。玻璃要擦拭到作为玻璃的最高境界。

◎把企业作为“私产”来经营,这个经营哲学也是不对的,谁会保证第二代或第三代人不出个恶妻孽子、低能子孙?

◎对他人的话囫囵吞枣的人不能去参观工厂或是派到其他公司工作。只能是那种能靠自己想法作出判断,并展开的人才行。

◎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我是搞机械出身的,知道机械这种东西,只要有燃料和润滑油便能使它运转。同样地,经营企业也要有一套哲学,没有哲学的人来搞经营肯定会失败。

◎是否能将轮胎和玻璃完全找出来,并使其分别都发挥到最好关系到企业的优胜劣败。企业也有低谷,大家都发挥出最好,即使遇到低谷也有望使低谷变浅。

◎在贫穷家庭出生,不要以为是可耻的。也不要因为家境穷苦,无法上比较高级的学校而悲观。反而要为出生在贫苦家庭而自傲,因为出生在贫苦家庭,这是给你一个努力的机会。

经营理念

◎失败也是好事

人没有刺激就不会进步。当一个人身处逆境、走投无路时,智慧就显得尤为宝贵。发明的最好条件是吃苦耐劳,是亲身体会痛苦。经受的痛苦与获得的荣誉往往成正比。如果说有了荣誉就没有痛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失败也是好事,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一帆风顺就把问题解决了的人和一个经受10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人,他们如果是同龄人,要我选择的话,我就要经历过失败的那一个。同一年龄,经受过失败的人能吃苦耐劳,因为这些痛苦的经历可成为一股力量,成为人生飞跃的基础。

◎顾客满意第一的原则

本田历代的领导者们从来没有提出诸如“称霸世界市场”、“赶上丰田”、“超过日产”之类的日号,而是强调顾客满意第一,在使用户满意方面力争第一。

◎机械靠燃料,经营靠哲学

我是搞机械出身的,知道机械这种东西,只要有燃料和润滑油便能使它运转。同样地,经营企业也要有一套哲学,没有哲学的人来搞经营肯定会失败。谁会在没有哲学的人底下工作呢?

有正确的思想和哲学,便可保证企业会永存不亡。没有正确的思想和哲学,企业就危险了,一发生挫折便会失去方向。就好像机械缺了燃料和润滑油,就不能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