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19726800000048

第48章 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社区

杜孝信 王平楠

北京路社区位于芜湖市中心繁华的商业闹市区,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商贾云集,居户集中,是芜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交通、旅游、休闹、娱乐服务中心地段,辖区面积2.68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8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11639户,4.77万人,是人口众多的大社区。

近年来,北京路社区文体协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针,充分发挥社区文体协会作用,活跃了群众文化,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先后获1996年一2000年度、2001—2004度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获安徽省健身路径女子团体第2名。2005年安徽省健身秧歌大赛第2名、全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青年文明社区创建示范点,中央文明办表彰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等国家、省、市200余项荣誉称号。

北京路社区是芜湖市的旅游商贸区和文化、体育、教育标志型示范社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退离休人员、下岗职工的增多,社杜孝信:男,1958年生,大专文化。现任镜湖区北京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科员。

手平楠:男,1980年生,工商学士,工学硕士,中国人文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师。

区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舞台,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街道办事处利用地处文化教育中心区域优势,以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教育为街道发展特色,加强了领导和管理,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活动占领社区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抵制“法轮功”邪教组织和不良文化的侵蚀,成立了北京路街道群众文化、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街道社区文体协会,负责管理和指导街道社区文体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工作。

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都成立文体工作小组和“社区文化站”。辖区18个处级以上单位也以工会为主成立了“文化体育辅导站”。形成了街道——社区居委会——辖区公共单位三级文体活动互动网络,为协调社区的文体活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社区文体协会利用地处芜湖市文化教育中心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整合辖区文体教育资源。在区政府和市区文体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筹资500万元,利用拆迁机遇建成了芜湖市第一家社区活动中心、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建成了融社区服务、文体活动、休闲娱乐、青少年教育、市民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场馆,旨在活跃社区群众文体活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为社区群众提供各项服务。文体协会从社区实际出发,设立了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组建了读书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娱乐室、日间照料室、电教室和文体活动辅导站等。创办了社区文明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社区爱心学校(共青团义教学校)和社区党校。简称“五校”,构筑了教育社区化雏形。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社区老年群众服务队、社区群众健身体育队、社区文艺表演队、社区文体腰鼓秧歌队,简称“五队”。形成了多年龄、多层次的文化体育活动团体。“五校”、“五队”人员达4000人之多,年活动次数和受教育人数达100000人次以上,2001年被区委、区政府定格为文化体育教育标志型社区。

社区文体协会结合社区的特点和自身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社区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开展了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和家庭文化,完善街道——居委会——驻社区公共单位三级网络,有一支4000余名文体爱好者骨干队伍。

1.以“五校”为阵地,传播精神文明的种子社区文明市民学校每学期安排法制、科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理论课,进行普法教育,举办科普讲座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讲座,强化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规范。

社区老年学校有太极剑、木兰剑等体育类,还有书法、绘画、戏曲、诗歌等文艺类等,把太极、诗词、书画揉进教程中,边学边练,动静结合,吸引了辖区内的众多老人参加,尤其是两位名医教授开设的老年保健知识讲座,入学听课率达到100%。一名原法轮功练习者,因体弱多病,老伴早逝,性格孤僻,迷上法轮功后,一心要修练“圆满”,媳妇和邻居规劝不听,独自外出居住,社区文体协会吸收她参加医疗保健班学习和其它文体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她的身体明显好转,居然主动报名参加黄梅戏班学习,和学员相处融洽了,一反孤独情绪,社区又及时动员她的媳妇上门看望她,使几年不来往的婆媳和好如初,她动情的说:“法轮功害了我,党和政府救了我。社区老年学校教育了我,社区文体协会给了我锻炼的平台,以后我再也不练法轮功了。”

社区家长学校结合“绿州”教材因人施教,利用皖南医学院驻社区有利条件,聘请医学教授为心理医生,开设青少年成长期心理讲座达100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0000人次之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社区爱心学校自创办以来,就一直免费为辖区近100名下岗职工家庭、特困家庭、单亲家庭、弱势群体的孩子补习文化,结合暑期三结合活动,举办科技夏令营、国防知识讲座和《祖国在我心中》等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参观开发区、植物园,活跃了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

社区党校采取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对辖区729名党员干部,48名入党积极分子,近1000名志愿者进行政治理论知识培洲。

2.以“五队”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是由社区在职、离退休、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团员青年和大学生组成,他们定期开展“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向居民推出卫生保健,法律咨询、家电维修、帮困扶贫等20多项便民利民义务服务,年为居民群众做好事10000余次。

社区老年群众服务队是由居民组长、楼长、社区居民700人组成,义务巡逻五年之久,人均巡逻达50次之多。

社区文体腰鼓秧歌队是由社区离退休的老同志自愿结合组织起来的腰鼓队、军鼓队、秧歌队和健身舞队组成。旨在寓教娱乐、改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每逢重大喜庆节日、开业庆典,他们都要到场助兴、一展风采。

社区群众体育队是由社区木兰拳队、武术队、乒乓球队、蓝球队、网球队和老年门球队等组成。鸠兹广场、翠明园、赭山公园、小区健身路径都是他们的晨晚练点,社区文体协会因地制宜的组织、引导、开展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带动大家广泛参与。通过晨练点、活动室等场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社区长年坚持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达1.5万人次之多。自2000年以来,街道群众体育代表队连续五年代表芜湖市参加安徽省群众体育大会和安徽省全民健身路径比赛等省市体育活动,均获得好成绩。

社区文艺表演队也是一支较为活跃的队伍,是由社区老年学校合唱队,社区“夕阳红”合唱团,家庭、学校、单位的文艺骨干分子组成。几乎成为所有文艺演出的主角。一呼百应,多次和境内公共单位举办军警民联欢会、社区趣味运动会、楼院大家乐社区纳凉晚会、《纲要》在我心中、爱我社区、金猴闹春、凤凰秋韵等一系列文艺晚会和社区文艺擂台赛,社区居民自编自演,载歌载舞,把快乐祥和的气氛带给每一个人,在市区级文艺汇演和比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近几年来,北京路社区共组织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举办各类文体活动50多场,参与者达16000多人次。他们在各级党组织的扶持和组织下,逐渐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积极宣传者,社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社区的“五校”、“五队”的活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了楼栋、邻里之间的亲和力。

社区文体协会在组织社区文体活动中,虽然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经济来源受到限制,特别是参加区以上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由于经费不足,束缚了群众积极性。我们认为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必须立足社区、面向社会、服务居民,不宜组织参加区以上大型集体活动。区以上大型集体活动,应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文体协会自身筹资,个人适当投入走产业化之路。社区文体活动先后以居民健身强身和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开展经常性的“少花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群众文体活动,才能使社区文体协会生存下去、发展下去,最忌不顾社区条件,盲目把社区文化体育搞成专业化。

总之,社区文体的活动方式要由过去单纯内循环活动转变为丰富的内外循环相结合的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由过去的主要依托行政体系运作转变为运用社会化的方式运作,做到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各得其所。从而不断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在活动中凝聚群众、示范群众、引导群众。同时也吸引社会能人、名人、新人的积极参与和投入,逐步形成以先进分子为核心的社区精英群体,使他们成为社区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不断扩大社区文体活动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确保党对社区管理的核心作用,政府对社区文化体育管理的指导作用,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